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共3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共3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共31页).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年自考病原生物学及检验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一)一、A型题:1. 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A. 主动转运 B. 被动扩散C. 滤过 D. 易化扩散 E. 胞饮2. 口服药物通过胃肠道粘膜细胞主要以何种方式吸收 ( )A. 主动转运 B. 被动扩散C. 滤过 D. 易化扩散 E. 胞饮3. 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静脉注射时,消除速率常数k与半寿期t1/2的关系是( )A. k =0.693/t1/2B. k = t1/2/0.693C. k=0.5/t1/2D. k = t1/2/ 0.5E. k = 0.693 t1/24.采用恒速静脉滴注用药时
2、,经过几个半寿期后可视为达到稳态浓度( )A. 1 B. 2C. 3 D. 4 E. 65. 非线性动力学消除的速率符合 ( )A. H-H方程 B. 米氏方程C. 朗比定律 D. 波尔定律E. 都不是6. 间隔用药时治疗药物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 )A. 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B.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C.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D.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任一次用药前E. 随机取样7. 进行TDM的标本多采用 ( )A. 全血 B. 血清C. 尿 D. 唾液E. 其他体液8. 要求用全血作TDM标本的药物是 ( )A.地高辛 B.苯妥因钠C.氨
3、茶碱 D.环孢素 E.碳酸锂9. 血药浓度存在“治疗窗”的药物是( )A.地高辛 B.苯妥因钠C.利多卡因 D.庆大霉素E.三环类抗抑郁药10. 需制备供TDM用的血浆样品时,下列何种药物不宜用肝素作为抗凝剂( )A.环孢素 B.庆大霉素C.地高辛 D.利多卡因E.苯妥因钠二、X型题:1. TDM中样品预处理的措施有 ( )A. 灰化B. 去蛋白C. 提取D. 化学衍生物化学反应E. 离子化2. 临床上长期使用哪些药物需进行TDM ( )A. 地高辛B. 苯妥因钠C. 氨茶碱D. 青霉素E. 环孢素3. 地高辛的药动学模型是 ( )A. 单室模型B. 二室模型C. 零级消除动力学D. 一级消除
4、动力学E. 非线性消除动力学4. 对碳酸锂进行TDM时,可采用的检测技术是( )A.原子吸收光谱B.紫外分光光度法C.荧光分光光度法D.HPLCE.火焰发射光谱法三、名词解释1. 药物代谢动力学2. 首过消除3. 消除4. 生物转化5. 表观分布容积四、问答题1. 简述机体内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2. 请从药效学与药动学两方面阐述对某些药物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应考虑的主要因素。3. 简述药物浓度测定的常用技术及方法学评价。4. 简述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5. 依据测得的血药浓度调整剂量的方法有哪些?各自适用范围是什么?参考答案一、A型题1.C 2.B 3.A 4.E 5.B 6.D 7.B 8
5、.D 9.E 10.B二、X型题1. BCD 2.ABCE 3.BD 4.AE三、名词解释1.简称药动学,是以数学模型和公式,研究体内药物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开展TDM必备的基础理论。2. 某些药物口服通过胃肠粘膜吸收过程中,及第一次随门静脉血流经肝脏时,可有部分被肝细胞及胃肠粘膜中酶代谢转化,使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这一现象称为首过消除。3.导致体内原型药减少的生物转化和排泄两个过程统称消除。4.指机体对药物进行的化学转化,主要是在肝细胞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催化下进行。5.简称V,指药物分布平衡后,假设体内的药物按血药浓度均匀分布所需要的容积。V=Xt / Ct = X0 / C
6、0,单位常用体积单位/kg体重。表观分布容积可用于计算任一时刻体内的总药量,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特点等。四、问答题1.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药物本身的分子大小、pKa、脂溶性等理化性质;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特殊的膜屏障;生理性体液pH差异;主动转运或特殊亲和力;器官、组织的血液供应差异。2. 考虑进行TDM的药效学原因有:安全范围窄、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以控制疾病发作或复发为目的的用药;不同的治疗目的需不同的血药浓度;药物过量中毒;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因查找。药动学原因有:已知治疗浓度范围内存在消除动力学方式转换的药物;首过消除强及生物利用度差异大的药物;存在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病理情况;长期
7、用药及可能产生药动学相互作用的联合用药。3. 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技术有光谱法、色谱法和免疫化学法等。其中光谱法除火焰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检测含锂、铂等体内仅微量的金属离子药外,在TDM中都存在特异性和灵敏性低的共同问题。色谱法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特异性、灵敏性高,并可对样品中的不同药物及原型药和代谢物同时进行检测,常用作TDM中的参考方法。免疫化学法是TDM最常采用的方法,灵敏度高、标本用量少、样品无需预处理、操作简便、已有检测试剂盒商品化,便于推广,但该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具有相同抗原性的内源性物质和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特别是抗原性未发生改变的待测药物代谢物的影响,存在一定
8、的交叉免疫反应,因此其特异性较差,测定结果往往高于其他方法。4. TDM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指导最适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调整剂量和肝肾功能损伤时剂量的调整,提供客观的实验室依据,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5. 调整剂量的方法有:比例法、Bayes法及按药动学公式计算的方法。对一级消除动力学的药物常用简单的比例法,对已有相应电脑软件的药物,亦可用Bayes法。 对非线性消除动力学的药物则需采用Bayes法或按米氏方程计算稳态浓度及其对应的用药速度。一、A型选择题1.早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 E )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
9、E.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2.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是:( B )A.分光光度计B.反射光分析仪C.比色计D.浊度计E.原子吸收光谱仪3.下列哪项不属于NCCLS所规定的纯水等级标准的特性指标:( C )A.微生物含量B.电阻率C.钙离子D.PH值E.硅4.有关比浊测定法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比浊法不是比色分析B.比浊法分为化学比浊法和免疫比浊法C.免疫比浊法分为透射比浊法和散射比浊法D.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散射比浊分析E.干片式生化分析仪不能做比浊分析5.具有空气分段系统的自动生化分析仪是:( A )A.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 干
10、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 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6.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去蛋白是利用:( D )A.加热器 B.去蛋白剂C.气泡 D.透析器E.吸附剂7.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信号检测器是:( B )A.硒光电池 B.矩阵硅二级管C.光电管 D.蓄电池E.固体闪烁计数仪8.自动化分析仪中采用同步分析原理的是:( C )A.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B. 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C. 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D. 连续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E. 高效液相层析仪9.为消除内源性干扰自动生化分析仪利用下列哪种方法:( C )A采用双试剂 B采用单试剂C. 采用双波长 D. 采用单波长E.采
11、用多通道10.临床生化实验室用水一般采用:( B )A.一级水B.二级水C.三级水D.次级水E.自来水二、X型选择题1.自动生化分析的技术指标评价包括:(ABCD)A.精密度 B.互染率C.波长校正 D.相关性2.生化室纯化水制备的方法有:(ACD)A.去离子法 B.加沉淀剂法C.蒸馏法 D.逆渗透法3.下面属于终点法的有:(AB)A.双波长法 B.比浊法C.回归法 D.多点deta法4.酶活性浓度测定时控制干扰因素最主要的方法是:(AD)A.作试验空白 B.采用单试剂C.调节仪器参数 D.单试剂改为双试剂5.连续监测法中常见的干扰因素有:(ABCD)A.酶污染 B.底物不稳定C.沉淀形成 D
12、.分析容器污染6.克服某些试剂不稳定引起的误差可以采用(CD)A.双波长法 B.单试剂法C.双试剂单波长一点法 D.双试剂两点法7.生化自动分析中获得单色光的方式有:(ACD)A.使用干涉滤光片B.采用单色光光源C.使用全息反射式光栅D.使用蚀刻式凹面光栅8.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精密度测试包括( BD )A.准确度B.批内重复性C.批间精密度D.总精密度9.自动生化分析仪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ABCD)A.终点分析法B.连续监测法C.比浊测定法D.反射光度法10.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光学系统产生的光信号(BC)A.可直接检测并计算结果B.需转变成电信号加以传送C.可由光导纤维传送D.接受器多为硒光电池
13、三、名词解释1.自动生化分析仪2.连续监测法3.终点法4.两点校正法5.干化学式分析仪四、问答题1. 简述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分类原则和特点。2. 简述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与流动式自动生化分析仪在结构上的区别。3. 试述前分光光路与后分光光路的区别与特点。4. 简述干化学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工作原理。5. 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参数及其设定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一、A型选择题1.E 2.B 3.C 4.D 5.A6.D 7.B 8.C 9.C 10.B二、X型选择题1. ABCD 2.ACD 3.AB 4.AD 5.ABCD6.CD 7.ACD 8.BD 9.ABC 10.BC三、名词解释1.将生化分析
14、过程中的取样、加试剂、去干扰物、混合、保温反应、终点监测、数据处理、打印报告及实验后的清洗等步骤进行自动化操作的仪器。2.测定产物生成或基质消耗速度的动态变化过程的化学方法(又称速率法、动态分析法或动力学法)。它是通过适当的仪器,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3.终点分析法是基于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征及其对吸收强度的大小,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类方法。包括一点终点法和两点终点法。4.用一个浓度的标准品和一个空白试剂进行校正的方法,要求反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呈直线。5.采用干化学方法,将发生在液相
15、反应物中的反应转移到一个固体载体上,利用分光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的一类新型仪器。四、问答题1.自动生化分析仪种类较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按自动化程度分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按反应装置结构原理和测定方式分为:连续流动式、分立式、离心式、干化学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按仪器测试通道的多少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生化分析仪。按仪器的复杂程度及功能可分为:小型、中型和大型生化分析仪。2.分立式生化仪各个样品和试剂在各自的试管(比色皿)中起反应和测定,流动式生化仪则在同一管道(比色皿)中起反应并测定;前者采用采样器和加液器组成的稀释器来取样和加试剂而不用手工加样或比例泵;前者一般没有透析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生物学及检验 2020 自考 病原 生物学 检验 模拟 试题 答案 3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