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14 氮及其化合物 课件 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14 氮及其化合物 课件 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14 氮及其化合物 课件 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氮及其化合物氮及其化合物1.掌握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掌握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质和应用2.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3.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了解氮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一、氮气及其常见氧化物1.氮的固定:是空气中游离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化合态氮的过程。游离游离化合化合人工人工2.氮气(1)氮气的物理性质: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约占总体积的中
2、约占总体积的4/54/5。雷雨天产生NO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工业合成氨(2)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氧气反应:_(导致汽车尾气中产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与氢气反应:与氢气反应:_(工业合成氨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的反应原理)。N2O2=2NO放电或高温放电或高温N23H2 2NH3高温高压高温高压催化剂催化剂常温稳定,高温活泼。常温稳定,高温活泼。2.氮的氧化物:氮元素有氮元素有1、2、3、4、5 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性质NONO2
3、色、态、味色、态、味溶解性溶解性毒性毒性有毒有毒(跟血红蛋白结合跟血红蛋白结合)有毒有毒与与氧气氧气反应反应不反应不反应与与水反应水反应不反应不反应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法与环境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空气中的空气中的NO、NO2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汽车尾气、硝酸工厂等,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可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无色无味气体无色无味气体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难溶于水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 2NOO2=2NO2 3Cu+8HNO3(稀稀)=2NO+ 3Cu(NO3)2
4、+4H2O Cu4HNO3(浓浓)=2NO2+ Cu(NO3)2+2H2O 易错辨析判断正误判断正误(正确的画正确的画“”,错误的画,错误的画“”)。(1) 1 mol N2与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分子数为2NA()(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3)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目为0.1NA()(4)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溶液吸收尾气()(5)NO2通入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溶液中始
5、终无明显现象()(6)在实验室里,在实验室里,NO和和NO2均可用排水法收集均可用排水法收集()(7)常温下,常温下,N2既能与既能与O2反应又能与反应又能与H2反应反应()随堂练习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A2.在一定条件下,将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和O2的混合气体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通入足量水中,充分
6、反应后剩余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气体(同温同压下同温同压下),则原,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1.2 mL2.4 mL3 mL4 mLA BC D随堂练习D氮氧化物溶于水的问题分析无论是单一气体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的中的两者的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混合气体,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2HNO3NO,2NOO2=2NO2,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故若有气体剩余只能是NO或或O2,不,不可能是可能是NO2。(1)若若NO和和O2(体积比为体积比为4:3)通入水中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4HN
7、O3。(2)若若NO2和和O2(体积比为体积比为4:1)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4HNO3。二、硝酸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硝酸是硝酸是_色、易挥发,有色、易挥发,有_气味气味的液体,能的液体,能以任意比溶于水以任意比溶于水。无无 刺激性刺激性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具有酸的通性: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浓硝稀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2)不稳定性:不稳定性:_。(3)强氧化性: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强氧化性: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
8、氧化性越强。越大,氧化性越强。与金属反应。与金属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_;浓硝酸与铜反应:浓硝酸与铜反应:_。与非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浓硝酸与浓硝酸与C的反应:的反应:_。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可氧化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等还原性物质。稀硝酸与稀硝酸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Cu8HNO3(稀稀)=3Cu(NO3)22NO4H2O Cu4HNO3(浓浓)=Cu(NO3)22NO22H2O (4)与有机物反应与有机物反应易错辨析(1)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实验室里用锌粒与稀HNO3反应
9、制取反应制取H2()(2)铜与浓硝酸生成铜与浓硝酸生成NO2,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更低价的,而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更低价的氧化物氧化物NO,则氧化性:稀硝酸浓硝酸,则氧化性:稀硝酸浓硝酸()(3)将铜丝伸入到稀将铜丝伸入到稀HNO3中溶液变蓝中溶液变蓝,说明说明Cu与稀与稀HNO3发生置换反应发生置换反应()(4)常温下,将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原因是Al与浓硝酸不反应与浓硝酸不反应()(5)浓硝酸、浓硫酸的浓度大,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分子浓硝酸、浓硫酸的浓度大,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写分子式,不拆写为离子形式式,不拆写为离子形式()(6)在在1.0 mol
10、/L的的KNO3溶液中,溶液中,H+、Fe2+、Cl-、SO42-可可以大量共存以大量共存()(8)除去除去Cu粉中混有的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洗涤、干燥( )随堂练习1.硝酸被称为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质不相对应的一组是是()A.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酸性和强氧酸性和强氧化性化性B.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不能用稀硝酸与锌反应制氢气强氧化性强氧化性C.要用棕色瓶盛
11、装浓硝酸要用棕色瓶盛装浓硝酸不稳定性不稳定性D.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褪去强氧化性强氧化性D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一定浓度的稀硝酸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好完全溶解,反应后溶液中存在:c(Fe2+):c(Fe3+)=3:2,则参加反应的则参加反应的Fe和和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5:14 B5:16C5:18 D1:4 B随堂练习金属与硝酸反应中守恒思想的应用金属与硝酸反应中守恒思想的应用3.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
12、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和2 molL1,取,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被还原成NO)()A0.448 LB0.672 LC0.896 LD0.224 L随堂练习B4.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热装置和固定装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14氮及其化合物课件2022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