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ppt 7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ppt 72).pptx(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1.1 1.1 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和特点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和特点 1. 1. 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工程项目质量的概念 广义的质量是指广义的质量是指“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工程满。工程项目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与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的总和。与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的总和。1 1 概概 述述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多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因素多 工程项目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质量波动大 工程项目质量具有隐
2、蔽性工程项目质量具有隐蔽性 工程项目质量的终检具有局限性工程项目质量的终检具有局限性 工程项目质量评价方法具有特殊性工程项目质量评价方法具有特殊性 2. 2. 工程项目质量特点工程项目质量特点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工程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工程项目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目质量要求,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满足工程合同、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施、方法和手段。 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包括以下三方面:1. 1. 工作质量控制目标工作质量控制目标2. 2. 工序质量控制目标工序质量控制
3、目标3. 3. 产品质量控制目标产品质量控制目标1.2 1.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分解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分解 工作质量是指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人员,工作质量是指参与项目建设全过程人员,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所表现的工作水平和为保证项目建设质量所表现的工作水平和完善程度。该项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完善程度。该项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管理工作质量、政治工作质量、技术工作管理工作质量、政治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四项。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四项。 (1 1) 工作质量控制目标工作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是通过一道道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的。序来完成的。 每道工序
4、的质量,必须具有满足下道每道工序的质量,必须具有满足下道工序相应要求的质量标准,工序质量必工序相应要求的质量标准,工序质量必然决定产品质量。然决定产品质量。 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人员、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人员、材料、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五材料、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五项。项。(2 2) 工序质量控制目标工序质量控制目标 工程产品质量是指工程项目满足相关标准规工程产品质量是指工程项目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在使用功能、安全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在使用功能、安全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及其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含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工程产品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适用性、工程产品质量控制目标可分解为:适用性、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与环境协安全性、耐久性、可靠性、经济性和与环境协调性等六项。调性等六项。(3 3)产品质量控制目标)产品质量控制目标维修费少维修费少 使用费少使用费少 造价低造价低项项目目质质量量控控制制目目标标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产 品 质产 品 质量量管理工作管理工作 技术工作技术工作 政治工作政治工作 后勤工作后勤工作人员人员 材料材料 机械机械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施工环境施工环境安全可靠性安全可靠性 环境协调性环境协调性 美观性美观性 经济性经济性 适用性适用性
6、强度强度 、 刚度刚度 、 稳定性稳定性 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耐久性耐久性 防火、防火、 安全安全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协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协调 基础设施协调基础设施协调 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造型造型 体形体形 装饰装饰 美观美观 风格风格平面、空间布置合理平面、空间布置合理 通风、采光、隔音、隔热通风、采光、隔音、隔热使用者要求使用者要求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程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全面质量管工程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的PDCA循环和质量管理七种工具,以及相应的循环和质量管理
7、七种工具,以及相应的控制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控制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1.3 1.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原理项项目目施施工工质质量量控控制制施工准备质量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施工过程质量施工验收质量施工验收质量施工质量规划施工质量规划图纸会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技术交底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序质量工序质量 施工过程质量施工过程质量 成品保护质量成品保护质量l分项工程质量分项工程质量 l分部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 l单位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 l(单项工程质量单项工程质量) l建设
8、项目质量建设项目质量 2.1 PDCA2.1 PDCA循环方法循环方法 PDCAPDCA循环包括:策划(循环包括:策划(PlanPlan)、实施)、实施(Do)(Do)、检查检查(Check)(Check)、处置、处置(Act)(Act)。整个循环可划分。整个循环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为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2 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方法 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第一阶段是策划阶段( (即即P P阶段阶段) )。 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制定质量方针、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具体工作步骤可分为四步:为四步: 第
9、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 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第二步: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因素。 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第三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因素。 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四步:制定改进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提出执行措施的计划,并预计其效果。(5W1H5W1H)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 (即即D D阶段阶段) ) 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第五步:实施措施和计划。按照第一阶段制订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
10、的措施和计划,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彻执行。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 (即即C C阶段阶段) ) 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第六步: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行的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还没有效果? ?再进一步找出问题。再进一步找出问题。 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第四阶段是处置阶段( (即即A A阶段阶段) ) 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第七步:总结经验、纳入标准。 第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第
11、八步: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轮PDCAPDCA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循环解决,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据。1. 1. 排列图法排列图法 排列图的作法排列图的作法 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 排列图的绘制排列图的绘制 l) l) 画横坐标。画横坐标。 2) 2) 画纵坐标。画纵坐标。 3) 3) 画频数直方形。画频数直方形。 4) 4) 画累计频率曲线。画累计频率曲线。 5) 5) 记录必要的事项。记录必要的事项。 2.2 2.2 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观察直方形。观察直方形。 利用利用ABCABC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分类法,确定主次因素。 将累计频率值分
12、为:将累计频率值分为:0 080% 80% 为为A A类类 主要因素主要因素808090% 90% 为为B B类类 次要因素次要因素9090100% 100% 为为C C类类 一般因素一般因素 (2 2) 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排列图的观察与分析 按不合格点的缺陷形式分类,可以分析按不合格点的缺陷形式分类,可以分析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出造成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 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按生产作业分类,可以找出生产不合格品最多的关键过程。品最多的关键过程。 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按生产班组或单位分类,可以分析比较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各单位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
13、 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将采取提高质量措施前后的排列图对比,可以分析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可以分析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此外,还可以用于成本费用分析、安全问题分析等。等。(3 3) 排列图的应用排列图的应用 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整理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整理分析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问题 ( (结果结果) ) 与其产生原因之间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关系的有效工具。因果分析图也称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因图,又因其形状常被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图。2. 2. 因果分析图法因果分析图法因
14、果分析图的绘制步骤:因果分析图的绘制步骤: (1) (1) 明确质量问题明确质量问题结果。画出质量特性的主干结果。画出质量特性的主干线,箭头指向右侧的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线,箭头指向右侧的一个矩形框,框内注明研究的问题,即结果。的问题,即结果。 (2) (2) 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特性大的方面原因。一般分析确定影响质量特性大的方面原因。一般从:人、机、料、工艺、环境方面分析。从:人、机、料、工艺、环境方面分析。 (3) (3) 将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将大原因进一步分解为中原因、小原因,直至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止。至可以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止。 (4) (4) 检查图中所列原
15、因是否齐全,做必要的补充检查图中所列原因是否齐全,做必要的补充及修改。及修改。 (5) (5) 选择出影响较大的因素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选择出影响较大的因素做出标记,以便重点采取措施。采取措施。 频数分布直方图法,简称直方图法,是频数分布直方图法,简称直方图法,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态的一种分析方法,所以又称质量分布图法。法。 3. 3. 频数分布直方图法频数分布直方图法 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 计算极差计算极差 R R 确定组数、组距
16、、组限确定组数、组距、组限 1) 1)确定组数确定组数K; K; 2)2)确定组距确定组距H; H; 3) 3)确定组限。确定组限。 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编制数据频数统计表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1) (1) 直方图的绘制方法直方图的绘制方法 -6.5 -4.5 -2.5 -0.5 1.5 3.520 1510 511337613121717频数频数图图9-6 9-6 模板误差频数分布直方图模板误差频数分布直方图 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质量分布状态。 不正常直方图包括:不正常直方图包括: 1) 1) 折齿型;折齿型; 2) 2) 左左( (或
17、右或右) )缓坡型;缓坡型; 3) 3) 孤岛型;孤岛型; 4) 4) 双峰型双峰型 5) 5)绝壁型绝壁型(2) (2) 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 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将直方图与质量标准比较,判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断实际生产过程能力。l 图图98(a)98(a)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状生产过程处于正常稳定状态。态。l 其余均为非其余均为非稳定状态。稳定状态。 控制图又称管理图,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控制图又称管理图,是在直角坐标系内画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有控制界限,描述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动原因,状态的图形。利用控制图区分质量波
18、动原因,判断生产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判断生产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4. 4. 控制图法控制图法 控制图的基本形式。控制图的基本形式。横坐标为样本横坐标为样本( (子样子样) ) 序号或抽样时间,纵序号或抽样时间,纵坐标为被控制对象,即被控制的质量特性坐标为被控制对象,即被控制的质量特性值。控制图上一般有三条线:值。控制图上一般有三条线:上控制界限(上控制界限(UCL)UCL);下控制界限下控制界限(LCL)(LCL);中心线中心线(CL)(CL)。(1) (1) 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及其作用控制图的基本形式及其作用1 2 3 4 5 6 7 8 9被被控控制制对对象象样本序号样本序号UCL CL
19、 LCL图图10-9 10-9 控制图的基本形状控制图的基本形状 控制图的作用控制图的作用 1) 1) 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2) 2) 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任何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总是会有所差别的,任何一个生产过程的产品总是会有所差别的,这就是质量特征值的波动性,或称质量数据的差这就是质量特征值的波动性,或称质量数据的差异性。异性。 造成质量数据差异性的原因造成质量数据差异性的原因:人员、材料、机具、人员、材料、机具、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方法和环境等五个方面。 归纳起来为两大类原因:归纳起来为两
20、大类原因: 一类是偶然性原因,具有随机性的特点。一类是偶然性原因,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一类是系统性原因,也称异常原因因素对质量波一类是系统性原因,也称异常原因因素对质量波动影响很大,容易产生次品或废品。动影响很大,容易产生次品或废品。(2) (2) 控制图的原理控制图的原理 衡量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指衡量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的指标:标: 一是看分布中心位置一是看分布中心位置() () ;二是看分布的离散程度二是看分布的离散程度()()。 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 1) 1) 分析用控制图:分析用控制图: 用来调查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用来调查分析生产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状态。 2)
21、2) 管理用控制图:管理用控制图: 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经常保持在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使之经常保持在稳定状态下。稳定状态下。 (3) (3) 控制图的种类控制图的种类 按质量数据特点分类按质量数据特点分类 1 1)计量值控制图;)计量值控制图;主要适用于质量特征值属于主要适用于质量特征值属于计量值的控制计量值的控制。 a. a.单值单值( )( )控制图。控制图。 b. b.平均值平均值极差极差( )( )控制图。控制图。 c. c.中位数中位数极差极差( )( )控制图。控制图。 d. d.单值单值移动极差移动极差( )( )控制图。控制图。 xRx Rx sRx 2) 2) 计数值控制图。
22、计数值控制图。 a. a.不合格品数不合格品数 控制图。控制图。 b. b.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率 控制图。控制图。 c. c.样本缺陷数样本缺陷数 控制图。控制图。 d. d.单位产品缺陷数单位产品缺陷数 控制图。控制图。 pnpcu采用采用“三倍标准偏差法三倍标准偏差法” 确定控制界确定控制界限限 计算公式如表计算公式如表9-79-7所示。所示。 (4) (4) 控制图控制界限的确定控制图控制界限的确定 选定被控制的质量特性,即明确控选定被控制的质量特性,即明确控制对象。制对象。 收集数据并分组。收集数据并分组。 确定中心线和控制界限。确定中心线和控制界限。 描点分析。描点分析。 (5) (
23、5) 控制图的绘制方法控制图的绘制方法图图9-11 9-11 混凝强度混凝强度平均值平均值RR控制图控制图 绘制控制图的目的是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绘制控制图的目的是分析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定状态。 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点子全部落当控制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点子全部落在控制界限之内;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在控制界限之内;二是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没有缺陷。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否则应陷。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否则应判断生产过程为异常。判断生产过程为异常。(6) (6) 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控制图的观察与分析 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
24、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多属相关关系。有三种类型:质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多属相关关系。有三种类型: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是质量特性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二是质量特性和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三是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用用Y Y和和X X分别表示质量特性值和影响因素。分别表示质量特性值和影响因素。5. 5. 相关图法相关图法 35302520150.4 0.5 0.6 0.7图图9-13 9-13 相关图相关图 相关图的绘制方法相关图的绘制方法(1)(1) 收集
25、数据收集数据(2)(2) 绘制相关图绘制相关图 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相关图的观察与分析相关图中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相关图中点的集合,反映了两种数据之间的散布状况,归纳起来,有六种类型的散布状况,归纳起来,有六种类型。(3 3) 相关系数相关系数 用相关系数定量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用相关系数定量的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的密切程度。 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的计算 相关系数的意义相关系数的意义 相关系数的检验相关系数的检验 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层方法有:一性质进行
26、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层方法有: (1) (1) 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 (2) (2) 按使用机械设备型号、功能分层;按使用机械设备型号、功能分层; (3) (3) 按操作方法分层;按操作方法分层; (4) (4) 按原材料供应单位、供应时间或等级分层;按原材料供应单位、供应时间或等级分层; (5) (5) 按时间顺序分层;按时间顺序分层; (6) (6) 按检查手段、工作环境等分层。按检查手段、工作环境等分层。 6. 6. 分层法分层法 统计调查表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表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调查表。常用的调查表有:常用的调查表有:(l)
27、(l) 产品缺陷部位统计调查表;产品缺陷部位统计调查表;(2)(2)不合格项目统计调查表;不合格项目统计调查表;(3) (3) 不合格原因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4) (4) 施工质量检查评定用调查表等。施工质量检查评定用调查表等。7. 7. 统计调查表法统计调查表法3 3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1 3.1 标准的基本概念标准的基本概念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和特性文件。指导原则和特性文件。 来自来自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中国最大的资
28、料库下载1. GB/T19000-2000族标准的构成2. ISO9000:2000族标准的主要特点3.2 GB/T19000-20003.2 GB/T19000-2000族标准的族标准的 构成和特点构成和特点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总体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与总体设计2.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3.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3.3 3.3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1. 1. 进行质量认证的意义进行质量认证的意义2. 2. 质量认证的基本概念质量认证的基本概念3. 3.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程序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程序3.4 3.4 质量认证质量认
29、证 4.1 4.1 质量成本法质量成本法 1. 1.质量成本项目质量成本项目 (1)(1)内部故障成本内部故障成本 又称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又称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前,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发生的费用之和。和交付使用前,由于自身的缺陷而发生的费用之和。 4 4 工程项目质量经济性工程项目质量经济性 内部故障成本包括:内部故障成本包括: (l) 废品损失。 (2) 返工损失费。 (3) 停工损失费。 (4) 事故分析处理费。(5) 质量过剩支出。(6) 技术超前支出。(7) 其他费用。 (2) (2) 外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指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后,因质
30、量缺陷而指工程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后,因质量缺陷而发生的费用,发生的费用,包括:包括:(1) 申诉受理费。申诉受理费。 (2) 回访保修费。回访保修费。 (3) 索赔费。索赔费。 (3) (3) 鉴别成本鉴别成本 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为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质量标准的要求,而对工程本身以及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包及材料、构件、设备等进行质量鉴别所需的一切费用,包括:括:(1) 进料检验费。进料检验费。(2) 工序检验费。工序检验费。 (3) 竣工检验费。竣工检验费。 (4) 机械设备试验、维修费用。机械设备试验、维修费用。 (4) (4) 预防成本预
31、防成本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而进行预防工作所耗费的费用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而进行预防工作所耗费的费用。(1)质量工作计划费用。)质量工作计划费用。 (2) 新材料、新工艺的评审费用。新材料、新工艺的评审费用。(3) 工序能力控制及研究费用。工序能力控制及研究费用。(4) 质量情报费用。质量情报费用。(5) 质量管理教育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培训)费用。费用。 (6) 质量管理活动费用。质量管理活动费用。 (1)(1)质量成本统计质量成本统计及时、准确、全面的做好原始记录、原始凭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的做好原始记录、原始凭证工作。在项目施工上建立质量成本统计报表制度,实行旬、月、在项目施工上建立质量成本统
32、计报表制度,实行旬、月、季、年的定期统计。季、年的定期统计。 (2)(2)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1) 原始凭证。原始凭证。2) 记账凭证。记账凭证。3) 台账。台账。4) 报表。报表。 2. 2. 质量成本统计与核算质量成本统计与核算3. 3. 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1)(1)最佳质量成本最佳质量成本(2)当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预当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预防防(3)成本、鉴别成本之和最低时,即为最成本、鉴别成本之和最低时,即为最佳佳(4)质量成本。质量成本。 质量质量总成总成本本鉴别加预防费故障费用100%合格品合格品100%不合格品不合格品成成本本(l) 质量成本报告的内
33、容:质量成本报告的内容: (2) 质量成本报告的形式质量成本报告的形式(3)质量成本报告次数)质量成本报告次数(2)(2)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目的: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而目的: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从而提出改善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提出改善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途径。(3)(3)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 5 5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5.1 5.1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安全管理应概括为:在进行从生产管理的角度,安全管理应概括为:在进行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生产管理的同时,通过采用计划、组织、技术等手段,依据并适应生产中
34、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段,依据并适应生产中人、物、环境因素的运动规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而有利于控制事故不律,使其积极方面充分发挥,而有利于控制事故不致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致发生的一切管理活动。 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生产活动中安全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保护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人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宏观的安全管理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这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术和工业卫生这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独立的方面。立的方面。5.2 5.2 安全管理的范围安全管理的范围(1) 劳动保护侧重于以政策、规程、条例、制劳动保护侧重
35、于以政策、规程、条例、制度等形式,规范操作或管理行为,从而使劳动度等形式,规范操作或管理行为,从而使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者的劳动安全与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2) 安全技术侧重于对安全技术侧重于对“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管理。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安全的管理。包括预防伤亡事故的工程技术和安全技术规范、技术规定、标准、条例等,以规范技术规范、技术规定、标准、条例等,以规范物的状态,减轻或消除对人的威胁。物的状态,减轻或消除对人的威胁。(3) (3) 工业卫生侧重于工业生产中高温、粉尘、工业卫生侧重于工业生产中高温、粉尘、振动、噪声、毒物的管
36、理,通过防护、医疗保振动、噪声、毒物的管理,通过防护、医疗保健等措施,防止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受到有害健等措施,防止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受到有害因素的危害。因素的危害。 1. 1. 坚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2. 2. 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实施责任管理3. 3.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4. 4. 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5. 5. 安全检查安全检查6. 6. 事故的处理事故的处理7. 7. 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生产技术与安全技术的统一5.3 5.3 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的内容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 1. 什么是工程项目质量,质
37、量的特点有哪些?什么是工程项目质量,质量的特点有哪些?2.2.什么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方法什么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哪些?有哪些?3. 3. 概述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产概述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产品质量的控制目标。品质量的控制目标。4. 4. 简述工程项目质量的简述工程项目质量的PDCAPDCA循环法。循环法。5. 5. 简述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的概念及其在工程简述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的概念及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项目中的应用。6. GB/T19000-20006. GB/T19000-2000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是什族标准的构成和特点是什么?么?7. GB/T19000-20007. GB/T19000-2000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是什族标准质量管理原则是什么?么?8. 8. 用哪些方法判断工程项目质量体系是否有用哪些方法判断工程项目质量体系是否有效,怎样具体应用?效,怎样具体应用? 简述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概念与组成。简述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概念与组成。10. 10. 简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范围与基本原则。简述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范围与基本原则。11. 11. 简述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方法。简述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