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质量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质量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ppt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第7 7章章 质量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质量成本与环境成本管理 n7.1.1 7.1.1 产品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n 质量是最受各行业管理当局关注的问题之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必须把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各国政府为加强该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纷纷设立各种质量奖励办法。 n 为什么质量问题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n 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n 一是顾客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n 二是企业为满足顾客的质量要求,需要花费大量的质量成本。 7.1 7.1 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成本管理n (1 1)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n 产品质
2、量的定义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及“符合规格”两种。前者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定义质量;后者则从制造者的立场来解释质量。因此,可将产品质量进一步分为设计质量与制造质量两种。n 设计质量设计质量是指产品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产品质量的高低,并非完全按照生产者的主观判断,而是提高质量所花费的成本超过了顾客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时,即出现“剩余质量”时,质量的提高就得不偿失。对企业来说,最佳的设计质量是利润最大化时的质量水平。n 制造质量制造质量又称合格质量或一致性质量,指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符合设计规格,是合格产品,而且产品质量是均匀的,没有等级品之分。 n 不符合规格的产品称为不良产品,不良
3、产品需要修理、返工或降级为残次品出售,所有这些都需要投入额外的费用或会带来经济损失。 n 对产品质量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里的“产品”既可指有形产品,也可指无形产品,如服务质量。所谓服务质量,是指顾客预期的服务水平与实际感受到的服务水平两者间的差异程度。因此可用“顾客的满意度”来衡量服务质量的高低。但由于服务质量难以进行财务衡量,故以下内容主要指有形产品质量。n n(2 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n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是20世纪60年代从传统质量管理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TQ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企业竞争的战略武器,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持续地改进产品质
4、量的管理哲学。n 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的内容很广泛,所谓“全面”,既包括全体员工,也指企业生产质量的每一项工作和每一道环节。n强烈地关注顾客强烈地关注顾客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n 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n n坚持不断地改进坚持不断地改进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全
5、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n TQM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n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n 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要求企业内部要不断改进,方能适应这种变化。要实现企业的持续改进,还有赖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在2000年版的ISO9000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要求和途径。n n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重点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重点n TQM采用广义的质量定义,它不仅与最终产品有关,并且还与组织如何交货、如
6、何迅速地响应顾客的投诉、如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等都有关系。对整体的过程能力应全面控制,使企业从原来的以事后检验为主转变为过程监控的预防控制,有效防止了不合格产品的发生。n 向员工授权和质量培训向员工授权和质量培训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n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就是质量培训,由质量管理部门提出员工分层培训计划,根据岗位需要对员工进行必要的质量培训,并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n n精确地度量及合格供方的评定精确地度量及合格供方的评定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n TQM 采用统计度量组织作业中人的每一个关键变量,然后与标准和基准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追
7、踪问题的根源,从而达到消除问题、提高品质的目的。n 为使用可利用的最好的资源,无论这些资源属哪个企业,这就要求企业选择合格的供方。如何评定和由谁评定合格的供方一直是质量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单单取决于供方是否通过了ISO9000认证,还取决于供方的信誉、快速反应能力、产品质量状况、竞争能力等等。这需要质量部门认真、公正而有效地评价和选择,以确定最优秀的合作伙伴。n 零缺陷与一次成功零缺陷与一次成功全面质量管理的显著特征全面质量管理的显著特征n 企业通过控制过程,降低缺陷率,提高一次成功率,从而减少浪费、增加效益。对得克萨斯仪器国防系统公司来说,控制过程开始于这个公司追求更低的缺陷率、返工率和
8、库存水平。 n 在1991年,公司达到了 6缺陷水平,并且实现了连续流制造以缩短制造周期。随着基础的逐步坚实,得克萨斯仪器国防系统公司在检验方面投入得更少了,而是更多地监控过程。这使公司产品的不合格率从1992年的 8000ppm降低到1996年的小于600ppm。就在这一年,公司获得了美国国家质量奖。另外,生产率因设备利用率的提高而得到较大的提高。n 依靠核心能力,适应多样化要求依靠核心能力,适应多样化要求全面质量管理的竞争全面质量管理的竞争原则原则n 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核心能力。n Bethlehem PA公司是一个拥有18家成员公司的虚拟公司,从机械制造到高技术工程,每一个公司
9、都至少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企业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能力,然后重组业务实践以形成动态的组织结构。目标是利用各个公司的核心能力去满足顾客要求。n 我国工业企业从1978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我国称之为TQC),二十多年来,已经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但也应该看到,还有一部分企业仍处在传统质量管理阶段。n 所谓传统质量管理是指把重点放在生产过程结束时专业质检人员的质量把关上,如发现产品质量上有缺陷,在可能的条件下,即进一步追加投入人力、物力,尽量把发现的质量缺陷进行修补。 n TQM 则把重点放在操作工人在每一道加工程序中连续性的自我质量监控上,发现加工操作中的
10、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尽快进行纠正,绝对不允许让任何一件有缺陷的零部件或半成品从前一道生产程序转移到后一道生产程序上,以保质企业产品优质目标百分之百地实现。这正是TQM大大优于传统质量管理的关键之所在。n 7.1.2 7.1.2 质量成本的内容及核算质量成本的内容及核算n(1 1)质量成本的内容)质量成本的内容n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保证产品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所必须支付的一切成本,以及因不能达到该标准而发生的损失成本。n 预防成本预防成本n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生产不合格产品所发生的成本。这类成本一般都发生在生产之前,而且这一类成本若发生,往往使后述的失败成本下降。n 预防成本又可细分为预防成本又
11、可细分为: 质量工作费用、产品评审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n检验成本检验成本n 检验成本,又称鉴定成本,是指为检查和评定材料、在产品或产成品等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企业发生此类成本的目的,是希望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尽快发现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避免损失延续下去。n 检验成本又可细分为检验成本又可细分为: 检测试验费、工资及福利费、检验试验办公费用、检验测试设备及房屋折旧费用。n 内部失败成本内部失败成本n 内部失败成本,国内又称为内部故障成本、内部差错成本等,它是指产品出厂前,因不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费用。这类成本一
12、般与企业的废次品数量成正比。内部失败成本又可细分为废品损失、返修成本、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用、产品降级损失。n 外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n 外部失败成本,是指产品出厂后因未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或损失。此类成本又可细分为诉讼费用、赔偿费用、退货费用、保修费用、产品降价损失。n n n (2 2)质量成本核算)质量成本核算n 质量成本核算就是按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对发生的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等质量成本以货币形态进行核算。质量成本核算一般先由各核算网点进行,然后再由企业财会部门统一核算。n 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可以正确反映质量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有助于进行全面
13、质量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核算还是进行质量成本报告与质量成本分析的前提和基础,但鉴于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专门核算质量成本的会计科目,只能在账务处理上采取一些变通措施。 n 双轨制双轨制n 双轨制是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单独设置质量成本的账外记录,由各质量成本控制网点进行核算。其中大部分可利用原有的资料(如废品损失计算单),并在原有的“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账户内设置专栏,根据有关会计凭证将质量成本数据在专栏内填列。然后,由各质量成本控制网点,根据结果定期编制“质量成本报告”,作为考评该网点业绩的依据。n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n 缺点是
14、不能对质量成本的实际发生数进行准确和有效地控制。n 单轨制单轨制n单轨制是在原有的会计科目表中增设“质量成本”一级科目,然后在它的下面设置“预防成本”、“检验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外部失败成本”和“外部质量保证成本”等五个二级科目;各二级科目下还可按具体内容设置明细科目,从而把质量成本的核算与正常的会计核算结合在一起。n 单轨制最大的问题是与现行会计制度不相容,会计期末,无法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对其进行反映。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会计期末,应把质量成本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进行分配,但分配的标准不好确定。n 单轨制的缺点是账务处理比较繁重;n 优点是能对质量成本的实际
15、数进行准确而有效地控制。n n (3 3)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报告 质量成本报告,是衡量企业在特定期间的质量成本构成情况的报表。质量成本报告是内部报表,供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最高领导者了解质量成本的大小及构成,以便进行有关决策。质量成本报告常随着编制目的的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样式和类型。n 有的企业如推行责任会计,则以部门别来编制;也有的企业以产品别来编制整个组织的质量成本报告。但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方式编制质量成本报告。其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n (1)各质量成本要素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n (2)各质量成本要素及总质量成本金额占销售成本或销售收入的比重;n (3)如果企业制订了质量成本核算,则还
16、需反映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额。n以下是某企业以部门别来编制质量成本报告的格式(见表7-1,假定以销售收入3 000 000为基数):表表7-1 7-1 部门别质量成本报告部门别质量成本报告质量成本部门甲部门乙合 计本期实际数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预算实际差额预算实际差额预算实际差额预防成本(合计):质量工作费用产品评审费用质量培训费用质量奖励费用质量改进费用专职人员人工费用占总质量成本百分比25000016827000017120000250.83检验成本(合计):检验试验费工资及福利费检验试验办公费用设备与房屋折旧费占总质量成本百分比20000013322000013920000250.67内部失
17、败成本(合计):废品损失返修成本停工损失事故分析处理费用产品降级损失占总质量成本百分比2300015226000016.53000037.50.76外部失败成本(合计):诉讼费用赔偿费用退货损失保修费用产品降价损失占总质量成本百分比82000054.783000052.51000012.52.74总质量成本15000001580000800005n7.1.3 7.1.3 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n 质量成本分析是利用质量成本报告,结合有关资料,发现企业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便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加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n n(1 1)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n 目标质量成本分析
18、,主要指实际质量成本完成预算的情况。n 质量成本构成分析,主要指各质量成本要素占总质量成本的比率。n 质量成本相关比率分析,主要指各质量成本要素占销售成本或销售收入的比率。n 质量成本变化趋势分析,主要指一年内各个季度间或几年内总质量成本的变化趋势。n 最低质量成本分析,主要指产品在最适宜的质量水平下的质量成本。n(2 2)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质量成本分析的方法n 对质量成本构成相关比率与变化趋势的分析,主要应用两种方法:一是帕累托法;二是因果分析法。n 对最低质量成本的分析,主要也有两种方法:一是边际分析法;二是阶段分析法。n 帕累托分析法帕累托分析法n 帕累托分析法基于帕累托原理,强调重视
19、造成绝大部分(80%)成本的少数(20%)重要问题,而不是只能获得小部分(20%)收益的多数(80%)问题。 n 假定某公司某年质量成本报告中,按各质量成本要素占总质量成本的百分比大小顺序排列如下(见图1):2停工损失 20%1废品损失 30%7其他 17%4检测试验费 10%5产品降价损失 6%6质量改进措施费用 2%3赔偿费用 15%81%19%(图1)n 按照帕累托原理,只对废品损失、停工损失、赔偿费用、检测试验费、产品降价损失这几项作重点分析,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进行质量成本控制。n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n 因果分析法是发现造成质量成本的原因。n 例如,以帕累托分析法找出造成质量成本
20、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是废品损失的比重大(占30%),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废品损失的?这可以从下列因素进行分析:n A.A.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否培训不足;是否有新手操作;是否监督不力等。n B.B.设计与操作因素:设计与操作因素:是否零件设计有缺陷;是否操作程序不正确等。n C.C.原材料与零部件因素:原材料与零部件因素:是否所购零部件不符合规格要求;是否所购零部件搬运不当等。n D.D.与机器有关的因素:与机器有关的因素:是否机器部件质量不好;是否对机器维修不当;是否检测工具有问题等。n 企业应结合自己的生产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造成废品损失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成本。n边
21、际分析法边际分析法n 边际分析法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企业将增加预防成本与检验成本;反之,在高质量的情况下,内部与外部失败成本将随之下降。n 质量成本与产品质量水平的关系可用图4-2表示。n 从图 4-2可以看出,在预防与检验成本等于内部与外部失败成本时,质量总成本为最低。企业在销售价格已定的情况下,应追求最适质量,而不是一味追求最高质量。预防与检验成本内部与外部失败成本质量成本曲线最低质量成本最适质量质量水平质量成本低O高高低图4-2 阶段分析法阶段分析法 阶段分析法将从边际分析法得出的质量成本曲线分为三个区域:改进区、最佳区、质量过剩区。如下图4-3所示。质量成本曲线质
22、 量 水 平质量成本低O高高低改进区失败成本70%预防成本10%最佳区失败成本50%预防成本10%质量过剩区失败成本50%图4-3n 从图 4-3可以看出,当质量成本曲线位于改进区时,内部与外部失败成本约占总质量成本的70%以上,而预防成本则低于10%。此时,表示企业产品质量水平过低,企业应增加检验成本与预防成本的投入,以便降低失败成本。n 质量成本曲线的中间区域称为最佳区。在此区域内,预防成本约占总质量成本的10%,失败成本约占总质量成本的50%,此时增加检验成本无法再降低总质量成本,因此,企业应维持现有质量水平。n 质量成本曲线的右区称为质量过剩区,此时,失败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小于40
23、%,而预防成本大于50%,说明此时产品质量水平偏高,出现了质量过剩。今后应放宽检验标准,减少检验程序,从而降低检验费用。n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对人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威胁,人们期望通过各种途径来处理环境问题,其中重要的是对企业环境活动的规范,但现行会计在这一方面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由此引发了一种新的会计环境会计的产生。n 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环境会计把企业的环境活动和经济活动相结合,使得会计信息的披露更为完整和更具有相关性。7.2 7.2 环境成本管理环境成本管理 环境会计发展的理论基础:三重底线与可持续性 (1)三重底线(TBL,Triple Bottom Line)由英国 Su
24、stain A-bility公司总裁 John Elkington 于 1998 年首次提出,其从微观经济的角度阐述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传统上,利润成为企业经营的底线,企业经营所追求的是利润,是股东的经济利益。三重底线是同时在经济、社会、环境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上所达到的最小的绩效,对过去单一底线经营理念的更新。三重底线要求企业在重视传统的财务资本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的资本(如诚信合作、善待员工和社区和谐等)以及环境的资本(如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和回收循环等)。即三重底线要求企业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的
25、三个维度整体目标的最大化。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三个目标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环保、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正相关的逻辑基础是环保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利润,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突出表现为可促进企业长期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多资本让企业及时地开展污染处理和企业绿化等,以便更加全方位参与环保;同时,给社会提供福利和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等,以便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2)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从时间坐标来思考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可以这样来理解:以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
26、来度量的某事物的某特征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变化或变化趋势的不变性 对可持续性概念阐述比较权威并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是 1987 年在布伦特兰(Brundtland)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所介绍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可以看出,可持续性的实质是在发展过程中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性,其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是对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更广范围的集成。也就是说,可持续性来自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三个目标产生的一个平衡回报,只有在这三重底线的交汇处采取行动,企业或企业所在的供应链才能积极改善社会和自然环境,又能获取长期经济
27、效益和持久竞争优势。n 7.2.1 7.2.1 环境成本管理概述环境成本管理概述n (1 1)环境成本的产生与发展)环境成本的产生与发展n A.理论发展n 环境会计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 n 他在其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提出应当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即庇古税。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以1971年比蒙斯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 1973年马林的文章污染的会计问题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在 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的部分会计学者就开始研究关于环境保护与会计处理技术的结合方式问题,他们提出了“环境污染会计”这一概
28、念。 在英国会计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上,以1971 年比蒙斯(FABeams)撰写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 1973 年马林(JJ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标志着环境会计研究序幕的拉开。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随着生态环境恶化而引发了“绿色革命”,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研究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价值成为环境会计研究内容,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提供生态环境变化会计信息的环境会计,最为突出的是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曾几次在会议上讨论环境会计问题,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会计准则。 1983 年以来,世界银行就积极鼓励修订现行的会计体系
29、,建议在会计科目上增加环境项目,并提出建立一套与联合国国民会计体系相配套的环境辅助账户的建议。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关“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为题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现,有的学者把环境污染会计拓宽到整个生态领域,提出了“生态会计”的构想,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状况,并将其纳入会计核算范围。 B.应用发展环境会计在日本的发展 由于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及其所引发的严重环境灾害,1968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 1970年颁布了水质污染防治法 1999-2001 年日本环境厅发行了三本指南和官方报告,从理论和实务上为树立环境意识和开展环境成本核算提供了指导 1999
30、年3月日本环境厅发表了关于环境保全成本公司指南 2000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引进环境会计系统指南,从此企业对环境会计日益重视,并陆续公布“环境报告书”。许多报纸和杂志也竞相报道和探讨环境会计的有关问题2000年5月日本环境厅发布了面向环境会计 2000 年报告,对上一年度发表指南没有涉及和揭示的环境保护效益进行了研讨2000年7 月日本环境厅委托日本认会计师协会编写了环境会计指南,通过案例研究和问答的方式回答了有关环境会计处理中的问题;随后环境厅出版了环会计指南,从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研究了环境会计的进一步应用,并列举了 30 家公司的案例。 2001 年 2 月 23 日,环境省(原为环境厅)发布
31、“环境报告准(2000 年度版)环境报告书制作手册”。环境省调查结果表明,到 2001 年 3 月底已有 350 家企业采用了环境会计制度,比上一年增加了 12 倍。另外,环境省为了帮助企业运用环境会计,除了提供“环境会计指南”外,还提供“环境会计帮助系统”这样的软件,企业可以从环境省的网站上下载使用这些软件。2002 年,日本发布环境报告书的企业达企业总数的 70%。2002 年 10 月由名古屋大学主办在名古屋召开了亚洲会计学会第三届年会,就环境会计、目标成本、亚洲会计实务等进行了研讨。 到目前为止,日本政府制定各种环境法规、法令 700 余种,为了推行企业环境会计制度,制定了企业环境会计
32、准则指南,使企业开展环境会计有章可循。日本目前有 47%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形式发布环境信息,并通过第三方验证来保证信息具有可靠性。还有一些企业利用公司主页互联网形式发布包含社会活动信息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日本环境会计已从外部引入转入实践运用期,正在向普及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本国走向“最优生产、最优消费和最少废弃”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同时为其他国家环境会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样板。n (2 2)环境成本的概念和分类)环境成本的概念和分类n 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的成本,以及企业因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环
33、境成本有别于传统会计成本,主要有强制性、突发性、一体性、增长性等特点。n 环境资源是有价值的。随着人类环境污染的加剧,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原本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资源如森林、矿产、水、大气等等,均会随着人类的盲目使用和开采而枯竭。要使环境资源不枯竭,就要进行保护和再生,这就要投入,要投入则涉及价值和计价问题,因此,笔者将环境资源称为环境资产。 环境资产的使用和损耗,必须由使用的企业支付相应成本和费用,以便公共部门进行全面保护和再生。 环境资产保护和再生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在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范围内,也是企业的责任。 从短期看,作为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和再生的支出,也就是构成了企业环境成本的一
34、部分;从长期看,企业环保和再生支出会改善环境,形成良好的环境资源,这时原来的支出积累形成了企业环境资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n环境成本的分类:环境成本的分类:n 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分类。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分类。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将环境成本分为:环境预防成本、环境维持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n B.日本环境省的分类。日本环境省的分类。日本环境省将环境成本分为:生产领域成本、上游/下游成本、管理活动成本、研发成本、社会活动成本以及环境损害成本。n C.Alcoa C.Alcoa研究的分类研究的分类 。在美国铝制品公司的一项环境成本研究中,环境成本依据二重标准进行分类:一是根据与企业现有成本
35、核算系统关系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二是根据是否追溯分为已追溯环境成本未追溯环境成本。 D.按照环境成本不同功能分类。按照环境成本不同功能分类。根据企业所发生环境成本支出的不同功能,环境成本可分为:弥补已发生的环境损失的环境成本、维护环境现状的环境成本、预防将来可能出现的不利环境影响的环境成本。这种分类也可以看作是基于环境成本支出动因的分类。 E.按照环境成本是否由企业承担分类。按照环境成本是否由企业承担分类。从单个企业的角度来看,以企业是否承担会计当期所发生的可计量环境成本为标准,环境成本可以划分为内部环境成本和外部环境成本。 F. F.按照环境成本驱动因素分类。按照环境成本驱动因素分类。按
36、照环境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来划分,不外乎有以下两种: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二是在政府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n n 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公开草案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公开草案对环境成本的分类对环境成本的分类。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公开草案将环境成本分为六大类: n (1 1)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指进入有形产品中的能源、材料等成本;n (2 2)非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非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指已经转变成废弃物、排放物的能源、水、原材料的成本;n (3 3)废弃物和排放物控制成本:)废弃物和排放物控制成本:指对
37、废弃物和排放物处理和处置成本、环境损害恢复成本、受害人补偿成本及环保法规所要求支付的控制成本;n (4 4)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指预防性环境管理活动成本。这些活动包括绿色采购、供应链环境管理、清洁生产、生产者社会责任履行等;n (5 5)研发成本:)研发成本:指环境问题相关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如原材料潜在毒性研究费用,研发有效率能源产品的费用及可提升环保效率的设备改造费用;n (6 6)不确定性成本:)不确定性成本:指与不确定性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包括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产力降低成本,潜在环境负债成本等。7.2.2 7.2.2 环境成本的核算环境成本的核算 环境成本核算方
38、法的选择是环境成本核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除现有核算方法外,如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企业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成本核算方法,如生命周期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 这些核算方法的选择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比如作业成本法和生命周期成本法就可以一起使用。n (1 1)环境成本的确认)环境成本的确认 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确已发生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确已发生n 导致环境成本的事项确已发生是确认环境成本的首要条件。如何确定环境成本事项的发生,关键是看此项支出是否与环境相关,并且,此项支出能导致企业或公司的资产业已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n 在此,我们必须分清环境成本与环境资产。根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
39、性支出原则,考虑到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一般在五年以内,待摊费用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因此建议凡是受益期在五年以上、能形成有形或无形资产的支出应计入环境资产。如支出后营造的森林,空气及水的净化。n 反之,受益期在五年以内、一年以上的环境支出,应列入“长期待摊费用-环境支出”;受益或在一年以内的环境支出则直接列入当年环境成本。n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合理计量或合理估计n A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n B非产品输出包含的资源成本;n C废弃物和排放物控制成本;n D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n E研发成本;n F不确定性成本。n n (2 2)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环境成本的会
40、计处理 n 科目设置科目设置n 为了强化企业的环境意识,应单独设立一个“环境成本”会计科目,并按上述环境成本的内容设置六个明细账。该科目属损益类会计科目,其借方登记当期发生的环境成本支出以及分配计入本期的环境成本。平时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本期实际的环境成本,期末,该科目借方数全部从其贷方转入“本年利润”会计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账务处理账务处理 A A本期发生与本期相关的本期发生与本期相关的 发生时借记“环境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工资”、“材料”等相关科目。 B B本期发生与本期非相关的本期发生与本期非相关的 预付待摊:预付待摊:待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的;发生时借记“待摊费用一环境
41、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摊销时借记“环境成本”科目,贷记“待摊费用一环境支出”。 当摊销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时,则须将“待摊费用”换成“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 预提待付预提待付:正如和一般的预提费用会计处理方式一样,当出现预提环境成本时,借记“环境成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科目;待付款或结清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 上述各项到期末结转损益时,应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环境成本”科目。 n(3 3)环境成本报告)环境成本报告n 环境成本应在相应的财务会计、统计核算和环境业绩报告中加以披露。以下列出公司环境成本表的样本以供参考表表2 2 公司环境成本表公司环境成本表环境领域环境相关成本种类空气气候废水废弃物土壤地表水其他总和产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NPOs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包装物辅助材料经营性材料能源水NPOs的原材料处理成本小计废弃物、排放物控制成本设备折旧经营性材料和服务内部员工佣金、税收和罚款小计预防性环境管理成本环境管理的外部服务环境保护的内部员工小计研发成本不确定性成本环境相关的成本总额环境相关的收益总额环境相关的成本与收益总额注: 公司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与收益总额数据以百分比表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