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优秀导学案(共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出塞-优秀导学案(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塞-优秀导学案(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出塞【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自学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2入情入境的学习古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3体会诗人同情戍边战士,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彰显出的博大人性美。【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有层次地读诗、通过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意思,体会这两句诗的悲凉意境。【学习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一)知诗人:简介诗人王昌龄。王昌龄:_代诗人,字少伯,他的诗激昂慷慨,深挚凝练,表现军队生活的边塞诗尤其感人。他特别擅长五言古诗
2、和_,其中,七言绝句成就最高。_、_是著名的代表作。今存诗近_首。(二)解诗题:读诗题出塞。1“塞”是什么意思?2“出塞”怎么解释?二、读古诗,明诗意1理解词语。但使:飞将:不教:胡马:2译文:三、悟诗情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一)感悟画面之悲。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看到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二)感悟人心之悲。1从征人角度感悟。“人”指什么人?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2)想象说话:白
3、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3)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三)感悟历史之悲。1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2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4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不教”是什么意思?(2)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达标检测】一、填一填1( )时明月( )( )( ),万里( )( )人( )( ),但使( )( )飞将在,( )( )胡马( )( )。二、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出塞是一首( )A山水田园诗 B赠友送别诗 C边塞诗2工昌龄是( )代诗人。A宋 B唐 C清3塞下曲的作者是( )A卢纶 B王之涣 C杜牧4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 )A清明 B回乡偶书 C从军行三、写一写表现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苦难的句子。专心-专注-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塞 优秀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