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经济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pptx(9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第三章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论农业与工业区位论1.杜能农业区位论杜能农业区位论2.韦伯工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3.其他区位论介绍其他区位论介绍4.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概念与术语:概念与术语: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综合等运费线、临界等费用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综合等运费线、临界等费用线、送达价格、需求圆锥体、利益空间、行为矩阵线、送达价格、需求圆锥体、利益空间、行为矩阵 原理与思想:原理与思想:杜能
2、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模型及图解;韦伯工业杜能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模型及图解;韦伯工业区位论假设条件和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集聚分散指向原理及图解;区位论假设条件和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集聚分散指向原理及图解;帕兰德竞争市场地域边界确定原理;胡佛关于送达价格对采掘和制造帕兰德竞争市场地域边界确定原理;胡佛关于送达价格对采掘和制造业企业销售市场地域影响原理;廖什关于六边形市场区形成原理;行业企业销售市场地域影响原理;廖什关于六边形市场区形成原理;行为区位论主要思想和史密斯关于收益空间分析原理及普雷德行为矩阵为区位论主要思想和史密斯关于收益空间分析原理及普雷德行为矩阵分析原理。分析原理。本章难点本章
3、难点概念与术语:概念与术语: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综合等运费线、临界等费用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综合等运费线、临界等费用线、送达价格、需求圆锥体、利益空间、行为矩阵线、送达价格、需求圆锥体、利益空间、行为矩阵原理与思想:原理与思想:农业区位模型;工业区位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农业区位模型;工业区位运费指向、劳动费指向、集聚分散指向原理;六边形市场区形成原理;行为区位论主要思想和集聚分散指向原理;六边形市场区形成原理;行为区位论主要思想和收益空间分析原理及行为矩阵分析原理收益空间分析原理及行为矩阵分析原理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与难点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1.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
4、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 1.3 理论模型及杜能圈理论模型及杜能圈 1.4 理论模型假设条件的释放理论模型假设条件的释放 1.5 农业地理学和经济学意义农业地理学和经济学意义 1.6 逆杜能圈逆杜能圈 作业作业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杜能简介杜能简介 传统三莆式耕作制与合理农业论传统三莆式耕作制与合理农业论 农业制度改革与农业资本主义主要矛盾农业制度改革与农业资本主义主要矛盾 杜能的思考及农场观测杜能的思考及农场观测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杜能简介杜能简介 杜能杜能:Johan Heinr
5、ich von Thunen,1783-18501783-1850,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德国农业经济学家 代表作代表作:孤立国同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18261826 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传统三莆式耕作制与合理农业论传统三莆式耕作制与合理农业论 典型农业国典型农业国:1919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正在蓬勃发展,世纪初,西欧资本主义正在蓬勃发展,但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仍然是一个典型农业国但普鲁士统治下的德国仍然是一个典型农业国 三莆式耕作制度三莆式耕作制度:19:19世纪初,为保存地力,德国仍延续早世纪初,为保存地力,德国仍延续早期普遍实行的三莆
6、式耕作制,有期普遍实行的三莆式耕作制,有1/31/3农地处在休耕状态农地处在休耕状态 合理农业论的提出与轮作制的实施合理农业论的提出与轮作制的实施:这一时期,农学家这一时期,农学家泰尔提出了泰尔提出了“以轮作式农业取代三莆式农业以轮作式农业取代三莆式农业”为主的合理为主的合理农业论,推动了轮作式耕作制度的发展,使农业土地利用农业论,推动了轮作式耕作制度的发展,使农业土地利用效率获得了一定提高效率获得了一定提高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农业制度改革与农业资本农业制度改革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主义发展问题 农业制度改革:农业制度改革:受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德国农业开始了制度
7、受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德国农业开始了制度改革改革-农民不再依附原土地所有者,获得自由权,可自由出卖劳动力,农民不再依附原土地所有者,获得自由权,可自由出卖劳动力,有权拥有土地并自主经营农场。由于改革主要由贵族阶层推动,改革有权拥有土地并自主经营农场。由于改革主要由贵族阶层推动,改革后贵族成为大土地所有者。后贵族成为大土地所有者。改革后农业资本家迅速形成,雇佣劳动力改革后农业资本家迅速形成,雇佣劳动力供给充分,大农场普遍出现,为德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农业技术进供给充分,大农场普遍出现,为德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企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步和农业企业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农业资本主义发
8、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轮作制的实施对集约化利用土轮作制的实施对集约化利用土地创造了条件,但是,对位于市场(城市)周围不同距离的土地,如地创造了条件,但是,对位于市场(城市)周围不同距离的土地,如何配置农业资源,进而提高农业企业经营效益的问题,未提出办法,何配置农业资源,进而提高农业企业经营效益的问题,未提出办法,成为当时德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成为当时德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杜能的思考及农场观测杜能的思考及农场观测 杜能对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思考:杜能对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思考:杜能认为,泰尔的合
9、杜能认为,泰尔的合理农业论虽然使农地集约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对商品理农业论虽然使农地集约化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对商品农业条件下如何配置农业要素的问题未能给出答案。他认农业条件下如何配置农业要素的问题未能给出答案。他认为,农业土地经营品种及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为,农业土地经营品种及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天然特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经济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到农产品消费地(市场)的距离,不能笼统地认为农业经不能笼统地认为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业收益就越大。营集约化程度越高,农业收益就越大。农场观测:农场
10、观测:18101810年,杜能在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平原购置年,杜能在德国北部梅克伦堡平原购置了土地,自办大农场,开始了农业企业集约经营的实践观了土地,自办大农场,开始了农业企业集约经营的实践观察,开始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的研究察,开始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的研究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1.2 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研究方法与理论假设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杜能采用了实验观察的:杜能采用了实验观察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方法方法和理论模型抽象的和理论模型抽象的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 理论假设理论假设:假设了与外部隔绝的孤立国:假设了与外部隔绝的孤立国 孤立国位于肥沃平原
11、中央,只有一座城市孤立国位于肥沃平原中央,只有一座城市 无通航河流、运河,马车是唯一运输工具无通航河流、运河,马车是唯一运输工具 土质条件一致,任何地方均可耕作土质条件一致,任何地方均可耕作 距城市距城市5050英里英里(92.6km)(92.6km)之外是荒野,与外部隔绝之外是荒野,与外部隔绝 城市所需农产品由平原农业经营者供给城市所需农产品由平原农业经营者供给 农业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业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农产品价格、农业工人工资及资本利息固定不变农产品价格、农业工人工资及资本利息固定不变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理论模型与理论模型与“杜能圈杜能圈
12、”1.3.1 农场观测数据农场观测数据 1.3.2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 1.3.3 杜能圈杜能圈 1.3.4 杜能圈形成机制杜能圈形成机制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农场观测数据农场观测数据距市场距离距市场距离K K(英里)英里)木材木材(塔勒)塔勒)粮食(塔勒)粮食(塔勒)市场市场价格价格P P生产生产成本成本C C运输运输费用费用T T地租地租收入收入R R市场市场价格价格P P生产生产成本成本C C运输运输费用费用T T地租地租收入收入R R0.50.520020014014010105050808050503 327271.01.02002001401402020404
13、0808050506 624241.51.520020014014030303030808050509 921212.02.02002001401404040202080805050121218182.52.52002001401405050101080805050151515153.03.020020014014060600 080805050181812123.53.52002001401407070-10-108080505021219 94.04.02002001401408080-20-208080505024246 64.54.52002001401409090-30-308080
14、505027273 35.05.0200200140140100100-40-408080505030300 0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1.3.2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农业地租农业地租收入模型收入模型Model of Land Revenue杜能观察到,平原向城市销售和运输农产杜能观察到,平原向城市销售和运输农产品时,运费与距离和重量成线性比例,运费品时,运费与距离和重量成线性比例,运费率因产品种类差异而不同,农业生产者从土率因产品种类差异而不同,农业生产者从土地获得的收益(地租收入地获得的收益(地租收入)模型为:模型为:R地租收入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
15、农产品的生产费农产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等同于销售量)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农产品的运费率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杜能圈杜能圈 杜能圈:杜能圈:杜能利用地租收入模型,对孤立国杜能利用地租收入模型,对孤立国农业土地利用和集约化程度分析后得出结论农业土地利用和集约化程度分析后得出结论: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随都随着距离城市的远近呈带状变化,围绕城市形成着距离城市的远近呈带状变化,围绕城市形成由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由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轮
16、作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莆式农业圈和畜牧圈构成的农业式农业圈、三莆式农业圈和畜牧圈构成的农业圈层,被后人称圈层,被后人称“杜能圈杜能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杜杜能能农农业业圈圈示示意意图图上上部部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位置位置:位于紧接城市的第一圈位于紧接城市的第一圈产品产品:蔬菜、牛奶、鲜花等:蔬菜、牛奶、鲜花等特征特征: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运输产品易腐烂变质,不易运输土地租赁价格高土地租赁价格高劳动力投入和粪肥投入多劳动力投入和粪肥投入多运费率和集约化程度高运费率和集约化程度高自由农作圈自由农作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
17、位论论位置位置:自由农作圈外的第二圈自由农作圈外的第二圈产品产品:林木及薪柴:林木及薪柴特征特征:产品不易腐烂,但笨重、运输量大产品不易腐烂,但笨重、运输量大 劳动投入较少,不需要大量粪肥劳动投入较少,不需要大量粪肥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自由农作圈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自由农作圈运费率仅次于自由农作圈运费率仅次于自由农作圈林业圈林业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位置位置:林业圈外的第三圈林业圈外的第三圈产品产品:谷物与畜牧产品:谷物与畜牧产品特征特征:按按“黑麦黑麦-黑麦黑麦-马铃薯马铃薯-大麦大麦-苜蓿苜蓿-豌豆豌豆”6区区6年轮作,体积小,装卸方便,不易变质腐烂,牲年轮作,体积小,装
18、卸方便,不易变质腐烂,牲畜可成群赶进城市畜可成群赶进城市轮作和畜牧粪肥保证地力恢复,劳动和城市粪肥轮作和畜牧粪肥保证地力恢复,劳动和城市粪肥仍有投入集约化程度高仍有投入集约化程度高单位面积产值不及林业圈单位面积产值不及林业圈运费率较林业圈低运费率较林业圈低轮作农业圈轮作农业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位置位置:轮作农业圈外的第四圈轮作农业圈外的第四圈产品产品:谷物和畜产品,畜产品为主:谷物和畜产品,畜产品为主特征特征:按按“黑麦黑麦-黑麦黑麦-燕麦燕麦-牧草牧草-牧草牧草-牧草牧草-休耕休耕”实行实行7区区7年轮作年轮作 轮作和畜牧业粪肥保证了地力恢复,劳动及城轮作和畜牧业
19、粪肥保证了地力恢复,劳动及城市粪肥投入更少市粪肥投入更少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轮作农业圈单位面积产值不及轮作农业圈运费率和集约程度比轮作农业圈低运费率和集约程度比轮作农业圈低谷草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位置位置:谷草式农业圈外的第五圈谷草式农业圈外的第五圈产品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和少量谷物:加工畜牧产品和少量谷物特征特征:按按“谷物谷物-牧草牧草-休耕休耕”3区区3年轮作年轮作 畜牧业粪肥保证了地力恢复,劳动投入更少,畜牧业粪肥保证了地力恢复,劳动投入更少,集约化程度更低集约化程度更低单位面积产值比谷草式农业圈低单位面积产值比谷草式农业圈低运费率比谷草式农业圈
20、低运费率比谷草式农业圈低三莆式农业圈三莆式农业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位置位置:三莆式农业圈外的第六圈三莆式农业圈外的第六圈产品产品:畜牧产品和极少谷物:畜牧产品和极少谷物特征特征:谷物自给自足谷物自给自足劳动投入更少,集约化程度更低劳动投入更少,集约化程度更低单位面积产值比三莆式农业圈低单位面积产值比三莆式农业圈低牲畜直接赶进城市,加工畜产品运费率比三莆牲畜直接赶进城市,加工畜产品运费率比三莆式农业圈低式农业圈低畜牧圈畜牧圈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1.3.4 杜能圈形成机制杜能圈形成机制杜能的农业地租收入模型杜能的农业地租收入模型经过变化,即成单
21、位农产经过变化,即成单位农产品收入模型,如下式品收入模型,如下式这一模型是一直线方程,不这一模型是一直线方程,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租收入曲线同类型农产品地租收入曲线均为直线,如右图上部均为直线,如右图上部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有河流通航和小城市时的孤立国模型有河流通航和小城市时的孤立国模型1.4.2 价格变动土壤条件不变时孤立国模型价格变动土壤条件不变时孤立国模型价格不变土壤条件变化时的孤立国模型价格不变土壤条件变化时的孤立国模型1.4 理论模型假设条件的释放理论模型假设条件的释放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杜能认为,增加通杜能认为,增加通航河流和小城市
22、后,航河流和小城市后,孤立国农业圈将沿河孤立国农业圈将沿河流形成带状延伸分布,流形成带状延伸分布,小城市周围形成小的小城市周围形成小的农业圈(右图下部)农业圈(右图下部)1.4.1 有通有通航河流和小城航河流和小城市时的孤立国市时的孤立国模型模型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杜能认为,在价杜能认为,在价格发生变动而土地格发生变动而土地产出能力不变时,产出能力不变时,孤立国农业圈将沿孤立国农业圈将沿农产品价格高的方农产品价格高的方向延伸分布,农产向延伸分布,农产品价格低的方向出品价格低的方向出现收缩(右图左部)现收缩(右图左部)1.
23、4.2 价格变动土壤条件不变时的孤立国模型价格变动土壤条件不变时的孤立国模型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 杜能认为,在土杜能认为,在土壤条件存在差异而壤条件存在差异而价格不变时,孤立价格不变时,孤立国农业圈将沿土壤国农业圈将沿土壤生产能力高的方向生产能力高的方向延伸分布,生产能延伸分布,生产能力低的方向出现收力低的方向出现收缩(右图右半部)缩(右图右半部)1.4.3 价格不变土壤条件变化时的孤立国模型价格不变土壤条件变化时的孤立国模型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农业区位论在农业地理学农业区位论在农业地理学和经济学上的意义和经济学上的意义 在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24、在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首次研究了市场因子对农业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首次研究了市场因子对农业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 首次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农业资源首次用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农业资源空间配置问题空间配置问题 首次提出农业资源配置的距离决定模型首次提出农业资源配置的距离决定模型 在经济学上的意义在经济学上的意义 农业区位模型使古典经济学步入模型化表达阶段农业区位模型使古典经济学步入模型化表达阶段 对后继古典区位论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继古典区位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第第三三章章 农农业业与与工工业业区区位位论论逆杜能圈逆杜能圈 逆杜能圈逆杜能圈: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期的大都市周围土地工业化和后
25、工业化时期的大都市周围土地利用,已不限于农业土地利用利用,已不限于农业土地利用,住宅、商业和工业土地利住宅、商业和工业土地利用形式普遍存在,受土地经济地租的影响,城市周围的用形式普遍存在,受土地经济地租的影响,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呈现出与杜能圈模式相反的圈层结构,城市边土地利用呈现出与杜能圈模式相反的圈层结构,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非常粗放,随着离城市边缘的距缘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非常粗放,随着离城市边缘的距离增加,土地利用集约度也逐渐上升。离增加,土地利用集约度也逐渐上升。最早由美国学者最早由美国学者辛克莱尔研究提出,因此也叫辛克莱尔模型辛克莱尔研究提出,因此也叫辛克莱尔模型(6767页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地理 第三 农业 工业区位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