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参考读后感.doc
《《沉重的肉身》参考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重的肉身》参考读后感.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沉重的肉身参考读后感一、内容概述什么是伦理?“所谓伦理其实是以某种价值观念为经脉的生命感觉;反过来说,一种生命感觉就是一种伦理,有多少种生命感觉就有多少种伦理。”“伦理是关于生命感觉的知识,考究各种生命感觉的真实意义。”其本身有理性伦理和叙事伦理之分,其中叙事伦理也有现代伦理之称,主要分为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则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一个路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
2、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本书便围绕着人民伦理和自由伦理展开。二、心得评价刘小枫教授,作为一位伦理学研究的大家,在本书沉重的肉身中,运用现代性伦理的叙事手法,从毕希纳的丹东之死开始,开始打破人民伦理的大叙事,指引人们将视角转入对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在故事中,作为其代表的丹东因其所处的人民伦理大环境,个体力量无法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最终走向毁灭。但其所表现的力量犹如刺入腹部的一把钝刀,固然仅能留下一个浅浅的伤痕,却会对主体带去不可磨灭的恐惧。丽莲的牛虻,这是一部革命故事,本身所述的也是人民伦理。刘小枫教授从主角“牛虻”开始,一点点地在文中的细枝末节中还原“牛虻”这一形象及与他有关的女主琼、琼的暗恋者
3、亚瑟,还有“牛虻”父亲的形象,在寻找的过程中,从这一个个活过的生命痕迹中解读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并指出个体与人民伦理的关系,即在人民伦理的约束中,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允许想与自己的身体切身相关的伦理问题。个人是被放置于群体之中的,人民所看到的不是个体生命的受难、痛苦和喜悦,而是个体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所做的贡献,所造成的威胁,所带来的足以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其次,刘小枫教授还提到了媚俗作态(指传统道德中对一切崇高、美好的生命感觉的赞美,区分邪恶与美好,为美好而感动等等。颠覆这些赞美、区分和感动,对其重新命名,不再称为美德,而称为媚俗)。昆德拉曾说“媚俗就是制定人类生存中一个基本不能接受的范围,并拒
4、斥来自它这个范围的一切”。毫无疑问,这是当代伦理的产物,也代表着当下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部分看法,开始将视角转向个人,关注人自身的感受,从自身出发去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刘小枫先生利用古老神话中人们视灵魂的本质为正义,身体则为邪恶的观念同现今社会灵魂与肉体仅是价值取向不同的观念相对比,从而将人民伦理中的灵魂与身体不平等这一观点转而为自由伦理中的两者皆为个体选择的结果这一结论。之后,作者通过对基斯洛夫斯基笔下的薇娥丽卡种种行为解读,阐释个人的生命热情是个体化的,个体的生命热情就是个体热情个体的全部身体感觉投入某种偏好的喜欢什么的在世行为。由此引
5、发了对生与死的思考。从前,个体的死亡是夹杂在家族、国家、历史、乃至宇宙的缝隙中,同某个超个体的不死观念联结在一起(或是伊壁鸠鲁的智慧理性化,或是宗法习俗和众神),而现今却关注个体的死感,正是自由伦理发展的强力佐证。“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性伦理思想是从探讨个体体知自己的死感的可能性开始的。”现代人产生要直接了解自己的已死的愿望是由于现代人的灵魂已经身体化现代人的愿望是了解自己身体的灵魂。其实质也是在探讨自由伦理在所研究的个体问题中一个从未取得实质性的问题,即生与死。不过,一方面,一个人无法体知自己的已死,所能体会到的更多的是我在属于自己的个体生命时间中的“向死(西美尔)”或是“在死(海德格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重的肉身 沉重 肉身 参考 读后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