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与可靠性06.pptx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0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与可靠性06.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部分内容 一、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 二、二、ISO9001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三、卓越绩效三、卓越绩效一、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一、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 以用户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一切为用户服务的指导思想,使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全方位地满足用户需求。2. 预防
2、为主,强调事先控制,将质量隐患消除在产品形成过程的早期阶段。3. 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建立一套严密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产品质量产生和形成全过程质量管理。4. 突出人的作用,强调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二)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三全”和“一多样” 全面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质量管理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一、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1. 1. 全面的质量管理全面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对象不限于狭义的产品质量,而且扩大到过程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产品是由人设计、制造出来的,如果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质量和企业职工的工作质量不提高,很难
3、保证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因此,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以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强调提高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重要性。此外,全面质量管理还强调质量管理的广义性,即在进行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进行产量、成本、生产率和交货期等的管理,保证低消耗、低成本和按期交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服务质量。 一、全面质量管理2. 2. 全过程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 所谓“全过程”是指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和设计、生产制造、检验、包装、贮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过程。要保证产品质量,不仅要搞好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还要搞好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各个环节加以管
4、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做到以防为主,防检结合,重在提高。一、全面质量管理3. 3. 全员参加的管理全员参加的管理 产品质量是企业全体职工工作质量及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各环节和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与企业职工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领导素质密切相关。要提高产品质量,需要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全体职工共同努力,使企业的每一个职工都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做到质量管理,人人有责。一、全面质量管理4. 4. 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 全面质量管理是集管理科学和多种技术方法为一体一门科学。全面、综合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是科学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
5、及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既有物质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生产技术因素,又有管理因素;既有企业内部的因素,又有企业外部的因素。要把如此众多的影响因素系统地控制起来,统筹管理,单靠数理统计一两种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必须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措施加以综合治理。(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化工作1. 标准化工作2. 计量工作3. 质量情报工作 4. 质量责任制 5. 质量教育工作 一、全面质量管理一、全面质量管理 标准化工作是现代化大生产中各项工作(包括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标准,一
6、方面是衡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的尺度,另一方面又是企业进行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的依据。 标准化工作应做到具有权威性、科学性、连贯性、明确民生和群众性。 一、全面质量管理 计量工作包括检测、化验和分析等项工作,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计量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正确合理地选择使用计量器具与仪器; (2). 严格按照检验规程对所有计量器具进行检查校验; (3). 及时修理或报废不合格的计量; (4). 不断改进计量器具和计量方法,实现检验测试手段的现代化。 一、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情报中指反映产品质量和供产销各环节工作质量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质量情况数据
7、。它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原始凭证,反映了影响产品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和生产技术经营活动的原始状态、产品的使用情况以及国内外产品质量的发展动向。通过对产品情报的分析研究,可以正确认识影响产品质量诸因素的变化同产品质量波动的内在联系,从而认识并掌握提高产品质量的规律性。质量情报工作包括情报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管理等。 一、全面质量管理 建立质量责任制,就是明确规定企业中的每一部门、每一职工的具体任务、职责和权限,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质量管理积极性。为了保证质量责任制的真正贯彻落实,企业还必须制定质量奖惩制度,
8、体现奖何优罚劣,把职工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吸引到质上来。 一、全面质量管理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自始至终要进行质量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做到: (1). 克服轻视质量的错误倾向,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2). 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3). 学会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 PDCA循环 质量目标管理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ISO9000标准浓缩了近百年来质量管标准浓缩了近百年来质量管理思想的精华。标准的颁布使得各国理思想的精华。标准的颁布使得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9000ISO9000标准之
9、上,为推动组织的质标准之上,为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组织的质量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目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客户满意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1 1、标准的发展、标准的发展为了适应全球化竞争对质量的要求和企业面对全球化竞争时的管理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6年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10、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ISO9000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统一了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的术语和概念,极大的促进和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得到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普遍关注和采用。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1990年,为了使1987年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变得更加协调和完善,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决定对标准进行修改,提出了90年代国际质量标准的实施策略)(国际通称为2000年展望),其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可靠性 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