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管设计要领-HORU.pps
《空调水管设计要领-HORU.p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水管设计要领-HORU.pps(1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研討主題研討主題:空调水管设计要领空调水管设计要领工務暨設計人才培訓課程工務暨設計人才培訓課程1相关专题研讨训练流程介绍一般空调系统设计实务配管实务设计基础流体力学空調空調水管系统水管系统设计要领设计要领三通与二通系统特性分析冰水&冷却水系统规划设计常用阀件介绍与应用说明PCW系统简介与应用水路系统基本概念分析工程实务技术研讨配管强度支撑防震2大樓空調水管之設計要領大樓空調水管之設計要領一、大楼空调水管系统之基本分类 1.依通水方式分类 2.依循环方式分类 3.依回水方式之分类 4.依配管数分类二、冷热水分布控制:三、空调水管系统之种类、功能与基本应用 1种类 2水管系统之功用 3.空调水管基
2、本应用-按机器及系统区分四、大楼空调水管系统之基本设计方法 1水管管径之决定 2冰水管系统设计五、空调水管之布置原则 1水平管设计 2排水管之设计(水量之计算)3 3屋顶水管之设计 4空调主机房水管布置原则 5空调水管系统之平衡 6.水泵配管注意要项 7.冷却水塔配管六、大楼空调水管设计配合应注意事项七、水泵特性及應用分析 第一节 基本理论 第二节 离心泵定律 第三節 离心泵的孔蚀现象 第四节 系统曲线与性能曲线 第五节 泵之故障八、定流量(三通)與變流量(二通)系統特性及應用分析九、工程實務範例參考附錄:日系配管設備設計基準參考41.依通水方式分类依通水方式分类1)排放方式 2)再循环方式图
3、4-1排放方式 图4-2再循环方式一、大楼空调水管系统之基本分类一、大楼空调水管系统之基本分类52.2.依循环方式分类依循环方式分类1)开放循环(Open circuit)方式 2)密闭循环(Closed circuit)方式 图4-3开放循环 图4-4密闭循环 63.依回水方式之分类依回水方式之分类1)直接回水方式(Direct Return)-如图4-4 所示2)逆回水方式(Reverse Return)3)直接回水与逆回水之并用方式.4.依配管数分类依配管数分类1)单管式(此方式甚少用于一般空调系统,多用于特殊制程):由于一条管路贯穿整个系统,使后面终端元件入水水温低于前者(指热水系统而
4、言,冰水系统正好相反),故单水管系统常只用于仅有一、二区之小型系统。图4-5单管式72)双管式系统(1)双管式逆回水系统(如图4-6、4-7)所示:逆回水只安排使每一终端元件之送水及回水总管路长相等,使系统压力能自行平衡。图4-6逆回水方式(Reverse Return)图4-7直接回水与逆回水并用方式 8(2)双管式直接回水系统(如图4-8):直接回水主要用于小型定水量系统,虽因减少回水管路可降低初始费用,但必须加以平衡系统方可运作。图4-8:双水管直接回水方式 93)三管式:图4-9三管式10註:常見水管三大系統 单机200RT以下 单机200800RT 11 800RT以上 4)二次加压
5、方式:系统由一次循环泵、冰水主机(或锅炉)及膨胀水箱构成之一次管路与二次侧系统组合而成,由于二次侧各区有独立之加压泵,故可独立操作于不同温度状况下。一次泵仅需考量一次侧循环管路及主机压力损失即可,二次泵则仅考虑该区之压力损失。125)四管式 图4-10四管式 13二、冷热水分布控制:冷热水系统可依定流量或变流量方式设计,其控制方式又可依其使用二通或三通控制阀而改变,常见之控制方式可归纳如下:1、定流量三通阀方式:如图4-11,当部分负载时,流量可经由三通阀旁通方式,使流经盘管 之流量减少,但分支之总流量保持固定。此控制方式有以下特色:(1)盘管为变流量通过。(2)三通阀通常较二通阀贵,尤其在配
6、管空间不足之状况下。(3)分流三通阀较混合三通阀贵,但其控制结果相同。(4)三通阀通常具线性特性。(5)为固定流量流经阀及盘管。(6)定流量使泵消耗较多能源。图4-11:三通阀盘管旁通控制 142、二通阀流量调节方式:流量调节方式如图4-12,以测量送水回水主管之压差方式控制泵出口调节阀,使流量调节至所需。当压差控制器DPC测量之压差上升时,表系统之水量需求减少,可使控制阀V1调小所需流量,V2及V3为保护泵,以避免其运作于无流量之装置。此种控制方式之特点为:(1)流量减少可降低耗用功率。(2)DPT可保护盘管控制阀免于过压力场合(Over Pressure)。(3)当主机需定水量操作时,必需
7、使用另一个分开之泵,如前面提及之二次加压系统。图4-12:二通阀流量调节方式 153、二通阀流量旁通方式:如图4-13,为维持通过盘管时压差之稳定,同时使通过主机之水量固定,可使用流量旁通方式达成目的。其系统特色为:(1)以二通阀之特性达成三通阀全流量之功能。(2)各盘管间不必旁通即可达成定流量。图4-13 二通阀流量旁通方式 164、变速泵控制:如图4-14,变速泵使流量及压力调整至新负载时,使泵之消耗功率降低。由泵亲和定律可知:压力变化与转速平方成正比。图4-14中,用压差控制器(Differental pressure controllerDPC)送水及回水主管间之压差恒定,当压差变化时
8、,以转速调整方式使其保持恒定,图中V1之阀为保护泵免于无流量之装置。由亲和定律可知:故功率变化与转速三次方成正比,些微之转速下降可减少甚多之功率消耗。图4-14 变速泵之控制方式 1718三、空调水管系统之种类、功能与基本应用 1种类种类1)冰水管路系统(CHILLED WATER PIPING SYSTEM)2)冷却水管路系统(CONDENSING WATER PIPING SYSTEM)3)热水管路系统(HOT WATER SYSTEM)4)蒸气管路系统(STEAM PIPING SYSTEM)5)排水管路系统(DRAIUAGED PIPING SYSTEM)6)膨胀水管路系统(EXPAN
9、SION WATER PIPING SYSTEM)7)补给水管路系统(MAKEUP WATER PIPING SYSTEM)8)特殊制程管路系统(酸卤液体)9)其他(如RO水、DI水、Soft Water System)2水管系统之功用水管系统之功用1)冰水管路:输送冰水以利在热交换器(即空气调节或小送风机)中热交换造成冷气。即使用冰水泵浦推动水到冰水主机(WATER CHILLER UNIT)之冰水器(CHILLER)制造冰水,再送到热交换器内完成热交换造成冷风,再利用风管或直接吹入空调空间,使室温达到理想条件而成冷气。2)冷却水管路:输送冷却水到冷凝器(CONDENSER)以便冷却冷凝器。
10、即使用冷却水泵浦推动冷却水到冰水主机之冷凝器完成热交换,复将冷凝器产生之热水送到冷却水塔散热。193)热水管路:功用如1)项所述.4)蒸气管路:输送蒸气在各空调未端设备作加热加湿之作用.5)排水管路:将冷却盘管冷凝之水,水管路之水(包括冷凝器,冰水器,冷却水塔等)予以排放.6)膨胀水管路:补给水用膨胀用(因水温不同导致水之体积不同)排放管路内 积存空气.7)补给水管路:补充进入冰水及冷却水系统内.8)特殊制程管路:输送各种制程需求药液(如H2SO4,H2O2)至各需求设备.9)其他管路:以DI水为例备用于输送高纯度洁净水之用途.3.空调水管基本应用空调水管基本应用-按机器及系统区分按机器及系统
11、区分1)箱型冷气机水管路系统:包括冷却水、排水及补给管路。2)中央空调水管路系统(水冷式冷凝器,间接膨胀式蒸发器)包括冰水、冷却水、排水、膨胀水及补给水管路)。20图图4-11中央空调系统之水循环及热转移图中央空调系统之水循环及热转移图 21冷房負荷冷房負荷冰水主機冰水主機蒸發器蒸發器暖房負荷暖房負荷熱回收熱回收冷凝器冷凝器水冷式水冷式冷凝器冷凝器冷卻水塔冷卻水塔三通控制閥三通控制閥冰水泵浦冰水泵浦冷卻水泵浦冷卻水泵浦熱回收溫水泵浦熱回收溫水泵浦輔助熱源輔助熱源ABC9 C熱回收熱回收冰水主機冰水主機22熱交換器(冷凝器)熱交換器(蒸發器)壓縮機冰水泵浦空調密閉空間空調設備冰水主機冰水循環路徑
12、冷卻水循環路徑冷媒循環路徑空調送風循環路徑外氣混合冷卻水塔冷卻泵浦空調水側系統空調空氣側系統散熱散熱至大氣至大氣冷冻空调组成组件及设备名词解释冷冻空调组成组件及设备名词解释233737 C C 溫水(冰機熱回收)系統溫水(冰機熱回收)系統37C溫水系統37C溫水系統循環路徑37溫水泵浦90C熱水鍋爐系統支援潔淨室外氣空調箱HPM外氣空調箱Office外氣空調箱潔淨更衣室外氣空調箱Office可變送風箱靠窗暖氣37C溫水系統HVAC系統潔淨室系統暖房負載243737 C C溫水與溫水與9090 C C熱水系統關係熱水系統關係電熱水鍋爐電熱水鍋爐熱回收熱回收37 C溫水系統溫水系統90 C熱水系統
13、熱水系統熱交換器25四、大楼空调水管系统之基本设计方法 1水管管径之决定水管管径之决定1)流量之计算(1)冰水,参见附表A。(2)冷却水,参见附表B。2)配管之流速-流速提高,管径小,成本省,但磨擦损失增加,泵浦扬程提高,运转费用增加,且易生噪音及增加管内壁之侵蚀能力。流速太高是有害的。263)良好的设计需在设置成本与运行成本之间取适当平衡点,一般冷温水配管单位摩擦损失 建议在60mmAq/M以下,平均40mmAq/M,管内流速在2M/S以下,同时参考配管侵蚀防止(以年间运转时间作比较)之最高流速限制。4)配管设备之设计程序:(1)配管系统方式之决定。(系统架构流程、功能性与节能考量);(2)
14、设备位置、管道路由与建筑结构整体计划(安全性、可靠性确保、噪音、震动抑制。工序流程与合理化工法检讨);(3)配管路径之决定;(4)管路流量之计算;(5)选定基准之决定(配管摩擦损失、流速基准确定);(6)管径选定,并计算分析系统各段摩擦损失及流程;(7)系统水压分布确认;(8)阀类选定及相关机器设备确认;(9)扬程计算;(10)水泵容量、扬程确认;(11)配管热膨胀检讨;(12)全管系系统检讨确认(未来扩充性、维护性、控制方式的配合总体分析确认);(13)设计完成。5)其他管路系统(蒸汽、冷媒、油配管)可参见所附日系设计资料。2728292冰水管系统设计冰水管系统设计1)管路之安装应尽量减少水
15、在管路中之磨擦损失(FRICTIONLOSS)为原则,磨擦损失小,则泵浦扬程减少致马力数相对减少。(A)须正确选择管路之管径。(B)管路之长度应短,并应尽量避免阻碍物之弯头及注意三通之流向。注:1.在管路系统中弯头(Elbow)有较大的压力降百分率,在等速下压力降之大小依转弯之形状而定,如长半径较短半径为佳。2.45配置之弯头较90配置之弯头为佳。3.安装T型接头要防止对抵作用(Bullheading),对抵作用引起乱流,增加压力降与冲击管路,两个以上的T型接头安装在同一管路上时,两个T型接头之间的距离须在10倍以上之管径,如此可减少不必要之乱流。4.为了便于安装与修理管路,由任与法兰常用于管
16、路系统。(C)空调箱或小送风机之管路连接须考虑以同程回水管(REVERSE RETURN)连接。(D)管路内之空气应全部排出,排出空气除在管路之必要点,局部管路之最高点及热交换 器装上放气阀外,冰水管路最高点,必须连接膨胀水管再连接膨胀水箱以便排除 空气,其膨胀水管与冰水回水管之安装须特别注意,以致空气之排出。2)冰水管路之安装必须确宝在安装完成后未保温前,施以试压查漏的工作,否则万一施工不良,冰水管路发生漏水现象,将增加冰水主机的运转时间,泵浦的扬程减小影响空调空间30之冷度,并且影响保温的效果,以致应重浪费能源。一般试水压之方法用水压,至少试压至10kg/cm2以上,维持二小时以上水压不降
17、低,并且不漏水为原则,淌若发现有渗漏之处,则附近管路应即拆下,重新安装。图4-13避免阻碍物之弯头 图4-14三通31图4-15平衡管连接的方式 3)多用途综合型建筑物空调系统冰水管路宜采分区供应冰水。4)多用途建筑物为目前常见的建筑,配合业主及顾客之需要采用多角化的经营,不但建筑本体较大,而且建筑物的利用极为复杂,因此空调系统之设计必须按建筑物之用途及使用时间,利用冰水管路配合冰水泵浦加以区分为数个空调区域,再按冷气负荷的大小及空调区域的多寡来选择空调主机、冷却水塔及其他附属设备;如此可依空调区域的需要采取局部开机或全部开机。不但可收到减少冷气损失、节省可观的能源效果外,还可在空调设局部开机
18、时,部份停用的设备获得休息及做好保养维护,而增加空调设备的寿命。(多用途建筑物冰水管路系统如图4-16所示)32图4-16平衡管连接的方式334)冰水系统采用冰水系统采用VWV系统系统 VWV系统为可变水量系统(Variable Water Volume System),一般空调水管系统使用的方式分为两种:应用多台二次冰水泵浦之改变水量方式(此傳統方式目前較少採用,如图417所示)。按空调空间冷气负载的需要调节空调箱或冷风机的冰水量,以冰水送水管之压力来控制二次泵浦之运转台数,故空调空间冷气负载减少时,需要较少的冰水量,则二次泵浦运转台数可减少以节省电费。冰水区域泵浦之改变水量方式按空调空间冷
19、气负载的需要调节空调箱或冷风机的冰水量,以冰水管之压力由变频省电控制器(Energy Saving Controller)控制冰水区域泵浦的转速供应适量的冰水量,若空调空间冷气负载减少时,需要较少的冰水量,则降低冰水区域泵浦转速以节约能源。34冰水器分段延遥控制器冷凝器水差压传信器热交换器控制马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冰水泵浦连杆组冷却水泵浦变压器流量传信器热交换器(A/H或F/C)流量感测器图4-17冰水系统使用多台冰水泵浦之节约能源配置图 35五、空调水管之布置原则 1水平管设计水平管设计1)注意冰水回水流程2)水平管之上升,下降最高位置设置排气。3)注意水平管之斜度 。4)注意水流方向。2排水
20、管之设计(水量之计算)排水管之设计(水量之计算)1)由高至低保持斜度。2)避免高低起伏。3)慎选排水立管之位置(设于管道间或柱子中)。4)排水排至位置。(1)地下室楼层排至地下室阀基,如无阀基,则地下室板下设置集排水坑;(2)一楼以上楼层,排至一楼室外排水沟。3屋顶水管之设计屋顶水管之设计1)冰水管部份 开放式膨胀水箱系统,膨胀水箱装置在系统压力最低处,一般在泵之吸入侧,且在管系之最高点,建议距离管系最高点有2M以上之高度。2)冷却水管部份 冷却水管不宜超过冷却水塔集水盘水位高度,若超过水盘水位高度,则冷却水管需设置电36 磁阀或逆止阀。3)膨胀水管部份 应保持斜度,以利冰水管排气。可参见标准
21、施工图说。4)冷却水塔及膨胀水箱排水管部份 应排至屋顶漏水头附近,以避免潮湿及污染。5)补给水管部份 设计前应与水电工程整体配合规划。4空调主机房水管布置原则空调主机房水管布置原则1)机器设备(主机、水泵浦)与配电盘之布置。2)机器设备防震问题。3)水管系统之防震(水管与机器设备、主机房内水管吊支架之防震)。4)水管配置之层数。5)水管配置宜整齐。6)水管配件之配置。7)水管表阀之配置。8)主机房之排水。9)主机房内配管与保养维护之关系。375空调水管系统之平衡空调水管系统之平衡1)逆回水管之设计2)平衡考克(現多採平衡閥)之安装3)送水集水头与回水集水头之平衡管4)自动流量平衡阀之设置5)排
22、气阀之安装6.水泵配管注意要项水泵配管注意要项图4-18为一泵的连接管路,当设计泵管路时必须记住下列原则。1)吸入管要短要直;2)吸入管的管径要比泵的吸入口管径至少大一号;3)吸入管不可产生空气囊(air pockets)4)在泵吸入口处使用偏心减径接头以消除在吸入管内产生空气囊5)不要在泵吸入口处使用水平弯头,任何在吸入管上的水平弯头都应在泵吸入口平面以 下,如有可能,应在泵吸入口处有一垂直的弯头引导进入一减径管,再接到泵入口。如果多泵被连接到同一集流管时,管路之连接如图4-19所示,此式能让每一泵送同量的水。即在部分负荷状况或减少水流量或当一泵被隔离后,其他泵仍能泵送同量的水。38图4-1
23、8 泵与吸入管连接 图4-19 多泵管路397.冷却水塔配管冷却水塔配管由于冷却水塔为开放式设备,故冷却水管系为一开放式管系,如果冷却水塔与凝结器在同一平面,泵只有小的吸入头,过滤器应在排出端以使泵的吸入端能尽量接近大气。常欲使入凝结器的冷却水保持等温,此可在冷却水塔旁加装一旁路管。当凝结器与冷却水塔同一平面或在冷却水塔之上时,则在旁路管上加一三路分流阀.见图4-20.不可使用三路混合阀,因其位于泵之吸入端,能造成真空状况而不再能维持大气压力。图4-21为当凝结器位于冷却水塔下方时的旁路配管。此特殊的配管方式为在旁路管上安装二路自动控制阀。通过旁路管的压力降,要能使在具有最大水流通过旁路时能平
24、衡冷却水塔的不平衡静压头。如果多个冷却水塔并联,则每一冷却水塔通到泵的吸入侧的摩擦损失要相等。图4-22为冷却水塔配管的典型事例。均压(連通)管可用为使每座冷却水塔内的水位等高。40注:1.如凝结器与冷却水塔同一平面或在 注:1.当凝结器在了冷却水塔下方可采用二路自动控制阀,其上方时,使用一三路分流阀。如 如凝结器与冷却水塔同一平面或在冷却水塔上方见 凝结器在冷却水塔之下见图43的配管。图42的配管。2.在三路分流阀处不得改用三路混合 2.从“A“到”B“的摩擦损失包括此管路加上二路阀 阀,因其能使泵吸入端产生额外的 的摩擦损失。此摩擦损失处能配合冷却水塔的不平 水头。蘅水头。3.自动控制阀应
25、接近冷却水塔以防止当阀全开时泵马 达过载及水塔情况异常。图4-20 离冷却水塔维持等温水之管路 图4-21 离冷却水塔维持等温水之管路 (凝结器与冷却水塔同一平面)(凝结器在冷却水塔下方)41 图4-22 多冷却水塔管路 423.1 通用事项 3.1.1 关于冷却塔的使用规范 离地11层以上设置冷却塔时,主要部件要用耐火材料制造,无须做支撑防火。3.1.2 冷却塔、泵浦、冷凝的配置注意事项。(1)冷却塔与泵浦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场合。43 (a)保持泵浦吸入侧的正压。(防止气穴现象)泵浦的高度在冷却塔水面以下。泵浦应设在冷却塔附近。估算等的压力损失。(特别要注意混合三通阀的设置场合)(b)泵浦的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空调 水管 设计 要领 HORU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