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一、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和宫本武藏五轮书),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其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今存13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这是全书的纲领。作战篇主要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谋攻篇是以智谋攻城,即不专用武力,而是采用各种手段使守敌投降。军形篇、兵势篇讲决定战争胜负的
2、两种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观、稳定、易见等性质的因素,如战斗力的强弱、战争的物质准备;“势”指主观、易变、带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气的勇怯。虚实篇讲的是如何通过分散集结、包围迂回,造成预定会战地点上的我强敌劣,最后以多胜少。军争篇讲的是如何“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夺取会战的先机之利。九变篇讲的是将军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行军篇讲的是如何在行军中宿营和观察敌情。地形篇讲的是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九地篇讲的是依“主客”形势和深入敌方的程度等划分的九种作战环境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火攻篇讲的是以火助攻。用间篇讲的是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二、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是中国古代
3、的著名兵书,也是孙子兵法后“孙子学派”的又一力作。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作者为孙膑,传说他是孙武的后代,在战国时期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阳谷、鄄城一带),曾和庞涓一块儿学习兵法。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法,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198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
4、银雀山汉墓竹简(壹)中,收入孙膑兵法凡16篇,系原上编诸篇加上下篇中的五教法而成,其篇目依次为: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篡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篡、杀士、延气、官一、五教法、强兵。三、吴子战国时期,卫国吴起所著。魏国文侯,魏国武侯辑录,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48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系后人所托。其主要谋略思想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他一方面强调,必须在国家和军队内部实现协调和统一,才能对外用兵,提出国家如有“四不和”,就不能出兵打仗;另一方面强调必须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吴起继承了孙武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思想,在料敌篇中强调
5、了了解和分析敌情的重要意义,并且具体指出了处于6种情况的国家,不可轻易与其作战。他懂得战争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采取应变的措施。在应变篇具体论述了在仓卒间遭遇强敌、敌众我寡、敌拒险坚守、敌断我后路、四面受敌及敌突然进犯等情况下的应急战法和胜敌的策略。治兵论将和励士3篇主要阐述了他的治军思想。他认为,军队能否打胜仗,不完全取决于数量上的优势,重要的是依靠军队的质量。质量高的标准是:要有能干的将领,要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兵士;要有统一的号令;要有严明的赏罚。他重视将帅的作用,尤其是重视将帅的谋略,强调好的将帅应有优良的品质和作风。重视士卒的训练,提高实际作战能力。强调赏功以励士兵。四、六韬六
6、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此书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兵家类中不见著录,但在“道家”列“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儒家类著录有国史六“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字与韬同也。”隋书?经籍志明确记载:“太公六韬五卷,周文王师姜望撰。”但从南宋开始,六韬一直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然而,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的五十多枚,这就证明六韬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了
7、,对它的怀疑与否定也不攻自破了。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今存版本有: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残本、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残本、敦煌遗书残本、群书治要摘要本、四库全书本、续古逸丛书影宋武经七书本、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今本六韬共分六卷。文韬论治国
8、用人的韬略;武韬讲用兵的韬略;龙韬论军事组织;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五、尉缭子尉缭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对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意见:尉缭子是一部伪书。虽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兵形势尉缭31篇,但今存尉缭子不讲“兵形势”,显然不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尉缭,而是出于后人的伪造。不过,自从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尉缭子残简出土后,学者们发现残简有6篇与今存尉缭子相合,伪书一说已遭到大多数人否定。另有唐魏徵群书治要辑尉缭子4篇,对考校此书均有重要价值。第二种意见:尉缭子的作者名叫尉缭,是战国时人,此书的前身即汉书?艺文
9、志所著录的“兵形势”尉缭31篇。第三种意见:与第二种意见大致相同,不同处在于它认为此书的前身是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杂家”尉缭29篇。“杂家”兼合儒墨名法之说。“杂家”尉缭属“商君学”,除论述军事外,还应论及政治和经济。它虽谈兵法,却并非兵家。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杂家”尉缭子5卷。这都和今存尉缭子的内容和卷数相同,可见今存尉缭子即“杂家”尉缭子。宋人将“杂家”尉缭子收入武经七书,归入兵家。所以后人多误认尉缭子为兵家之书。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它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
10、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这些观点即使在今天也仍有值得参考的价值。尉缭子是战国晚期论述军事、政治的一部著作,共五卷二十四篇,南宋刻行的武经七书本最早。汉书?艺文志杂家收录了尉缭子二十九篇。唐朝初年的群书治要中节录了尉缭子四篇。1972年,山东临沂的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也有和尉缭子相符的竹简书六篇。从这几篇的情况来看,现在流传版本的文字有很多删节和讹误,篇名常和竹书不合,但基本上没有后人增加的内容。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思想中糅合了儒、法、道各家观点,这也许是被纳入杂家的主要原因。后半部
11、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所以有人把此书作为兵书来看待研究。六、司马法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司马法的作者:据相关资料记载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司马大将军司马穰苴所著,其人本姓田,受封司马大将军,故称司马穰苴。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
12、卷。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宋元丰中(公元1078-1085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迄至清代,姚际恒、龚自珍等人,疑为伪书。但对他们所质疑的问题,详加考查,显然根据不足。(参见兰永蔚著春秋时期的步兵?司马法书考中华书局出版)司马法流传至今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
13、,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七、太白阴经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人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因此多用来比喻军事,太白阴经的名称由此而来。作者为唐朝的李荃。李筌,身世不详,唯集仙传称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又神仙感遇传云,筌有将略,作太白阴符10卷,入山访道,不知所终。太白阴符当即此书。此书分人谋、杂仪、战具
14、、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遁甲、杂式等篇。先言主有道德,后言国有富强,内外兼修,可谓持平之论,与一般兵书以权谋相尚者迥异。杜佑通典兵类取通论二家,一为李靖兵法,一即此经。可见其为时人所重。传世版本主要有墨海金壶据影宋抄本、守山阁丛书据旧钞残本辑补,皆为10卷。此书内容丰富,李荃在进书表中称:“人谋、筹策、攻城、器械、屯田、战马、营垒、阵图、囊括无遗,秋毫毕录。其阴阳天道,风云向背,虽远人事,亦存而不忘。”,後人非常重视。八、虎铃经北宋吴郡(今苏州市)人许洞所著,许洞是太子洗马许仲容之子,科学家沈括的二舅。擅长武术,精于兵学,而且文才也很好。但一生未受重用。全书共有20卷120篇。九
15、、纪效新书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他在自序)中说: “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夫曰纪效,明非口耳空言;曰新书,所以明其出于法而非泥于法,合时措之宜也。”这段话说明了撰写本书的目的、成书的时代、背境和主要内容、特点,以及书名的来历和含意。但未言及具体成书年代。据戚少保年谱耆编卷二记
16、载:“嘉靖三十九年,春正月,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说明纪效新书当写成于戚继光调任浙江抗倭的第六年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纪效新书原本十八卷,卷首一卷。具体篇目如下:卷首包括“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纪效或问”三篇。正文分:束伍篇第一、操令篇第二、阵令篇第三、谕兵篇第四、法禁篇第五、比较篇第六、行营篇第七、操练篇第八、出征篇第九、长兵篇第十、牌筅篇第十一、短兵篇第十二、射法篇第十三、拳经篇第十四、诸器篇第十五、旌旗篇第十六、守哨篇第十七、水兵篇第十八,共十八篇十八卷。十、练兵实纪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练兵实
17、纪戚氏兵书姐妹篇。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操)、练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后附杂集六卷六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书前还冠有“凡例”即“分给教习次第”共十五条,记述了将、卒各自应学习的内容、标准,教材发放办法,督促学习的措施等。练兵实纪内容广泛,涉及兵员选拔、部伍编制、旗帜金鼓、武器装备、将帅修养、军礼军法、车步骑兵的编成保结及其同训练等建军、训练和作战的各个方面。正文一至四卷侧重单兵训练;五至八卷和“杂集”的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讲营阵训练;正文第九卷和“杂集”中的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和登坛口授等篇记述了将帅的选拔培养、应具备的条件等。练兵实纪写于纪效新书之后,起笔于1568年,成橛?571年。它既注意吸收南方练兵的经验,又结合北方练兵的实际,其练兵思想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练兵实纪,清代常州麟玉山房刊本刻成练兵纪实。明史?戚继光传记作练兵事实,显系笔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据明史?艺文志、千顷堂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校为练兵纪实欠妥,因上述书目作练兵实纪,应校为练兵实纪为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