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docx
《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一、实习时间2二、实习地点2三、实习目的2四、实习内容2五、实习总结9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一、实习时间:2011 年 5 月 24 日二二、实习地点实习地点:天津市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三、实习目的:三、实习目的:1、通过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习,了解中上元古界自然保护区的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2、通过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的实习,掌握工程地质的基础知识,学会观察野外地质现象,了解有关地质的一些常见问题,达到具备分析一般工程地质问题的能
2、力的目的。3、通过本次实习来印证、丰富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各种岩石、矿物以及各种地质结构构造及其形成原因等,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四、实习内容:四、实习内容:根据学习需求,我们土木工程学院于第十三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5 月 24 日,我们来到天津蓟县,进行我们的野外实习。此次野外实习所涉及的地点为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府君山地质构造遗迹景区。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此次实习的情况。(一)、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1、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简介中上元古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属燕山山脉中段南翼。自黄崖关附近
3、常山村向南延伸,至蓟县城北府君山,有一块保存完好的古代地层,地层总厚 9197米,剖面长约 24 公里,以岩层齐全、出露连续、保存完好、质地清楚、构造简单、变质极浅和古生物化石丰富闻名于世。据测,该地层的地质年龄约为 18.5 亿至 8 亿年,由老至新分为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三个地层单位,包括 11 组 105 层。古老的地质构造奠定了现代地貌发育的基本框架和发展方向,地势北高南低,地貌类型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宽谷、盆地和坎谷等构成。这就是 1982年命名为“中上元古界”(前称“震旦亚界”)的标准地层剖面,简称“蓟县剖面”。1984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剖面列为第一个国家级地质自然保护区。它
4、以中上元古界标准层型地质剖面为主的地质遗迹景观,将为地学领域的研究、地质遗迹的保护、自然遗产的永续利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典型、完整、系统、稀有、科学的内涵,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自然魅力,记录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质事件和形成过程,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自然与文化遗产。蓟县国家地质公园 7 个景区各具特色,天然造化、鬼斧神工、精彩纷呈,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地质遗产。2、地层间过渡关系此次野外实习地点中上元古界,我们一路下山共途经高于庄官地亚组和桑树庵亚组两个亚组,高于庄组、大红峪组、团山子组三个组。大红峪地质旅游一条沟,团山子组、大红峪组、高于庄组三个组地层展布
5、在这 3.5 公里长的一条沟里,更为重要的是各组间界线清晰,地质现象集中,剖面最早出现的叠层石和宏观多细胞藻类化石也都集中于此。高于庄官地亚组顶部为深灰色含锰燧石条带白云岩夹含锰白云质粉砂质页岩,桑树庵亚组底部为深灰色含锰粉砂质页岩和薄层粉砂质白云岩,二者为璧合过渡关系。大红峪与高于庄组两组底层在这儿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高于庄组底部为一层石英状砂岩,层面有波痕,砂岩之下为大红峪含错叠层石燧石白云岩,其锥顶被切,表示曾受到侵蚀作用,即代表一次沉积间断,距今 18 亿年。大红峪组与团山子组两个地层单元界线为整合过渡关系,以大红峪组底部厚度较大的石英岩状砂岩为界线,其下为团山子组顶部夹薄层砂岩的含
6、粉砂白云岩。3、岩石的构造和结构此地区的岩石构造大体上有:单斜构造、层面构造、断裂构造、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以及瘤状构造等。(1)、单斜构造单斜岩层是指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原来的水平岩层改变了原始状态。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岩层层面又近于平面。单斜构造可以是褶曲构造的一翼、断层的一盘,也可以由局部底层不均匀升降造成。(2)、层面构造层面构造指岩层层面上由于水流、风、生物活动、阳光暴晒等作用,留下的痕迹,如波痕、泥裂、雨痕等。a、波痕波痕是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它是指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
7、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b、泥裂当未固结的沉积物露出水面时,会受到暴晒而干涸,并发生收缩和裂开,这时所形成的裂缝称为泥裂。泥裂的裂片为多角形,裂缝上宽下窄,大致与层面垂直,其中常充填有上覆沉积物的成分。泥裂多见于湖或海洋的滨岸地带或河漫滩沉积环境中。(3)、断裂构造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地壳中的岩体将产生变形并达到一定程度,连续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产生不同规模的破裂或沿破裂面发生位移而形成断构造。根据断裂两侧岩块沿断裂面有无明显位移,断裂构造
8、分为两大类:节理和断层。a、节理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b、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受挤压应力作用而发生错断并产生位移,中间出现破裂面。断层几乎在地壳上到处都有,特别是在山脉强烈变形的岩石中。此处两层坚硬的石英砂岩沿着沟被错开,它位于断层面上盘,地质学家称其为断层。根据两盘相对移动的特点,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4)、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岩浆喷发时,压力降低,挥发分呈气体析出,聚集成气泡并向表面浮动
9、,同时又随岩浆流动。当岩浆凝固时,气泡的孔壁固化,内部的气体或散失或凝为液体,大部分流失,只保留孔洞,即为气孔构造;若气孔被矿物充填,即为杏仁构造。根据气孔构造的形成和排列,可以恢复岩浆的流动方向。(5)、瘤状构造瘤状构造顾名词意即是岩层中出现如瘤的团块,半球形、糖饼状形态的透镜状岩石,其物质成分与上下岩层略有区分。以含沥青质、泥质为主的白云岩,是由于陈积时水动力及静压力等因素改变而成。在高于庄组中上部出现较多。4、岩石及矿物(1)、锰方硼石矿锰方硼石矿在电子工业和原子能工业上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971 年,我国在此地首次发现该稀有矿物,且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矿床,属浅海相沉积锰硼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木工程 地质 野外 实习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