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微单推荐(索尼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微单推荐(索尼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微单推荐(索尼篇).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7 微单推荐(索尼篇)OneDayFoto 往期重点文章推荐 2017 微单推荐系列一:2017 微单推荐(佳能篇)2017 微单推荐系列二:2017 微单推荐(富士篇)如何选相机: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相机为什么要选微单:选微单而不选单反的八个理由微单推荐“最新版”请戳:推荐几款适合旅游或日常使用的入门微单(2.0 版)富士微单人像镜头请戳:微单人像镜头推荐(富士篇)微单镜头推荐系列:提升入门微单的画质,只需一只价廉物美的长焦镜头写在这一篇之前离上一篇更新已经很久了,久的我都不要意思说上一篇更新是什么时候了。主要是因为工作太忙,前面两个月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每个月唯一的两三天休息时间都用
2、来补觉了,所以公众号就只能放在一边了,不过 8 月份总算能休息一段时间了,所以总算可以补上了。这篇断断续续码了很久,因为内容确实多,将近有 6000 字,相当于一篇“小论文”了。不管怎样,还有非常抱歉拖了那么久,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可以恢复正常的更新速度。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索尼微单简介关于索尼微单,在之前的多篇文章都有比较多的介绍,请戳:微单推荐 2.0 版、索尼微单人像镜头。总的来说,索尼有着超强的研发实力,刷新着一项又一项级黑科技,而且索尼微单的产品线比较齐全,从高端的顶级旗舰|到入门级别的微单,各个价格段的都有,所以在索尼微单的市场占有率妥妥的第一。索尼微单可分为两大系统,全画幅 a7
3、和 a9 系列,非全画幅 apsc 的 5xoo 和 6xoo 系列。总体上说,全画幅的画质肯定要好于非全画幅,当然价格也更贵,机身和镜头的体积和重量也更重一点。如果预算足够,基本还是比较推荐全幅,因为现在索尼最便宜的全幅套机 a7 一代只要 7000 元不到,也没比顶级的 apsc 相机贵多少。索尼的微单有多个优势,比如对焦、连拍速度、视频拍摄能力和相对较高的性价比等。当然缺点也是有的,比如直出色彩一般、屏幕总是差点意思、镜头群不给力(全画幅镜头太贵,非全画幅镜头素质都一般且选择范围小) 。当然了,没有哪个品牌是比较完美的,多多少少都会有缺陷,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根据自己的需要,扬长避短选择即
4、可。本文的推荐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画幅,第二部分为 APSC 画幅。并且由于之前没有推荐过索尼的全画幅相机,所以还会用很大的篇幅详细介绍全画幅。对了,索尼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请到胡歌来代言。 索尼全画幅索尼全画幅微单相机至今已经出了 a7 系列的 6 款和 a9 系列的 1 款, A9 作为索尼最新款的高速旗舰级相机适合拍体育或者野生动物等对连拍速度有极高要求的题材,对一般用户来说意义不大,而且单机价格高达两万多,所以就不推荐了(当然了,不差钱的话也就无所谓了) ,本文|主要推荐 A7 系列的其中几款。A7 系列总共有三个子系列(分别是 A7、A7R 和 A7S) ,然后每个子系列又分别
5、推出过两代,所以总共是 6 款,下面是个简表:A7 系列 A7R 系列 A7S 系列第一代 A7A7R(停产)A7S (停产)第二代A7M2A7R2A7S2 先说 A7 系列的 A7 和 A7M2,这两款在同一代中分别都是最便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均衡,不追求极限性能,但保证所有参数都在平均水准之上,没有明显短板,这在 A7M2 上尤其明显。所以这个系列是要在下文重点推荐的。具体情况会在下文的详细介绍中展开。A7R系列在 A9 出来的定位索尼全幅微单中的旗舰,最大的特别是追求高分辨率和超高画质,很多风光摄影师都喜欢用这个系列,就是因为其细腻的画质。具体情况也会在下文的详细介绍中展开。A7S 系列
6、是索尼最剑走偏锋的系列,在现在大多数相机都动不动就上 2000 万像素的年代,两代的A7S 都只有区区 1220 万像素,给人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错觉。实际上,A7S 系列主打的就是 ISO 高达 40 万的逆天的高感(高感=高感光度 =高 ISO) ,提升高感的方法有很多中,但最简单粗暴的就是降低像素,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块面积相同的传感器上,像素越少,单个像素的所占的面积就越大,单个像素接收光线的数量和质量都能得到更大的保证;同时由于单位面积中的像素少了,像素间就没有那么“拥挤”了,相互干扰就会减少,这两个因素都为逆天的高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了,逆天的高感跟索尼自家生产的黑科技传感器也是分不
7、开的。除了高感,A7S 系列最大的卖点还是在于视频拍摄,实际上 A7S 系列就是为视频而生的,包括拥有 4K 超采、S-log 等专业的性能和功能,而拍照到只是副业了。所以对于这么牛的一个拍(shi)照(pin)神器,我当然是选择。 。 。 。 。不推荐它,因为除非你有非常特殊的拍摄需求:比如拍星空,或者有很高很高的专业视频拍摄需求,对于一般用户来说,A7/A7R 系列才是更加合理的选择。总体上来说,一代和二代除了传感器和对焦的升级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二代全都加上了机身的五轴防抖(如果不是很了解防抖的作用,可以百度一下“安全快门” ),这里插一点题外话,五轴防抖技术最牛的奥林巴斯,这个技术也是
8、奥林巴斯最早在 2012 年推出的,极限情况下手持相机进行 1 秒钟的曝光可以不糊片,在手持视频拍摄时也能减少画面的抖动。当然,虽然索尼也叫五轴防抖,但是实现难度是不一样的,奥林巴斯用的是 m43 画幅的传感器,比索尼的全画幅传感器要小很多,而画幅越大,防抖的就越难做,所以索尼能在全画幅相机上做到五轴防抖是非常牛的。说了这么多,五轴防抖最直观的作用是在拍夜景时或者光线不好的时候,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照片不拍糊。当然,防抖其实是双刃剑,防抖会造成画质的一定损失(在某些测评参数中,一代的画质比二代还好一点) ,虽|然很轻微,对大多数人来说基本没有任何影响,但还是有必要知道这个事实。 在对索尼的 A7
9、 有个大概的了解之后,下面我将对其中的三款进行推荐.,除了已经停产的一代的 A7R 和 A7S,和不推荐的 A7S 系列,就剩下A7、A7M2 和 A7R2 了,下面将进行详细的推荐:性价比最高的 A7 索尼推出 A7 一代绝对是有跨时代的意义的,因为在 A7 之前,虽然微单早已出现,索尼 nex 系列(nex3/nex5/nex6/nex7 系列)已经吃下了大部分的微单市场,但那时的微单都不是全画幅。全画幅当时只属于佳能尼康索尼的旗舰或者高端单反,毕竟全画幅传感器比较大,塞进单反硕大的机身没有问题,但微单那么小的体积,很难让人让其与全画幅联系起来。而 A7 的出现颠覆了所有的传统观念,而且即
10、使 A7 已经推出了将近四年时间,但直至今日,在全画幅微单的市场上索尼还是鲜有对手,即使徕卡在 2015 年推出了全幅无反 SL 系列,但徕卡价格高昂,所以还是比较小众。A7 作为索尼第一代全画幅微单一直没有停产,现在则作为索尼入门级别的全画幅的微单继续发挥余热,虽然在设计上不是很完善,比如机身和卡口的强度不太好,但对大多数入门用户来说,总体上利大于弊,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单机大概是 5000 多元,套机也只要7000 元左右,和很多中端 APSC 旗舰价格差不多,所以如果有 7000 元以上的预算,还是尽量考虑一下 A7,毕竟再|牛的 APSC 在画质上还是很难与全画幅抗衡。虽然是全画幅,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推荐 索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