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种修行.doc





《生活是一种修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是一种修行.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活是一种修行人若不修身,活着会苦业缠身!自然原理:世间上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各别的理,如天理、地理、人理、物理、情理、心理,乃至修行的道理等。一个人希望自己有所进步、扩大、升华,也有他的理则,以下提供六点自然的原理:第一、动而后有力,人活着就要劳动。除了锻炼体魄外,还可以训练恒心毅力、培养突破困难的勇气等。多一些活动,耐力、气力自然就跟着来了。第二、静而后能明,佛教讲定而后发慧,在每日的生活中,你可以安静在一个地方,或者阅读、写作,甚至几个小时不动,以宁静对治动乱,心就容易澄澈如镜,清明乍现了。第三、大而后能容,再好的人也有短处,要彼此包容、谅解,观德莫观失才是人我相处之道。因此,不论是事业或
2、是交友,你想要大、想要多,你的心量必须扩大,凡事都能够容纳,才容易成就。第四、空而后能有,佛教讲:真空生妙有第五、虚而后能实,无论做人做事,都要留一点余地。不要像拳头,统统打出去,就没有气力了。所谓:势不可使尽、话不可说尽、福不可享尽,你给别人留一点空间,留一些机会,凡事不必尽其在我,留一点保有实力,才能蓄势待发。第六、知而后能行。无论什么事理、学问,必须要有真知实学,然后才能去实践。增一阿含经说,有智能的人,对于未知之事,不贸然行事;对于已知且应该做的事,必定尽力完成。追求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上能实践,倘若知而不行,到最后只是一事无成、空谈一场。修身之道:第一、眼不看不净之事,人的认知,
3、有许多都是藉由眼睛看来的。看的时候,如果心念不正,所看到的都是不净,因此,要学习用净眼看世间,用慧眼看出真、看出切、看出妙、看出好,看见一切前因后果,看出来龙去脉。 第二、耳不听不善之音,不要听是非而听实话,不要听恶言而听善言,不要听杂话而听佛法,不要听闲言而听真理,能听出有意义的内容,就会提升生命的层次。第三、口不说伤人之语,能真诚恳切、融洽的与人谈话,不但能结善缘,更能增进人际和谐的关系。第四、面不露不悦之容。心的调整第一、欢笑由内心升起,内心常保愉悦,拉抬精神,不但有益身心的和谐与平衡,更能为生活周遭增添欢喜。第二、快乐用真情感受,人与人真情相待,情意交流,温馨感动;男女真情交往,才能彼
4、此忠诚,相互信赖;为政者以真情待众,必得人心拥戴;从商者以真情往来,赚取情义无限。这些无形的真情获得,才是真正的欢喜快乐,因此要感受快乐的真实,唯在点点滴滴出自真情。第三、肚量要胸怀大众,世间上,人与人之间的纷争、烦恼,皆出于气度狭小,只想到自己。想要泯灭战争、歧视、人我纠纷,唯有胸怀大众,时常想到自他平等。故儒家讲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四海之内皆兄弟,体现民胞物与的胸怀;佛教则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发扬同体共生的精神,如此,人心才能和谐,人间才有和平。第四、做事宜心甘情愿。做事,能够心甘情愿、发心奉献,工作起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快乐无比,拥有不绝的精力。反之,你满怀抱怨、心生懈怠,情绪纷乱,就
5、会事事受到阻碍,工作效率无法提升,达不到好的功绩。因此,以心甘情愿的态度来做事,累时不觉累,苦时不觉苦,难时不觉难,具足勇气解决问题,进而无事不办。如何走出阴影第一、要将信仰化为力量,明白因缘果报的真理,了解前因后果的真相,会使我们懂得改善逆缘、培植好缘、广结善缘、随顺因缘,知道人生祸福、好坏,皆是自己所造,非有他力可以主宰,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第二、要将智能发出光明,凡事往大处着眼,能明理识大体。遇到逆境时,能镇静沉着,运用智能来转境,应付事变。甚至对待生命中的无常,也能以智能观照、放下,正见到世间苦空无常的现象,究明事理,从烦恼愚痴的人生中解脱。第三、要将观念重新整理,鼓起勇气,面对突
6、来的遭遇,了解世间变易难久,建立正确认识,才不会在不可逆转的变化仓皇失措。建立正确观念,就能再次展现崭新的生命。第四、要将精神给予武装。要走出阴影,就要做好良好的心理建设,厚植自我的力量、开发潜能、建立信心、更新观念、开启智能,慈悲、惭愧、精进、忍耐这些都是自己的精神武装。耕耘心田第一、播撒善美的种子,一念善心、一句美言、一件善事,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累积,都是成熟无限未来的好因好缘。第二、灌溉忏悔的法水。第三、施与肥沃的养分,花草树木,因为施肥,而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的身体,有了饮食的补充及适当的休息,就能健康运作。相同的,我们的心,也需要施与勤劳、发心、慈悲、忍耐等种种良善的养份,才会有丰硕的
7、成果。好比想拥有聪颖、通达、灵巧,必须施与智能、明理、判断;祈愿人缘有所收成,就必须主动、结缘、关怀,人际之间就能自在、顺利。第四、启发心灵的智能。语云:心田不长无明草,性地常开智能花。农夫耕种,田里杂草不除,难有收成;心中的田地,长出无明草,若不拔除,遇事就容易为境所转、为情所困,难有所成。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起时,懂得觉照内心,当下降伏,智能自然会现前。怎样有【人缘】第一、开放不固执,近代以来,已发展到多元化的时代,人与人关系密切,因此,凡事要以开放的胸襟,才能够与人合作、进步快速。第二、幽默不古板,人际相处难免有缺失,这时可以靠幽默来修补。尤其东方人的性格较为严谨、古板,容易
8、墨守成规、停滞不前,遇到挫折难堪,一句幽默的话语,可以化解尴尬;一个严肃议题、僵持的议案,适时的幽默,消除凝重的气氛。幽默,才能自在与人相处,增添欢喜。第三、温馨不冷漠,冷漠是人际往来最大的障碍。当我们流露一副冷漠的表情,得到的反应,当然也是一副冷面孔。一个家庭冷漠,亲情必定淡薄疏远,没有向心力;一个社会冷漠,彼此一定猜忌隔阂,难以产生信任。要化解心灵的寒冷,就要以温馨来代替冷漠,就像太阳一出来,冰雪就渐渐融化了。第四、真诚不矫情。有些人为了达到目的,总会玩一些小聪明、耍一些小把戏,或者做一些小动作,潜藏之下的是贪婪、势利和傲慢。明憨山大师云: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谄曲贪瞋堕地狱,公
9、平正直即天堂。不能诚以待人,总会遭到大众批评,态度诚恳、如实庄重的言行,才能获得信任与看重。进步的方法第一、温故知新,新知识固然要追求,旧经验也不可忽略,经过时间的历练,经验可以作为求新、求进步的凭借。第二、思而成慧,思想是促进人类文明的动力,因为有思想,故能开发智能。第三、多提问题,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儒家讲学而不思则罔;佛教主张以闻思修而入三摩地第四、正反对照。不论是治学、立身处世,都要以智能来研究、辨别。佛法教我们透过三法印来印证、考查真理;乃至研究一段历史、阅读一个新闻事件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缘,都应该搜集各种不同的信息,探讨、对照、印证,才厘清事实真相。为人四要第一、耳听他人意见,
10、倾听是维护人际关系的一门艺术。历史上,关羽由于过于自信,不听他人意见而大意失荆州;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勉刘禅谘诹善道,察纳雅言,就是希望他能亲近贤臣,听取正确意见。学习倾听,不仅是一种耐心、让步和宽容,也可从中吸取经验、增长智能。第二、眼光广阔远大,一个人所以进步不大,大半在于眼光短小,只看到近处,看不到远处;只看到浅处,看不到深处。假如只是汲汲眼前的利益得失,只顾小我而忘记大众,如此心量,纵然有成就,也是极为有限。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当眼光广阔远大,胸怀大志,眼前的短视小利,又如何撼动我们的雄心壮志呢?第三、身体勤劳力行。第四、心意灵巧通达。一个灵巧通达的人,做事上懂得顾全大
11、局,委屈求全,处事上能够明白事理,知道进退,在与人相处上,懂得为人设想,尊重他人。这样的人,怎么不会获得人缘,受人重用呢?因此,学习心意灵巧通达,实在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关键。认错的好处第一、受人敬重,历史上,大禹闻过则拜,所以为人尊敬;历代君主如汉武帝、康熙等,曾下诏罪己,而为后人称叹。美国总统柯林顿闹出绯闻案,但勇敢公开向全美人民道歉,终能获得大家的谅解。认错不但不会贬低自己的身分,反而赢得更多的尊重。第二、提升向上,佛教十分注重认错的修持,除布萨、三番羯磨外,还有各种忏悔法门,藉由这些法门,可以自净其意、向上提升。犯错而知悔改,能够长养内心清净的种子,能与真理相应、与正法感应道交,提升生命向
12、上的力量。第三、认清自我,人如果没有时时自我省察,认清自己的长短缺失,很容易得意忘形而失败。好比项羽不认错,自刎于乌江,临终前还喊着: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反观刘邦和曹操,因为听从谏言,改正过失,而成就霸业。人的成败得失关键,与能否认错有密切关系,能够认清自己,改变错误、习气,修身修德,才有美好的未来。第四、身心改造。我们常常为了保护自己、推卸责任而与人争吵,其实,认错未必是输,认错不但表现个人修养,反省自己,改造自己,甚至化暴戾为祥和。现在科技讲基因改造,吾人在无明愚痴中,也应力求身心改造,才能根本解决烦恼。健全自我第一、自我检查,凡事把握现在,自我省察,反求诸己,了解自己的想法与行为,才能渐
13、趋成熟,未来的脚步也才会更明确、更为稳健。第二、自我训练,古圣先贤莫不以自我训练而成就大业,所谓求人不如求己,要开发生命的潜能,唯有自己努力创造人生,才能到达。第三、自我修正,修行就是修正自己日常的行为。六祖惠能大师说:改过必生智能,护短心内非贤。确实,一个肯自我修正的人,必定充满智能。第四、自我承担。成熟的人懂得承担。承担过错、承担重任、承担磨练、承担失败,甚至承担自己的烦恼生死大事。为人四不第一、不亏人,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所不公与欠缺,在吃亏时不计较,可以累积人生的经验;从吃亏中不比较,可以学会处世的退让。鲍叔牙肯吃亏,不但交到一位好朋友,自己也流芳万世;哲学家苏格拉底临终前,犹不忘记亏欠
14、邻人一只鸡尚未偿还。一般人大都不愿意吃亏,其实喜欢占便宜的人,到头来是真正吃亏的人。第二、不昧心,任何人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不能不怕自己的良心,不能不怕因果报应。古德云:诚者万善之本。第三、不欺瞒,现在是讲究透明化的时代,凡事要能摊在阳光下,经得起别人的检视。古人有君子不欺暗室之教,曾子也云:十目所视,十指所指,其严乎。一个人有事无不可对人言的坦荡胸怀,不论临众或独处,都能光明磊落、表里如一,没有半分伪装巧饰,心地质直无曲,就能够得到大众信赖与尊重。第四、不遮掩。人都会有所期望与追求,正当的欲求是被允许的。孔子言:君子坦荡荡。君子行事不遮掩,即使犯错也不怕人知,因为他们有心改过,甚至庆幸他人
15、知道,以此警惕自己不能蒙混过关,自我欺瞒。因此,即使是一个平凡人,如果他的思想行为有如朗月入怀,光明彻见,所行所欲,没有什么不可告人之处,自然有他的人格与修养。可与不可第一、做人可善不可恶。第二、立志可大不可小,有一句话说: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立志小,心量当然有限;立志大,利益千万人,成就当然无限。你立下大志,有愿景、有目标,就能经得起时间、挫折的考验,烦恼、苦恼的试炼,忍耐得了千辛万苦。因此,无论做任何工作,甚至修行,能够立下大志愿,努力实践,成就会在前头等着你。第三、说话可易不可难,有人说话喜欢绕圈子,让人听不懂他要说的重点;有人喜欢咬文嚼字,让人听得一头雾水;有人为了表现自己很有学
16、问,繁复论述,大家只有似懂非懂。其实,讲话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深入浅出,让人听得懂,才能达到讲说的目的。第四、做事可好不可坏。日常生活中折损人福报的行为【慎重】1)杀生杀生在一切行为中第一等折福份。买肉吃可以,但不可以买活物杀死做菜,活活煮死一命,削禄20善。即使虫蚁也不能伤,教育子女小时候不玩杀虫蚁鸟雀,他的福份就不会折损,寿命就不会短缺。杀生的坏处是:短命,工作差,多病,怨气重,贫穷,丑陋。2)发脾气发脾气骂人的声音,就像狼叫一样。印光大师告诫:女孩子不发脾气,儿女必不夭死,脾气大的女人,生子必多死,或多病。因为一生气,乳即变成毒汁。发大脾气,喂儿立刻即死。稍小点,半天一天方死。发小脾气虽
17、不死,亦必定生病。这是一定不变的事理。发脾气是一切如来都救不了的。佛经上说“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征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发脾气叫做火烧功德林,一把怒火把一切福德烧尽。对普通人嗔恨发气一次,毁灭一百大劫积累的福德,对父母长辈大德君子发怒,毁灭一千大劫积累的福德。抵触顶撞父母,嗔恨发气,是福薄命浅的最明显特征,世界上最没有福气的,就是这两种行为。3)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说先贤大德坏话。抵触顶撞父母是第一等损福败禄的事,无论求什么,必定求不到,万求也枉然,因为积福没有损福快。工作,姻缘,办事不顺,马上反省抵触顶撞父母上司长辈,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工作不顺,感情痛苦,办
18、事阻碍大,马上软语好物孝顺父母,父母若欢喜,一切天人鬼神都会来护持你。不抵触父母的人,工作顺利,良缘佳偶。从小不抵触父母师长的人,从小不抵触顶撞父母,就算出身在最贫穷最晦戾的家庭,都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用钱财供养父母的人,将来必定会富有,孝顺父母但不用钱财物品供养父母,做大官也会缺乏财富。搜集宣说先贤大德乃至圣贤坏话,一句削禄一百善,败尽一家族血脉的福禄。4)怨天尤人,搬弄是非,宣扬别人过恶,嫉妒讽刺挖苦他人,脏话骂人。这些损伤天地的德气和和气,财气全被毁灭,如果没有父祖的资财庇荫,贫穷是一定的,办事不顺。怨天尤人一次,削禄三善,印光大师亲说遇到逆境不怨天尤人必有后福及子孙兴盛。别人不好处,
19、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养天,才能得天独厚。说是非,是破坏天地的德气,引起鬼神怨憎,诸事不遂。嫉妒讽。【刺挖苦人,挖苦别人什么,自己将来就怎样,佛经上有个女人挖苦穷人,她五百生转世贫穷。】脏话骂人,比这更糟糕。若在网络上或者公众场合批评或者宣扬别人过恶,一人听到看到削一禄,百人就削百禄。凡事要针对行为,针对具体的事件,不要针对人来说。5)炫耀自己。炫耀自己,在什么地方自满,会招来人天鬼神嫉妒破坏,所以炫耀什么,将来就在什么地方失落。6)说人坏话,搬弄是非。说人坏话,这就已经伤了天地间的和气,而招鬼神的降祸。而且,将一些杯弓蛇影,恍惚无凭的谣言加以夸张、添醋,讲得如同目睹一般,使被说的人气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活 一种 修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