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格式.doc
《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宏观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小四、黑体、加粗、下同)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课程编码:总学时: 48 学分:3适应专业: 金融学 保险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投资学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教材:宏观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五版。推荐书目:(1)、张元鹏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出版社(2)、曼昆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杨培雷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美)曼昆著,梁小民 译经济学原理(原书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5)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美)保罗
2、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第18版),北京:二、课程目的及要求:(一)本课程目的1、课程性质: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院校财经类和管理类专业必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政治经济学和高等数学是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学习将受到一定的影响。2、课程目的和任务:宏观经济学以经济总体运行及其后果作为研究对象,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课程研究涉及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失业等主要的宏观经济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来说明决定国民收入、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危机的根源,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宏观
3、经济政策的作用。宏观经济学还对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政策主张等进行介绍。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以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和我国经济改革实践为背景,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分析与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二)本课程要求本门课程共八章,系统阐述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第一章主要讲述国内生产总值及核算方法;第二章主要讲述投资不变条件下,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第三章主要讲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四章讲述了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五章对宏观经
4、济政策效果进行了分析,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运用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第六章主要考察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的影响;第七章讲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基础理论;第八章简要介绍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基础理论。其中重点是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难点是涉及到的各模型,由于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学习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方法,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掌握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相关理论,了解经济增长的模型和经济周期理论。其中重点是国民收入决定部分,难点是国民收入决定中的模型和经济增长模型。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先修课程是经济
5、数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基础理论核心课,为后期的各专业课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四、课程目的内容及学时分配:总体安排:理论教学48学时,任课教师也可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适当调整。宏观经济学学时备注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9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6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6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3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分析3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6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9复习3合计48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及方法本章理论学时9学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导论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第三节、 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教学大纲 格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