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建设规划.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市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建设规划.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醴陵市职业教育中心项目建设规划(2009年修改)一、 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依托学校、乡镇联办”的办学体制,认真履行好市职教中心“六个中心”的职能,实施“四项工程”,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加强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相互沟通、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以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人才为重点的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紧密结合的发展机制。将市职业中专做强,民办职业学校做优,成人教育做活
2、,确保普高和职高招生比例大体相当,实现我市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总体水平保持在全省的先进地位。 二、 建设项目(一)办学机构与管理体制1、办学机构。成立市职教中心管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农业、劳动、教育的副市长任副组长,教育、劳动与社会保障、农业、财政、发展改革、扶贫、科技、人事等部门和市职业中专学校负责人为成员。中心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职业中专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市职教中心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统筹各级各类职教资源。根据醴陵市人民政府醴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并实施职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协调落实市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3、。同时,在市职业中专设立培训部,协助市职教中心办公室做好日常工作。2、办学组成单位。市职业中专、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德才外语学校、渌江职业学校、蓝星职业学校、瑞麟计算机学校、多维电脑学校、电子科技职校、26个乡镇农校和经劳动、教育部门批准的培训机构为市职教中心办学组成单位。市职教中心对以上办学组成单位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实习实训、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统筹和指导。3、牵头学校。醴陵市职业中专为市职教中心办学的牵头学校和办学主体。通过三年的建设,由醴陵市人民政府投3000万元,将醴陵市职业中专建设成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乡镇举办一所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在三年建设期内,将2所乡镇农校建设
4、成为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校,有10所以上的乡镇农校达到湖南省示范性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方案(试行)的要求。(二) 职能与办学任务1、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指导中心。(1)成立专业设置和教育教学指导中心。 主 任: 市教育局分管职成教工作副局长 副主任: 醴陵市职业中专校长 市教育局职成股长 成 员: 醴陵市职业中专教学副校长 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市教育局职成股副股长 省轻工技校校长 其他职业学校校长(2)专业设置中心建设规划专业设置中心建设总体目标:根据醴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我市陶瓷、烟花两大支柱产业,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和调整我市各职业学校的专业与培训项目,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
5、有效性,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专业设置中心建设主要任务: 开设陶瓷工艺、陶瓷工艺美术、花炮生产与管理三个特色专业,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为我市陶瓷、烟花两大支柱产业经济服务。 建设好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会计两个省级精品专业。 打造陶瓷工艺、花炮生产与管理2个特色专业。整合资源,将各职业学校重复设置的专业逐步进行合并,确保市内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无低水平重复。改善专业教学条件,每年由市政府投入200万元,行业投入300万元,吸纳民间资金50万元,用于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条件进行改善。专业设置中心建设具体措施:制定出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计划和专业调整方案,确定各职业学校主要培训项目与培训计划,
6、不断改善专业教学条件,加大省级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力度。新增3个为当地产业经济服务的专业,调整4个重复设置的专业。根据我市支柱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开设3个与产业对应的新型专业。新增专业设置计划如下:2008-2010年新增专业设置计划专业名称所在学校2008年2009年2010年陶瓷工艺市职业中专进行市场调研和论证,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师资准备和实训设施准备工作。提出专业申报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完善课程体系、实训实习等建设。陶瓷工艺美术省轻工技校招收全日制学生。完善课程体系、实训实习等建设。创建国家地方特色专业。花炮生产与管理市职业中专开展市场调研和论证,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方案
7、。开展短期培训,积累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方案。提出申报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根据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严重重复的现象,合理整合资源,对现在专业进行改造和调整。专业调整计划如下:2008年-2010年职业学校专业调整计划学校专业名称调整办法完成时间市职业中专计算机及应用实施专业改造,调整为计算机及应用(软件工程和网络技术方向)2009年7月省轻工技校计算机及应用实施专业改造,调整为电子商务方向。2008年7多维电脑学校计算机及应用实施专业改造,调整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向。2009年7月瑞麟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实施专业改造,调整为文秘方向。2009年7月湘宏职业学校机械专业撤销专业,合并到市职业中专
8、机电专业。2009年7月安沙尼职校英语专业撤销专业,合并到德才外语学校商务英语专业。2010年7月蓝星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撤销专业,合并到市职业中专会计专业。2010年7月电子科技学校家用电器维修撤销专业,合并到市职业中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2009年7月加大对专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设具有工位充足、设备先进的实训设施。专业建设投入计划如下:2008年-2010年专业建设投入计划(万元)学校经费来源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市职业中专政府投入220万220万240万680万省轻工技校行业投入180万240万260万680万德才外语学校自筹8万10万8万26万多维电脑学校自筹5万7
9、万5万17万其他职业学校自筹8万12万15万35万(3)教育教学指导中心建设规划设立职业与成人教育教研室,承担对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教育教学工作等进行指导,开展职业学校的教学教研活动。成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小组,由市教育局职成股长任组长,职业中专校长任副组长,各职业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职成室教研员为成员,制定醴陵市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督导实施条例,每学期对各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1次督导,每年进行1次办学水平评估。加大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力度。指导各职业学校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大胆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产学一体”和“订单式培养”;实施课程体系改革工程,推广模块式
10、教学,推行学分制;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大实践教学份量,通过校内课程实训、校外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培训项目管理中心。(1)成立培训项目管理中心领导小组。主 任:汤云辉 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副主任:钟国建 醴陵市农业局局长 陈远林 醴陵市劳动局局长 汤乐田 醴陵市财政局局长 甘 毅 市职业中专校长成 员:汤士勇 市教育局职成股股长 易建平 市农业局科教股股长 黄 明 市劳动局培训股股长 谢从文 市职业中专培训部主任 李建民 省轻工技校培训部主任(2)培训项目管理中心建设目标:根据醴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
11、发展规划,把市职教中心建设成为统筹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培训计划,指导各培训单位高质量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加强项目培训管理的职能机构,为我市城乡居民提供更多的从业能力。(3)培训项目管理中心建设内容:制定并实施包括各部门主导的各级各类职业培训在内的年度培训计划。2008年-2010年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培训计划培训单位农业部门培训计划劳动部门培训计划合计2008年2009年2010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市职业中专600680750420560560德才外语学校220220240120180200湘宏职校380420560280340400蓝星职校300350380200200260瑞麟职校1
12、80200200150150150多维电脑学校320360420300320380湘林驾校400400420200200200顺达驾校320320360180220220新世纪驾校260260300200200200合 计根据培训需要制定培训专业规划。根据我市产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制定我市职业培训专业规划,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按照规划专业进行招生培训。每个专业由各学校或机构确定培训标准,制定课程计划,编写好培训教材,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培训教师队伍。新增培训专业由培训学校提出申请,报市职教中心批准后开设。2008年-2010年职业学校培训专业规划培训单位专业设置培训时间醴陵市职业中专电工3个月饭店
13、服务3个月家政服务3个月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2个月陶瓷制作工艺3个月花炮安全管理2个月陶瓷工艺美术5个月家电维修3个月汽车维修10个月德才外语学校商务英语6个月湘宏职业学校陶瓷机械3个月鞭炮机械3个月蓝星职业学校服装制作3个月瑞麟职业学校文秘3个月保安3个月多维电脑学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3个月湘林驾校驾驶2个月顺达驾校驾驶2个月新世纪驾校驾驶2个月加强培训项目管理各级各类培训均由市职教中心统筹管理,由市职教中心确定培训单位,下达培训计划。各培训单位根据设立的培训专业进行培训,对每个专业的培训内容、培训标准、培训教材、培训教师作出详尽安排,并报市职教中心备案。各培训单位对每期的培训建立培训台帐
14、,市职教中心培训项目管理中心对每期培训做好跟踪监督,确保培训质量。对在培训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培训单位,取消培训资格。建立培训项目申报制度。协调落实培训经费。根据各培训单位的培训人数和质量,按政策做好统计工作,并协调财政、农业、劳动等部门将培训经费足额落实到位,确保培训经费不截留,不挪作他用。3、教师培训中心。(1)成立教师培训中心主 任:市职业中专业校长副主任:市教育局分管师训工作的副局长 市职业中专分管师训工作的副校长成 员:市教育局职成股股长 市教育局师训中心主任 各职业学校分管师训工作副校长 (2)教师培训中心建设目标:根据醴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
15、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制订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创新专业教学团队组织管理模式,建立“双师素质”教师持续培养机制,形成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人才、稳定人才的工作机制,把教师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全面组织开展职业学校师资培训,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职能机构。建设期内,达到全市职业学校省级骨干教师2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地级专业学科带头人3人,市级专业学科带头人8人,安排45名中青年专业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3)教师培训中心建设的任务根据我市职业教育的师资现状,制
16、定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规划。指导全市职业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制定全市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组织开展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安排的教师培训工作。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组织实施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4)教师培训中心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设3个市级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用以承担市级骨干教师培训。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建设规划基地名称培训专业完成时间醴陵市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2008年12月会计2008年12月汽车维修2009年7月电子电器2008年7月旅游服务2008年12月陶瓷制作工艺2009年12月火炸药技术2010年7月省轻工技校机电一体化2008年12月陶瓷工艺美术2009年7
17、月电子商务2010年7月德才外语学校英语2008年12月制定全市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每年度组织1期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建设期内,达到市级骨干教师71人,地级骨干教师39人,省级骨干教师29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2人。 2008-2010年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学校市级骨干教师地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醴陵市职业中专30人18人15人10人省轻工技校20人12人10人8人德才外语学校5人2人1人1人蓝星职业学校2人1人1人湘宏职业学校3人1人1人多维电脑学校2人1人渌江职业学校3人1人1人安沙尼职业学校2人1人瑞麟职业学校2人1人电子科技学校2人1人加快专业带头人培养培训,制定专
18、业带头人培养方案和专业带头人选拔办法,建设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2008年-2010年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学 校地级专业带头人省级专业带头人醴陵市职业中专12人5人省轻工技校8人3人德才外语学校2人开展职业学校专业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建立学科带头人奖励制度。建设期内,达到二分之一的专业有1名学科带头人,市级学科带头人总数达到10名,地级专业学科带头人达到5人。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制定“双师型”教师奖励制度,鼓励教师通过职业资格考证、到企业实践等途径达到“双师型”教师。建设期内,全市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50%,其中市职业中专“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教师总数的80%。认真落实
19、师资培训经费,职业学校师资培训经费保持按比例逐年增长,所有经费从市财政师训经费中支出。2008年-2010年职业学校师训经费预算项年 度 度目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计骨干教师培训10万元15万元18万元43万元专业带头人培训4万元4万元6万元14万元“双师型”教师培训3万元5万元5万元13万元校本培训4万元4万元4万元12万元合计21万元28万元33万元82万元4、实习实训中心。(1)成立实习实训中心。主 任:刘君启 市职业中专校长副主任:汤乐田 市财政局局长 贺小玲 市发改局局长成 员:李 文 市职业中专副校长 邹仁义 省轻工技校副校长 陈志坚 市教育局计财股股长 汤 勇 市教育局
20、职成股股长 孙建军 市职业中专实训处主任 各民办职业学校校长(2)实习实训中心建设目标:根据醴陵市职业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我市重点建设专业,以市职业中专为主体,以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建设为重点,吸纳社会资源,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期内,建设6个专业实训中心,32个专业实训室。根据办学组成单位的专业特色,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建设12个校内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等管理制度,实现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实训基地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21、运行机制。建成融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达到省内一流水平。(3)实习实训中心建设内容:实习实训中心建设。以市职业中专为主体,围绕6个重点建设专业,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建设为重点,以财政投入为主,吸纳社会资源,校企合作建设实习实训中心。到2010年,建成6个实习实训中心,32个实训室。市职业中专实习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名称实训室名称数量(个)建设经费(万元)完成时间计算机及软件实训中心CAD设计室1262008年10月计算机操作实训室4个100已完成计算机硬件维护实训室130已完成计算机软件编程室1282009年7月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1322009年12月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教育 中心 项目 建设 规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