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技术基础》PPT课件.ppt





《《交换技术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换技术基础》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 7交换技术基础第第章章目前,电话业务仍是电信业务的主要内容。设计电话局交换设备(交换网)及局间中继线配备数量时主要根据设备所要承受的电话业务量(话务量)及规定的QoS(阻塞程度)。QoS:交换设备未能完成接续的电话呼叫业务量与用户发出的电话呼叫量之比,即呼叫损失率。呼损越低,服务质量越高。研究话务量、呼损与交换设备数量间固有关系的理论即为话务理论。最早从事话务量研究的丹麦学者在1909年发表了话务理论的经典著作。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出现后,话务交换网络可实现无呼损。影响交换系统QoS的因素除公用设备的数量外,还有处理机的处理能力。通信业务从语音拓展到数据、多媒体后,将输入信息统称通信呼叫。话务
2、理论发展为通信业务量理论,研究QoS与所需通信设备间的关系。7.1 话务量基本概念7.1.1 话务量定义1、什么叫话务量 电话用户进行通话要占用电话交换机的资源(交换网络、中继线、处理机、信令设备等)。用户通话次数的多少和每次通话时间都从数量上说明了用户需要使用电话的程度,或者说交换机资源被占用的程度。话务量:从数量上表明用户或中继线占用交换机资源的程度,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用户的电话呼叫完全是随机的,因此话务量是一个随机变量。时间T内的话务量A:A=Ct (7-1)其中,CT内发生的呼叫次数;t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话务量的单位为爱尔兰Erl 或小时呼TC。也可用分钟呼(cm)或百秒呼(c
3、cs)表示:1Erl=1TC=60 cm=36 ccs例、某交换机在一小时内共发生250次用户呼叫,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间为3分钟。则在这一小时内该交换机承受的话务量为:交换系统能承受的话务量由交换网络可同时连接的话路数决定现代局用数字交换机的话务量可达数万Erl以上。2、忙时、忙时呼叫和忙时话务量 交换局一昼夜期间所承受的话务量,即平均同时占用数,是变化的波动性。一昼夜时间内,话务最繁忙的一小时称为忙时。话务量强度(话务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的话务量 A1=A/T=Ct/T (7-2)考虑交换局的机线数量时,总是以忙时话务量为基本数据。通常所说的话务量,即指电话局在忙时的话务量强度电话局在忙
4、时的话务量强度,是一个平均值随机性。例、设一个用户在2hr内共呼叫5次,每次呼叫的保持时间为800s,300s,700s,400s,50s。求该用户的话务量A和话务量强度A1解:T=2hr,C=5,tA=Ct A1=A/T=0.625/2=0.315Erl (1,表现单个用户的占用率)3、呼损概率呼叫损失(呼损):在用户的一次呼叫过程中,由于在交换网络中找不到空闲输出线或控制系统过负荷,而未能完成呼叫接续。呼损是偶然事件,所以叫做呼损概率。对待呼损有两种不同处理方式:(1)明显损失制:如果用户呼叫不能立即接通时,公用交换设备不再受理这次呼叫,用户立即听到忙音,表示本次呼叫遭到损失需重新摘机呼叫
5、,如电路交换;(2)等待制:用户呼叫不能立即接通时,不是立即听忙音而是等待公用交换设备空闲时给予接续。接通顺序按排队系统。不需重新呼叫,如分组交换,客服电话。4、原发话务量和完成话务量原发话务量:流入到交换网络的输入线上的话务量。Ao Offered traffic完成话务量:在输出端送出的话务量,已完成接续。AcCarried traffic损失话务量:原发话务量与完成话务量之差,即由于交换网络有阻塞而遭受损失的话务量。AoBLost traffic明显损失制中,Ac=Ao(1-B)=Ao-AoB 其中,B呼损,正常情况下很小,如规定1或5,因此通常在工程中不严格区分Ac或Ao;但设备超负荷
6、时较大。等待制中,Ac=Ao7.1.2 线束的概念交换网络是若干输入线和能被这些输入线达到的若干输出线之间的交叉矩阵。输出线可以组成一个或几个线束,满足:入线上发生呼叫时,能接续到指定路由的一条空闲出线上去任意一对输入-输出线上只允许有一个呼叫。线束按以下标准分为两类:线束容量M输出线数量利用度D每条输入线能达到的输出线范围1、全利用度线束线束中的任意一条出线能被任一条入线所达到,M=D,只要有空闲出线即可接续,数字交换机采用。2、部分利用度线束任意一条输入线不能达到所有出线中的任意一条,只能达到部分出线,DM。可能产生内部阻塞,即使输出线空闲也不能立即实现接续。对应明显损失制和等待制两种情况
7、。7.1.3 爱尔兰呼损公式及其应用对于交换节点,若呼叫到达是泊松过程,中继线是全利用度线束,系统发生呼叫阻塞时,按明显损失制处理,则该系统达到统计平衡状态时,可使用爱尔兰公式:其中,A原发话务量(爱尔兰);n输出线数En(A)呼损,同时有n个呼叫的概率,即n条出线全被占用,拒绝新呼叫造成的呼损。可用于开局时,在已知话务量和规定QoS的情况下计算所需输出线数;也可用于故障诊断和确定忙时。例1:一个交换机,其交换网络接1000个用户终端,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该交换机能提供123条话路同时接受123个呼叫。求该交换机的呼损和线路利用率。解:电路交换采用明显损失制且,123条话路可同时接受123个
8、呼叫M=D全利用度线束符合爱尔兰公式应用条件交换机的总话务量为 Ao=0.1 Erl1000=100 Erl;输出线数n=123;查爱尔兰表,可得呼损 E123(100)=0.3%。话务流量损失 AoE=0.3%100=0.3 Erl;完成话务量Ac=Ao(1-E)=99.7%100=99.7 Erl通过了该交换机内的123条话路每条话路负荷Erl话务量,即忙时出线利用率 (1-0.3%)100Erl)/123100%=80%。例2:设10个用户公用交换机的2条话路,每个用户忙时话务量为。求该交换机的呼损和线路利用率。解:电路交换采用明显损失制且,2条话路可同时接受2个呼叫 M=D全利用度线束
9、 符合爱尔兰公式应用条件交换机的总话务量为 Ao=0.1 Erl10=1 Erl;出线数n=2;查爱尔兰表,可得呼损 E2(1)=20%。每条话路忙时出线利用率为 (1-20%)1Erl/2100%=80%/2=40%。分析交换机输出线话路数,即线束容量M很小时,线束的利用率很低,呼损很大;要保持较高的QoS就须减小流经的话务量。M100时,线束的利用率较高,呼损很小对于利用率较高的大容量线束,当流经的话务量增加时很容易引起过负荷;利用率较低的小容量线束,对过负荷不敏感。按ITU-T建议,我国电话网全程(发端-收端交换机)呼损:数字长途电话网;数字市内电话网。7.2 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前面讨
10、论的呼损仅仅是由于出线全忙而引起的。实际上,交换机的交换网络往往由若干级组成。在入线和出线间还有内部各级之间的链路。内部阻塞:当交换网络内部级间链路全忙时,由于入线找不到空闲链路而不能达到空闲出线,导致呼叫损失的情况。TST三级交换网络,有16条输入母线和16条输出母线,每条母线有256个时隙,即输入、输出端各有25616=4096条话路。T接线器:入线数=出线数,无阻塞S接线器:一条出线上有16条入线与之相连;出线上有256个时隙而每条入线上都有256个时隙(共4096个时隙),极易造成阻塞。1、阻塞概率的计算假设每条入线上的话务量为Y,即每条入线的占用概率为Y,则空闲概率为(1-Y)主被叫
11、通话时所占用的两条通路同时空闲的概率为同时忙的概率为当两条通路都处于同一个T接线器内时,通路的阻塞概率为当两条通路分别处于两个T接线器内时,通路的阻塞概率为所以呼叫在交换网中发生阻塞的平均概率为可见网络的阻塞概率与每条入线上的话务量有关:时,;时,这种无集中、无扩散的网络在话务量较高时有较大的内部阻塞 2、无阻塞网络要降低内部阻塞概率,就要增加级间的链路数即内部时隙数,使级间链路上的话务量降低,从而降低阻塞率。时,时,可见中间链路数增加一倍,使网络的内部时隙数为输入/输出时隙数的2倍时(本例中链路数=32,内部时隙数=512),网络内部阻塞概率很低,近似为0。输入端AB级扩散,输出端BC级集中
12、,以增加设备、提高成本为代价。交换网络在整个交换机的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大。对于采用体积小、功耗小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数字交换网络来说是可行的。7.3 控制部件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评价一台程控交换机的话务能力一般有两个基本参数:话务量:通过交换网络可以同时连接的路由数BHCA(Busy Hour Call Attempts):忙时试呼次数,单位时间内控制设备能够处理的呼叫数,表明控制部件对呼叫的处理能力。对于数字交换机,交换网络的阻塞率很低,能通过的话务量较大,交换机的话务能力往往受到控制设备的呼叫处理能力的限制。BHCA值是一个评价交换系统的设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7.3.1 计算B
13、HCA的基本模型BHCA值随机变化,难以测算,常用一个线性模型粗略估算。系统开销:在充分长的统计时间内,处理机运行处理软件的时间和统计时长之比,即时间资源的占用率。固有开销:与呼叫处理次数无关的系统开销,如各种周期级扫描程序的开销。非固有开销:与呼叫处理次数有关的系统开销,如呼叫处理程序对CPU的占用、号码分析。单位时间内处理机用于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为 tabNa固有开销,主要是用于非呼叫处理的机时,与系统结构、系统容量、设备数量等参数有关;b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开销,是非固有开销。不同呼叫所执行的指令数不同,与呼叫的不同结果,如中途挂机、被叫忙、完成呼叫;不同的呼叫类别,如局内呼叫、出/入局呼
14、叫、汇接呼叫等有关。这里取的是各种情况的加权平均值(小时/次);N为单位时间内所处理的呼叫总数,即BHCA值。t是每次成功呼叫所用的时间,是一个统计值。例,某处理机忙时(单位时间)用于呼叫处理的时间开销平均为0.85(占用率),固有开销,处理一个呼叫平均需时32ms,则可得 0.85=0.29+(32103/3600)N。因此,该处理机忙叫呼叫处理能力值 N=63000 次/小时。7.3.2 影响程控交换机呼叫处理能力的因素1、交换系统容量:交换系统的用户数量越多,处理机的固定开销就越大,如扫描,降低了处理机的呼叫处理能力。2、控制系统结构:普遍采用多处理机结构。各级处理机的负荷或功能分配合理
15、,提高了处理机的处理能力若某级处理机负荷过重,其他处理机效率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呼叫处理能力就相对降低。多处理机间通信需要开销,处理机越多,开销越大。避免效率低的多处理机间的通信方式(如串行口通信)。备用方式的开销不同:如同步方式要增加“比较”的开销;话务分担方式要求增加单机处理能力和余量,以便在故障时有单机工作的可能性。3、处理机的处理能力:指令系统功能的强弱,主时钟频率的高低能访问的存储空间范围以及I/O口的类别和数量等。4、软件设计水平:提高OS的效率和数据结构的合理性均能减少实时系统的系统开销;高级语言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编程效率较高,但执行文件效率较低,在实时要求高、重复次数多
16、的部分采用汇编语言能提高处理机的处理能力。7.3.3 系统开销及其分配系统开销及其分配交换机运行期间,控制系统的机时主要由OS和呼叫处理软件占用OS:任务调度不随话务负荷大小而变化,属于固有开销。其他如通信控制、存储器/处理机/进程/文件/时间管理等,与话务量有关,话务负荷越大,开销越大,属于非固有开销。呼叫处理软件:周期级程序,如各种扫描的开销不随话务负荷的大小而变化,属于固有开销;基本级程序,如各种分析处理的开销与话务负荷有关,属于非固有开销。余量开销:处理机的占用率不设计成100(95),以备过负荷时需要7.3.4 呼叫类别和试呼的不同结果1、呼叫类别 A发端呼叫;B局内呼叫;C出局呼叫
17、;D入中继呼叫;E入局呼叫;F汇接呼叫;G终端呼叫;H出中继呼叫。其中,A和D为原发呼叫量。因此 总呼叫量B+C+E+F=A+D2、成功呼叫和不成功呼叫成功呼叫:一次试呼就完成通话,否则就是不成功呼叫。来自用户线或入中继线的占用信号占用信号形成原发呼叫(A+D):(1)地址有效占用信号占用信号被交换机正确接收向被叫振铃。若被叫应答,可从下一级交换局收到应答信号或计次脉冲信号,试呼成功;否则失败。(2)未接通或无效试呼主叫用户或对端交换机错误引起的试呼失败:主叫拨号或送信号(0.4s)超时;摘机不拨号或主叫放弃使拨号不全;主叫或对端局送出不存在的地址或非法号码;被叫用户引起的试呼失败:如被叫忙,
18、被叫不应答。交换机引起的试呼失败:如交换网络阻塞;无空闲公用资源,如中继线等;系统故障。7.3.5 BHCA的测量 交换机的呼叫处理能力BHCA值的估算中,各种呼叫类型和呼叫结果所占的百分比,是随机和不准确的。一般采用模拟呼叫器,利用大话务量测试得到测量值(标准值)。须简化参数,规定:(1)一次试呼处理指一次完整的呼叫接续,即从摘机开始到通话、挂机为止的一次成功呼叫,其他不成功呼叫不考虑。(2)只考虑最大原发话务量:我国规定,交换机局内用户(用户线):话务量最大为用户,双向,(作为)发端呼叫和终端呼叫的话务量相等,即用户的原发话务量为用户。入中继:话务量为中继线。(3)每次呼叫平均占用时长:用
19、户:拨号结束至第一声振铃不超过60s,否则送忙音,呼叫失败中继线:90s。由A=Ct可得 BHCA用户=(0.11)/(60/3600)=6 次/小时BHCA中继线=(0.71)/(90/3600)=28 次/小时这就是要测量的标准值。交换机达到该值就算达到指标。测量BHCA时规定的前提条件,实际情况往往不能满足:(1)假设试呼全是成功呼叫,平均一次呼叫占用时长60s,实际还有未成功试呼,占用时长小(如45s),系统开销少。使实际值比测试值高(2)测量时取最大原发话务量,实际小些,使实际值比测试值小;(3)接通率较高局,平均呼叫占用时长可能超过60s,使BHCA减少。我国规定测量呼叫的不成功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换技术基础 交换 技术 基础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