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ppt 38).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ppt 38).ppt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使用指南規范及使用指南 - 彭國平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 前言 1. ISO(國際標准化組織)是由各國標准化 團體(ISO成員團體)組成的世界性的聯 合會 2. 國際標准ISO14001由ISO/TC207/SC1 國際標准化組織環境管理技朮委員會 環境管理體系分委會員會制定。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 環境管理體系運行模式環境方針持續改進策划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管理評審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一、總則1.1、把環境事務納入全部管理體系的整體,將 有助于環境管
2、理體系的有效實施,同時有助 于提高效能,明確責任。1.2、本國際標准規定的管理體系要求,是建立 在一個由“策划、實施、檢查、評審”諸環節 構成的動態循環過程的基礎上。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一、總則1.3、本體系應使組織能夠 a.制定適宜的環境方針 b.確定其過去、現行和計划的活動、產品 或服務中的環境因素,以判定有何重大 環境影響 c.確定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 d.確定優先事項,建立適當的環境目標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一、總則1.3、本體系應使組織能夠 e.建立組織機構,制定方案,以實施環境方 針,實現環境目標和指標 f.便利策划、控制
3、、監測、糾正措施、審核 與評審活動,以確保對環境方針的遵循和 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 g.根據不斷變化的客觀條件進行調整。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二、環境方針2.1、環境方針是實施與改進組織環境管理體系 的推動力,從而具有保持和潛在改進環境行 為的作用2.2、環境方針須反映最高管理者對遵循有關法 規和保証持續改進的承諾2.3、環境方針是一個組織建立目標和指標的基 礎。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三、策划3.1、環境因素 3.1.1環境評審的關鍵四個方面 a.法律、法規方面的要求 b.重大環境因素的確定 c.對所有現行環境管理活動與程序的審查
4、d.對來自以往事件調查的反饋意見的評價。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三、策划3.1、環境因素 3.1.2對下列重大環境因素的確定予以考慮 a.大氣排放 b.水域排放 c.廢物管理 d.土地污染 e.原材料與自然資源的使用 f.其他地方性環境問題。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三、策划3.2、法律與其他要求 組織應遵守的其他要求示例: a.產業實施規范 b.與官方機構的協定 c.非法規性指南。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三、策划3.3、目標和指標 3.3.1 凡屬可行,目標均應具體 ,指標均應可 測量的,必要時應考慮預防措施。
5、3.3.2 對技朮的選擇,可在經濟條件許可,成 本效益好,判定適宜的條件下,考慮選 用最佳技朮,正文中提及對組織的財政 要求不意味著組織應采取環境成本核算。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環境管理體系系三、策划3.4、環境管理方案 3.4.1 一個或多個方案的制定與執行是環境管 理體系成功實施的一個關鍵要求 3.4.2 方案中應說明如何實現組織的環境目標 和指標,包括時間進度和負責實施組織 環境方針的人員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三、策划3.4、環境管理方案 3.4.3 方案可予細化,具體到組織運行的基本 要素 3.4.4 方案中應包括對新活動的環境評審 3.4.
6、5 在適當和可行時,方案中還可包括對策 划、設計、生產、營銷和處置的考慮。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4.1、組織結構與職責 4.1.1 一個環境管理體系的成功實施需要組織 的全體員工對義務的承諾 4.1.2 這一承諾始于最高管理者,他(們)應制定 組織的環境方針并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 實施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4.1、組織結構與職責 4.1.3 指定專門的管理代表,規定他(們)對實 施環境管理體系的職責和權限 4.1.4 最高管理者還應提供所需的適當的資源, 以確保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與維護。另 一重要事項是妥善規定
7、環境管理體系中 的關鍵職責,并傳達到有關人員。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4.2、培訓、意志與能力 4.2.1 組織應制定維護確定培訓需求的程序。 同時,組織還應要求代表它工作的合同 方証實其員工己接受了必要的培訓 4.2.2 管理者應對確保人員勝任性所需的經驗、 能力和培訓水平加以確定,特別是對那 些行使環境管理職能的人員。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4.3、信息溝通 4.3.1 組織應實施對有關信息和相關方要求的 接收、歸檔與答復的程序 4.3.2 該程序可包括與相關方的對話和對他們 所關注的問題的考慮 4.3.3
8、 這些程序中,還應包含就應急計划和其 他問題與官方機構的聯絡事宜。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4.4、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4.4.1 有關文件應包括: a.過程信息 b.組織機構圖 c.內部標准與運行程序 d.現場應急計划。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4.5、文件控制 4.5.1 本節的目的,旨在確保組織對文件的建 立與保持工作能夠充分適應實施環境管理 體系的需要。但組織應把主要注意力放在 環境管體系的有效實施和自己的環境行為 上,而不應過分追求一個繁瑣的文件控制 系統。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
9、、實施與運行 4.6、運行控制 組織應根據其方針、目標和指標,確定與所標識的重要環境因素有關的運行與活動。應對這些活動,包括維護工作,給以妥善策划,使它們在程序規定的條件下進行。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四、實施與運行 4.7 應急准備與反應應急准備與反應 組織應制定并維護程序,以確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對其做出反應,以及預防或減少可能伴隨的環境影響。 在必要的情況下,特別是在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后,組織應對它的應急准備與反應程序進行評審與修訂。 如果有條件,組織還應定期對上述程序加以試驗。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1、監
10、測和測量。 組織應制定并維護文件化的程序,用來對可能具有重大環境影響的運行與活動的關鍵特性進行例行監測和測量。其中應包括對工作情況、有關的運行控制、組織的環境目標和指標遵守情況的跟蹤信息記錄。 監測設備須予校准并妥善維護,校准與維護記錄應根據組織的程序要求予以保存。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2、不一致、糾正和預防措施 5.2.1 為調查與糾正不一致所制定的程序,應 包含下列基本內容: a.確定引起不一致的原因 b.確定并采取必要的糾正措施 c.實施或修改必要的控制,以防止再度 發生不一致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
11、正措施 d.將糾正措施后所作的更改寫入書面的 程序。 5.2.2 根據情況的不同,有時糾正措施可能只 需略為計划,并能迅速生效,但也有時 可能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活動。相應 的文件應與糾正措施的規模相適配。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3、記錄 5.3.1 用來標識、保持與處置記錄的程序,應 將重點放在那些實施與運行環境管理體 系所需的和關于環境目標和指標實現程 度的記錄上。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3、記錄 5.3.2 環境記錄應包括: a.關于適用的環境法律與其他要求的信息 b.投訴記錄 c.培訓記錄
12、 d.過程信息 e.產品信息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3、記錄 5.3.2 環境記錄應包括: f.檢查、維護與校准記錄 g.有關的供方與合同方信息 h.意外事件報告 i.應急准備與反應信息 j.重大環境影信息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3、記錄 5.3.2 環境記錄應包括: k.審核結果 l.管理評審。 應考慮機密業務信息的管理。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4、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5.4.1 審核方案與程序應包括: a.待審核的活動與區域 b.審核的頻次 c.管
13、理與實施審核的職責 d.審核結果通報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五、檢查與糾正措施5.4、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5.4.1 審核方案與程序應包括: e.審核員的能力 f.如何實施審核。 5.4.2 審核工作可由組織內部人員和/或組織聘 請的外部人員承擔,無論哪種情況,從 事審核的人員都應做公正,客觀。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六、管理評審6.1、為了保持環境管理體系的適用性、有效性 和持續改進,從而取得良好的環境行為,組 織的管理者應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對環境管理 體系進行評審與評價。6.2、評審范圍應當全面,但不必在一次評審中 涉及環境管理體系的所有
14、要素,同時評審過 程可以延續一段時期。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六、管理評審6.3、對方針、目標與程序的評審,應由制定它 們的相應管理層次承擔。評審內容應包括: 6.3.1 來自審核的結果 6.3.2 目標和指標的實現程度 6.3.3 面對變化的條件與信息,環境管理體系是 否具有持續的適用性 6.3.4 相關方關注的問題。 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七、附錄ISO14001與與ISO9001的聯系的聯系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七、附錄 ISO14001與ISO9001的聯系總則總則4.14.2.1第一句總則環境方針環境
15、方針4.24.1.1質量方針策划策划 環境因素4.3.1_ 法律與其他要求4.3.2_1) 目標和指標4.3.3_2) 環境管理方案4.3.4_4.2.3質量策划實施與運行實施與運行 組織結構與職責4.4.14.1.2組織 培訓、意識與能力4.4.24.18培訓 信息溝通4.4.3_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4.4.44.2.1除第一句外總則 文件控制4.4.54.5文件和資料控制 運行控制4.4.64.2.2質量體系程序4.4.64.33)合同評審4.4.64.4設計控制4.4.64.6采購4.4.64.7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4.4.64.9過程控制4.4.64.15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4.4.
16、64.19服務_4.8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 應急准備與反應4.4.7_ISO14001:1996ISO9001:1994ISO14001與與ISO9001的對應情況的對應情況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七、附錄 ISO14001與ISO9001的聯系檢查與糾正措施檢查與糾正措施 監測與測量4.5.1第一4.10檢驗和試驗與第三段_4.12檢驗和試驗狀態_4.20統計技朮 監測與測量4.5.2第二 段4.11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 不一致、糾正與4.5.2第一句4.13不合格品的控制 預防措施第一部分 不一致、糾正與4.5.2中上述4.14糾正和預防措施 預防措施部分除外
17、 記錄4.5.34.16質量記錄的控制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4.5.44.17內部質量審核管理評審管理評審4.64.13管理評審注:1)ISO9001第4.4.4條規定的“法律要求” 2)ISO9001第4.1.1條規定的“目標” 3)與質量受益者(顧客)的信息交流。ISO14001:1996ISO9001:1994ISO14001與與ISO9001的對應情況的對應情況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七、附錄 ISO14001與ISO9001的聯系管理責任管理責任 質量方針4.1.14.2環境方針_4.3.1環境因素_1)4.3.2法律與其他要求_2)4.3.3目標和指標_4.3
18、.4環境管理方案 組織4.1.24.4.1組織結構與職責 管理評審4.1.34.6管理評審質量體系質量體系 總則4.2.1第一句4.1總則4.2.1除第一句外4.4.4環境管理體系文件 質量體系程序4.2.24.4.6運行控制 質量策划4.2.3_合同評審合同評審4.33)4.4.6運行控制設計控制 設計控制 4.44.4.6運行控制文件和資料控制文件和資料控制4.54.4.5文件控制采購采購4.64.4.6運行控制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4.74.4.6運行控制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4.8_過程控制過程控制4.94.4.6運行控制ISO9001:1994ISO140
19、01:1996ISO9001與與ISO14001的對應情況的對應情況ISO14001:1996環境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七、附錄 ISO14001與ISO9001的聯系檢驗和試驗檢驗和試驗4.104.5.1第一和監測和測量第三段檢驗、測量和試驗檢驗、測量和試驗4.114.5.1第二段監測與測量設備的控制設備的控制檢驗和試驗狀態檢驗和試驗狀態4.12_不合格品的控制不合格品的控制4.134.5.2第一句不一致、糾正與第一部分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糾正和預防措施4.144.5.2除第一不一致、糾正與句第一部分預防措施搬運、貯存、包裝、搬運、貯存、包裝、4.154.4.7應急准備與反應防護和交付防護和交付4.4.6運行控制質量記錄的控制質量記錄的控制4.164.5.3記錄內部質量審核內部質量審核4.174.5.4環境管理體系審核培訓培訓4.184.4.2培訓、意識與能力服務服務4.194.4.6運行控制統計技朮統計技朮4.20_4.4.3信息溝通注:1)ISO9001第4.4.4條規定的“法律要求” 2)ISO9001第4.1.1條規定的“目標” 3)與質量受益者(顧客)的信息交流。ISO9001:1994ISO14001:1996ISO9001與與ISO14001的對應情況的對應情況ISO之制訂者之制訂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