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中医临床路径(共22页).doc
《妇科中医临床路径(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中医临床路径(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妇科中医临床路径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 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中医临床路径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 一、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TCD编码:BFY2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ICD-10编码:N95.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 肾虚肝郁证 心肾不交证 阴虚火旺证 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肾阴阳俱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
3、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56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绝经前后诸证(TCD编码: BFY220)和更年期综合征(ICD-10编码:N95.101)。 2年龄大于 40周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3个月内使用性激素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 (2)妇科检查 (3
4、)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乳腺 B超、TCT、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肝郁证:补肾疏肝。 (2)心肾不交证:滋肾宁心。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4)肾阴虚证:滋肾养阴。 (5)肾阳虚证:温肾扶阳。 (6)肾阴阳俱虚证:阴阳双补。 2中医情志治疗:出现情志异常者在辨证使用中药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治疗。 3针灸治疗 (1)耳穴贴压 (2)体针 (3)灸法 4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临床症状改善。 2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证候评分达到改善及以上。
5、3国内改良 Kupperman量表评定达到改善及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可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需要治疗,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TCD编码: BFY220,ICD-10编码: N95.101)患者姓名: 性别 : 年龄: 门诊号 :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56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时间 年 月 日
6、 第1天 年 月 日 第 2-14天 年 月 日 第 15-30天 年 月 日 第 31-45天 年 月 日 第 45-55天 年 月 日 第56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患者病情程度评估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FSH、E 2妇科检查 妇科超声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中医情志治疗 针灸治疗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
7、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疗效评估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变异记录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签名: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N73.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 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
8、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 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5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ICD-10编码:N73.901)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
9、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 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 (3)尿常规 (4)盆腔超声 (5)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沉、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反应蛋白、CA125、免疫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结证:
10、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2外治法 (1)直肠给药:中药保留灌肠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直肠给药,或用中药直肠栓剂肛门纳药。 (2)中药外敷:根据病情、证型选择中药封包、中药药渣、中药研末调敷下腹部或相关穴位。 (3)中药离子导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中药离子导入。 (4)中药熏蒸治疗:选用电脑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机或中药熏蒸床治疗。 3灸法:根据病情和证型需要选择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亦可选用艾灸治疗仪。4物
11、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治疗。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病情好转,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消失或减轻。 2. 盆腔体征消失或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合并其他疾病需要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2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用抗生素治疗时,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其他严重合并症时,退出本路径。 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N73.9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
12、疗时间56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 年 月 日 ( 第1天) 年 月 日 (第214天) 年 月 日(第15 28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完成体格检查、妇科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初步拟定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外治法: 中药直肠给药 中药外敷 中药离子导入 中药熏蒸治疗 灸法 物理治疗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门诊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门诊记录 疗效评估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13、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第29 42天) 年 月 日 (第43 55天) 年 月 日 (第56天)主要诊疗工作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复查必要的检查项目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门诊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门诊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根据治疗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完成复诊门诊记录。 疗效评估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 一、盆腔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4、 第一诊断为盆腔炎(ICD-10编码为:N73.9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第 7版(张玉珍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断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月第一版)、妇产科学第 7版(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盆腔炎临床常见证候: 湿热瘀结证 气滞血瘀证 寒湿瘀滞证 肾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盆腔炎诊疗方案”。 1
15、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盆腔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盆腔炎(ICD-10编码为:N73.901)的患者。 2慢性盆腔炎,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盆腔炎反复发作)的患者。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妇科检查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血沉 (4)心电图 (5)盆腔超声
16、 (6)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7)宫颈管分泌物检测支原体、衣原体、淋病奈瑟菌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宫颈管分泌物培养及药敏、C-反应蛋白、CA125、免疫学检查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湿热瘀结证: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2)气滞血瘀证: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3)寒湿瘀滞证: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4)肾虚血瘀证:补肾活血,化瘀止痛。 (5)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2外治法 (1)直肠给药:中药保留灌肠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直肠给药,或用中药直肠栓剂肛门给药。 (2)中药外敷:根据病情、证型选择中药封包、中药药渣、中药研末调
17、敷下腹部或相关穴位。 (3)中药离子导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根据各证型选用不同的方药进行中药离子导入。 (4)中药熏蒸治疗:选用电脑中药熏蒸多功能治疗机或中药熏蒸床治疗。 3灸法:根据病情和证型需要选择艾灸、温盒灸、雷火灸等,亦可选用艾灸治疗仪。4物理疗法:根据病情选择盆腔炎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光子治疗仪等治疗。 (九)出院标准 1病情好转,下腹或腰骶部疼痛消失或减轻。 2盆腔体征消失或减轻。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时,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或因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和明确异常原因,或病情变化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科 中医 临床 路径 2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