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docx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学习数学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仅是数学思维会给我们的语言学探究带来新的视角和突破,就是数学本身的一些思想和公式理论对于语言学的学习本身也是有协助的。以下是我细心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6篇,下面我就和大家共享,来观赏一下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篇1 一、预期效果 1、应驾驭的学问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拟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相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精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相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准确性。 2、开展的实力 鼓舞学生踊跃想方法解决问题,初步
2、造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造就学生的视察实力、实践操作实力;初步造就学生的推理实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应造就的情感 造就学生谨慎细致视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视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相识学问,在探究中辩析易错概念;其次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留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留意造就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拟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
3、学情相识 学生比照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必须的感性经历,但比照较活动中的相对性相识缺乏,本单元就要通过视察、比拟、思索,使学生获得比拟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相识。 干脆比拟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拟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须要通过必须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4、经历介绍 “轻重”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拟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根底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支配上表达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相识到重量差异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拟的结果;“
4、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调皮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相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状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一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拟,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准确性。最终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拟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实施要领 1、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开心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5、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答复后,引导学生视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挚友真能干,通过视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相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轻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视察并回答下列问题,发觉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依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体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
6、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开展认知 实践操作,开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视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定的不一样呢?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觉的结果告知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老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老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精确地判定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沟通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挚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方法呢? (3)小结探讨:你们能想出哪些方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拟轻重的方法,老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视察,此时此刻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老师小结:从刚刚的比拟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觉要想精确地知道谁轻谁重,
8、称一称是最好的方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拟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必须重、小的不必须轻,必须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此时此刻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推测结果。 小组探讨方法,沟通看法。 汇报沟通,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赐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展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在“掂一掂”这个环节中,通过猜测
9、、推想、实践等探究活动,把老师的“教”变为学生的“探”,通过学生掂自己的物品,别人的物品,积累轻重的感性相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探讨操作深化,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拟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方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珍贵的胜利体验。 (三)、稳固练习,深化相识 稳固练习,深化相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定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假如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
10、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必须的难度,不要求全部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索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独立判定,并说一说判定过程。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探讨的、指导完成的。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探讨沟通,也能顺当完成,到达数学目的。在练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情表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开展。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分析 1、比拟轻重时,判定天平称翘起的那边重。 缺少实际生活经历,不懂得天平称的原理。 2、()比()重,()
11、比()轻矮,各个量填反。 缺少视察比拟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3、三种物体比拟轻重,错误把数量多的判定为最重的。 缺少实际生活经历,等量代换的思想理解有困难。 2、诊断问题 诊断1:()比()重? 诊断目的:比拟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视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觉图形可由简洁到困难的改变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造就学生用数学进展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
12、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视察,动手操作,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老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爱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视察比拟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挚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相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像?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
13、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接着视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方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老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视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觉?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挚友们真了不得,通过你的视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教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老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展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觉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洁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觉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4、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展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视察生活中有哪些根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篇3 一、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2、能运用“左右”的数学学问解决问题。 3、相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相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三、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四、教学打算: 计算机课件笔 橡皮尺子 文具盒 小刀 五、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挚友
15、们,今日谁有信念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嬉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提醒课题 师:小挚友们刚刚已经熟识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很多多,今日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挚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依次摆放好事先打算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依次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16、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依次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答复,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依次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视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三)解决问题,增加应用意识。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
17、生了改变,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探讨,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定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常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挚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平安。 3、摆一摆 教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方案合集篇4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网络学习活动,学生能直观相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正确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学生自主拼、摆、画、折、找等活动,能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体会平面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教学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