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出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工程及~技能要点五年级.doc





《苏教出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工程及~技能要点五年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出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工程及~技能要点五年级.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五年级)实验目的: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小标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记录纸(标有方向)、温度计、钟表、笔、指南针(最好要有)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明确观测任务 本次观测,涉及影子、气温、时间的记录,而且历时一天,大约要收集 7 至 8 次数据,如果任务不明、方将会使一天的观测流于形式,所以让学生明确观测任务尤为重要:1.每一节下课,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标杆的影子;2.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温度,并在影子旁标上当时的温度和时间;2.明确观测方法 1.记录纸上的方向要与实地的东、南、西
2、、北一致;2.每一次观测,小标杆都要放在记录纸黑色圆点上;(为了方便学生的观测,建议记录纸的中间标上黑色圆点)3.记录影子时,可用“”或“”在影子末端作下标志即可;(先画一圆点,记录全部结束后再连线。)4.观测气温时,应把温度计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测量;5、学生在观察时要明确分工;3.学生观测 1、学生分组观测,并记录观测结果;2、学生整理观测数据;4 实验总结 学生交流观测数据,分析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实验结论:一天中,影子变化由长至短再至长,温度变化由低高低。实验目的:模拟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五年上册第一单元)课题:1、太阳和影子实验器材:手电筒、竹篾(或铁丝)、小标
3、杆(大头针竖直插在橡皮上)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组装模拟装置 1.组装模拟装置并介绍:手电筒代表太阳,竹篾代表太阳运动的轨迹,小标杆代表地球上能产生影子的物体。|2.探究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1.观察: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的关系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3.实验总结 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发现太阳运动过程中影子的变化规律。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太阳高度越高,影子越短;反之影子越长。实验目的:模拟昼夜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3、昼夜交替实验器材:投影仪(或手电筒)、地球仪、人物模型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
4、步骤 操 作 要 点1.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1.讨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2.游戏: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3、明确地球仪转动的方向:由西向东2.模拟昼夜变化 1、在地球仪上某一个国家插上人物模型;2、由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与投影的距离不能太近,要让投影仪射出的光“包围”地球;)3、缓慢转动地球仪,边转动边观测;3.实验总结 根据观测现象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交
5、替出现。实验目的: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题:4、看月亮实验器材:月相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介绍月相盒 1.小电筒代表太阳;2.盒中间的乒乓球代表月球;3.月相盒周围的小孔代表一个月中在不同时候看月相;2.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1.学生连续观察月相盒中月相变化,注意时间变化;2.边观察边记录观察结果;|3.观察总结 展示学生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一个月中月相变化。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一个月中月相变化: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残月下弦月蛾眉月。实验目的:光的直线传播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光的行进实验器
6、材: 实验一:小孔板(钻有小孔的纸板或木板)、手电筒实验二: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纸、铝箔纸(也可不用)、胶水、钉子(大头针)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1.预测:光在空气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2.提供实验器材:3 张小孔板、手电筒(手电筒不可用激光笔代替)3.设计实验方案:用手电筒横向照射小孔,从第三个小孔看手电筒的光来判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4.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在较暗的光线下效果较好)5.交流实验现象,小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2.做一个小孔成像的模拟实验1.介绍制作材料:长方形纸盒、剪刀(或美工刀)、一张半透明的
7、纸、铝箔纸、胶水、钉子(大头针)。2、演示并指导制作方法:在纸盒底部割出一个小窗;在纸盒的另一头用透明纸蒙住;用铝箔纸把小窗盖上,并用钉子(大头针)小心地在小窗中心钻一个孔;3.学生分组制作。4.指导学生观察:将有小窗的一面朝向窗户,前后移动纸盒,直至能在纸上看到清晰的影像为止。5、分析小孔成像的原因。3.实验总结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线。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目的:研究镜子成像的特点(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2、照镜子|实验器材:平面镜、记录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提供实验材料 提供实验
8、器材及辅助材料:平面镜(每位同学一块)、辅助材料橡皮、画有一颗五角星的记录纸、印有一段文字的记录纸。 2.交流实验方法 1.讨论:你准备怎样来玩镜子?2.交流实验方法、教师适时重点引导;闭起一只眼睛照镜子观察现象;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化镜子之间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借助镜子读文字;3.实验研究 1.学生分组“ 玩”镜子;2.学生边“玩 ”镜子边记录实验现象3.实验总结 交流实验现象,准确描述镜子成像的特点 。4.整理器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光路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两块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
9、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实验目的:研究不同透镜的特点和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3、研究透镜 实验器材: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观察不同透镜的特点1.提供两种不同的透镜。2.观察、比较两种不同透镜的特点。2.研究不同透镜的作用 1.用不同透镜观察物体,然后比较观察现象;2、让阳光穿过不同透镜,尽量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地面的距离,然后比较观察现象;3、观察两种不同透镜的成像特点:把透镜对着窗户,调节透镜和白纸的距离,仔细观察白纸上所看到的现象;3.实验总结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准确描述透镜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4.整理器
10、材 整理器材,保持整洁。|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聚光、成像的作用;凹透镜有缩小缩小、散光、成像的作用;光线经过透镜时会发生偏折。实验目的:研究太阳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4、七色光实验器材:巧造彩虹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或三棱镜)合成彩色光白色圆纸片、铁钉、彩笔滤光实验手电筒、红黄蓝三色玻璃纸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1.巧造彩虹 1.提供实验器材:平面镜、手电筒、水槽、白张。2.教师边演示边指导实验方法:将平面镜倾斜着放入水槽,并设法将镜子固定;打开手电筒,让光线照在水下部分的镜面上;将白纸在手电筒的上方举起来,移动手电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出版 小学 科学实验 操作 项目 工程 技能 要点 年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