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创新演练大冲关 鲁教版必修.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创新演练大冲关 鲁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创新演练大冲关 鲁教版必修.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创新演练大冲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我国的江汉平原,地貌以平原为主,在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地表生长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发育了红壤,林内栖息着灵猫、猕猴等典型动物。这里河网密集,水循环活跃,水生动物丰富多样,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该资料反映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南方地理环境的独特性D自然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该资料反映了江汉平原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B下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23题。2松花江和长江
2、中下游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ABC D3表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形成的箭头是()A BC D解析:第2题,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其中,水位、流量、结冰期都与气候直接相关。第3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答案:2.A3.B4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厄尔尼诺”现象实际上是大气、水、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B“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是生物这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C“厄尔尼诺”现象反映出地理环境中的每一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D“厄尔尼诺”现象反映出某一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
3、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解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圣诞节前后发生在南美洲秘鲁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扰乱了大洋环流和大气环流,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某一要素改变会导致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答案:B5青藏高原的形成对下列哪种地理现象没有明显影响()A东亚和南亚成为全球最强盛的季风区B中亚地区的干旱C黄土高原的形成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解析:长江三角洲是由流水堆积而成的。答案:D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67题。6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7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
4、境的复杂性解析: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比较三个阶段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可知,该地所处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没有变化,变化的主要是地形,而引起地形变化的可能因素是地壳运动,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示中看不出来。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因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6.B7.A8关于地球圈层间能量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和水圈之间存在热能、动能和势能的传输与交换B大气圈和水圈之间的热能交换只有在白天才存在C当气压升高时,海面也随之升高D海洋水体运动不会影响或改变大气的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创新演练大冲关 鲁教版必修 第三 单元 第二 地理环境 整体性 创新 演练 冲关 鲁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