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优秀教案(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优秀教案(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儿童文学教案学好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内容,学好它,有助于以后的教学,更好找工作;有利于培养教育亲人、后代,亲近儿童。儿童文学这门课的目标: 不仅要会欣赏和评论儿童文学作品,而且要会教,还要能够修改和创作改编一些儿童文学。要求:认真听讲,多看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特别是结合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作品来看。参考阅读书目:1、王晓玉主编儿童文学作品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每册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课文;3、中外优秀儿童故事选(上、中、下);3、选读一本中长篇儿童小说(如男生贾里);4、安徒生童话集;5、伊索寓言。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本章教学目
2、标:了解儿童文学的范围,理解儿童文学的含义,掌握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了解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概念和范围一、“儿童文学”的含义1、儿童:315岁2、文学:情感、文采、语言作品(文学是语言艺术: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3、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二、儿童文学的范围1、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范围较广,不一定专为儿童创作)(1)民间口头文学(牛郎织女)(2)一些蒙养读物(3)“陶冶性情”的成人文学(4)古典文学中的一些篇章2、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儿童
3、文学儿童读物,为啥?(1)按读者对象分: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2、按体裁分:诗歌(儿歌和儿童诗)、童话、寓言、故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科学文艺、图画文学、戏剧文学、影视文学。(请看课本目录,你认为哪些是重要的?)第一章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美学特质:艺术品性(审美方面的特征)1、纯真 纯洁真诚。2、稚拙 稚气而拙朴,如小万卡的信,没有严谨的逻辑,没有深藏的城府。3、欢愉 喜剧性、趣味性、幽默感,欢快轻松(不沉重,没有血腥味)。4、变幻 充满幻想,奇异而富于变化。5、质朴 自然、纯朴,用最简洁、自然的文学形式来表达最本真的生命意趣和形态。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1、儿童文学的功
4、能2、小学审美教育的原则(1)直觉性原则(不经过抽象逻辑思考)不能太深奥;(2)非功利性原则(不是为了能受到表扬、能考高分而学);(3)情感性原则(以情感人):教师的、学生的、教学内容的情感)。3、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及任务语文教育4、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A、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提供材料;B、为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意识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育提供材料。(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A、更好地理解儿童、接近儿童;B、激发自身创造力和生命力。5、儿童文学在小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1)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培养;(2)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3)有助于培养小
5、学生的创造精神。本章小结:这一章重点掌握儿童文学的含义(抓住“专为儿童创作”、“适合他们阅读”、“独特艺术性”、“丰富价值”四层含义)及其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的美学特征。课外作业:去图书馆查找一些儿童文学作品。(下次课提问)教学后记:一定要通过强调儿童文学的重要性和突出儿童文学的趣味性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受对象教学目标:理解儿童作家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教学重点: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一)独特的精神气质拥有童心、与儿童亲缘;(二)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
6、;儿童文学作家二、小学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优势与局限优势:熟悉儿童生活,了解儿童的心理、思想,素材丰富。局限:容易重教育主题,而缺审美眼光。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一)儿童写作的历史和现状古:骆宾王咏鹅、白居易、王勃今:刘倩倩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见作品选37页)(二)儿童写作的特点和意义特点:自然率真、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更加坦诚、大胆表达思想感情。意义:满足了表现欲,激发了创造力,提高了文学表现能力。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一、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1、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受者。2、成人读者出现的原因(1)身份、职业需要(为了引导、帮助儿童读者);(2)天性喜欢儿童、儿童文学
7、。二、儿童读者的特殊性1、生理层面:文学接受能力结构中保留了比成人读者更多的身体动作意识和功能,儿童读者的阅读感受是以生理上的感觉和快感为基础的。 2、心理层面: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都会渗入文学能力结构。 3、文化层面:从自然行为走向审美的文化实现(自然4、文化差异:东方与西方。四、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一)儿童的年龄特征1、年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见38页)2、儿童时期(315岁)幼儿期(36):口头语言能力发展快、形象思 维;童年期(712):书面语言、抽象思维、自我意识;少年期(1315):向成人过渡。(阅读方法介绍:38页倒数第二段,分三个层次)(二)儿童
8、年龄阶段的适应性1、儿童文学幼儿文学:对现象世界的描绘,游戏化、音乐性、美术性,更多纯真和稚拙的美。童年文学少年文学2、为什么儿童文学具备明显的年龄阶段适应的特点,而成人文学却不具备?A、儿童读者文学能力常变动、重新建构;B、呈现同步的年龄特点(相同或相似的时间轨迹)。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应该抓住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儿童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特征,给儿童文学的创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课外作业:说说儿童读者的特殊性怎样决定了儿童文学的特征,它们有怎样的对应关系?教学后记:注意让学生思考儿童与成人有哪些不同。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教学目标:掌握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教学重点:儿童文学的故事性。教
9、学时数:6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1、故事情节:作品中一系列具有因果关系的生活事件的循序发展、环环相扣形成故事情节。2、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性质。(故事一定要有故事情节)3、儿童的阅读为什么尤其注重故事性?儿童读者的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二、故事性的构成 (一)“故事元”与“矛盾体现物”1、故事元:基本故事,是故事发生的中心,是故事的母体。2、相同故事元可以有不同的故事。3、故事元与情节的区别:故事元可以是没有个性特征的,它只不过是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环境中活动而产生的中心事件;而情节
10、却是具有个性特征的,它运用其构成的最小元素细节对中心事件进行演绎。4、“矛盾体现物”:即道具,用以推动情节的展开。(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火柴,跳水中帽子,风筝在天空飘中的风筝等。)(二)传奇性与意外性(离奇曲折、不同寻常):利用偶然、巧合、夸张、超常的形式、幻想等手段来达到。(三)完整、连贯、生动、曲折完整:发生、发展、转化全过程(即有头有尾)。连贯:节奏紧凑,不松散(无大跨度的跳跃性)。生动:令人难忘,引人入胜。曲折:情节起伏,有悬念。(四)悬念与气氛控制悬念:悬而待解的疑端,常出现在紧要处、紧张时刻。(电视连续剧集与集交结处常有悬念。)(五)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语言2、特殊的构成方式(1
11、)三迭式(如“三打白骨精”)(2)连环式(反复至少有四次,如尾巴)(3)对立式(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对故事性的依赖程度会有所不同。)1、儿歌、儿童诗:(小小情节)吸引儿童读者的注意力。(叙事诗情节突出,故事性强。)2、童话、小说: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性格型”故事,见53页)3、寓言:荷载思想(故事简洁)。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一、形象性形象:具体形状或姿态,与抽象相对。形象性表现在鲜明、生动、具体。如何使语言富于形象性?(1)(通过想象、联想、比喻、拟人、夸张)使事物亲切、熟悉;(2)(用拟人、夸张)增强动作感;(3)增强色彩感。
12、二、简洁性文学语言三、音乐性语言包括意义层面和声音层面(字音、语调、节奏、押韵)短促有力明朗向上缓慢肃静平淡或悲哀押韵响亮易于吟唱、乐于吟唱四、叙述性(叙述故事)“讲”故事(叙述是与议论、描写、抒情并列的概念。)儿童文学强调故事性的特点导致它的语言重视叙述性。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一、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一)定义:插图是分插于作品中的图画。(二)重要地位1、帮助儿童从完全读图阶段过渡到完全的文字阅读。2、是吸引儿童、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3、便于小读者的阅读并增强阅读效果。(三)分类1、按色彩分:彩色与黑白。2、按技法分:线描与水彩。3、按表现方式分:写实与抽象
13、。二、插图的特征(一)直观性(具体、形象、突出事物特征、想象补充、夸张放大)图画本身就具有直观性特征。(二)依附性(依附于作品文字的表述)要求:(1)反映作品内容;(2)体现出所反映内容的特征(如“老”:长长的胡子);(3)有审美价值(趣味性)。(三)延伸性:使文字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延伸,揭示主题。(四)艺术性:具有儿童可接受的审美特点。要求:1、采用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散点透视):比例可以改造、夸张。2、夸张、大胆、反常规地运用色彩。3、贴近儿童的欣赏心理和习惯。三、插图的功能(一)助读功能(插图是文字的说明和补充,是对文字的图解,能将读物的内容浅显化、通俗化、直观化。)(二)再创造功能:重新
14、创建自己对文字和图画的理解。本章小结:儿童文学的故事性、语言特征、配有插图都与儿童的接受水平和能力及欣赏趣味有关。课外作业:思考儿童文学的语言与成人文学的语言应该有何不同。参考资料:儿童文学作品选读教学后记:多用实例让学生记住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第四章 儿歌 儿童诗教学目标:理解儿歌和儿童诗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特征,了解它们的类型,能够指导儿童阅读欣赏儿歌和儿童诗,会创作儿歌和儿童诗。教学重点:儿歌和儿童诗的特征。教学难点:儿歌和儿童诗的创作。教学时数:10课时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尽量让学生多诵读)教学过程:第一节 儿歌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一)含义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吟唱的简
15、短的“歌谣体”诗歌。(古称“童谣”)儿歌是一种口头文学。(二)特征1、强调听觉,重音韵节奏。产生节奏感的原因:节拍和押韵。(1)节拍:诗句的停顿。A、各句节拍、字数都一致(矮矮的鸭子92)B、节拍一致,字数不一致;C、节拍不固定(多)。练习:请大家分析一下十二生肖歌的节拍(第93页)。(2)押韵A、句句押韵容易上口,但呆板(摇摇船见作品选第8页);B、隔句押韵(首句和双句)用得最多(不倒翁见作品选第11页);C、不断变换韵脚(“连锁调”中,如93页捏泥巴);D、一字韵(字头歌:子、头、手;末字儿化;语气词)。2、单纯浅显,易记易昌(排排坐)。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坐火车)。游戏增强趣味性、幽
16、默感。二、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1、就分节而言一节式: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两节式:常采用对比或反复修辞。多节式(三节以上):结构自由,内容较丰富。2、就句式而言二言七言。杂言(运用最广)(“三三七句式”:多节,每三句,前两句三言,第三句七言)。3、儿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设问、反复、比喻、比拟、对比、顶针、摹状(描摹形状,摹是照着样子写或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回环(人过大佛寺、客上天然居)(注意诗歌的分行,分行标记“/”)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请各种记一个例子)(一)摇篮曲哄孩子睡觉时吟唱的柔和舒缓,对孩子的作用在“声”不在“义”。(二)问答歌(设问作答)一问一答式和连问
17、再答式(不超过四组)。(三)连锁调(捏泥巴93页)用顶针修辞,中途换韵。(四)颠倒歌(小槐树76页)故意颠倒地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较幽默,锻炼逆向思维。(五)数数歌(识别的标志:必须有数的排列)(书中列出七中形式)(六)绕口令(虎和兔94页)由许多双声、叠韵和发音相近的字词组成。(七)时序歌(时令歌)引导儿童据时序的变化去认识、了解自然现象。(注意与数数歌区别:目的不在数数,而在认识自然现象。)(1)季节顺序;(2)月份顺序;(3)日顺序;(4)节气顺序(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八)其他形式(78页)第二节 儿童诗一、儿童诗
18、的含义1、定义: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抒写儿童情趣和心声并与儿童的理解水平、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诗。2、与儿歌比较:儿 歌:歌,吟唱。儿童诗:诗,吟诵。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一)高度凝练地表现儿童生活和内心世界(儿童心理、情感、生活和理想)。(二)体现儿童特有的趣味和情调:天真、热忱、活泼、敏捷、任性。(用乐观积极的笔调来传达)(三)以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抒发情感(形象性)。“形象”的三种含义: (1 )能引起人的思想获感情活动的具体 形状或姿态;(2 )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3 )指描绘或表达具体 生动(形容词)。 (用拟人、比喻
19、、夸张等艺术手法使形象生动鲜明) (四)用富于音乐性 的语言传达诗意。 三、儿童诗的类型 (大多诗歌以抒情为主,但儿童诗的抒情 功能与叙事 功能并重,这是因为儿童文学的故事性特点。)(一)生活诗(让我们荡起双桨)通过对儿童现实生活的表现来抒发感情。(“爱”和“美”的主题)(二)自然诗(谁看见过风)用诗的形式,从儿童的视角来观察自然、解读世界,展现自然之美的儿童诗。(化抽象为形象)(三)童话诗(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以诗歌的形式讲述童话故事的儿童叙事诗。特点:完整的故事、奇妙的幻想、拟人化的形象、优美的旋律、凝练的诗歌语言。(兼有诗歌和童话的特点)(四)科学诗(大自然的语言)描写和表现科学知识内容
20、。特点:科学性与诗性完美结合。(科学诗有时与自然诗难以区分。)注意:1、各种类型的诗歌有可能交错重叠,如我们的土壤妈妈是科学童话诗;2、叙事诗一般比较长。第三节 儿歌和儿童诗的阅读指导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1、两者合称儿童诗歌。2、区别:3、联系:作用相一致:使孩子活泼可爱,培养创造性思维;从中得到感悟启发;有助于语文学习。4、儿童诗歌的分析:主题,结构,表达方式,优、缺点等。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法1、把握艺术表现手法(P74)注意儿歌怎样把要说的事物通俗化。2、把握儿歌句式短小、节奏明快、追求口语的特点。3、配合游戏。4、多朗读(有表情地)。三、阅读欣赏儿童诗的一般方法(领悟情感、
21、再现意境、揣摩语言、探究写法)1、反复朗诵体会情感倾向。2、分析、理解意象再现意境。(意象、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或情调。)3、分析修辞手法。(通感:简单讲,指各种感觉相互连通、互相影响。“红杏枝头春意闹”、“高山流水”)4、揣摩“诗眼”,品味言外之意。(诗眼:点睛之笔,用得灵动、贴切、有张力的关键性词语。)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一、作家链接(同学们自己看)二、作品导读:学会分析儿歌和儿童诗,学会指导儿童阅读欣赏,可以从内容主题、语言特点、结构、修辞、类型等方面去分析。三、课堂作业:写出矮矮的鸭子、手套的导读。四、课外作业:创作两首儿歌和一首儿童诗(一星期后交)
22、;教程和作品选里的所有儿歌和儿童诗都要反复去读,要能背诵一些。本章小结:这一章很重要,大家不仅要会指导儿童吟唱欣赏儿童诗歌,而且我们要背熟一些儿童诗歌,要能创作儿童诗歌,特别是要会编儿歌。参考资料:儿童文学作品选读、数青蛙、小花狗等等视频资料。教学后记:一定要让学生多读,特别要让学生知道儿歌的最重要的特征是要押韵、易记、好唱,自己创作出一首儿歌后,一定要读一读、唱一唱。第五章 童话 寓言教学目标:理解童话和寓言的含义,掌握它们的特征,掌握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童话的形象类型,能够概括寓言寓意,能够指导儿童阅读欣赏童话和寓言。教学重点:传统童话的特征。教学难点:寓言的多层寓意。教学时数:10课
23、时教学方法:举例讲解法。教学过程:第一节 童话一、童话的定义、起源和发展(一)定义: 一般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二)童话的起源和发展1、童话发生于民间,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历史久远的神话和传说。2、神话、传说与童话 神话(对神的膜拜)宗教 传说(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历史 童话(失去对信仰和实践的指导功用)文学茅盾先生曾下过一个定义:“神话是一种流行于上古时代的民间故事,所叙述的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可是古代人民互相传颂,并确信是真的。” 传说是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或某事的叙述。传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说在民间主要是口头上传播的,一个传一个,一代
24、传一代。(2)传说一般都是较为远古的人或事。(3)传说一般都含着某些深刻的道理。注意:神话、传说和童话的划分不是绝对的。 3、童话的发展 传统童话(民间童话) 现代童话(创作童话)1、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1)开头和结尾:如“从前”、“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2)情节发展过程:重复性的叙事模式(如“三段式”的重复)。2、鲜明的主题(抑恶扬善):用极端和对立的方式,所以鲜明直接,一目了然,不是模棱两可。(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呈现儿童的纯真世界(现代童话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民间童话反映成人的思想愿望,针对普通民众。)(个体的童年是种族童年的复演,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有着惊人的相似。)2、
25、表达成人的童年梦想(成人能够在现代童话中找寻自己的童年。)3、创建个性化、多样化的文本样式(不可复制)(1)双线结构:现实世界与童话世界(魔幻世界)同时并行、交错存在。(2)现代童话(小说童话)独特性的表现“似是而非”A、地点陌生化(梦中、镜子里);B、人物超自然、超现实,又联系现实;C、时间有弹性,可长可短。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拟人、夸张、颠倒、象征)(一)拟人1、定义:指赋予人类以外有形或无形、具体或抽象的客观存在或主观意识以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言行能力。2、运用方式:让动、植物(可以是任何事物)开口说话,物性与人性统一(但有的童话突破这一规定)。(二)夸张1、定义:是将描写对象的某些
26、特征进行有意识的放大和强调,从而突出其本质特点以增强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2、童话的夸张与一般写实性文学中的夸张的相对区别3、童话里夸张的运用(1)人物形象的夸张(豌豆公主、长腿七、短腿八);(2)情节的夸张(整体的和局部的);(3)细节的夸张(木偶说了谎话鼻子就变长,猪八戒一起坏心就变猪头);(4)环境的夸张。(夸张与想象力紧密相连)(三)颠倒1、定义:有意识地违反既定的现实逻辑关系。2、作用:得到很多奇异的感受和景象;在现代童话中,颠倒世界的出现则明显带有作家的批判意识。(特别法庭)(四)象征1、定义:通过某种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表现某种抽象的观念、思想或情感。2、依据:象征物与被象征
27、物的某种类似性或联系性。 玫瑰爱情 百合纯洁3、很多大家熟悉的象征物逐渐形成固定的符号及内涵(如丑小鸭),但由于时代环境、地域文化、接受对象的不同,象征所表现的对象往往没有确定的指称,具有歧义、多义的特点(如狗、狼)(a lucky dog 幸运儿)四、童话的形象类型(传统童话的形象往往是类型化、符号化的,现代童话的形象往往是典型、有个性。)(一)超人体童话形象1、定义:指那些以超自然面貌出现的、具备创造奇迹的超常能力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物的形象,生命体、无生命体甚至是观念想象中的宝物。(如神仙、鬼怪、金鱼、宝葫芦、七色花等)2、特点:往往不具备十分鲜明的个性,常起中介作用。(二)拟人体童话
28、形象(最常见)“万物有灵”儿童和原始人的观念1、定义:运用拟人手法,将人类以外各种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以后就形成了拟人体童话形象。2、特点:物性与人性交叉统一。3、类型:动植物,无生命物,抽象的事物、概念及自然现象等。(三)常人体童话形象1、定义:是指以寻常人的面貌出现在童话中的人物。2、常人体形象的三种类型: (1)(他们)和超自然人物、超自然世界有着密切联系,有时有神奇能力(如马良); (2)(他们)被放入一个非常态的情景(如梦中或幻境里),与现实时空拉开较大距离; (3)(他们)看起来就是与现实完全对应的常人(如皇帝的新装中的形象)。注意:超人体、拟人体、常人体三种形象并不互相排斥
29、,有时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童话角色身上。第二节 寓言一、寓言的含义与历史形成(一)含义1、定义:寓言就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2、两个要素:寓意和故事。3、含义的演变:(三)寓言的历史形成1、起源于民间,继承、借鉴、吸收神话和传说的养分,突破蒙昧思想,注入哲理。寓言标志人类理性思维、自我意识的觉醒。2、三大发祥地: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伊索寓言。印度:民间寓言、佛经寓言。中国(先秦):散文的附庸。3、中外寓言的发展共同显示出一种趣味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寓言的特征(扩展到三要素:故事、寓示、寓意)寓示:是沟通故事和寓意的桥梁,是两者之间的中间环节,有时它以
30、直接明白的话语引出寓意,有时则通过间接的暗示让读者领会寓意。(一)教训性1、寓意是寓言的灵魂,寓言的目的就是为了阐明教训或哲理。2、寓言的两种类型(界线不是很清楚):(1)讽刺型寓言:以辛辣的讽刺为基础传达寓意,通过否定、讽刺反面角色进而达到正面说教的目的。(刻舟求剑、狐狸和葡萄)(2)经验教训型寓言:总结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生产、学习、做人、政治阶层等各方面的经验教训。(扒苗助长、千金买马3、好多寓言有多层寓意。(如买椟还珠:卖者以文害用;买者怀文忘值,无知,不识货。(二)比喻性1、寓意于言的特性决定了经验教训的传达必定带有一定的曲折性,以故事为载体。2、任何一篇寓言作品本身都是一
31、个完整的讽喻,这是寓言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根本特征。3、寓言的比喻与一般的作为文学表现手法比喻不同,它讲求整体性。4、比喻的方式:(1)用具体的生活事件(叶公好龙);(2)用拟人化手法(狐假虎威)5、用具体的故事、形象来以物喻人、以此喻彼、借古讽今象征型艺术。6、比喻实际上就是寓示的主要方式,是故事与寓意的中介。(三)讽刺性(通过犀利的言辞、机智的幽默来实现)方法:1、直接讽刺(通过反面形象的塑造);用孔雀毛装扮的八哥拉封丹【拉封丹(1621-1695),法国诗人,以寓言诗名世。讲故事兼说理,本不是诗歌所长,但拉封丹做得很成功,他的寓言诗采用自由观察者的视角,文雅、宽容、幽默,乐于赞美常识。】
32、一只八哥拣起孔雀脱下的羽毛,就照他的模样打扮起来。他骄傲地在孔雀中间昂首阔步,认为自己真是个人物。有只孔雀把他认出来了,他就被大家讽刺、挖苦、捉弄、嘘赶和侮辱,孔雀先生们把他的毛拔得一干二净,使他的样子非常可怕,他想到同类那里去躲一下,也被他们推出门外。像他那样的两脚八哥真不少,他们常常打扮自己,用别人脱下来的皮和毛。大家管这样的人叫抄袭家。2、从正面角色的经历和实践入手(小马过河)3、从正反面的冲突中讽刺反面角色(愚公移山);4、用极度夸张的方法(掩耳盗铃)。(四)语言特色精炼简洁的概括性。(寓言可以说是叙事性文学中最简短的一种。)1、在主旨的把握上:故事单一,人物形象都较简括。2、在语言形
33、式上:简约而犀利、尖锐而明快。(“理智的诗”别林斯基)三、寓言与童话的联系与区别(一)联系:都具有较强的幻想色彩,都比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有时难以区分。(如小猫钓鱼童话,但讽喻性很强;金翅雀寓言,但比较长,情节完整、人物丰满。)(二)区别:1、主题设置不同:寓言训诫味明确(重说理);童话更少训诫,更多童趣(重情趣)。2、寓言的虚构与幻想的展开常受限于理性逻辑的框架,而童话的虚构和幻想更灵活。3、文本构造不同:寓言情节单纯、叙事简洁,人物形象单一、抽象化、符号化;童话情节曲折,结构复杂,重细节,人物有个性、典型、多样。(三)各种文体交叉形成童话寓言或寓言童话、寓言诗、寓言体小说、
34、寓言剧等。(中国古代的很多寓言被提炼、概括为约定俗成的成语典故。第三节 童话和语言的阅读指导一、童话阅读指导(一)把握童话类型传统童话把握情节、训练复述现代童话把握作家创作风格(二)感受童话意境(充满幻想,神奇美妙)传统童话:一个世界(想象的),意境清晰明朗。现代童话:两个世界(现实的和想象的)如何沟通,找出桥梁。(三)体味艺术特色1、感受情绪氛围:崇高悲壮、忧郁、热闹有趣、轻松欢快等。2、考察艺术表现手法:拟人、夸张、颠倒、象征(浮云)。3、说出最深刻的印象:鲜明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意境、诗化的语言等。(四)分角色朗读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二、语言阅读指导(一)
35、解读故事1、教育性与趣味性结合。2、扩写语言,寓言童话化。(二)概括寓意(寓言的目的就是要传达经验和教训) 1、概括寓意,明确讽刺对象。(乌鸦兄弟、会摇尾巴的狼、狐狸和乌鸦)2、联系现实生活,多角度挖掘寓意。(买椟还珠、狐狸和猴子)(三)学习寓言中语言的简洁性和概括性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一、作家链接格林兄弟、安徒生周瑞(热闹派)、冰波(抒情童话)世界三大著名寓言作家:伊索(古希腊)、拉封丹(法)、克雷洛夫(俄罗斯)二、作品导读寓言画鸟的猎人比较难理解,注意猎人最后说的一段话。三、作品推荐要求:两本书上的作品都要去看,看完要作些分析。(考试时有510分是考作家、作品、人物的,比如给出
36、一个人物名字,你要知道来自哪篇作品。)本章小结:这一章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寓言和童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好。本章作业(课外自愿做):尝试写一篇寓言或童话。童话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写:童话类型、艺术特色(情绪氛围、表现手法、最深刻的印象、语言特色等)、主题等。课堂作业:分析狐狸和猴子的语言特色。(顶针修辞、相似句式反复、多用短句、精炼概括。)参考资料:儿童文学作品选读;网上下载的一些作品实例,如扣子老三、乌鸦兄弟、会摇尾巴的狼等等教学后记:一定要结合具体生动的作品实例来讲解,是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对于学生学过的作品实例,要挖出新意,让学生感到熟悉
37、而又陌生。事实证明,学生喜欢学这一章,教学效果较好。第六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教学目的:掌握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的含义和特征,了解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的类型,掌握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能够指导儿童阅读欣赏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尝试创作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教学难点: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重点: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的特征。教学时间:10课时。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节 儿童故事一儿童故事的含义和特征(一)含义1、故事:是叙述性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比较适合口头讲述。2、儿童故事:指内容单纯,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完整连贯
38、,与儿童的接受和欣赏能力相适合,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样式。3、题材来源:儿童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界万物景象(动物世界),古往今来的事件。(二)特征1、完整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A、从文学本体来看,生活事件的完整性是构成故事的基本前提;B、从接受主体来看,故事的完整性能够满足儿童的阅读需求(吻合儿童阅读心理)。2、生动性情节:一系列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的发展过程。生动性:新奇有趣、惊险曲折、温暖动情,动人心魄、引人入胜。天上掉下一只烤鸡来(151页)3、趣味性(给儿童读者带来笑声):从情节、人物言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增加幽默、风趣、滑稽。二、儿童故事的类型(有
39、不同划分标准)从创作角度分:民间故事、改编故事、创作故事。从内容分:生活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科学故事、人物故事、动物故事。从体裁分:散文体、诗体、谜语故事(可归为按内容分一类)。从表现形式分:图画故事、文字故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故事类型(它们有交叉):(一)民间故事1、定义:儿童文学意义上的民间故事,指除民间童话和民间动物故事以外的、在民间口头流传、适合与对儿童讲述并为儿童所喜爱的故事。它是包含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具有一定传奇性和幻想成分,篇幅较短的口头文学。2、特征(像传统童话的):(1)时间地点模糊;(2)人物类型化,常以人物身份来代替人物名姓;(3)情节单纯而
40、完整;(4)情节重复、类型化3、种类(1)民间生活故事:长工和地主、三兄弟、巧媳妇、传授生活经验的故事等。(2)民间机智故事:阿凡提的故事、巴拉根仓的故事等。(3)民间笑话故事。(二)改编故事1、定义:指以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为依据而改编的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也称文学名著故事。2、特点(1)保持原著的故事元(P45)、主题思想、主要人物和主干情节;(2)变原著体裁为以叙述为主的故事体裁,突出故事性;(3)强化情节,变书面语言为文学口语,同时兼顾原著的语言风格。(三)生活故事1、定义:指取材于儿童生活、反映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生活事件的短小故事。2、种类:以人为主、以事件为主。3、主题:以巧妙委婉
41、的方式,在温暖欢愉的故事氛围中张扬美德、批评缺点错误。(四)历史故事1、定义:指以史实为依据编写而成的、适合儿童欣赏和聆听的的故事,是历史和文学相结合的产物。2、种类:历史人物故事和历史事件故事。(五)谜语故事1、定义:指以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谜面,并于其中隐藏谜底的故事。2、特点:故事性强、谜底设置巧妙。(六)动物故事(有些是童话,如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是童话故事。可以说,童话本身就是故事中的一种,我们经常说童话故事、寓言故事。)1、定义:指取材于动物世界,以动物为主人公,描写它们的生态、习性,或借动物形象象征人类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故事。2、特点:结构单纯、篇幅短小,有幻想性、趣味性,有“人
42、物”、有情节。3、种类(1)解释型:解释动物的习性(或主观或客观,如对“猫为什么捉老鼠”的主观解释)。三、儿童故事与其他体裁的关系(一)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1、联系:都有较强的故事性,都有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2、区别(二)动物故事、动物小说、动物童话、动物寓言动物故事:单纯,没明显的哲理性和道德教训,对动物的描写更真实准确,拟人。动物童话:情节曲折、内涵丰富,更多幻想性,拟人。动物小说:情节曲折、内涵丰富,动物不开口说话。动物寓言:很强的哲理性和道德教训,拟人。注意:文体的划分是相对的。第二节 儿童小说一、儿童小说的含义和特征(一)含义1、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43、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对环境的具体描绘来反映社会生活。(三要素)2、儿童小说: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小说性、儿童性)(二)特征:充分地表现儿童情趣(儿童小说与成人小说的根本区别)。1、喜剧性(幽默、滑稽、谐趣);2、惊险神奇;3、悲中带喜、喜中寓悲的悲剧色彩。二、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主题、人物、故事、细节、题材、语言、艺术手法)(一)故事(情节)1、定义:故事也叫做故事情节,指一系列生活事件的演进过程和人物性格形成发展的历史,它展示着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是小说创作三大要素之一。2、特点:单纯明了、集中紧凑。(二)人物(“三要素”的第一要素,小说创作的中心环节)1、儿童小说与儿童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儿童小说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2、以儿童为主。(注意概括儿童人物形象常用的词语:天真幼稚、好奇好动、调皮贪玩、聪明活泼;富于幻想、不甘平凡、喜欢刺激;可爱可笑又可气;顽皮的小淘气;马虎、慌乱、说大话等。)3、儿童小说中的某些形象和一些童话小说中塑造的的常人形象,有时是很难截然区分的,也可能充满理想浪漫色彩。4、儿童小说中也有成人形象。(三)主题要求:1、应该明朗,借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