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4-9章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4-9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4-9章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5课后习题详解 4-1解 分度圆直径齿顶高 齿根高顶 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齿槽宽 4-2解由 可得模数 分度圆直径 4-3解 由 得 4-4解 分度圆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分度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基圆半径 基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为 0; 压力角为 。 齿顶圆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曲率半径 齿顶圆上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 4-5解 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假定 则解 得 故当齿数 时,正常齿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圆大于齿根圆;齿数 ,基圆小于齿根圆。 4-6解 中心距 内齿轮分度圆直径 内齿轮齿
2、顶圆直径 内齿轮齿根圆直径 4-7 证明 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不发生根切的临界位置是极限点 正好在刀具的顶线上。此时有关系: 正常齿制标准齿轮 、 ,代入上式 短齿制标准齿轮 、 ,代入上式 图 4.7 题4-7解图 4-8证明 如图所示, 、 两点为卡脚与渐开线齿廓的切点,则线段 即为渐开线的法线。根据渐开线的特性:渐开线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切点为 。 再根据渐开线的特性: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可知: AC 对于任一渐开线齿轮,基圆齿厚与基圆齿距均为定值,卡尺的位置不影响测量结果。 图 4.8 题4-8图 图4.9 题4-8解图 4-9解 模数相等
3、、压力角相等的两个齿轮,分度圆齿厚 相等。但是齿数多的齿轮分度圆直径大,所以基圆直径就大。根据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基圆小,则渐开线曲率大,基圆大,则渐开线越趋于平直。因此,齿数多的齿轮与齿数少的齿轮相比,齿顶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均为大值。 4-10解 切制变位齿轮与切制标准齿轮用同一把刀具,只是刀具的位置不同。因此,它们的模数、压力角、齿距均分别与刀具相同,从而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分度圆直径和基圆直径也相同。故参数 、 、 不变。 变位齿轮分度圆不变,但正变位齿轮的齿顶圆和齿根圆增大,且齿厚增大、齿槽宽变窄。因此 、 变大, 变小。 啮合角 与节圆直径 是一对齿轮啮合传动
4、的范畴。 4-11解 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当量齿数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4-12解 (1)若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则标准中心距应 说明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齿轮传动有齿侧间隙,传动不连续、传动精度低,产生振动和噪声。 ( 2)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因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 4-13解 4-14解分度圆锥角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外锥距 齿顶角、齿根角 顶锥角 根锥角 当量齿数 4-15答: 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即 、。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
5、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外啮合),即 、 、 。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即 、 。5-1解: 蜗轮 2和蜗轮3的转向如图粗箭头所示,即 和 。图 5.5 图5.6 5-2解: 这是一个定轴轮系,依题意有: 齿条 6 的线速度和齿轮 5 分度圆上的线速度相等;而齿轮 5 的转速和齿轮 5 的转速相等,因此有: 通过箭头法判断得到齿轮 5 的转向顺时针,齿条 6 方向水平向右。 5-3解:秒针到分针的传递路线为: 6543,齿轮3上带着分针,齿轮6上带着秒针,因此有: 。 分针到时针的传递路线为: 9101112
6、,齿轮9上带着分针,齿轮12上带着时针,因此有: 。 图 5.7 图5.8 5-4解: 从图上分析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 为行星架。则有: 当手柄转过 ,即 时,转盘转过的角度 ,方向与手柄方向相同。 5-5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构件 为行星架。 则有: , 传动比 为10,构件 与 的转向相同。 图 5.9 图5.10 5-6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 为行星架。 则有: , , 5-7解: 这是由四组完全一样的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因此只需要计算一组即可。取其中一
7、组作分析,齿轮 4、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构件1为行星架。这里行星轮2是惰轮,因此它的齿数 与传动比大小无关,可以自由选取。(1) 由图知 (2) 又挖叉固定在齿轮上,要使其始终保持一定的方向应有: (3) 联立( 1)、(2)、(3)式得: 图 5.11 图5.12 5-8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 为行星架。 , 与 方向相同 5-9解: 这是一个周转轮系,其中齿轮 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 为行星架。 设齿轮 1方向为正,则 , 与 方向相同 图 5.13 图5.14 5-10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 1、2、23、
8、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2为行星轮, 为行星架。而齿轮4和行星架 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3) 联立( 1)、(2)、(3)式可得: 5-11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 4、5、6、7和由齿轮3引出的杆件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4、7为中心轮,齿轮5、6为行星轮,齿轮3引出的杆件为行星架 。而齿轮1、2、3组成定轴轮系。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 联立( 1)、(2)、(3)式可得: ( 1)当 , 时, , 的转向与齿轮1和4的转向相同。 ( 2)当 时, ( 3)当 , 时, ,
9、 的转向与齿轮1和4的转向相反。 图 5.15 图5.16 5-12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其中齿轮 4、5、6和构件 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4、6为中心轮,齿轮5为行星轮, 是行星架。齿轮1、2、3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 (3) 联立( 1)、(2)、(3)式可得: 即齿轮 1 和构件 的转向相反。 5-13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齿轮 1、2、3、4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为中心轮,齿轮2为行星轮,齿轮4是行星架。齿轮4、5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 , (1) 在图 5.17中,当车身绕瞬时回转中心 转动时,左右两轮走过的弧长
10、与它们至 点的距离成正比,即:(2) 联立( 1)、(2)两式得到: , (3) 在定轴轮系中: 则当: 时, 代入( 3)式,可知汽车左右轮子的速度分别为 , 5-14解: 这是一个混合轮系。齿轮 3、4、4、5和行星架 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3、5为中心轮,齿轮4、4为行星轮。齿轮1、2组成定轴轮系。 在周转轮系中:(1) 在定轴轮系中: (2) 又因为: , , (3) 依题意,指针 转一圈即 (4) 此时轮子走了一公里,即 (5) 联立( 1)、(2)、(3)、(4)、(5)可求得 图 5.18 图5.19 5-15解: 这个起重机系统可以分解为 3个轮系:由齿轮3、4组成的定轴轮系;
11、由蜗轮蜗杆1和5组成的定轴轮系;以及由齿轮1、2、2、3和构件 组成的周转轮系,其中齿轮1、3是中心轮,齿轮4、2为行星轮,构件 是行星架。 一般工作情况时由于蜗杆 5不动,因此蜗轮也不动,即 (1) 在周转轮系中: (2) 在定轴齿轮轮系中: (3) 又因为: , , (4) 联立式( 1)、(2)、(3)、(4)可解得: 。 当慢速吊重时,电机刹住,即 ,此时是平面定轴轮系,故有: 5-16解: 由几何关系有:又因为相啮合的齿轮模数要相等,因此有上式可以得到: 故行星轮的齿数: 图 5.20 图5.21 5-17解: 欲采用图示的大传动比行星齿轮,则应有下面关系成立: ( 1) (2) (
12、3) 又因为齿轮 1与齿轮3共轴线,设齿轮1、2的模数为 ,齿轮2、3的模数为 ,则有: (4) 联立( 1)、(2)、(3)、(4)式可得 (5) 当 时,(5)式可取得最大值1.0606;当 时,(5)式接近1,但不可能取到1。因此 的取值范围是(1,1.06)。而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模数比是大于1.07的,因此,图示的大传动比行星齿轮不可能两对都采用直齿标准齿轮传动,至少有一对是采用变位齿轮。 5-18解: 这个轮系由几个部分组成,蜗轮蜗杆 1、2组成一个定轴轮系;蜗轮蜗杆5、4组成一个定轴轮系;齿轮1、5组成一个定轴轮系,齿轮4、3、3、2组成周转轮系,其中齿轮2、4是中心轮,齿轮3、3
13、为行星轮,构件 是行星架。 在周转轮系中: (1) 在蜗轮蜗杆 1、2中: (2) 在蜗轮蜗杆 5、4中: (3) 在齿轮 1、5中: (4) 又因为: , , , (5) 联立式( 1)、(2)、(3)、(4)、(5)式可解得: ,即 。 5-19解: 这个轮系由几个部分组成,齿轮 1、2、5、组成一个周转轮系,齿轮 1、2、2、3、组成周转轮系,齿轮3、4、5组成定轴轮系。 在齿轮 1、2、5、 组成的周转轮系中: 由几何条件分析得到: ,则 (1) 在齿轮 1、2、2、3、 组成的周转轮系中: 由几何条件分析得到: ,则 (2) 在齿轮 3、4、5组成的定轴轮系中: (3) 又因为: ,
14、 (4) 联立式( 1)、(2)、(3)、(4)式可解得: 6-1解 顶圆直径 齿高 齿顶厚 齿槽夹角 棘爪长度 图 6.1 题6-1解图 6-2解 拔盘转每转时间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 槽轮的运动时间 槽轮的静止时间 6-3解 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因: 所以 6-4解 要保证 则槽轮机构的运动特性系数应为 因 得 ,则 槽数 和拔盘的圆销数 之间的关系应为: 由此得当取槽数 8时,满足运动时间等于停歇时间的组合只有一种: , 。 6-5 解: 机构类型 工作特点 结构、运动及动力性能 适用场合 棘轮机构 摇杆的往复摆动变成棘轮的单向间歇转动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运动可靠,但冲击、噪音大,运
15、动精度低 适用于低速、转角不大场合,如转位、分度以及超越等。 槽轮机构 拨盘的连续转动变成槽轮的间歇转动 结构简单,效率高,传动较平稳,但有柔性冲击 用于转速不高的轻工机械中 不完全齿轮机构 从动轮的运动时间和静止时间的比例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 需专用设备加工,有较大冲击 用于具有特殊要求的专用机械中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只要适当设计出凸轮的轮廓,就能获得预期的运动规律。 运转平稳、定位精度高,动荷小,但结构较复杂 可用于载荷较大的场合 7-1解 :( 1)先求解该图功的比例尺。 ( 2 ) 求最大盈亏功。根据 图 7.5做能量指示图。将 和 曲线的交点标注 , , , , , , 。将各区间所
16、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6)如下:首先自 向上做 ,表示 区间的盈功;其次作 向下表示 区间的亏功;依次类推,直到画完最后一个封闭矢量 。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 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其绝对值为: ( 3 )求飞轮的转动惯量 曲轴的平均角速度:; 系统的运转不均匀系数: ; 则飞轮的转动惯量: 图 7.5 图7.6 7-2图 7.7 图7.8 解 :( 1)驱动力矩。因为给定 为常数,因此 为一水平直线。在一个运动循环中,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 ,它相当于一个运动循环所作的功,即: 因此求得: ( 2)求最大盈亏功。
17、根据 图 7.7做能量指示图。将 和 曲线的交点标注 ,。将各区间所围的面积分为盈功和亏功,并标注“+”号或“-”号,然后根据各自区间盈亏功的数值大小按比例作出能量指示图(图7.8)如下:首先自 向上做 ,表示 区间的盈功;其次作向下表示 区间的亏功;然后作 向上表示 区间的盈功,至此应形成一个封闭区间。由图知该机械系统在 区间出现最大盈亏功 。 欲求 ,先求图7.7中 的长度。如图将图中线1和线2延长交于 点,那么在 中, 相当于该三角形的中位线,可知 。又在 中, ,因此有: ,则 根据所求数据作出能量指示图,见图 7.8,可知最大盈亏功出现在 段,则 。 ( 3)求飞轮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18、 7-3解 :原来安装飞轮的轴的转速为 ,现在电动机的转速为 ,则若将飞轮安装在电动机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为: 7-4解 :( 1)求安装在主轴上飞轮的转动惯量。先求最大盈亏功。因为 是最大动能与最小动能之差,依题意,在通过轧辊前系统动能达到最大,通过轧辊后系统动能达到最小,因此: 则飞轮的转动惯量: ( 2)求飞轮的最大转速和最小转速。 ( 3)因为一个周期内输入功和和输出功相等,设一个周期时间为 ,则: ,因此有:。 7-5 解: 图 7.9 一个周期驱动力矩所作的功为:一个周期阻力矩所作的功为: 又 时段内驱动力矩所做的功为: 因此最大盈亏功为: 机组的平均角速度为: 机组运转不均匀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 基础 第五 课后 习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