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有答案解析)(共15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有答案解析)(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有答案解析)(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 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聚酯纤维、光电陶瓷都属于有机高分子B. 从石油和煤焦油中可以获得苯等基本化工原料C. 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D. 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2. 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B. 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附近海域NH
2、4+含量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D.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3.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M,Y的焰色反应呈黄色,X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r(Y)r(Z)r(X)r(W)B. 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没有共价键C. M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溶液呈酸性是因为阴离子发生了水解D. X的气态氢化物在同主族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稳定性最好4. 用来减轻感冒症状的布洛芬片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布洛芬与苯甲酸乙酯互为同系物B. 布洛芬的
3、分子式为C13H16O2C. 布洛芬不能与HNO3发生反应D. 布洛芬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4种(不含立体结构)5. 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产生的气体通入KMnO4溶液KMnO4溶液颜色逐渐变浅锌粒中可能含有硫化物杂质B将灼热的木炭缓慢放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试管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浓硝酸和木炭一定发生了反应C将一小段镁条放入热水中无明显现象镁与热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D将石蜡油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溴水逐渐褪色,溶液逐渐分为两层石蜡油分解一定生成了乙烯A. AB. BC. CD. D6. 钠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工作时的总反
4、应为2Na+xS=Na2Sx下列关于钠硫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为xS+2Na+2e-=Na2SxB. 电池充电时,Na+从液体钠电极向液体硫电极移动C. 由于硫是绝缘体,所以可以把硫填充在导电的多孔石墨里D. 钠硫电池在工作时,需要维持一定的温度7. 常温下,向1L0.1mol/LH2A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NaOH溶液,所得溶液中含A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A-+H+HA-A2-+H+B. 室温下,Na2A水解平衡常数Kh=10-11C. 0.1mol/LNaHA溶液中存在c(A2-)+
5、c(HA-)0.1mol/LD. 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NaHA与Na2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3.0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3.0分)8. 金属铼及其合金是国防、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极其重要的新材料之一。图为在火法炼铜的冋时回收高铼酸铵(NH4ReO4)的工业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火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2)精炼铜过程中纯铜与电源极相连,该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CuSO4溶液作为电解液在电解过程中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3)火法炼铜中排出的烟气中含有Re2O7颗粒,经水洗后所得污酸中以Re2O72-形态存在,生成Re2O72-可能的原因是_(4)向污酸中加入沉淀剂Na2S2O
6、3将铼元素转化为ReO2沉淀,同时沉淀中还含有一种非金属单质,产生该单质的原因可能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步骤、的目的是_(6)写出氨水萃取高铼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9.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1)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4NH3(g)+3O2(g)2N2(g)+6H2O(g)H=_kJmol-1(2)如图1所示,合成氨反应中未使用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Ea(逆)=_kJmol-1使用催化剂之后正反应的活化能为_kJmol-1(3)从平衡视角
7、考虑,工业合成氨应该选择常温条件,但实际工业生产却选择500左右的高温,解释其原因_(4)图2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5)合成氨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选用A、B、C三种催化剂进行试验,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相同),则实际生产中适宜选择的催化剂是_(填“A”或“B”或“C”),理由是_(6)图4是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400、600,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总压强的变化曲线。曲线a、b对应温度较高的是_(填“a”或“b)列出b点平衡常数
8、的计算式Kp=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不要求计算结果)10.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难溶于水,且不溶于乙醇、乙醚,溶于酸。利用反应Ca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制取CaO2的装置如图1:(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B仪器的作用是:_反应在冰水浴中进行的原因是_(3)CaO2与水反应,每有1molCa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_(4)已知过氧化钙加热至350左右开始分解放出氧气。将CaO28H2O在坩埚中加热逐渐升高温度,测得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则350左右所得
9、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过氧化钙晶体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0.3000g产品于锥形瓶中,加入30mL蒸馏水和10mL2.00moI/LH2SO4,生成H2O2,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两次。(5)写出H2O2和KMnO4酸性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6)根据数据,计算产品中CaO28H2O的质量分数_。(保留到整数位)滴定次数样品的质量/gKMnO4溶液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mL滴定后刻度/mL10.30001.0221.0420.30002.0022.0330.30000.2020.24若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过于激烈导致少量溶液溅出,则测得的质量分数_(填“偏
10、大”、“偏小”或“无影响”)11. 人们对含硼物质结构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结构化学的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B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核外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占据该能层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2)1923年化学家Lewis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酸碱电子理论认为:凡是可以接受电子对的物质称为酸,凡是可以给出电子对的物质称为碱。已知BF3与F-反应可生成BF4-,则该反应中BF3属于_(填“酸”或“碱”),原因是_(3)NaBH4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NaBH4中的阴离子空间构型是_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NaBH4中存在_(填标号)a离子键b。金属键c。键d。键e
11、。氢键(4)请比较第一电离能:IB_IBe(填“”或“”),原因是_(5)六方氮化硼的结构与石墨类似,B-N共价单键的键长理论值为158pm,而六方氮化硼层内B、N原子间距的实测值为145pm,造成这一差值的原因是_高温高压下,六方氮化硼可转化为立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已知晶胞参数中边长为apm,则立方氮化硼的密度的计算式为_g/cm3(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12. 聚碳酸酯的透光率良好,可制作挡风玻璃、眼镜片等。某聚碳酸酯(M)的合成路线如图:已知:D的分子式为C3H4O3,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R1COOR2+R3OHR1COOR3+R2OH。(1)A的名称是_,D的
12、结构简式为_。(2)BC的反应类型_。(3)关于H的说法正确的是_A分子式为C15H16O2B呈弱酸性,是苯酚的同系物C分子中碳原子可能共面D.1molH与浓溴水取代所得有机物最多消耗NaOH10mol(4)写出AB化学方程式_(5)最常见的聚碳酸酯是用H与光气()聚合得到,请写出该聚碳酸酯的结构简式_。(6)H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种有萘环()结构能发生水解和银镜反应两个乙基且在一个环上(7)FG需三步合成若试剂1为HBr,则L的结构简式为_,的反应条件是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光电陶瓷成分为硅酸盐,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石油的催化重整得到苯,煤焦油
13、中含苯、二甲苯等芳香族化合物,从石油和煤焦油中可以获得苯等基本化工原料,故B正确; C生活污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可以减少水体富营养化,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为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部分CO和NO转化为无毒气体氮气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A。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 B石油是烃类混合物,煤干馏得到煤焦油含苯等芳香族化合物; C水中含有氮、磷过多,能够使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植物疯长; D汽车安装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部分CO和NO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性质及用途,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侧重考查化学在生产、生
14、活中的应用,注意对相关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C解析:解:A游离态的氮指零价态的氮,有氮气,故A正确; B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故B正确; 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不一定有氧参加,故C错误; D固氮是指将化合物态氮转化为游离态氮的过程,故D正确; 故选:C。A游离态的氮指零价态的氮; B转化关系图中硝酸根离子增多,反
15、硝化作用增强; C反硝化作用是指将硝酸盐转变成氮气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的过程; D海洋中不存在游离态的氮,氮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本题考查了含氮元素的物质的综合应用,主要是氮的循环分析,注意转化图中的信息应用,题目难度中等。3.答案:D解析:解: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r(Y)r(Z)r(W)r(X),故A错误; BNa与S形成的Na2S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B错误; CM为硝酸铵
16、,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溶液呈酸性是由于阳离子铵根离子水解所致,阴离子硝酸根不水解,故C错误; DH2O或HF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其熔沸点较高,且H2O或HF的稳定性在同主族中最强,故D正确; 故选:D。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M,M为硝酸铵,则W为N元素;Y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Y为Na元素;X与Z同主族,X的原子序数大于N,则X可能为O、F,Z可能为S或Cl元素,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
17、辑推理能力。4.答案:D解析:解:A布洛芬中含羧基、苯甲酸乙酯中含有酯基,二者官能团不同,导致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3H18O2,故B错误;C苯环的H可被硝基替代,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C错误;D苯环上有两种H原子,如图所示,两个氯原子在苯环上的取代位置可能是1和2、1和3、1和4、2和4,所以其苯环上二溴代物有4种,故D正确。故选:D。该有机物中含有羧基和苯环,具有羧酸和苯的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以及官能团的性质,
18、题目难度不大。5.答案:A解析:解:A挥发的盐酸及生成的硫化物均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现象可知锌粒中可能含有硫化物杂质,故A正确; BC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由现象不能判断是否发生反应,故B错误; CMg与热水反应缓慢,现象不明显,故C错误; D石蜡油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由现象可知,气体为不饱和烃,气体不一定为乙烯,故D错误; 故选:A。A盐酸、硫化物均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C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且浓硝酸分解生成二氧化氮; CMg与热水反应缓慢; D石蜡油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由现象可知,气体为不饱和烃。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
19、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B解析:解:A、正极反应式为xS+2Na+2e-=Na2Sx,故A正确; B、电池充电时,Na+从液体硫电极向阴极移动,所以向钠电极移动,故B错误; C、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Na+向正极移动,故C正确; D、原电池工作时,控制的温度应为满足Na、S为熔融状态,则温度应高于常温,故D正确; 故选:B。根据图片知,放电时,N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钠作负极、硫作正极,负极反应式为2Na-2e-=2Na+、正极反应式为xS+2e-=Sx2-,放电时,电解
20、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答题时注意体会,难度不大。7.答案:B解析:解:A由图象可知,0.1mol/LH2A溶液中全部电离为HA-,说明第一步电离为完全电离,所以H2A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H+A2-,故A错误;BpH=3时c(A2-)=c(HA-),则Na2A水解平衡常数Kh=c(OH-)=10-11,故B正确;CH2A溶液中全部电离,不存在H2A分子,则由物料守恒可知,c(A2-)+c(HA-)=0.1mol/L,故C错误;D混合溶液的pH与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辽宁省 沈阳市 高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