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使命(共6页).doc
《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使命(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使命(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及使命作者:钟宏武许英杰来源:企业文明2012年第06期明确我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了解我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确立我国企业生态文明建设使命,并按照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全面开展工作。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界定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的人类文明形态;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
2、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然而,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主体,其投入要素来自于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其经营运作过程影响生态环境,其生产产品为消费者消费后最终还要回归到自然环境。不难看出,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与企业怎样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变得息息相关,企业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当然主体,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生态文
3、明建设指向的经济领域,要求企业各种经济行为都要生态化,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一切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尤其要加强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建设,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如此一来,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就可以划分为两个密切相关而又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即建立生态产业和产业的生态化。建立生态产业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国家支持和社会期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或开拓新的生态友好型业务;产业的生态化要求企业朝着生态友好的方向改造、升级原有企业业务活动,包括树立生态理念、进行绿色采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更新资本设备、开展生态培训、
4、实施绿色营销、加强生态管理等,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陈述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为“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无论是建立生态产业,还是原有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其最终成果都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消费模式的变迁。这样,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也自然成为象征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重要“特质”,而透过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了解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分析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不二法门”。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产业结构状况产业结构即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组成即资源在产业间配置状态、产业发展水平即各产业所占比重,以及产业间的
5、技术经济联系即产业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一定时期的产业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当时的产业组成,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制约着一定时期的产业发展水平。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演进要经历从第一产业占主导到以第二产业占主导、再到第三产业占主导的方向发展过程;在第二产业内部,产业结构的演进要经历轻纺工业到基础型重化工业再到加工型重化工业的过程。由于不同产业的技术要求不同,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产业结构状况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30美元,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5.2%、51.2%、33.6%,霍夫曼系数为0.64,这三个指标均表示我国已
6、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在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工业内部结构将以轻工业为中心发展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即重化工业过程”。重化工业包括钢铁、化工、重型机械等领域。在重化工业阶段,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这些重化工业行业的大规模投资,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一方面产业结构的特征决定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以及可能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产业效率的高低对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2010年,我国GDP达到58 78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世界总体GDP为629 093亿美元,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为9.34
7、%。而同期,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1年版)报告统计,201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为4.286亿吨,占世界份额的10.6%;煤炭消费量为1 713.5百万吨油当量,占世界份额的48.2%。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披露,2011年,我国主要原材料消费中,钢材消费量8.4亿吨,增长9.0%;精炼铜消费量786万吨,增长5.2%;电解铝消费量1 724万吨,增长12.1%;乙烯消费量1 528万吨,增长7.5%;水泥消费量20.7亿吨,增长11.2%。中国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从能源消耗系数来看,1990年以来我国能源
8、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波动较大。在外部经济动荡、外部经济环境困难时期,我国经济能源消耗系数变低,在外部经济相对缓和时期,能源消耗系数增高。比如,在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能源消耗系数都出现了较大的下降。然而,在危机过后,我国经济能源消耗系数则呈急剧增加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还依旧较大。2010年,我国三大产业的比例变为10.1:46.8:43.1,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受第二产业拉动,且第二产业又是能源消耗“大户”,我国经济增长率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反映了我国工业企业能源利用率低。显而易见,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我
9、国节约能源资源的产业结构尚未形成,这对保护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国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尚需时日,从产业结构角度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增长方式状况经济增长方式,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和作用的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一般现代经济学将经济的发展方式分为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也有学者将经济增长方式分为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其中,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涵义相似,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似。具体来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等物质资源的投入、通过生产规模的
10、扩大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方式提供要素的使用效率来实现经济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方式不断由粗放型经济占较大比重向集约型经济占较大比重过渡。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国家经济发展经历四个阶段,分别为“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阶段”。在生产要素阶段,几乎所有的成功产业都是依赖基本生产要素;在投资导向阶段,政府和企业之间积极投资的意愿和能力是该阶段的特征;在创新导向阶段,技术创新成为主要特征;在富裕导向阶段,服务业扮演更为复杂的角色。其实,国家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也是一个国家集约型经济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粗放型经济不断得到变革且所占国
11、民经济比重不断降低的过程。从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的内涵我们不难看出,集约型经济是效率高的经济,粗放型经济效率则相对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演变,从而推动整体国民经济效率提升。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披露的数据,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2001年以来,资本形成总额对GDP贡献率一直维持在50%左右,其中,2009年对GDP拉动贡献率高达91.3%。显而易见,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经济发展的投资导向阶段,经济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度且以粗放型为主的阶段。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消耗大量资源能源,与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以万元GDP能耗为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12、2011)披露的数据整理,1990年以来我国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按照1978年价格计算,199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为9.61吨标准煤,经济增长粗放型模式较为普遍。201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下降到4.33吨标准煤,我国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然而,我国经济增长粗放型模式并未得到根本缓解,我国经济能源利用效率依然偏低。消费方式状况消费方式就是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消费者与消费资料相结合的形式,或者说,是消费者消费消费资料的方式。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消费方式如何,受到该国家那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比如:经济因素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企业 生态 文明 建设 现状 使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