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提问有效性探讨.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讨 摘要:目前,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琐碎,随意,数量多,效果差的现象。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研读教材,设计问题要适当 适度 适量,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善于倾听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真正有效的提问,必须依赖倾听。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是激发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关键词:提问;开放性;倾听;有效性 最近,学校换了新教案纸,首页有一项是“教学方法”,老师们几乎都填了“问题驱动法”。且不说这个名称是否准确科学,出自哪里,单看字面意思,就明白是通过提问,回答推动课堂进程的。如今,师生问答的形式几乎占据了课堂,可能已经成为各科教学的主流形态。据报道,上
2、海某区教院,随机调查了18堂课,只有一个小学生在语文课上向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而一位教师居然45分钟向学生提了98个问题,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这么多的问题,或者肤皮潦草,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空空洞洞;或者随随便便,“是不是”“对不对”“明白吗”,发问不少,收效甚微;或者急于求成,不待学生思考成熟,立刻要求作答,压抑学生思维。种种做法,实际是教师揣着答案,享受着话语的霸权,漠视学生,目中无人,课堂由师生交往的平台,变成教师表演教案剧的舞台。美国教学法专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本来是一种基本教学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
3、应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引导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信息的单向交流,而成为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作出回答的信息的双向交流。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问是一种很微妙的教学技艺。一、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封闭式提问答案是唯一的,是有限制的,是在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只能在框架里选择回答的。开放式提问答案是多样的,是没有限制的,是没有框架的,可以让对方自由发挥。现实的教学中,当教师的问题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带来“满堂问”
4、的干扰。教师往往带领学生去寻找一系列标准答案,为了拉近标准答案,提一些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领着学生朝一个方向走。这时,学生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方向。长期这样,学生很容易养成不动脑筋,不思考的坏习惯,他们坚信每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等着老师把这口现成饭喂给自己。甚至察言观色,从老师的神情中揣摩答案。 开放性问题是探索性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探索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根据所学的知识或模仿教师传授的某种现成方法马上就能回答。开放性问题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自己去想、去查、去做。 通过翻阅已学的内容,查找资料,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推理,提出假设,通过讨论 、实践或其他事实验
5、证,方能得出正确结论。开放性问题的探索性解决,能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启发他们积极主动独立去钻研,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知识和规律是学生自身探索发现的,自己“研究”总结出来的,学生在探索性解决开放性问题的实践中,学会了学习,也即会学,教学生会学是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是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 二、钻研教材,提高问题质量。 课堂上要坚决杜绝盲目提问,绝大数的问题应该是备课时预设好的。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和适量。适当,主要根据文章不同体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适度,主要指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适量,主要指问题的多少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的问题,要防止浅、玄、碎、杂,避免
6、过分简单、深奥、琐碎和杂乱。问题要富有思考性,要新奇、巧妙、有趣。这样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设计的问题,像一根魔术棒,吸引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处于亢奋状态,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这些都要求教师能够吃透教材,完全把握教材的特征。就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不仅要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写作特色,还要研究它在课本中的位置,揣摩编者意图,关注知识的前后联系等。要有从材料中挖掘问题的本领,教师研读材料的能力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前提。追求高质量问题,我觉得要做到两条: 要有“嚼”课文的耐心。一篇文章要读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反复品味,烂熟于胸。对文章的结构,作者的思路能够准确
7、把握,并且与作者对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阅读体会,产生个人独到的见解。余映潮先生提出一种“巧读课文”法,对我们多角度地科学利用课文很有帮助。巧读,就是要放开眼光,开放思维,去巧妙地异乎寻常地钻研课文。以发散为主,变角以求新,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应该在别人已读出味道的地方,再品出更有味的东西,在别人略有所悟的地方品出新意,更要在别人没有想到要探究的地方,提出别有新意的见解。其实就是教师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训练价值的内容提炼出来,还要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习得,这方法中最重要的恐怕要属“课堂提问”了吧!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一个问题,这样提,学生摸不着头脑,那样提,学生积极回应。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
8、在短时间之内听明白,并积极思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要耐得住寂寞,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每一个问题都要字斟句酌,力求用语准确,时机恰当,明白易懂,有启发性。三、 学会倾听,转化教学资源。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真正有效的提问,还必须依赖倾听。这里的倾听有两层意思:倾听的态度。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最大的、无条件的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你对学生的尊重和兴趣,学生可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所说的一切很重要。相反,如果坐立不安,目光游离,表现出不耐烦,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或将目光转向窗外或看另外
9、的同学的小动作。那么学生会从你的非言语行为得到完全相反的反馈:我可能说错了,赶快打住。“专注”是对被倾听者尊重和认可。 倾听的内容。 接受美学代表人物伊瑟尔认为,任何文本都具有未定性,其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阅读不是被动地反应,不是教师外在的灌输,而是主动的参与,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与对话。依此,阅读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这一积极接受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完成教材的再创造任务。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主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在学生和作品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作品是对话的一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便成为了
10、对话的另一方。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要比教师提问达到教参所规定的结论更有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的过程。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达成视界的融合。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包含了对新旧知识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
11、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 一旦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教师的任务就由单向提问变成互动倾听。倾听学生在充分思考之后形成的见解并给以及时评价和补充、订正。更重要的是要倾听学生思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将学生的“声音”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它们极为珍贵的,有学生鲜明个性烙印的,不可复制的。教师如果能够认真倾听,恰当利用,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有效提问”应该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多设计开放性问题去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启发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12、。这样的有效提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1)余映潮。语文教师阅读教材的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2)吴文森,武钢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有效提问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的提问策略。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3、 1. 备教材要“懂、透、化” 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笔者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备学生要 “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