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报告.doc
《当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社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调查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当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调查报告调查小组成员: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09级学生贾利阳 09英专一班 36王玲敏 09英专三班 49罗伟哲 09英专一班 50朱潇潇 09英专一班 78宋思祺 09英专一班 79调查方式:抽样调查、人物访谈、问卷调查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家长、学校、媒体乃至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袭来,就业形势变得愈发严峻。此次调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调查了本科生以及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观念、社会背景、就业状况等多方面情况,全面剖析就业难问题的根本原因,作出比较客观的解释,并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就业 金融危机 观念 岗位 企业正文:一、 就
2、业难的现状分析:“天之骄子”不再吃香我国应届毕业生呈现累积趋势,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以我们所在的武汉大学为例,每年入学本科新生已经达到了1万人以上,再加上研究生、国防生等等,入学人数众多,可见国家教育规模正在逐年扩大。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成了难找工作的人群,令许多毕业生头疼。这直接导致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签约率下降。而市场环境和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倒闭,失业人员增多。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报告称,中国
3、城镇失业率已经攀升到9.4%,在全球金融危机重压之下,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已有67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门,约有670万就业 岗位蒸发,使失业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的830万。中国就业形势已十分严峻,估计2009年61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就业困难的比例可能占到四分之一。企业精减机构,减少工作岗位,以削减财税支出,也间接增加了找工作的难度。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应聘者的心态有所转变,而工作岗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出现了1个岗位竟然有数百名应聘者争抢。就连前几年最热门的公务员招考近几年录取率也直线下降,出现了空前的竞争激烈的情况。如此看来,公务员的“铁饭碗”也变得更加难求。问卷显示,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直接找工作的只占
4、了少部分,大多数都选择了考研或者出国和考公务员。这也是他们应对当今就业问题严峻现实的几个途径。二、 就业问题背后的“幕后黑手” 问题的背后必定有其原因所在,根据问卷调查显示结果归结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就业源于市场的需求,而需求的变化必然导致就业问题的出现。一方面,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每年呈上升趋势。短期内的大辐度增加,势必给劳动力市场的 消化造成难度。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得企业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也势必加快,造成不少企业倒闭,岗位流失。此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带来了高科技与先进设备,产生人力资源的排斥效应和替
5、代效应。所以,可以看出,在经济危机尚未到来之时,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金融危 机冲击之下,劳动力需求不足与新增劳动力需求萎缩;再者,企业普遍采用保守的发展战略与紧缩的财务战略,所以企业不可能招聘大批没有经验的新员工。此外, 企业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大幅减少,所以企业在招聘时,会首先考虑专业对口、综合职业能力强的毕业生。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部分专业、课程设计脱离 了社会的实际需求,使部分专业的大学生没有合适的岗位选择。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
6、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2.很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存在着问题不少大学生存在着求职的观念误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有很多人在求职择业之时喜欢与同学互相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便轻易放弃。而有些大学生则自视甚高,将目光聚集在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单位不放;或消极自卑,认为自己所读院校、专业不如人,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推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完全依赖父母。再者, 也存在部分学生认为只有选择与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才有自己施展
7、才华的空间,所以对于一些其实自己有能力做好,自己感兴趣但专业不符的岗位不屑 一顾。这样一来,毕业生给自己的求职之路增设了一些阻碍,使得就业之路更显狭窄。另外,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和落后的择业观与现实的需求反差太大。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停留在以前高薪、大城市、环境优越。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本科生在选择自己的理想工作地是首选城市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一线城市,而他们期待的岗位月薪水也颇高,曾一度达到了8000元以上。大学生的这些就业观念与新形势下的就业需求是极不相称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部分人找不到相应的工作位。 3.学校方面缺乏帮助以及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供
8、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从总量上看,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算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但具体到毕业生所学的专业,结构性不平衡的矛盾就突出起来。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一哄而上,致使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高校培养的部分学生质量不过硬。许多高校扩招后学校的各项软、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需要,其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教师队伍的素质下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从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很多学校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 习,忽视了他们的实际动手与操作能力,有知识储备而不会灵活运用已成为大学生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学校开办社会实践课,试图让学生所学到的课本知识与
9、实际 工作相结合,但是安排的时间太少,或是去实践的单位很少提供好的实习机会,实践效果并没有达到,导致了大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只能纸上谈兵。众所周知,企业 需要的人往往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一个仅有知识而不会动手的人是不受企业欢迎的,培养其真正上手还要安排老员工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在金融危机下,一般的企业都已停止了招纳新手,但也有些企业为了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为以后新的发展打下基础,他们储备专业对口、综合素质好的人才,而大学生没能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往往不具备实践能力。高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一些高校只是口头上重视就业指导,导致许多毕业生根本就不懂如何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社会 大学生 就业 问题 调查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