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基础学.doc
《实用中医基础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中医基础学.doc(19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实用中医基础学李德新第六章 辩证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实际中的应用,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它既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理论原则,又是解决诊断治疗等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辨证论治的基本过程是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即运用四诊八纲对病人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将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反映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按八纲、气血、脏腑、经络、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等类别进行辨证,确定病证类型,通过“辨证求因”的推理,判断其发病原因,再结合地域、时令气候以及病人体质、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揭示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辨证结论,最后进行“审因论治”,确定治疗原则、处方遣药。由此
2、可见,辨证是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治疗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标准。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关于证的含义:为了认识中医的辨证论治,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证?关于中医“证”的确切概念及其本质,是中医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各家对证的认识颇不一致,大体有如下几种看法:1朱颜氏认为:“证就是证候群,是整体外观性病象的总和。”2姜春华氏认为:“证是证据,也即是证候。”3孙世荃氏认为:“证是对患者机体当时出现的各个症状和体征,按照八纲进行综合归纳后,给当时整个机体疾病状态所作的一个总的评定。”4廖家祯氏则认为:“证是在对疾病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3、所进行的理性分析,是经过高度概括了的综合概念,它是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5匡调元氏认为:“证是机体在致病原因和条件的作用下,整体体质反应特征和整体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界与社会)之间,脏腑经络与脏腑经络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紊乱的综合表现,证是生命物质在疾病过程中具有时相性的本质性的反映,是一种以临床机能变化为主的整体定型反应形式。”总之,对证的认识,一是认为“证”是症候群,就是证候;二是认为“证”就是证据。关于辨证论治的含义:由于对证的认识不一,因而对辨证论治的含义也就有不同的看法:1任应秋氏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是注意于生体病变的全身证候。”2关德剑氏认为
4、:“辨别各种类型的证候和变化而确定什么是症,即是治疗上的主要方针。”3北京中医研究院对辨证论治定义为:“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基本法则。其总的精神与含义,就是辨别证象,分析致病的成因、性质和发展趋势,结合地方风土、季节、气候及病人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来判定疾病的本质,从而全面的决定治疗方针,整体地施行治疗的方法。”综上所述,对辨证论治的认识有二:其一,辨证论治就是归纳、分析患者当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并据此作出诊断和治疗;其二,辨证论治就是综合、归纳、分析有关患者发病的包括临床表现在内的各种证据,并据此作出诊断和治疗。“证(证),证据。通症,病。” (辞海)“以证为证为验字。”(说文解
5、字注)可见,“证”,“ 证”和“症”古为一字。但现在“证”和“症”。常作两字解。从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和对疾病诊断治疗的具体要求来看,“证”和“症”的概念不同。“证”宜作证据解,“症”宜作临床表现解。又称证候,是由症状构成的。症是指疾病的症状而言,症候是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即疾病的临床表现。证,是医生赖以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各种证据,它不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症候群,而是通过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史等病情资料,结合体质因素、环境因素(如地理季节、气候等)等进行分析,从而对疾病的致病因素、病变部位、疾病的性质以及机体的抗病反应能力所作的病理概括。换句话说,证是一组特定的症候,它较全面地揭示了疾病的
6、本质。可见证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着不同的体质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如脾阳虚弱是较常见的证,其临床表现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脘腹疼痛,喜热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倦怠乏力,或尿少浮肿,白带稀薄而多,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细或迟弱。其病因或是由脾气虚发展而来,或是寒邪直中损伤脾胃所致,病变部位在脾,病变性质属寒(阳虚内寒),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属虚),其治疗方法应是温中健脾。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邪正斗争过程,表现为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升降失常等病理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的程度上妨碍了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使机体各脏腑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
7、的统一遭到了破坏,因而表现出一系列症候。中医不仅辨证,而且也辨病,如“泄泻”、“痢疾”、“消渴”、“黄疸”是中医的病。但必须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才能进行治疗。如脾肾阳虚的泄泻,脾肾阳虚为证,泄泻为病。因此,中医常常病证同称。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辨证是根据四诊所搜集的病情资料,从症状和体征入手,通过分析、综合,辨别其属于何“证”,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所辨出的“证”,拟定治疗原则和方法,施以相应的方药、针灸、按摩、汤浴等的治疗。辨病和辨证的关系,中医本身也是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辨病而施治,是认识和解决每一疾病的基本矛盾,辨证而施治,是认识和解决疾病过程中主
8、要矛盾,只有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才有全局观点。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既着眼于证,又着眼于病;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着眼于证。所以说中医辨证的过程是“症病证”。西医辨病优于中医辨病,中医辨证优于西医对症治疗。所以辨病是西医之长,辨证是中医之长。辨证是中医的证,辨病是西医的病。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彼此取长补短,就可以相得益彰。中医常用辨证方法及其相互关系:中医常用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是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中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是从各种辨证方法的个性中概括出来的共性;脏腑辨证是以脏腑学说为根据,从
9、脏腑病变中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主要运用于内伤杂病。气血辨证是分析气血津液方面的病变,与脏腑辨证密切相关,互相补充。病因辨证,因为中医病因学特点是辨证求因,故又称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是从外感热病中总结出来的辨证方法,所以主要用于外感热病,这些辨证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但是,它们不是有机的统一起来而是各成体系。因此,必然相互重复,又兼各种证型的诊断标准目前还不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所以,今后必须通过中医现代化的途径将它们逐步地统一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起一门新的辨证学。第一节 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者,称为八纲,在临床上运用这八个
10、纲进行辨证,叫做八纲辨证。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寒热虚实”的概念。后来汉代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的理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在其辨证中概括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到了明代,一些学者便明确提出了八纲的概念,著名医学家王执中于一四七七年提出:“治病八字,虚、实、阴、阳,表、里、寒、热八字不分,杀人反掌。”(东垣先生伤寒正脉)方隅于一五八四年对八纲的含义作了精彩的论述:“抑尝考之仲景治伤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医林绳墨)张三锡于一六O九年则更加明确地指出:“锡家世业医,致志三十余年,仅得古人治病大法有八: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曰寒、
11、曰热、曰虚、曰实,而气血、痰火尽赅于中。”(医家六要)张景岳于一六二四年则提出了“二纲(阴阳)六变(寒热虚实表里)”之说:“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景岳全书)最后,程钟龄集前人之大成,对八纲的含义和内容进行了归纳和阐述:“变症百端,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尽之,则变而不变矣。学者时刻将此数语,细加领会,自应一旦豁然,融会贯通,彻始彻终,了无疑义,以之司命奚愧焉。”(医学心悟)由此可见八纲和八纲辨证到了明代,便明确地提出和统一起来了,成为中医学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一、表里表里是鉴别疾病病位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以内
12、外来分,身体的皮毛经络为外,脏腑骨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一)表证皮毛、肌肤,及循行于浅表的经络等部位属表,凡外感六淫等外邪侵犯人体皮毛、经络、肌肤等浅表部位,以发热恶寒,舌苔薄白,脉浮等为临床特点者,称为表证。临床表现:发热恶寒(恶风),有汗或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涕,咳嗽,苔薄,脉浮。上述症侯不必悉具,只要出现其中主要的症候,如发热恶寒(恶风)头痛,苔薄白,脉浮等,即可辨为表证。其特点是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常见于外感热病的早期。类证鉴别:由于致病因素有寒热之别,机体抗病能力有强弱的不同,因而表证又有表寒、表热、表虚、表实的区别。1表寒证和表热证的区别表寒证表现为恶寒
13、重,发热轻,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而表热证则为发热重,恶寒轻甚至不恶寒,舌苔薄白而不润,舌质边尖红,脉浮数。其主要区别点是恶寒的轻重和脉舌的不同。2表虚证和表实证的区别根据患者的有无汗出作为重要鉴别指征,有汗者为表虚证,无汗者为表实证。两者均是指表寒证而言。这里所谓的“虚”和“实”,不是指机体反应能力的强和弱,而是指由于肌腠疏松,卫气不固而汗出和肌腠周密,卫气壅遏而无汗的两种汗液分泌异常情况而言,与一般的虚证和实证的概念不同。此外,皮肤病(疮疡、肿毒、癣类)虽也在表,但属外科范畴,中医称为外证,应与表证相区别。病因病机:表证多因六淫侵袭所致。故云:“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凡风寒暑湿火燥,
14、气有不正者皆是也。”(景岳全书)外邪侵袭肌表,卫气欲驱邪外出,邪正交争于表。卫气失于温煦则恶寒(恶风),卫阳被遏与邪抗争则发热,所以发热恶寒必同时并见。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又主气,司呼吸,邪气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内舍于肺,肺失宣肃,故鼻塞咳嗽。外邪郁于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头痛,四肢关节酸痛。病犹在表,邪未深入,尚未传里,故苔薄白。外邪袭表,正气抗邪外出,使气血起于表故脉浮。治疗方法:辛散解表法(汗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常用药物: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薄荷、生姜、葱白、豆豉、桑叶、菊花等。常用方剂:荆防败毒散、葱豉汤、桑菊饮、银翘散。(二)里
15、证脏腑、骨髓等为里。凡病邪由表入里累及脏腑,或某种病因直接引起脏腑发病者称为里证。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简而言之,凡非表证(包括半表半里证)者皆为里证。临床表现:里证的病变部在脏腑气血,包括范围比较广泛。故曰:“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景岳全书)里证必须结合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进行辨证(详见有关辨证)。类证鉴别:里证有寒热虚实之分,临证时必须分清。兹列表于下,以便参考。关于表证和里证的鉴别,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见下表。总之,表证和里证的区别,主要在于表证有恶寒(恶风),发热和脉浮等,而里证则无
16、。其次表证没有象里证那样具有器官系统的机能或代谢的比较严重的障碍。病因病机:里证的形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外感六淫之邪,由表入里转变而成,即由表证进一步发展而来;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称直中)所致,主要是指寒邪直中脾胃,形成脾胃阳虚证之腹痛,吐泻等,即所谓“直中太阴”;三是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直接影响脏腑、气血、津液而出现的。治疗方法:治法多种多样,其基本治疗原则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附: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病之表里,全在发热与潮热,恶寒与恶热,头痛与腹痛,鼻塞与口燥,舌苔之有无,脉之浮沉以别之。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舌上无苔(或作薄苔),脉象浮,此表也
17、,如潮热发热,腹痛口燥,舌苔黄黑,脉象沉,此里也。”景岳全书里证篇:“第于内伤外感之间,疑似之际,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里,以里作表,乃至大害,故当详辨也。身虽微热,而汗出不止,及无身体酸疼拘急,而脉不紧数者,此热非在表也。证似外感,不恶寒,反恶热,而绝无表证者,此热盛于内也。凡病表证,而小便清利者,知邪未入里也。表证已具,而饮食如故,胸腹无碍者。病不及里也。若见呕恶口苦,或心胸满闷不食,乃表邪传至胸中,渐入于里也。若烦躁不眠,干渴谵语,腹痛自利等证,皆邪入于里也。”(三)半表半里证其临床表现,既不全在于表,也未全在于里,而是介于表里之间,出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
18、目眩,脉弦等,治宜用和解法(详见六经辨证中的少阳证)。(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1表里出入疾病的过程是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表证不解,内传入里,出现里证,即为由表入里。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则为由里出表。这种传变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邪正双方斗争的情况。表证入里,多因机体抵抗能力降低,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误治,失治等因素所致。里证(邪)出表,多为治疗,护理得当,机体抵抗能力增强而成。一般地说,表证入里表示病势加重,里证(邪)出表反映邪有去路,病势减轻。因此,掌握表里出入的变化,对于预测疾病的发展转归,有着重要意义。兹举例说明如下:表证入里:凡病表证,本有发热恶寒,若恶寒自罢
19、,不恶寒而反恶热,并见烦渴引饮,舌红苔黄,尿赤等症,即表示疾病向里发展,由表入里转为里热证。里证(邪)出表:若里证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发热汗出,烦躁减轻,或见疹痦透露等,则是病邪由里达表。一般说来,凡伤寒,温病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详细鉴别方法,必须熟悉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等辨证方法,才能进一步掌握变化多端的病情。2表里同病表里同病是表证和里证同时存在,错杂出现。这种情况可分两类:一是表证及里,或里证及表;一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本有内伤,又加外感,或先有外感,又伤七情或伤饮食等。表里同病的出现,往往与寒热虚实互见,且有表里俱寒、俱热、俱虚、俱实和表热里寒、表寒里热、表虚
20、里实、表实里虚之分。表里俱热:如温热病,本有内热,再加温邪,发病即见面赤头痛,恶热口渴,咽干舌燥,继而心烦谵语。表里俱寒:外感寒邪,又伤冷滞,突然腹痛吐泻,肢厥,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表热里寒: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发热无汗,头痛咳嗽,大便溏泄,小便清白,舌质浮胖,兼有微黄湿浊苔。表寒里热: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表里俱实: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腹胀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表里俱虚:自汗恶风,头晕眼花,心慌少气,泄利脉弱。表虚里实:自汗恶风,腹满痛拒按,舌苔厚浊,大便秘结。表实里虚:恶寒无汗,头痛身痛,腹满而吐,时腹自痛,自利不渴。二、寒热寒与热,是指疾病的性质
21、而言。寒热是中医辨证时用以鉴别疾病属性的两个纲领,是治疗时应用寒性药物和热性药物的主要根据。任何疾病所表现的证候又可按此分为寒证与热证两大类。所谓:“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通过寒证与热证的辨别,可以看出人体阴阳变化的实质。故曰:“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景岳全书)(一)寒证凡由寒邪或机体机能代谢活动过度减退而引起的证候,称为寒证。即反映机体处于阴偏盛状态下的一组特定的症状体征,称为寒证。临床表现:面色苍白,形寒怕冷,四肢逆冷,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而润,脉迟。寒证的临床特点是:冷(如恶寒喜暖,四肢逆冷等)淡(面色苍白,舌
22、淡苔白,小便清长等)稀(大便稀溏,痰液稀白等)润(舌润,口不渴等等)静(喜静蜷卧脉迟等)。病因病机:寒邪侵袭,阴盛则寒,或人体阳气不足,阳虚则寒,两者均为发生寒证的基本原因。寒伤阳气,失于温煦,则恶寒肢冷,喜静蜷卧。阴寒内盛,津液不伤则口不渴,不能化气生津则口渴喜热饮,不能温化水液则尿、痰、涕、涎皆澄澈清冷。脾阳不振,健运失职,则大便溏薄。阳虚不化,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润。阳气虚弱,血运无力,则脉多迟。治疗方法:温以祛寒,“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之意。如寒盛而阳气未衰,宜温以除寒(寒而不虚,专以温药,不必兼补)。寒盛阳气巳衰,宜温而补之(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常用药物:附子、干姜、桂
23、枝、吴茱萸、高良姜、细辛等。常用方剂:四逆汤、理中丸、参附汤。(二)热证凡由热邪或机体的机能代谢活动过度亢进所引起的证候,称为热证。即反映机体处于阳偏盛状态下的一组特定的症状体征,称为热证。临床表现:壮热恶寒,面红目赤,烦躁,口渴喜冷饮,尿少而赤,舌红苔黄,脉洪大而数,或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咽燥口干,舌光红,脉细数。热证的临床特点是:热(发热,喜冷饮)赤(面赤,小便赤,舌质红)稠(咳痰黄稠,鼻流浊涕)燥(口渴,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动(烦躁,脉数)病因病机:阳邪侵袭,阳盛则热,或人体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阴虚则热,两者是发生各种热证的基本原因。 阳热炽盛,充斥内外,则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热盛
24、津伤,引水自救而口渴喜冷饮。火热炎上则面红目赤。热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甚或神昏谵语。热灼津液,故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均为热盛之征。阴液亏损,虚热内生,故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口干咽燥,舌红,脉细数等。治疗方法:“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阳盛而阴液未伤者,多用清热泻火法,阴虚内热者,多用养阴清热法。常用药物:大黄、黄连、黄芩、栀子、生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牡丹皮、青蒿、银柴胡、鳖甲、地骨皮、石斛、玄参、麦门冬、天门冬等。常用方剂:实热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连解毒汤、白虎汤、大承气汤等;虚热证用清骨散、青蒿鳖甲汤等。(三)寒证和热证的鉴别寒证和热证一般应综合病人口渴、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中医 基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