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课程纲要(共5页).doc





《七年级历史课程纲要(共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课程纲要(共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14201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君召初中政史地组2014年8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程纲要学校名称:登封市君召乡初级中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人教版教科书设计教师:白金福 适用年级:七年级 课时:30课时左右 【课程总目标】1、坚持认真学习、贯彻“道德课堂”要求,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在课堂中贯彻民主平等原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3、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
2、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民族融合及文化的这段历史。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够阅读基本的历史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基本了解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课程内容】根据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的内容,其具体内容1、第一单元: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2、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
3、的兴亡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3、第三单元: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4、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坚持道德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1、备好,上好
4、每一节课,向课堂要质量。2、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如电子白板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3、做好学案指导、单元测试及讲评工作。4、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5、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审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七年级上册共四个单元,讲述从远古到隋以前的中国历史。第一单元、中国文明的起源第一课 中国远古人类 第1课时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时内容标准 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
5、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第三课 华夏之祖 第3课时内容标准 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对第一单元复习、测试 第4、5课时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6课时内容标准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7课时内容标准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
6、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包括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状况及特点;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境遇。 2.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学生能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3.通过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学生能够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时 内容标准 学生能够掌握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晋楚争霸与城濮大战,了解南方的吴越争霸,掌握战国的形成过程、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课程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