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摘要: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儒家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有崇尚自然,道法自然的理念,佛家有缘起理论与戒杀护生的戒条,都强调人和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给人类提供了深刻的智慧,在科技、经济及人们物质生活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今天越来越显其独特的价值。关键词传统文化 生态环境保护理念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利乐有情 启示随着现代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急剧增加,致使人类不断地大规模的向大自然索取,导致当前社会出现了空气污染、水质恶化、气候变暖、物种灭绝、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
2、态环境危机,如何克服这种危机,是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宝库中,蕴含了许多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值得现代人类学习借鉴。1天人合一 儒家生态环保理念1.1天人合一是儒家环保思想的哲学基础儒家认为“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自然界,自然本身是一个生命体。人是天地生成的,是自然秩序中的一个存在,所有的存在相互依存而形成一个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共生共荣,既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也反对“自然中心主义”,主张二者和谐统一。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而是协和共存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 (1),人生活在自然中,必须按照“中和”的原则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保持自然的生机和谐及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这对现代人类正确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根据。1.2重物节物、以时禁发是儒家环保思想的行为法则儒家主张人应节制欲望,以便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使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开发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儒家一贯反对滥用资源,提出了“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的节约论及“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4)和“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觉其长也”(5)的生物协调论。都表明了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以时禁发、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
4、生息息,才能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1.3仁爱万物是儒家环保思想的价值观念儒家认为,对待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人与自然应建立起一种爱的关系。人对自然不能只是索取和征服,必须把自然看作是人类的朋友,向爱护朋友那样爱护自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仁义法中指出“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悉足以谓仁”,可见,儒家把对自然环境的爱护提升到了道德的高度,提倡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2道法自然-道家环保理念2.1尊重生命,善待万物道家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规律性,这就是“道”。宇宙的一切,包括天地万物和人都是从“道”产生的,万物虽不相同,但都是在道的支配下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
5、系统。这个“道”,既是万物之宗,又是万物之始,更是更新之源,他向人们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指出人类只有尊重生命,善待万物,方能使天、地、人等宇宙万物实现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以达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2.2崇尚自然,道法自然道家思想认为“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因此人应效法道而任自然,而人类的活动也应按自然规律进行,道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人类应“顺之以天道,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也就是说,人应顺应天道的规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荣,强调天、地、人之间生态平衡关系。崇尚自然,是道家思想的基本特色。崇尚自然的观念,对于当代环境保
6、护意识的建立,对于合理而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资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3齐同万物,和谐共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庄子也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8)。都反映了人天相合、天人合一的追求。也就是说,宇宙万物无不禀受道而息息相通,相互作用,相互感应,浑然一体,和谐均衡。道家引发出的环境伦理是一种和谐统一、返璞归真的理性态度,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自觉维护生态和谐,这对当今保护“自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利乐有情佛家生态环保理念3.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缘起思想佛教环保理念的基
7、础源于佛教中的缘起理论。作为佛教的根本教义,缘起论认为一切现象形态都是因缘和合成的,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因缘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9),遵循一定的因果规律,是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时,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尤其对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影响,要顾及他人乃至子孙后代,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3.2爱护自然、戒杀护生的慈悲思想佛教提倡善待一切生灵,戒杀护生、报众生恩。佛家认为万物都有佛性和自身的价值,主张无情有性、珍爱自然,强调众生平等,尊重生命,要求善待一切生灵,彼此之间要慈
8、悲戒杀。大智度论记载:“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由此可见,戒杀放生、珍爱自然万物、保护生态平衡及惜福知足的思想是佛教环保的重要理念之一。3.3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乘思想清净国土是佛教环保理念的理想观,佛教界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10)的大乘思想,认为只有众生心清净了,国土也就庄严清净了。体现了佛教信徒对理想生态环境的设定,佛教信徒的最高理想就是升人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井然有序,绿树成行、鸟语花香、充满祥和。由此可见,佛教的极乐世界,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内容,同时也像人们展示了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4传统文化中生态环保理念对现代环保工作的启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统
9、一和谐的关系,警示人们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道家“道法自然”引发出的环境伦理倡导一种善待自然,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提醒人们应从自然界学习人类生存发展之道,关爱自然,自觉维护生态和谐。佛家“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不杀生”、“护生”、“素食”等环保理念和实践,告诫人们要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珍爱自然,节约能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释、道三家都强调人应和自然、社会和谐共处,强调人类应善待自然、爱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这对于解决现代环境危机,强化现代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5结语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保存着“内在而为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1988年1月,全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他们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想要在21世纪活下去,必须回顾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智慧”。可见,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推进现代生态环保工作,以中国特色的传统环保理念“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利乐有情”的哲学思想为启示,对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