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中西结合诊断与治1.docx
《慢性胃病中西结合诊断与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胃病中西结合诊断与治1.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慢性胃病中西结合诊断与治疗慢性胃病中西结合诊断与治疗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断治疗浅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西医诊断治疗李乾构:北京中医医院课前问答课前问答1.功能性消化不良与人的精神状况有关吗?A 有关B 无关2.1999 年的世界胃肠大会确定了罗马标准。新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几种类型?A 1 种B 2 种C 3 种D 4 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认为,FD 的患病率高达 20%40%,年发病率在 1%以上,占消化门诊的 50%左右。西方对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发病率约为 19%78%。1999 年世界胃肠大会确
2、定了罗马标准。新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 3 型:运动障碍型、溃疡样型、不定型。将有反流症状的患者从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中剔除,归为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根据临床主症不同而分别称谓痞满、胃痛等。上腹部痞满,餐后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痞满的范畴;临床表现以上腹部疼痛或胸骨后疼痛为主症者,应属于中胃脘痛范畴。中医痞满病相当于 FD 运动障碍型;中医胃脘痛病相当于西医 FD 溃疡型。一、中医病因病机一、中医病因病机FD 的发病可以概括为以下八种,一是禀赋不足、脾胃虚弱;二是饮食伤胃、胃失通降;三是劳倦伤脾、脾失健运;四是情志伤肝、肝郁气滞;五是内伤外感、湿热中阻;六是水湿内停、痰浊滞胃;七是虚
3、火内盛、胃阴不足;八是日久湿滞、寒热错杂。但多因饮食不节与情志所伤所致,一方面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往往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损伤脾胃,即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加,精神日益紧张,致情志抑郁,伤及气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受损,纳运失调,形成食积、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阻滞中焦气机,脾胃升降失司,导致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出现上腹痞满、纳呆早饱、疼痛嘈杂等一系列主要症状。FD 病位在胃,涉及肝脾,大致可归为脾胃损伤、纳运失常;肝气郁结、气机不利;气血瘀阻、痰湿阻胃。脾虚为本,气滞血瘀、食积痰湿等实邪为标。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即脾虚气滞,贯穿疾病的始终。脾
4、胃正常生理功能是纳和化升和降、燥和湿的矛盾统一。临床需要特别重视脾胃气机的升降,如胃气不降则糟粕不能下行,其在上则胸闷哽噎,在中则胃脘胀痛,在下则大便秘结;若胃气不降反升,可致嗳气呃逆,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若脾气不升,则不能运化精微、益气升血,可致餐后脘闷,食后思睡、腹胀腹泻、消瘦乏力、精神倦怠等;若脾气不升反降,则中气下陷,症见腹部坠胀,肛门坠胀,大便滑脱失禁。因此,治疗 FD 要求把握气机升降,注意脾之升清、胃之和降,且时时勿忘肺气宣降、肝气调达,此治 FD 之大法。治宜标本同治,以健脾理气法为基本治法。二、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二、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 排空延缓研究表明 30%80%的病人有
5、胃排空延缓。消化间期和消化期动力异常消化间期动力异常,表现为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期出现次数减少或缺如,最近研究还发现 MMC期胃窦动力指数降低,远端胃窦正向蠕动收缩减少,逆向蠕动收缩增加,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百分率降低,同时孤立性幽门收缩波(IPPW)增加和单纯十二指肠收缩增加,表明 FD 患者胃排空下降而阻力增加,可能是胃排空延缓的重要原因;消化期动力异常,25%56%的 FD 病人有餐后胃动力低下,存在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下降,IPPW 增加等压力异常。食物分布异常最近研究发现 FD 病人胃中间横带明显增宽,造成胃内食物过
6、多、过快地进入远端胃,导致胃内食物分布异常。十二指肠胃反流FD 病人存在幽门关闭不全,会使大颗粒物质排入十二指肠损害幽门的过筛作用,并增加了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机会。胃电异常FD 病人常表现胃电节律紊乱,包括胃动过速、胃动过缓和胃电无节律。并表现为餐后胃电功率不升高,餐后胃窦动力指数下降。胆道运动功能障碍胆囊排空及再充盈延缓。胃感觉功能异常大约 50%的 FD 病人存在胃敏感性增高。心理障碍Talley 的研究表明,FD 患者较健康人更易具有焦虑、压抑和疑病等心理障碍。HP 感染50%的 FD 病人 HP 阳性。迷走神经张力低下迷走神经张力低下,导致近端胃容受性舒张障碍和胃窦收缩减弱。胃运动功
7、能检查 钡条胃排空法:测餐后 5 小时胃排空率,50%以上为正常,50%以下为延缓。此方法简便、特异性较强。核素胃排空法:将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混匀于标准食物内,口服后用伽玛照相机在胃区进行连续照相,不仅可获得胃区的动态图像,同时可获得胃排空时间。此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均强,为胃排空检查金标准,但费用昂贵、操作较复杂。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压力测定:消化间期胃幽门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期变化:期为静息期,无收缩波发生;期胃不规律收缩期;期为持续强有力收缩期,胃窦部收缩频率为每分钟 3次,十二指肠 1012 次,收缩持续时间至少 2 分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常有 MMC期的缺如。该方法定
8、位、操作较难,导管费用较高,临床上尚未普及。胃电图:主频每分钟2.4 次为胃动过缓,每分钟 2.43.7 次为正常节律,每分钟3.7 次为胃动过速。此方法特异性及敏感性尚有争议。三、诊断、鉴别诊断三、诊断、鉴别诊断1、诊断标准:罗马标准在过去 1 年内至少 12 周有以下症状:持续或间断性上腹正中疼痛或不适;上腹痛和上腹不适未能在排便后缓解,亦未见有粪便次数和外形的改变(即不是 IBS);包括内镜检查未发现胃部器质性病变。通过内窥镜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排除胃、肝、胆、胰及肠道的器质性病变,除外消化性溃疡,肿瘤,反流性食道炎,肝胆胰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及其它系统疾病的一组临床症候群。2、鉴别诊断:
9、由于本病的诊断方式是有主诉加排除诊断相结合,所以需借助 X 线、B 超、内窥镜等实验室和影像学现代检查手段排除胃、肝、胆、胰及肠道的器质性病变,除外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肿瘤、反流性食道炎、肝胆胰疾病、肠激惹综合症及其它系统疾病。四、治疗进展四、治疗进展1、中医辨证论治1.1 脾胃虚弱痰湿证主症:胃部痞满、餐后早饱次症:食后腹胀、呃逆嗳气、大便溏粘、胸脘胀闷、疲乏无力、痰涎量多、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诊断:凡具备主症和任意两项次症,即可诊断为 FD 脾胃虚弱痰湿证。辨证:脾气不运,聚湿成痰治法:健脾助运,祛湿化痰方药:健脾消痞方党参 10 克 白术 10 克 茯苓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胃病 中西 结合 诊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