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少就一人承担四个角色.doc





《如果人少就一人承担四个角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果人少就一人承担四个角色.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果人少就一人承担四个角色,如果人事部人多,大家分别承担着四个各有轻重的角色,它们分别是:战略伙伴、变革的先锋、专业的基础管理、员工的主心骨。其中第三、第四个角色都聚焦在日常事务上。在具体操作方面,专业基础管理是偏流程的,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薪酬等等,而员工主心骨是日常事务方面,偏员工的。也是最难的一部分。战略伙伴 战略伙伴是指: 首先,人力资源部为开发公司远景目标和价值观,提供资讯服务; 然后,由人力资源部和高层管理团队共同研究解决方案; 最后,把人力资源的各项实践和战略相连起来。【案例】诺基亚人力资源经理发现一个问题。现在学通讯的大学生很多,但未来劳动力市场学通讯专业的学生,会相对减少,
2、会出现供不应求的趋势。于是,她向公司高层打报告,建议公司,在还没有缺人的今天,就要改变招聘策略,以配合公司长期的战略发展。具体做法如下:1.不在学生大四的时候去招聘,而是对大一的学生就开始做工作,比如:办讲座介绍手机的知识等,使他们在刚刚进入校门就跟这个公司熟,经过这几年的感情培养,当他们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实际薪酬福利差不太多的公司之间,他会选印象深、感情深的公司。2.采取代培班的形式。也就是公司给农村的孩子支付上大学的学费,毕业以后,他们来公司上班。3.采用员工内部推荐。让员工把原来的大学同学推荐过来,等他们转正了,给推荐的员工一点奖励。2.变革的先锋 (Change agent)正如谁动
3、了我的奶酪那本书启示的一样,变革无处不在。 人力资源部的角色首先是要观察趋势、推动变革。比如,公司并购、重组、上市、腾飞、裁员这全是变革; 然后,在变革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人员战略; 第三,多做关于变革的培训; 最后,不断地就新方向、公司的愿景目标和员工交流、沟通,让所有的员工心理上有一个调适的过程。3.专业的基础管理 (Effective basics)专业的基础管理,除了日常的招聘、培训,还包括现在国际上新流行的HER(人力资源的电子化信息管理),又称为HRIS(信息管理)。通过应用软件,在电脑里管理所有员工系统,提高了效率,使人力资源部门能够抽出精力,帮助企业做好战略配合。4.员工的主心骨
4、(Employee champion)员工的主心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部负责倾听员工的心声,呼声,并且向上司反映。因此,人力资源部也有一个外号就是“精神垃圾桶”。他们倾听员工呼声,投诉,然后把这些“垃圾”分类,哪些可利用,哪些不可利用,最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5.人力资源角色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源角色发展的趋势就是,不断减少日常的管理工作,不断扩大战略伙伴、变革先锋和员工的主心骨这三个角色的功能。图1-9 人力资源管理的四种角色变换(一)实际中,忙于救火的人力资源管理者1HR的来历人力资源部原来叫人事部,倒过来念就成了“不是人”,有时候更开玩笑地说,人事部“不干人事”。最先把人事部改成人力资源部的是彼
5、得德鲁克,他在1954年写的名为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两个与人事部有关系的词,一个词是MBO(目标管理),第二个词就是HR。2.HR的苦恼但是,HR不仅是人力资源的缩写,还是另外一个词的缩写消防栓(英文)。难怪人力资源部跟消防栓似的,总是在救火,却不关心火源在哪里。当人力资源部发现招聘人手不够时,就冲向劳动力市场去招聘;后来,发现员工技能不行了,又赶紧去做培训;接着制定薪酬,做激励,管理问题员工,然后再对他们进行绩效考核。哪里着火,就去哪里救火,却不管火源在哪里,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很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可以用三个字概括:“茫、盲、忙”,也就是“茫然”、“盲目”、“忙碌”,再忙一点就会变成“
6、瞎忙”。图1-1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实际状态(二)理性中,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个运营中的公司,也正如同一条长着百条腿的正在行走的蜈蚣。它百足一步往前走的先决条件是:蜈蚣的脑袋先定方向,往哪儿走,这一百条腿才知道往哪走,否则就是这个往那边,那个往这边。其次,还要频率一样,也就是有人“喊口令”。在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公司里,大脑袋是最高的管理者,在前面“定方向”,带着大家往前走,后面这些蜈蚣腿,也就是小部门要在事先“定好的战略”之下行动。但是现实中,却往往出现相反的情况,如左边箭头所示:招来的特别优秀的员工,本来有着很高的执行能力,却“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对公司的发展没有相应的贡献;而右边
7、箭头标明努力的方向一致,是一个公司努力达到的状况。图1-2 战略性人力资源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把人力资源部从“救火的状态”解放出来呢?这就需要多关注一些战略方面的问题。1制定人力资源部的战略,去掉第一个“茫”制定人力资源部战略的目的是通过人来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从而把“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转到协调一致的局面上来,这也是人力资源的最高战略。不仅是人力资源的使用用“选、育、用、留”这四个模块,而且还包括选进来以后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关系管理等,一直从左边箭头过渡到右边箭头为止(如图1-2所示),这才真正算是一个高绩效团体,只有到这时,才可以说招进来的人的“选育用留”工作是到位的。2和业务部门
8、构建战略伙伴关系,去掉第二个“盲”各级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才是真正承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如图1-3所示,所有箭头都指向各级管理者)。认识到这点,才能说明人力资源部门找到了火源。中层经理者的任务很重,除了我们熟知的做业绩,搞研发,搞服务等,还有现在所说的做“人力资源管理”。因为,业务部门的经理天天跟员工生活工作在一起,所以也最了解员工的想法。图1-2 管理者在企业战略中的作用3做公司运营的顾问,去掉第三个“忙”通过盖洛普公司创造的“倒S”图,能更鲜明地说明这一点。盖洛普是美国的一个公司。他们用了两年的功夫,按人头调查了上千万位进来的员工,这里面既包括公司扫地的阿姨,前台接电话的女士,还有公司
9、总经理。调查他们和公司股票增值之间的链接关系,结果发明了“倒S”路径。具体如图1-4所示。图1-4 盖洛普公司的 “S”路径员工进来的时候,是候选人,经过人事部对其进行面试,测评之后,适才适岗地放在公司的各个部门里。这时,他归顶头上司管,人事部慢慢淡化出去。如果他的顶头上司特别棒,能把这些员工管理得很投入,员工投入,对客户态度就会好,客户就会忠诚,公司的股票就增值。这中间链接的桥是中层管理者。真正拍板要人的,不是人力资源部,而是部门经理。所以,这倒S中好象没HR什么事了,这就是企业那个火源的根本所在。掌握倒S路径,人力资源部才不会忙着天天救火,而是站在S路径外面,可以在任何一个模块加入,提供咨
10、询和帮忙,但都不是起直接作用。所以他是“外人”,做“旁观者”。“旁观者”清,可以看到公司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指出问题,提出建议,然后再出来做看客,找问题。(三)HR部门在企业中的定位1定位:业务部门的合作者人力资源部和业务部门合理的分工应该是共享业务结果,共享管理员工的职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就是“职责分清,资源共享,团队合作,达到共赢”。【案例】这是一张三个小动物开冰箱拿啤酒的图片。主人夜深人静睡了或者不在家,它们开冰箱要拿六听啤酒。它们怎么合作才能拿着这啤酒呢?底下的那条大狗负责放哨,中间的小狗负责搭梯子,最上面的小猫负责执行,也就是它们的分工。但是,那条大狗站起来有一
11、人多高,它不用那两个动物,自己站起来也一样能取到,为什么大狗不自己干,还要拉上这俩小家伙?因为它一旦不授权给这些小动物们锻炼的机会,一旦它老了,就没有人帮它干了。同时,也有责任分摊的因素。企业老总就应该是这条大狗,他在底下垫底,而且只干两件事,一个是定方向,一个是提供自己坚实的臂膀,提供激励。而不能自己替代员工和管理者,一人独揽,否则就会发生“向下错位”,也就是很多的民营企业里经常发生的现象老总在做中层的事,中层在做基层的事,基层在做老板的事。中间那小狗应该是人力资源部,承上启下,像企业里一个骨头架子。换句话说,也就是人力资源部制定各种各样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流程表格手册等,用来定位。最上面的
12、那只小猫,是直线的管理层,也就是业务部门的经理,在老板路走对,人力资源部各项规章制度到位的前提下,负责执行,达到共赢。【自检1-1】人力资源部的“工作分析”是最不让业务部门认可的,虽然业务部门觉得工作分析是人事部的事。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如何协调和业务部门的关系,做出让业务部门满意的工作分析呢?见参考答案1-12.问题:受委屈的人力资源部老外们说中方员工很棒,只有一点点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爱推手,爱打“太极拳”,言外之意,是说中国人比较“擅长”推诿责任。而当什么事弄不好找不出根源的时候,经常是人事部当了替罪羊。比如,指责人力资源部门没招聘来合适的员工,没有培训好,薪酬不够激励,福利不好留不住
13、人等等。【案例】去年年底绩效考核的时候,某制造型企业的人事部一位28岁的男孩,在非常有名的人力资源网站上,发了一个帖子说:“救命,救命,我要自杀。”原来,绩效考核做完了,员工的分数都很高,但公司业绩却下降。这是谁的责任?老总组织开会,“一脚开球”,就把这个球踢到参会者各部门的经理手上了,那些中层经理也学老总,要把这个责任(“球”)想办法推到外面。首先,老总说业绩下降销售部肯定有责任。销售部说:出不来业绩怪研发,没研发出新产品。研发部一指财务部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财务给我们预算削减了。那个财务说:不是我的错,控制费用是财务的天职,我们在第四季度发现采购成本急剧上升,结果为了公司平稳运作,我把各
14、部门的固定花费都下调了10。这一个天职两个字就把这球扔到采购部了,采购部说:这怎么能怪我呢,第四季度出了件大事你们知不知道?俄罗斯那矿山发生了大爆炸,所以原料奇缺,物价上涨,公司做不做,做就得买原料,买就得贵,这样公司购买原料的成本就提高了。这样就把球推出国去了。然而,老总对这个所谓的结果并不满意,他一想还有一人没说话人力资源部,他正在那儿做笔记。老总一指他说:我觉得是人事部的职责,绩效考试到底考谁?考俄罗斯矿山去了,我看就是你们人事部的责任。你说人力资源部冤不冤。1.招聘中的两个重要流程图7-1 人力资源招聘管理流程图 识别工作空缺很多直线经理在某个岗位出现人员空缺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让人力资
15、源部帮助招人。但是作为人力资源部,不能被动地响应直线经理的要求。在招人之前,首先要确认是否是真的缺人,尤其是对于成立十多年,经历过二次腾飞的公司。一些岗位可能是公司成立之初设立的,也许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个岗位了。如果这个岗位与战略和管理无关,可以删减,那么就不存在这个岗位缺人的问题了。招聘的实务操作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即越急越急不得,也就是说当用人单位催促着招人的时候,人力资源部一定不能急匆匆地去招人,要注意走几个关键程序: 确定如何弥补空缺如果这个岗位不能删减,确实存在缺人的情况,那么下一步就要确认是不是必须通过招人来弥补这个空缺。弥补空缺的方式很多,招人是多种方式衡量的结果。比如,可以通过
16、岗位合并、或者让其他员工加班、或者重新设计工作内容、或进行员工调动来弥补岗位空缺。如果这几种方式运用得当,不但可以省去招人,而且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操作中,恰当使用空缺岗位,发挥激励作用是非常有用的一项技能。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两个问题: 让需要更多现金的员工来加班:对于一些员工而言,由于家庭或者自身的状况,他们对于现金的需求非常强烈。比如,那些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或者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员工,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收入,这时候,如果让他们通过适当的加班来增加收入,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激励。另外,这种方式也有可能防止那些想增加收入而准备跳槽的员工。 通过工作的重新设计,来丰富工作内容,从而发
17、挥激励作用:现在流行一种说法,叫工作丰富化,也就是通过重新设计工作内容,扩大工作的权限,来克服现代化专业分工过细造成的工作枯燥的弊端。那些自我实现需求很强的员工,通过获得更大的权限,得到更大的挑战和更多的自主性来获得一种成就感,进而更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工作。所以,对于一些空缺岗位可以通过重新设计工作来避免招用新人,同时,产生激励作用。2.重视直线经理在防止跳槽中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种奇怪现象:这个企业总的员工流失率并不高,但是总有一两个部门,员工跳动得特别快。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因为这个职位在市场上比较热门,但是通过员工离职访谈发现,主要的原因是直线经理的过错。在更大范围的调查中
18、也发现,顶头上司不好对付是员工离职的第一原因。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当发现企业中存在这种奇怪现象时,一定要想到直线经理,有必要提醒更高的管理者对直线经理进行胜任素质的评估。3.招聘管理需做到五个 Buy 外购:招聘对于空缺的岗位,如果经过上述招聘流程发现在公司里确实找不到胜任者,这时候,就需要进行外购,即进行招聘。 Build内建:培训和培养对于企业而言,在招聘的同时还要做好人才的内部培养工作,这样有利于员工的稳定,也有利于激励员工。 Bounce解雇:淘汰低绩效者在做好内部培养工作的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员工淘汰系统,将那些低绩效者排除出企业。让员工感受到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有
19、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Bind留才:留住关键人才另外一个工作重点就是挽留关键人才。实践证明,公司效益的获得也遵循二/八原则,也就是说80%的利润由20%的员工创造,所以挽留关键人才对于企业十分重要。 Borrow外借:外籍人员、顾问虽然一些人才很重要,但有时并不是企业一直需要的人才,因此,如果企业长期养着这样一批人,将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所以有时候,企业需要采用外借的方式使用一些人才,比如聘请顾问,找咨询公司等。培训管理(上)1.正确认识培训效果很多企业的领导在培训刚结束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满脸的郁闷表情。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培训获得的明显效果。他们认为培训之后,问题会马上得到解决,员工会立刻士气高
20、涨,绩效会得到迅速提升。但往往事与愿违,不但没有看到好的现象出现,相反却看到情况变得更坏。事实上,这是培训后的正常现象。因为培训之后员工在使用新技能、新思维的时候,往往会因为生疏而造成暂时不适应,从而导致情况变得更坏,但是过了这个生疏期,效果会很快体现出来。所以,作为领导应该正确认识培训的效果,对培训树立恰当的期望。图7-2 公司培训的期望2.做培训预算的三种方法对于培训预算的制定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提留工资的百分之三到五作为培训费用。 第二种,提留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到五作为培训费用,这是培训投入特别大的公司。一般培训投入不是很大的普通公司,提取销售利润的百分之二到三作为培训费用。 第三种
21、,那些常年做培训的公司,会算出来每一年人均培训天数,一天合多少钱,在接下来的年份里,会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提高一定的百分比,作为培训预算。【自检7-1】按要求填写下表培训相关工作重要性的调查(请用1-9来标志各项重要性的程度,1代表最重要,9代表最不重要)学员讲师主管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见参考答案7-13. 提升培训效果的方法 正确发挥培训中各个主体的作用: 整个培训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 在不同的时期有三个相同的主体:学员、培训师和主管。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他们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作用发挥得是否恰当,又反过来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坏: 一般来说,在培训之前,培训主管应该起主要
22、作用,他应该发现员工的需求,为员工选好培训课程; 在培训之中,学员和培训师应该起更为重要的作用。学员应该认真地学习和掌握培训所提供的知识和技能,而培训师应该将课程讲得透彻、生动并具有操作性; 在培训之后,主管和学员应该起主要作用,主管应该为学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将培训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而学员应该尽可能多地寻求机会实践培训中学习的内容。 采用新的培训方法培训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否恰当将影响到培训效果,与以往的填鸭式教学以及只注重课堂讲授而忽视课后跟踪实践的传统方法相比,现在的一些新的培训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最典型的就是顾问式培训,又叫资讯式培训。顾问式培训强调培训后的跟踪。具体做法是培
23、训师在授完课之后,并不是一走了之。在培训结束后的一个月,会再来讲授。这时,讲授注重的是检验员工在培训后的实践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他们会问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你对讲授的内容承诺做了什么?做没做?为什么不做?什么阻碍了你?怎样再做?在问了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答案后,培训师会在第三个月再来讲两个小时。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参与学员将技能养成了习惯。【案例】诺基亚学院这样做它们的培训:学员在培训完之后,讲师把今天讲课的技能、技巧总结不超过10点,并将这些内容通过邮件发送给受训员工的上级主管,然后告诉主管,员工所做的承诺,并表示希望主管能够给员工以实践的机会。很多主管,看到员工学习的技能以及讲师的希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果 人少就一人 承担 四个 角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