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_产品质量法律制度.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6_产品质量法律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_产品质量法律制度.ppt(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品质量法的含义 是调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关系和产品产品质量责任关系质量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3.2 93.9 2000.7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主体适用范围主体适用范围 1、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2、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3、用户。指将产品用于集团性集团性消费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4、消费者。5、受害者。6、产品责任主体。产品责任主体是指产品责任的承担者。产品质量法的客体适用产品质量法的客体适用 产品质量法的适用客体即产品产品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2款规定:“本法所称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
2、的产品产品。”同时,又规定:“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物配件和设备,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第73条同时规定:“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另行规定。”辨析辨析下列物品是否适用产品质量法(1)天然物品,如煤、油、水等;(2)农副产品;(3)初级加工品;(4)建筑工程;(5)专门用于军事的物品;(6)人体的器官及其组织体。不包括未加工制作的:矿产品、初级农产品、水产品、家禽产品、种、养、捕、捞等;(7)未销售的:试用品、自用品、赠予品等赠予品等。产品质量的含义与分类产品质量的含义与分类 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指产品应具有的、符合人们需要的
3、各种特性和特征的总和。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质量术语对产品质量的界定,“产品特性”指产品必须具备规定的、或潜在需要的性能。也即产品自身应固有的安全性、适用性的一般性能,以及可替换性、可维修性等个别性能。 在我国,产品质量是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性、安全性和其他特性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含义与分类产品质量的含义与分类 根据“需要”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否满足用户、消费者的要求,以及符合、满足的程度,产品质量可分为合格与不合格合格与不合格两大类。其中: 合格又分为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符合部级质量标准、符合行业质量标准和符合企业自订质量标准四类。产品质量的含义与分类产品
4、质量的含义与分类 不合格产品包括:(1)瑕疵。瑕疵。瑕疵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用户、消费者所需的某些要求,但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未丧失原有的使用价值。产品瑕疵可分为表面瑕疵和隐蔽瑕疵两种。(2)缺陷缺陷。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包括设计上的缺陷、制造上的缺陷和未预先通知的缺陷。(3)劣质。)劣质。劣质是指其标明的成份的含量与法律规定的标准不符,或已超过有效使用期限的产品。(4)假冒。)假冒。假冒是指该产品根本未含法律规定的标准的内容,以及非法生产、已经变质的而根本不能作为某产品使用的产品。假冒伪劣假冒伪劣 = 不合格产品不合格产品产品质量的
5、监督管理体制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体制 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管理部门负责全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作。”“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这就确立了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层次管理与地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此项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了技术监督局,后改称为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过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质量技术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督局成为国务院管理标准化、计量、质量工作并行使执法监督职能的直
6、属机构。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一)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一)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产品质量检验,是指按照特定的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以判明产品是否合格的活动。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质量检验的规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要求。按照规定,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2、关于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为社会提供公正检验数据和检验结论的机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二)标准化管理制度(二)标准化管理制度1、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按照我国标
7、准化法的规定,凡工业产品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或者安全、卫生要求,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或者生产、储存、运输中的安全、卫生要求,工业生产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和制图方法等,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标准。产品质量标准按其制定的部门或单位以及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2、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 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执行的标准,它包括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全部地方标准,主要有药品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兽药标准,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8、,运输安全标准,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质量标准,等等。 推荐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是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由执行者自愿采用的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国际标准也是推荐性标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三)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由国家标准化组织提出,并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质量管理措施。它是指依据国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经过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体系进行审核,通过颁发认证证书的形式,证明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符合相应要求的活动。为使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化、法制化,产品质量法规定,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选企业向质量管理部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品质量 法律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