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教学课时:2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章引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
2、一种什么现象?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生答:遗传现象。联系日常生活激发生兴趣。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的引言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提示1.粉色。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回答。激发学生的探究
3、欲望和学习兴趣。孟德尔的初步介绍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4、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孟德尔在遗传实验研究中方法的创新、思维方式的创新、敢于冲破原有观念的精神。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设疑: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讲述:结合挂图、课件和学生的回答,讲述豌豆的结构特点:豌豆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纯种;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数据统计。 讲述:结
5、合上述内容,引导学生给出性状、相对性状、自交、杂交、正交和反交等概念。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讨论、回答。培养学生阅读收集信息的能力一、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怎样设计的?讲述利用挂图让学生比思考边讲解。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F1: 高茎豌豆 自交F2: 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787 :277 3 : 1给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讲解:孟德尔8年一共做了很多种性状,其中非常有成就的是7对相对性状,(课件展示他做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显性和隐性不是偶然的,它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另外它还带有普遍性,而且F2代还带有特定
6、的比例,大致都在3:1左右。结合图解,分析总结,得出答案。学生看表11,得出结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做铺垫。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31?教师结合图15讲解孟德尔的解释P: DD dd 1.遗传因子是 独立存在的. 互不融合2.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F1配子 : D d 3.F1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子要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F1: Dd Dd 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教学 教案 生物 1.1 孟德尔 豌豆 杂交 实验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