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zz.ppt
《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zz.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技术规程-zz.ppt(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下建筑规程逆作法技术规程JGJ1652010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曾志攀 0591-87675685逆作法结构设计n本书共分八章,第五章设计n5.1设计原则n5.2围护结构设计n5.3竖向结构设计n5.4水平结构设计n5.5地基基础设计n5.6节点设计及构造逆作法一般流程逆作法一般流程n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相结合,即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室连续墙,即作为基坑的围护结构又作为地下室的外墙;地下结构的水平梁板体系替代水平支撑;结构的立柱和立柱桩作为竖向支承系统。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全面相结合的总计设计方案一般采用逆作法施工,以盆式开挖为例,其一般流程为:首先施工地下连续墙、立柱和工程桩
2、;然后周边留土、基坑中部开挖第一层土;之后进行地下首层结构的施工;开挖第二层土,并施工地下一层结构的梁板;同时可根据工期上的安排接高柱子和墙板施工地上一层结构;开挖第三层土,并施工地下二层结构,同时施工地上二层结构;基坑中部开挖到底并浇筑底板,基坑周边开挖到底并施工底板,同时施工地上三层结构;施工立柱的外包混泥土及其他地下结构,完成地下结构的施工。图为一个三层地下室基坑采用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典型流程。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应解决下列特殊技术问题n通过方案比较,当技术、经济合理可行时,采用逆作法施工进行设计。此时围护墙兼作地下室外墙时,应与主体结构地下室的底板、楼板等有可靠的连接构造,确保变
3、形协调,并采取有效的地下室排水、防潮措施。n逆作法的设计与施工应解决下列特殊技术问题,并在地下室施工图中标出主要构造措施:n(1)土方开挖及外运;n(2)临时立柱作法;n(3)立柱与底板和楼盖的连接;n(4)上下层混凝土墙身的连接;n(5)侧墙与围护结构的连接;n(6)混凝土浇筑及施工缝处理;n(7)施工作业程序。地下室逆作法施工时结构设计要点n逆作法施工时,基坑支护结构宜采用地下连续墙。此支护结构可作为地下主体结构的一部分。n当楼盖梁板整浇作为水平支撑体系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及抗裂要求。在出土口处先施工板下梁系形成水平支撑体系时,应按空间框架方法计算内力和变形,肋梁应按偏心受压杆件验算构件
4、的承载力和稳定性。n肋梁应留出插筋以便与混凝土墙体的竖筋连接。当采用梁板分次浇筑施工时,肋梁上应留出箍筋以便与后浇混凝土的施工。n竖向支撑宜采用钢结构构件(型钢、钢管柱或格构柱)。梁柱节点的设计应考虑梁板钢筋及后浇混凝土的施工要求。n地下连续墙与地下结构梁板的连接,应通过墙体的预埋构件满足主体结构的受力要求。与底板应采用整体连接,接头钢筋应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当地下室使用要求较高时,宜在墙内侧设置钢筋混凝土内衬墙。n地下主体结构的梁板当施工期间有超载时(如走车、堆土等),应考虑其影响。在兼作施工平台和栈桥时,其构件的强度和刚度应按正常使用和施工两种工况分别进行验算。立柱和立柱桩的荷载应包括施工
5、平台或栈桥所受的施工荷载。n竖向立柱的沉降,应满足主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要求。5.1设计原则n补充第一章总则1.0.1逆作法设计与施工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n宜采用极限状态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n5.1.2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n5.1.2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强条: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n5.1.3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n1施工期间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应符合表规定;n2当支承结构作为永久结构时,其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不得小于地下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n3支承结构安全等
6、级和重要性系数应按施工与使用两个阶段选用较高的结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表5.1.3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安全等级破坏后果破坏后果0一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严重1.10二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一般1.0三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不严重0.9n4当地下逆作结构的部分构件只作为临时结构构件的一部分时,应按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取用。当形成最终永久结构的构件时,应按永久结构的安全等级及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取用。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n安全等级的划分与重要性系数的确定是对逆作法工
7、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及计算参数的确定,安全等级的划分是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定量说明很难。采用按逆作法基坑支护破坏的后果分为很严重、严重及不严重三种情况分别对应于三个安全等级,其重要性系数的选用与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相一致。安全等级与重要性系数-2n表表5.1.3 虽然给出了逆作法虽然给出了逆作法“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临时结构的安全等级和重要性系数重要性系数”,但是设计者在进行逆作法结构设计时,但是设计者在进行逆作法结构设计时还是很难把握这个安全等级。还是很难把握这个安全等级。n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n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
8、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n这两本规程对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分为一、二、三级,这两本规程对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分为一、二、三级,这也是对基坑工程重要性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定量这也是对基坑工程重要性的分类,分类的标准有定量的概念,对逆作法的安全等级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概念,对逆作法的安全等级分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使用上又与现行的国标是统一的。使用上又与现行的国标是统一的。给出两国标的分类标准表基坑工程类别类别类别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m;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
9、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二级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属二级基坑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时的基坑5.1.4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荷载组合n1抗倾覆及抗滑移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基本组合进行组合,其分项系数应为。n2当计算围护结构、水平和竖向结构承载力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相应的地基反力及这部分结构所直接承受的施工荷载效应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基本组合进行组合,并应采用相应的分项系相应的分项系数数。n3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规定5.1.4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2n4裂缝宽度和变形,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正常使用
10、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标准组合进行组合。n5围护结构竖向沉降,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标准组合进行组合。当围护结构作为永久结构使用时,在使用阶段使用阶段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准永久组合进行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n6支撑结构的竖向沉降,传至基础底面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准永久组合进行组合,不应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并应按施工与使用不同阶段的荷载分别计算5.1.4逆作法结构设计时的荷载组合-3n7承载力极
11、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有关规定。5.1.5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计的荷载荷载应符合下列规定:n1水平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阶段外围护结构所传递的水压力、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作为永久结构的构件在使用阶段,应包括外墙结构所传递的水压力,静止土压力、坑外地面荷载的侧压力。n2竖向荷载:应包括逆作法施工各阶段逆作法结构构件自重及施工荷载,应包括取土、运土时可能作用于逆作法结构上的荷载。作为永久结构在使用阶段的竖向荷载,应包括结构自重、活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引起的竖向力,作用于底板的水浮力。5.1.6地下建筑工程逆作法结构设
12、计应进行下列计算和验算:n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和验算:n1)围护结构的稳定性计算,包括整体滑动、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n2)降水设计计算,抗浮、抗隆起验算;n3)围护结构在施工和使用阶段受弯、受剪、受压承载力计算;n4)主体结构兼作围护结构、支撑结构时,结构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5.1.6-2n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和验算:n1)主体结构兼作围护结构的沉降验算;n2)竖向支撑结构的沉降计算。n3支撑体系和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宜采用空间作用的整体分析方法。当施工与使用阶段构件的使用条件变化时,应按最不利情况验算。5.2围护结构设计n5.2.1围护结构可根据受力条件分段按平面问题进行计算:
13、n1)逆作法中地下室楼板可作为围护结构的水平支撑,楼板可视为围护结构不动铰支点;n2)当围护结构兼作地下室外墙时,围护结构与楼板处的支点可视为不动铰支点,墙外侧的土压力宜取静止土压力。n静止静止土压力系数n()n土的有效内摩擦角()。围护结构设计-1n围护(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分析是基坑工程也是地下建筑逆作法工程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n也是本规程及基坑规程推荐的常规使用计算方法n分段按平面问题n分析原理: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假定围护结构为平面应变问题,将围护结构看做一竖向放置的弹性地基梁,开挖面以下土体对围护结构的支撑作用用弹性支座模拟,墙后土体对围
14、护结构的作用用已知的分布力来代替。5.2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图5.2.1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5.2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a图5.2.1a弹性地基梁法的计算简图围护结构设计-2n上图为一典型基坑开挖过程的计算简图。取围护长度为b的一段作为分析对象,列出弹性地基梁的变形微分方程。考虑土体的分层(m值不同)及水平支撑(逆作法楼层)的设置等实际情况,需要沿竖向将弹性地基梁划分成若干单元,列出每个单元的微分方程,一般可采用杆系有限元方法求解。划分单元时,尽量考虑土层的分布、地下水位、支撑的位置、基坑的开挖深度等因素。分析多道支撑分层开挖时,根据基坑开挖、支撑情况划分施工工况,按照工况的顺序进行围护
15、(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内力计算,计算中需考虑各工况下边界条件、荷载形式等的变化,并取上一工况计算的围护结构的位移作为下一工况的初始值。围护结构设计-3n平面竖向弹性地基梁法目前已经有很多程序可以求解,国内如同济启明星深基坑支挡结构分析计算软件FRWS、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北京建研院PKPM的施工技术软件中的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等均在基坑围护工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并取得了相当的工程经验。围护结构设计-4n荷载n围护结构的水平荷载:水、土压力土压力采用简单的Rankine土压力理论,相对简单,应用广泛。适用于砂土、黏土及成层土,还能考虑地表超载及有地下水的情况n土压力的类型与判定n按
16、围护结构是否发生位移以及位移的方向与大小,可以将土压力区分为以下三种:n1.静止土压力n如果围护墙静止不动,即位移为零时,土体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以Po表示。此时,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例如在深基坑工程中,在基坑开挖之前,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即为静止土压力。此外,有时因围护墙位移很小,不论墙前或墙后,均按静止土压力计算,这种简化是偏安全的。n2.主动土压力n如图所示,围护墙在基坑开挖到达坑底设计标高后,位移仍继续增大至某一定值则土体的抗剪强度将自峰值强度降至残余强度,对于粘性土,强度降低十分显著,因此此时的土压力又将增大。nn3.被动土压力n在图中,墙前坑底以下的土体,因围护墙
17、在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推动下,产生向坑内侧的位移,推力越大,则位移越大。推力与土体对围护墙的反力相等,但方向相反。墙前土体所能承受的推力有一个极限。当推力增大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此时土体的反力称为被动土压力,以Pp表之。n被动土压力是在上述条件下,土体所能承受的最大推力,在图中,作用在坑底以下围护墙BC段上的土压力是否会增大至被动土压力,取决于墙后作用的主动土压力的大小。如果基坑开挖较深,而围护墙入土深度又较小,则主动土压力较大,为了平衡,墙前土压力将得以充分发挥,以至BC整段均达到被动土压力。如基坑开挖较浅而围护墙入土深度又相对较大,则作用在BC段的墙前土压力将达不到被动土压力,或者在该段的上半
18、部会达到,而下半段则达不到。土压力静止静止土压力系数土的有效内摩擦角()土压力n主动土压力系数:土压力n被动土压力系数荷载:围护外侧土压力的计算n1、主动土压力或静止土压力的分布模式n本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以后简称基坑规程)推荐的土压力的分布模式:开挖面以上按三角形分布,开挖面以下按矩形分布,如图所示。n2、土压力计算n1)水土合算和水土分算n水土合算采用土的饱和重度计算水土压力,不再考虑水压力的作用。n水土分算将地下水位以下的水土压力区分为有效土压力和水压力,分别计算后再叠加为总的水土压力。荷载:围护外侧土压力的计算n2)关于土压力计算是采用水土合算还是水土分算,规程规定了简单的适用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 建筑工程 作法 技术规程 zz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