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复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故障诊断与维修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1、故障定义:失效是产品丧失规定的功能。对可修复产品通常也称故障。或者故障实质是一种不合格状态,是对其原始状态的任何一种可识别的偏离,而这种偏离对特定的使用者来说是不合格的。2、可靠性: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是指某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地完成其规定功能的能力。3、机械可靠性强度指标有:可靠度R(t)、故障概率F(t)、故障概率密度函数f(t)、故障率(t)。4、机械可靠性寿命指标有:平均寿命T0、寿命方差D(t)、可靠寿命T、中位寿命T0.5、特征寿命Te-1。5、可靠度:可靠度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 在规定时间内, 无故障地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用R(t)表示。6、可靠度
2、R(t)、故障概率F(t)、故障概率密度函数f(t)三者之间的关系:7、维修性:维修性就是表示可修复产品在维修时难易程度的特性。8、维修度:维修度是指可修复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维修的概率,以M(t)表示。9、有效度又称可用度, 是指设备在任一时刻能维持其功能的概率。它表示不论什么时候, 想要使用设备时, 设备处于可以使用状态的程度。有效度的大小决定于可靠度和维修度。可靠性是从延长其正常工作时间来提高有效度, 而维修性则从缩短维修停机时间来提高有效度。对于不可修产品,有效度 A(t)等于其可靠度 R(t)。10、有效度A(450)=0.90, 表示的是100台设备在规定的时间450
3、h时, 有90台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即完好), 不管设备是否出过故障, 什么时间出过故障, 是否经过维修。 可靠度R(450)=0.90, 则表示要求100台设备, 有90台能无故障的工作450h。11、磨损: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相对运动零件的表面上发生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12、按摩擦副间的润滑状态可将摩擦分为五类:即干摩擦、半干摩擦、边界摩擦、半液体摩擦和液体摩擦。13、磨料磨损:由于摩擦副的一个表面硬的凸起部分和另一表面接触,或者两摩擦面间存在着硬的质点,在发生相对运动时,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或两个表面的材料发生转移的磨损现象称为磨料磨损。14、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
4、是:存在腐蚀介质水中溶入电解质。存在电位差在电解液中,金属表面有成分或组织的不同或应力分布不均匀,都呈现出电位差。15、弹性后效:材料发生弹性变形时,平衡应变滞后于应力的现象称为弹性滞后现象,简称弹性后效。第二章1、浴盆曲线:2、机械极限状态确定方法:经验统计法、生产试验法、实验室研究法、数学解析法。3、机械设备维修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事后维修(或称故障维修)、定期维修(或称定期维修)、视情维修(或称状态检测维修)。PPT(课后)思考题l 简述机械故障规律。(完整答案见课本40-42页,以下仅为参考答案)所谓机械故障规律是指机械投入使用后,故障率与使用时间的关系。通常把故障率随工作时间的变化分为
5、三个阶段,即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和磨损故障期。早期故障期是在产品投入工作的初期。其特点是故障率高,随工作时间的增加呈下降的特性。产生故障的原因往往是设计制造质量差,安装不正确,调试不当等。使用者操作和维修失误也会使早期故障率增大。早期故障期的时间,一般为产品的保修期。排除早期故障的方法主要不是靠定时预防修理,而是提高设计和制造的质量。偶然故障期是指产品在早期故障期之后,磨损故障期之前的时间,这是产品的有效寿命期。它的特点一般是故障率低而且稳定(或有缓慢的增加),近似为常数,也即产品在此期间的任一阶段内与其他阶段内发生故障的概率都是(大致)相同的。因而在此期间内的任何阶段,不会找出故障率明显增
6、大的时间,事先不能确定应在什么时间更换什么零件才能预防故障的发生,这一次故障发生后,也不知道下一个故障何时发生。偶然故障期内故障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某些偶然因素造成的,如材料缺陷、操作失误、环境不利因素及产品本身具有薄弱环节等引起的与产品使用时间关系不大的故障;二是一些零件合乎规律的早期损耗而引起的故障。减少偶然故障期故障、延长产品有效寿命的方法是:从设计制造方面提高产品固有的抗负荷能力,尽量消除各种因素引起的随机误差;降低使用应力,减少各种环境因素不利的影响。磨损故障期是从偶然故障期末尾、故障率明显增大的时间开始,并随时间的延续故障率上升得越来越快。设备进入了“老年期”。故障发生时间的
7、分布函数多表现为正态型。在均值附近故障密度最大,即在均值附近故障最集中。这时对设备进行修理,更换将要失效或已失效的零件,恢复设备的规定功能,使产品进入一个新的工作循环。准确确定何时进入磨损故障期,对维修工作有重要意义。l 机械极限技术状态的确定方法有哪几种?1. 经验统计法2. 生产试验法3. 实验室研究法4. 数学解析法l 三种维修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完整答案见课本48-49页,以下仅为参考答案)机械设备维修方式一般分为三种:事后维修(或称故障维修)、定期维修(或称定期维修)、视情维修(或称状态检测维修)。事后维修是让机械设备运转到发生故障停机后再进行修理的一种维修方式。这种维修制度对较重要
8、的关键设备,虽然平均检修周期可能最长,但它还不是预防维修,因而发生事故则难以预料,往往会造成机械设备的严重损坏,既不安全又延长了检修时间或增加了维修费用,以致造成得不偿失。亦即我们常说的“维修不足”。 定期维修是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或检修周期来进行计划修理的一种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会造成“维修过剩”。视情维修是以状态检测为基础的一种维修方式。它不规定修理周期,而是定期或连续地对机械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并根据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结果,视其劣化或故障发展趋势,在必要时进行必要的修理。与前两种维修方式相比,视情维修主要优点是: 由于维修是依据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结果,在所形成的维修决策指导下进行,因而既可
9、控制在定期维修中因“过剩维修”而造成的费用上升,也可以防止在事后维修中因“不足维修”而导致的事故于未然。 由于视情维修中以许多定期监测点代替了定期维修中的定期修理点,因而既减少了材料消耗和维修工作量,又可避免因修理不当而引起的认为故障,从而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有效性。l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制度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完整答案见课本51-52页,以下仅为参考答案)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就是以最低的费用实现装备的固有可靠性水平,即充分利用装备的固有可靠性的维修。l 修理周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完整答案见课本46-47页,以下仅为参考答案) 维修类别的划分是以机器总成、配合件及零件的磨损规律为基础
10、的。l 维护与维修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机械的维护就是在运输、保管、待用和使用过程中为维持整机或其组成部分正常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而进行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有关组织活动的总和。机械的修理就是为恢复机械及其组成部分的正常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延长其寿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和有关组织活动的总和。第三章1、故障树分析法2、用上行法和下行法求最小割集PPT(课后)思考题l 常用的故障统计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完整答案见课本55、59、65页) 故障诊断技术中实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分析法、逻辑运算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l 简述逻辑运算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写出用逻辑基法进行逻辑运算的基本步骤。(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故障诊断 维修 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