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docx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高一是中学学习生涯中打好根底的一年,而中学生物也是比拟难的一门学科。那么,如何学好高一生物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生物学问点总结,盼望能协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学问点总结1 1.有氧呼吸过程 2.无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一样。 (2)其次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H将丙酮酸复原为C2H5OH和CO2或乳酸的过程。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是由于催化反响的酶不同。 应用指南 1.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缘由在于催化反响的酶不同。动物和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但动植物的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但有
2、些原核生物仍可进展有氧呼吸。 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4.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响物(其次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5.有H2O生成必须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必须不是乳酸发酵。 6.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局部以热能形式散失,对动物可用于维持体温。 7.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缘由: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缘由: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考点2依据CO 释放量和O消耗量判定细胞呼吸状况(底物为葡萄糖) 【
3、特殊提示】 1.CO2释放量、O2汲取量、酒精量都是指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 2.以上的依据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不包括其他有机物质。考点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其应用1.内因:遗传因素(确定酶的种类和数量) (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开花期呼吸速率提升,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养分器官。2.外因环境因素(1)温度 温度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列图。 生产上常用这一原理在低温
4、下贮藏水果、蔬菜。大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削减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O2的浓度 在O2浓度为零时只进展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下,既进展有氧呼吸又进展无氧呼吸;浓度为10%以上,只进展有氧呼吸。(如图) 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的浓度抑制呼吸作用,削减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3)CO2 CO2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对细胞呼吸有抑制作用,试验证明,在CO2浓度提升到1%10%时,呼吸作用明显被抑制。(如图) (4)水 在必须范围内,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随含水量的削减而减慢。 考点4试验面面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试验原理 (
5、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进展有氧呼吸能产生大量的CO2,在进展无氧呼吸时能产生酒精和CO2。 (2)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响,变成灰绿色。2.试验流程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是在有氧还是无氧的 提出问题:条件下进展的?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 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作出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依据已有的学问和生活经历?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特殊提示】 1.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方法例析】比照试验和参照试验 1.比照试验:不设置参照组,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试验组,通过对试验结果的比拟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试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试验叫比照试验,这样的参照方法也叫相互参照。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试验,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试验结果都是未知的,通过两个试验结果的比照可以得出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2.参照试验:设置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的试验结果一般是确定的,参照组主要起消退或削减试验误差,鉴别试验
7、中的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等作用。常用的参照方式有:(1)空白参照:空白参照是不给参照组以任何处理因素。 (2)条件参照:指虽给试验对象施以某种试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参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试验假设所给定的试验变量意义的。 (3)自身参照:指试验与参照在同一对象上进展,即不另设参照组,向一组试验对象施加一个或数个因子,然后测量其前后的改变,这种试验又叫单组试验法。 (4)相互参照:不设参照组,通过几个试验组相互参照,这种试验也就是比照试验。 高一生物学问点总结2 1、T2噬菌体:这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里的病毒。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存在于头部内的DNA所构成。它侵染细菌时可以产生一大
8、批与亲代噬菌体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2、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限制的遗传现象。 3、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限制的遗传现象。 4、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试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干脆地视察DNA的作用。 5、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R型(英文Rough是粗糙之意),菌落粗糙,菌体无多糖荚膜,无毒,注入小鼠体内后,小鼠不死亡。 、S型(英文Smooth是光滑之意):菌落光滑,菌体有多糖荚膜,有毒,注入到小鼠体内可以使小鼠患病死亡。假如用加热的方法杀死S型细菌后注入到小鼠体内,
9、小鼠不死亡。 格里菲斯试验:格里菲斯用加热的方法将S型菌杀死,并用死的S型菌与活的R型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身上。小鼠死了。(由于R型经不起死了的S型菌的DNA(转化因子)的诱惑,变成了S型)。 6、艾弗里试验说明DNA是“转化因子”的缘由: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型细菌进展混合;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展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的含量越高,转化越有效。 7、艾弗里试验的结论:DNA是转化因子,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改变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过程:吸附侵入复制组装释放。 DNA中P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分享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