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doc
《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 杨慰尊 (柳州柳南区柳铁五小,广西 柳州 )【摘 要】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要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介绍了普通小学立足现有条件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人类正步入一个以因特网为标志的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和科技变革的动力之一。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超前性需求更为迫切。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新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筛选
2、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中小学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时代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拟从信息素养的内涵、教育目标、能力构建要素和培养途径上,探讨小学信息教育的新思路。 一、对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内涵的界定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概念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 Paul Zurkowski)在1974年首先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科技
3、的发展,信息素养的内涵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现在的具体含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所谓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用户教育,还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的素质教育。 二、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的关键要素 1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目的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的规律,立足于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道德观念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和文化素养发展这样四个发展目标上。具体表现为: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精神发展。它主要包括自我意识、潜能和对自身优缺点有一定的认识,产生自身的求知欲,能够试图用自己的认知回答生活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具有初步的批判性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意向,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得到充实和发展。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发展。它主要包括学生理解对与错、负面道德、关注他人、试图做对事
5、情的愿望、对行为结果做出反应和对自己和他人的宽容。作出负责任的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家庭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具有和他人协同工作的一些基本能力,显示出一种主人翁意识和渐增的参与意识,对自己集体、学校、生活的社区的进步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促进小学生的文华素质发展。它主要包括理解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文化欣赏和反应艺术的体验与经历的能力,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文化传统,对别人做事的方式及与自己的差异保持好奇心,具理解、欣赏异域文化风格的能力。 2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技能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6、方面 : (1) 具有交流思想的基本能力说、听、阅读、写作的能力。 (2) 具有数字运用能力,包括发展一系列计算技能和在各种背景中应用的能力。 (3) 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资源和通讯技术工具去发现、分析、综合、评价和呈现信息的能力。 (4) 具有协作能力,包括能够参与小范围和整个班级讨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共同迎接挑战的能力。 (5) 具有自我提高能力,包括批判性评价工作和学习内容,确认提高自身学习和行为表现的方式。 (6) 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发展的技能和策略这些技能和策略可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维技能要素 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思
7、维技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思维能力和求知意识,能够关注“学会怎样去学习”。 (2) 具有信息处理技能,能根据需要寻找和搜索相关信息,整理、分类、排序、比较和对比信息,分析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3) 具有推理技能,能使学生对选择和行为作出推理,得出不同点和作出推论,使用准确语言表达思想,通过推理和使用证据作出判断和决定。 (4) 具有调查技能,能使学生发现相关问题,提出和定义问题,准备所做内容和怎样调查,预测效果,检测结论,发展思维。 (5) 具有创造性思维技能,可以使学生综合和扩展思维,检测假设,应用想象,寻找变革性效果。 (6) 具有评价技能,能够使学生评价信息,判断他们读、
8、听和做的内容的价值,提高自身和他人工作或思想的价值判断标准。 三、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1 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课程的保证。 我校为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整合了学校现有的电化教学设备,添置了多媒体教室的上网设备,充分利用新购进的“TOP2000巨龙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交互优势,开设了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参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制订了柳铁五小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如下表)。 2采用“普及+特长”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沟通学科联系,为提高小学生信息素养提供教学的保证。 随着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
9、的发展,单纯的计算机学科教学,远远不能完成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把计算机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结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之中,帮助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已成为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方向。我校通过多学科结合化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教学方式,采用“普及+特长”两条腿走路的课程措施来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我们的具体安排是: (1) 计算机基本常识与指法训练,网络的简单应用,用浏览器搜集材料。 (2) 汉字输入(智能全拼、智能ABC输入法与认知码); (3) WINDOWS基本操作,重点突出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部分安排了程序管理器、用画笔画图、用书写器写文章、文件管理器等内容。 (4) 对
10、这三项计算机应用基本能力力求全体学生掌握(纳入课程计划,全学期约60课时)。 DOS入门,DOS以目录命令为主; 二维动画(FANTA); LOGO语言初步等。 以上为选学内容(二至六年级分别开设课外兴趣班) 教学对象 课程内容、培养目标 一、二年级学生 信息技术初步知识: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三、四年级学生 计算机系统的简单应用和信息处理技术: (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信息 素养 教育 目标 能力 培养 途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