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系统基础知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卫星通信系统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通信系统基础知识.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卫星通信系统基础知识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卫星通信的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 ;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 ;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 ;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1、卫星通信系统基本概念1.1 系统组成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端、地面端、用户端三部分组成。卫星端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
2、,即把地面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返送回另一地面站,卫星星体又包括两大子系统:星载设备和卫星母体。地面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地面站出入卫星系统形成链路,地面站还包括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及其跟踪、遥测和指令站。用户段即是各种用户终端。|1.2 卫星通信网络的结构 点对点: 两个卫星站之间互通;小站间信息的传输无需中央站转接;组网方式简单。 星状网:外围各边远站仅与中心站直接发生联系,各边远站之间不能通过卫星直接相互通信(必要时,经中心站转接才能建立联系) 。 网状网:网络中的各站,彼此可经卫星直接沟通。 混合网:星状网和网状网的混合形式1.3 卫星通信的应用范围 长途
3、电话、传真 电视广播、娱乐 计算机联网 电视会议、电话会议 交互型远程教育 医疗数据 应急业务、新闻广播 交通信息、船舶、飞机的航行数据及军事通信等|1.4 卫星通信使用频率 电波应能穿过电离层,传输损耗和外部附加噪声应尽可能小 有较宽的可用频带,尽可能增大通信容量 较合理的使用无线电频谱,防止各宇宙通信业务之间及与其它地面通信业务之间产生相互干扰 通信采用微波频段(300MHz-300GHz)注:由于空间通信是超越国界的,频谱分配是在 ITU 主管下进行的,1979 年世界无线电行政大会(WRAC)分配给卫星通信的频带包含 17 个业务分类,并将全球分为三个地理区域:区、区、区,我国位于第区
4、。详细的频率分配可查阅到。常用工作频段 频段 上行频率 下行频率 简称C-band 5.85-6.65GHz 3.4-4.2GHz 6/4GKu-band14.0-14.5GHz 12.25-12.75GHz 14/12GKa-band 27.5-31GHz 17.7-21.2GHz 30/20GC 波段与 Ku 波段的比较 C 波段 Ku 波段易受地面干扰 抗地面微波干扰性好天线口径较大 天线口径较 C 波段小,机动灵活受天气影响较小 在恶劣天气情况下,信号传输损耗较大非常适合做传输 波束窄1.5 多址方式在微波频带,整个通信卫星的工作频带约有 500MHz 宽度,为了便于放大和发射及减少变
5、调干扰,一般在星上设置若干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被分配一定的工作频带。目前的卫星通信多采用频分多址技术,不同的地球站占用不同的频率,即采用不同的载波。比较适用于点对点大容量的通信。近年来,时分多址技术也在卫星通信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即多个地球站占用同一频带,但占用不同的时隙。与|频分多址方式相比,时分多址技术不会产生互调干扰、不需用上下变频把各地球站信号分开、适合数字通信、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按需分配传输带宽,使实际容量大幅度增加。另一种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CDMA),即不同的地球站占用同一频率和同一时间,但利用不同的随机码对信息进行编码来区分不同的地址。CDMA 采用了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具有抗干
6、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通信能力、可灵活调度传输资源等优点。它比较适合于容量小、分布广、有一定保密要求的系统使用。1.6 卫星的运动轨道卫星运行的轨迹和趋势称为卫星运行轨道;其轨道近似于椭圆或圆形,地心就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或圆心上。按照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i(轨道倾角)的不同,地球卫星的轨道有以下三种:赤道轨道(i=0)极轨道 (i=90)倾斜轨道(0 i90)2、卫星通信系统的分类2.1、按照工作轨道区分按照工作轨道区分,卫星通信系统一般分为以下 3 类:2.1.1、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LEO) :距地面 5002000Km,传输时延和功耗都比较小,但每颗星的覆盖范围也比较小,典型系统有
7、 Motorola 的铱星系统。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于卫星轨道低,信号传播时延短,所以可支持多跳通信;其链路损耗小,可以降低对卫星和用户终端的要求,可以采用微型/小型卫星和手持用户终端。但是低轨道卫星系统也为这些优势付出了较大的代价:由于轨道低,每颗卫星所能覆盖的范围比较小,要构成全球系统需要数十颗卫星,如铱星系统有 66 颗卫星、Globalstar 有 48 颗卫星、Teledisc 有 288 颗卫星。同时,由于低轨道卫星的运动速度快,对于单一用户来说,卫星从地平线升起到再次落到地平线以下的时间较短,所以卫星间或载波间切换频繁。因此,低轨系统的系统构成和控制复杂、技术风险大、建设成本也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星通信 系统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