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硬盘分区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inux硬盘分区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linux硬盘分区方案1.linux分区目录介绍:/ 根目录/bin 存放必要的命令/boot 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等/dev 存放设备文件/etc 存放系统的配置文件/home 用户文件的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lib 存放必要的运行库/mnt 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我们常把软驱和光驱挂装在这里的floppy和cdrom子目录下。/proc 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sbin 存放系统管理程序/tmp 存放临时文件的目录/usr 包含了一般不需要修改的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它文档。/var 包含系统产生的经常变化的文件,例如打印机
2、、邮件、新闻等假脱机目录、日志文件、格式化后的手册页以及一些应用程序的数据文件等等。建议单独的放在一个分区。典型的/usr目录如下:/X11R6 存放X window系统/bin 存放增加的用户程序/dict 存放字典/doc 存放追加的文档/etc 存放设置文件/games 存放游戏和教学文件/include 存放C开发工具的头文件/info 存放GNU信息文件/lib 存放库文件/local 存放本地产生的增加的应用程序/man 存放在线帮助文件/sbin 存放增加的管理程序/share 存放结构独立的数据/src 存放程序的源代码根据硬盘容量大小,linux分区方法如下一、 硬盘容量小于
3、等于146G,则分区如下/ 10Gswap 一般为内存12倍/tmp5G/var20G/usr20G/data剩余部分二、 硬盘容量大于146G,则分区如下/ 10Gswap 一般为内存12倍/tmp5G/var30G/usr30G/data50G/cache剩余部分(根据应用确认分区,这里以squid缓存为例)centos修复gnomeyum install switchdesk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switchdesk gnome今天尝试咱CentOS上安装一个VNC Server。CentOS5 已经自带了VNC,默认也已经安
4、装了,只要配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安装,可以:yum install vnc vncserver安装)。Windows客户端只需安装一个vncviewer即可,例如realvnc。安装配置好以后,却无法使用,主要遇到两个问题:1、无法连接至VNC Server。2、连接上以后出现黑屏。解决方案总结如下:VNCServer 配置:1.修改配置文件/root/.vnc/xstartup 注:有的系统配置里有 nolisten tcp 和 nohttpd ,这两个是阻止Xwindows登陆和HTTP方式VNC登陆的,如果需要图形界面,那就删除这部分如果使用的是gnome图像界面,则需要注释掉以下两
5、行,#xterm -geometry 80x24+10+10 -ls -title $VNCDESKTOP Desktop twm &并添加以下这行:gnome-session &例如:我的配置文件如下#!/bin/sh#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two lines for normal desktop:unset SESSION_MANAGERexec /etc/X11/xinit/xinitrc -x /etc/vnc/xstartup & exec /etc/vnc/xstartup -r $HOME/.Xresources & xrdb $HOME/.Xre
6、sourcesxsetroot -solid greyvncconfig -iconic term -geometry 80x24+10+10 -ls -title $VNCDESKTOP Desktop twm &gnome-session &2. 修改用户配置文件:/etc/sysconfig/vncservers打开配置文件:vi /etc/sysconfig/vncservers,去掉下面这两行前的“#”,也就是说把这两行的注释给去掉。VNCSERVERS=”1:root”VNCSERVERARGS1=-geometry 8006001表示VNC以桌面1运行,这样可以启动ro
7、ot的桌面。你可以添加其他的用户,例如VNCSERVERS=”1:root,2:user1,3:user2”,当然这些用户是实现系统存在的。例如:我的/etc/sysconfig/vncservers配置文件如下:VNCSERVERS=”1:root”VNCSERVERARGS1=-geometry 800600另外:如果有图像界面的话,在系统设置服务器设置服务 中把 vncserver 打勾,可以随系统启动。3、改变xstartup的权限这个问题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造成连接成功后黑屏的原因之一。在CentOS中,xstartup的文件路径为:/root/.vnc/ (可以通过loca
8、te xstartup来查看xstartup的文件路径)所以需要执行:chmod 777 root/.vnc/xstartup如果系统安装之初采用最小化安装,没有安装xwindow,那么先安装:#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安装GNOME桌面环境yum groupinstall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安装KDE桌面环境yum groupinstall KDE (K Desktop Environment)卸载GNOME桌面环境yum groupremove 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卸载KDE桌面环境yum
9、 groupremove KDE (K Desktop Environment)service vncserver restart4. 关闭防火墙对VNC端口的限制如果需要从外网控制内网的某台Linux,则需要打开防火墙相应的端口,并在路由器上进行端口映射。VNC给浏览器的端口是5800+N,给vncviewer的端口是5900+N,N是设置的display号。如果不想打开防火墙,但是仍需要VNC这项服务,则需要:编辑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在里边加入如下两行: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
10、p tcp -dport 5901 -j ACCEPT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5902 -j ACCEPT这里需要的是,display N 对应的端口就是 5900+N,所以不建议设的太多。5. 启动 VNC Server:打开终端执行:vncserver第一次运行 vncserver,将会要求输入两次密码,会看到如下提示信息:New localhost.localdomain:1 (root) desktop is localhost.localdomain:1Starting appl
11、ications specified in /root/.vnc/xstartupLog file is /root/.vnc/localhost.localdomain:1.log上边信息中的“:1”表示启动的第一个vnc桌面。6. 停止vncserver:(选读)停止 vncserver 的方法是执行:vncserver -kill :1注意:“:1”,表示停止第一个vnc桌面,1代表当前启用的VNCserver序号,“:1”之前是有一个空格的。如果目前启动的序号是2,若要关闭其,则应该使用“vncserver -kill :2”.7. 修改vnc密码:(选读)修改vnc密码的方法是执行:
12、vncpasswd输入两次密码即可。8:检查服务器端VNC Server是否正常运行中:执行:ps -ef|grep vnc如果vnc在执行,可以看到类似的消息:rootIMS # ps -ef|grep vncroot 3605 1 0 Jul13 ? 00:13:51 Xvnc :1 -desktop MyIMS.local:1 (root) -httpd /usr/share/vnc/classes -auth /root/.Xauthority -geometry 800x600 -depth 16 -rfbwait 30000 -rfbauth /root/.vnc/passwd -
13、rfbport 5901 -pn说明是序号为:1vnc进程在端口为5901上进行监听。9.VNC 客户端服务器端运行正常后,我们方可以考虑使用VNC客户端与其相连。Windows 客户端 VNC Viewer 的配置:1. 从 下载 VNC Free Edition for Windows Version 4.1.22. 打开 VNCViewer :填入VNCServer 的IP:编号(1或2或)3. VNCViewer 切换全屏模式:F810 一些配置文件:/etc/X11/xorg.conf 设置屏幕分辨率到这里,您的VNC应该已经能够连上,但有可能出现黑屏的问题:1、查看/root/.v
14、nc/下的log日志,有没有报错;有可能是xstartup权限不够。“chmod xstartup 777”更改下权限,重启后再进。2、重新=启动下电脑,试一试。我就是各种配置之后,始终黑屏,重启电脑后OK。1. #nohup ./hlds4617.sh &Linux压缩打包命令使用方法 收藏 tar命令 rootlinux # tar -cxtzjvfpPN 文件与目录 .参数:-c :建立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create 的意思);-x :解开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t :查看 tarfile 里面的文件!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因为不可能
15、同时压缩与解压缩。-z :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压缩?-j :是否同时具有 bzip2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但不建议用在背景执行过程!-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参数!例如使用 tar -zcvfP tfile sfile就是错误的写法,要写成 tar -zcvPf tfile sfile才对喔!-p :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P :可以使用绝对路径来压缩!-N :比后面接的日期(yyyy/mm/dd)还要新的才会被打包进新建的文件中!-e
16、xclude FILE: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 FILE 打包!范例:范例一:将整个 /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 /tmp/etc.tarrootlinux # tar -cvf /tmp/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rootlinux #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rootlinux #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man.config.gz bzip2, bzcat 命令 rootlinux # bzip2 -cdz 档名rootlinux # bzcat 档名.bz
17、2参数:-c :将压缩的过程产生的资料输出到萤幕上!-d :解压缩的参数-z :压缩的参数-# :与 gzip 同样的,都是在计算压缩比的参数, -9 最佳, -1 最快!范例:范例一:将刚刚的 /tmp/man.config 以 bzip2 压缩rootlinux tmp# bzip2 -z man.config# 此时 man.config 会变成 man.config.bz2 ! 范例二:将范例一的文件内容读出来!rootlinux tmp# bzcat man.config.bz2# 此时萤幕上会显示 man.config.bz2 解压缩之后的文件内容!范例三:将范例一的文件解压缩ro
18、otlinux tmp# bzip2 -d man.config.bz2范例四:将范例三解开的 man.config 用最佳的压缩比压缩,并保留原本的文件rootlinux tmp# bzip2 -9 -c man.config man.config.bz2 compress 命令 rootlinux # compress -dcr 文件或目录参数:-d :用来解压缩的参数-r :可以连同目录下的文件也同时给予压缩呢!-c :将压缩资料输出成为 standard output (输出到萤幕)范例:范例一:将 /etc/man.config 複制到 /tmp ,并加以压缩rootlinux #
19、cd /tmprootlinux tmp# cp /etc/man.config .rootlinux tmp# compress man.configrootlinux tmp# ls -l-rw-r-r- 1 root root 2605 Jul 27 11:43 man.config.Z 范例二:将刚刚的压缩档解开rootlinux tmp# compress -d man.config.Z范例三:将 man.config 压缩成另外一个文件来备份rootlinux tmp# compress -c man.config man.config.back.Zrootlinux tmp# l
20、l man.config*-rw-r-r- 1 root root 4506 Jul 27 11:43 man.config-rw-r-r- 1 root root 2605 Jul 27 11:46 man.config.back.Z# 这个 -c 的参数比较有趣!他会将压缩过程的资料输出到萤幕上,而不是写入成为# file.Z 文件。所以,我们可以透过资料流重导向的方法将资料输出成为另一个档名。# 关於资料流重导向,我们会在 bash shell 当中详细谈论的啦! dd 命令 rootlinux # dd if=input_file of=outptu_file bs=block_siz
21、e count=number参数:if :就是 input file 啰也可以是装置喔!of :就是 output file 喔也可以是装置;bs :规划的一个 block 的大小,如果没有设定时,预设是 512 bytescount:多少个 bs 的意思。范例: 范例一:将 /etc/passwd 备份到 /tmp/passwd.back 当中rootlinux # dd if=/etc/passwd of=/tmp/passwd.back3+1 records in3+1 records outrootlinux # ll /etc/passwd /tmp/passwd.back-rw-r
22、-r- 1 root root 1746 Aug 25 14:16 /etc/passwd-rw-r-r- 1 root root 1746 Aug 29 16:57 /tmp/passwd.back# 仔细的看一下,我的 /etc/passwd 文件大小为 1746 bytes,因为我没有设定 bs ,# 所以预设是 512 bytes 为一个单位,因此,上面那个 3+1 表示有 3 个完整的# 512 bytes,以及未满 512 bytes 的另一个 block 的意思啦!# 事实上,感觉好像是 cp 这个指令啦范例二:备份 /dev/hda 的 MBRrootlinux # dd if
23、=/dev/hda of=/tmp/mbr.back bs=512 count=11+0 records in1+0 records out# 这就得好好瞭解一下啰我们知道整颗硬盘的 MBR 为 512 bytes,# 就是放在硬盘的第一个 sector 啦,因此,我可以利用这个方式来将# MBR 内的所有资料都纪录下来,真的很厉害吧! _范例三:将整个 /dev/hda1 partition 备份下来。rootlinux # dd if=/dev/hda1 of=/some/path/filenaem# 这个指令很厉害啊!将整个 partition 的内容全部备份下来# 后面接的 of 必须
24、要不是在 /dev/hda1 的目录内啊否则,怎么读也读不完# 这个动作是很有效用的,如果改天你必须要完整的将整个 partition 的内容填回去,# 则可以利用 dd if=/some/file of=/dev/hda1 来将资料写入到硬盘当中。# 如果想要整个硬盘备份的话,就类似 Norton 的 ghost 软体一般,# 由 disk 到 disk ,嘿嘿利用 dd 就可以啦厉害厉害! cpio 命令 rootlinux # cpio -covB file|device =备份rootlinux # cpio -icduv file|device /dev/st0# 一般来说,使用 S
25、CSI 介面的磁带机,代号是 /dev/st0 喔! 范例二:检查磁带机上面有什么文件?rootlinux # cpio -icdvt /dev/st0rootlinux # cpio -icdvt /tmp/content# 第一个动作当中,会将磁带机内的档名列出到萤幕上面,而我们可以透过第二个动作,# 将所有的档名通通纪录到 /tmp/content 文件去!范例三:将磁带上的资料还原回来rootlinux # cpio -icduv /root/etc.cpio# 这样就能够备份啰您也可以将资料以 cpio -i 管理 -服务 里面把 yum-updatesd 的自动更新给关掉了,但是还是提示:另一个目前运行的程序正在访问软件信息.原因是:yumupdatesd服务一起的,这个服务会时不时的访问网络,如果卡住了,同时你又在运行yum,就会总是提示你另一程序在访问软件信息用 rm -f /var/run/yum.pid 杀掉 yum-updatesd 就好了命令如下:# rm -f /var/run/yum.pidrpm -e -nodeps httpdrootlocalhost httpd-2.0.59# rpm -qa |grep httpd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