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doc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的和外显的反应(“内隐的反应”即心理,“外显的反应”即行为)。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一)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1、人的社会化 2、自我 3、社会认知 4、社会态度 (二)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 (三)群体心理 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一般分为一般观察法和参与观察法
2、。参与观察法又分为公开参与观察法和隐蔽参与观察法。 2实验法 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现场实验法。 3调查法 调查法分为访谈法和问卷法。 调查法的优点在于直截了当,针对性强,比较省时省力,收集的信息量较大。调查法的缺点主要在于准确性较弱,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 各种因素的干扰,尤其是使用问卷调查时,这个缺点更为明显。 4档案研究法 提示:在学习每种研究方法时,除了要明白概念之外,还应该明白每一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采用的是多元化的思路,即根据研究的问题采用适合的方法。 四、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和标志 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写出了
3、第一本社会心理学的同名教科书,其象征意义在于社会心理学由此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所以,1908年常被认作社会心理学的诞生之年。 学习重点:第二章社会化一、定义【重点掌握】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P23) 再社会化: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P26) 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P38)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重
4、点掌握】(P26-31)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等。 1道德社会化: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之间内化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 2政治社会化:个体逐步接受与获取被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或者说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就是政治社会化。 3法律社会化:个体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部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问题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法律社会化。 三 社会角色的分类【重点掌握】(P39-42) 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种不同的角色,需要对角色进行分类: 1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5、2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角色扮演者主观的努力,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4根据角色的支配性,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5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6根据角色的性别,可分为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高低来进行分类。 (注意,要理解每一种角色类型的意思) 四、角色扮演、角色冲突的原因、类型及解决办法【重点掌握】 重点阅读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的一下内容: 二、角色扮演(P45-47) 三-2、角色冲突(角色冲突的类型、原因、解决办法)(P
6、48-51) 五、影响社会化的因素:(P31-37)【掌握】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 (2)学校 (3)同辈群体 (4)大众传媒 3文化对社会化的影响 六、社会化的历程:(P23-26)【了解】 个体的社会化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结束,它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进行。根据人的发展周期以及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以把这一历程划分为: 1儿童期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社会化 3成年期社会化 4再社会化 学习重点:第三章自我一、定义【重点掌握】 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集合,它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社会角色、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认识。(
7、P57) 社会比较:指通过将自己与他人比较以获取有关自我的重要信息的过程。(P59)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是否满意。(P61) 自我美化: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美化,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P66)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P67) 二、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标志【重点掌握】(P54) 自我意识的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分化、人我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三、自我概念的内容和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途径【重点掌握】(P57-59) 1自我概念的内容:个
8、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我概念进行分类,以揭示自我概念的主要内容。关于自我概念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2自我概念是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而言,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可以通过以下四个主要渠道而逐渐形成与发展的: (1)重要他人的评价 (2)他人的态度与反应 (3)个体的行为与表现 (4)社会比较 四、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重点掌握】(P59) 费斯汀格提出的“社会比较过程理论”认为:当个体为了准确地对自己进行认知评价或失去判断的客观标准时,往往同社会上与自己地位、职
9、业、年龄等相似的人进行比较。 目前,费斯汀格的理论已被扩展。如伍德把社会比较的动机概括为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与自我提高四种;把社会比较的方向分为向上比较、相似比较与向下比较三种。 很多研究已表明,当个体的目的和动机不同时,所采用的社会比较策略、方式也不同。如自我美化的动机使个体倾向于与不如自己幸运、成功、幸福的人比较,即向下比较,以证明自己还不错;自我提高的动机常驱使人们与更成功的人比较,即向上比较,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 五、影响自尊的因素【重点掌握】(P62-64) 一个人自尊的高低,主要受三种信息的影响: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3自己的内部标准。 六
10、、如何形成较准确的自我评价:(P64-65)【重点掌握】 自尊过高与过低都不好,形成较准确、客观的自我评价才是促进个体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更好地认识、评价自己,应该: 1全面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与成败; 2多角度地评价自我; 3确立适当的目标与期望。 七、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P67-69)【重点掌握】 我们并不是无时无刻都顾及别人如何看我们的,也不是和谁交往我们的表现方式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是否自我表现及如何表现,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1个体所处的场合影响自我表现; 2个体的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 3个体的自我监控水平影响自我表现。 八、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条件(P56)【掌握】 九、自我美
11、化的方法(P66-67)【掌握】 十、自我概念的作用(P60)【了解】 学习重点:第四章社会认知一、定义【重点掌握】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人之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P73) 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P84)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P87)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重点掌握】(P74) 1选择性。 2双向性。 3整体性。 4易出偏差性。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常出现的偏差,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宽大效应【重点掌握】(P81-83) 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
12、,常常会发生偏差。以下是比较常见几种认知偏差形式: 1首因效应: 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做判断。在认知过程中,个人尽管可以获得多种信息,但最终决定他形成印象的却是最初信息,其余信息则被忽略,也就是说,第一印象是难以改变的。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当然,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总是最鲜明的、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的交往。 2近因效应: 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叫做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推断他也会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互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很难避免的,它是人们快速认识他人
13、的一种策略、方式,但有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孙权对庞统的认识) 4宽大效应: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与重视负性的信息,但是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这种现象叫做宽大效应。人们之所以对他人做宽大评价,可能原因是:(1)希望自己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会使自己感觉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 四、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重点掌握】(P80) 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品质与他们的外在行为相对应。此理论还分析了人们在什么时候会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推断此人具有与他(她)的行为相
14、对应的内在特质。 (1)当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接受时。 (2)某人所从事的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而非在外在强大压力下才做的。 (此理论用于解释印象形成过程中所利用的信息) 五、刻板印象的形成途径及其利弊【重点掌握】(P62-64) 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亲身经验,二是社会学习。(P84) 使用刻板印象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但其弊端也存在:一是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和歧视。(P85) 六、归因理论的创始人、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凯利的三度归因
15、模型:(P88-89)【重点掌握】 1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2维纳的成就归因模型: (1)内在-外在 (2)暂时-稳定 3凯利的三度归因模型: 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行动产生的环境。 七、基本归因错误及其产生的原因、自我服务归因偏差(P89-91)【重点掌握】 1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基本归因错误产生的原因:(1)人们有一种信念,相信人们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更多以内因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忽略外因的影响。(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情境中的其它因素往往更加突出,所以,人们更容易注意行动者,而忽略背景因素、社
16、会因素。 2自我服务归因偏差:是指让人们把功劳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八、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P75-77)【掌握】 1认知者的因素: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需要、认知者的情感状态。 2认知对象的因素:认知对象特征的显著性、认知对象印象管理的能力。 3认知情境的因素。(注意阅读图4-2) 九、印象的作用(P85-86)【了解】 1影响对他人信息的选择与注意 2影响对信息的解释。 3影响对他人的期望与行为方式。 学习重点:第五章社会态度 一、定义【重点掌握】 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P94) 态度改变:指的是个体已经形成或原先持有的态
17、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方向上的改变和成都上的改变。(P111) 偏见: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P?) 认知失调: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和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P106) 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而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P117) 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P98)【重点掌握】 1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即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外显态度是一种能被人们所意识到的态度,即通过自我反省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态度
18、,而内隐态度则是无意识的、自动激活的内隐的态度。(本段从定义的角度谈论) 2人的外显态度来自于道德性的要求和评价,事实上并非是人的内心真实态度的反映。(本段从态度性质的角度谈论) 3内隐态度是被自动激活的,外显态度则需要较多的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当人们检索到外显态度,且它的强度能超越和压制内隐态度,人们才报告外显态度。当人们没有能力和动机去检索外线态度时,他们将只报告内隐态度。(本段从态度表现的角度谈论) 4外显态度相对易于改变,内隐态度的改变则较难,那些态度改变技术通常改变的只是人的外显态度,而非内隐态度。其中,外显态度是通过问卷方法获得的,而内隐态度则是通过内隐联想测验等技术获得
19、的。(本段从改变的角度谈论) 三、态度的三种构成要素【重点掌握】(P95) 态度兼具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这三种成分是彼此相互关联的。 1认知成分:是指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情感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 3行为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作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 四、个体态度习得的三种方式【重点掌握】(P103-104) 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三种方式实现的。 (联想学习以
20、古典条件作用理论问基础,强化学习以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为基础,而观察学习则以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 五、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重点掌握】(P105-111) 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研究可以按照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而大致划分为如下五个类别,即学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判断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下面主要对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要点进行介绍: 1.认知失调理论要点: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这里所说的认知,包括思想、态度、信念和人们认知上所感知到的行为。根据这种理论的基本假设,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
21、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和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驱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使认知互相协调一致。通常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第一,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持有的其它认知保持一致;第二,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保持一致;第三,增加新的认知,改变失调的状态,使原来认知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解决。 2.功能理论:功能理论的基本主张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应该先了解态度能够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功能理论的提出者认为态度主要具有四种功能:一是
22、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二是自我防御的功能;三是认识的功能;四是价值表达的功能。 3.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六、影响态度改变的说服效果的因素【重点掌握】(P111-116) 影响题啊嘟改变的说服效果不仅与所采用的方法有关,还与多种因素有关。 譬如在采用劝说宣传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发起者的特性、目标人群的特性、信息的特性和情景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七、态度改变的方法:(P111-118)【重点掌握】 态度改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团体影响法、活动参与法。
23、 八、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P101-104)【掌握】 态度的形成,主要受到以下各种因素的影响: 1、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家庭、同伴和团体的影响; 2、个体的学习: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 九、社会判断理论(P107-108)【掌握】 社会判断理论是谢里夫和霍夫兰在1961年首次提出的。谢里夫认为个人的态度可以用一段区域来表示:接受区域、态度不明朗的区域和拒绝的区域。 个体判断新观点属于区域位置,属于自己态度中的可接受区域,就接收新观点,改变自己的态度;若新观点位于自己态度中的拒绝区域,就拒绝改变原有的态度;若新观点位于不明朗区域,自己原有的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心理学 复习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