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3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
2、流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2学生设疑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棱柱的分类几何体的分类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举例说说生活中
3、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说说它们的区别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五、教后反思1.11.1生
4、活中的立体图形(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2 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3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几何体是什么运动形成的教学重点:几何体是什么运动形成的教学难点:对“面动成体”的理解教学难点:对“面动成体”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
5、课我们上节课认识了生活中的基本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形成的呢?2学生设疑点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线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面动会生成什么几何体?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設疑情况梳理、归纳、细化得出自探题目(自探要求)4.学生自探(讨论)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举例分析那些几何体由什么运动形成的?那些图形运动可以形成什么几何体?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四运用拓展: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3课堂小结4作业布置五、教后反思五、教后反思1.21.2展开与折叠展开与折
6、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通过折叠棱柱,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折叠棱柱,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2 2了解棱柱的相关概念,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了解棱柱的相关概念,认识棱柱的某些特性教学重点:棱柱的特性教学重点:棱柱的特性教学难点:某些平面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棱柱的思索教学难点:某些平面图形是否可以折叠成棱柱的思索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几何体,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展开图形是什么样?一个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什么样的几何体呢?2让学生拿出各自制作的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通过观察和测量回答:(1)三棱柱的上、下底面
7、都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四棱柱,五棱柱呢?(2)三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是什么图形?四棱柱,五棱柱呢?(3)这三种棱柱侧面的个数与地面多边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4)三棱柱有几条恻棱?它们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四棱柱,五棱柱呢?结合同学们的回答,共同总结出棱柱的性质:棱柱的所有侧棱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相同的图形;侧面都是长方形3课堂练习:P1114展示正六棱柱模型(底面边长都是 5 厘米,侧棱长 4 厘米)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1)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那些面的形状、面积完全相同?(2)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展示下列图形: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8、,哪些图形可以围成正方体?哪些图形不能围成正方体?结合以上问题,全班进一步分组讨论:你能否指出具有什么特征的平面图形可以折成正方体?什么样的图形不能?(6)(7)(8)(9)(1)(2)(3)(4)(5)(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并进行适当指导)总结结论:基本图形特征:上、下各一块,中间四块特征:将其中一块或连在一起的数块绕某一点旋转 90 度,经过这样的动作一次或数次,得到基本图形变式图形凡符合以上基本图形或变式图形的平面图形都可以折叠成正方体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上例中为什么是旋转 90 度?探索并思考: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进一步思考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可以折叠成棱柱
9、?四运用拓展:四运用拓展:1、课堂练习P11想一想2、小结棱柱的相关概念及特征什么样的平面图形叠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作业P10习题 1.3每人用纸制作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以备下节课使用1.31.3截一个几何体截一个几何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认知目标: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认知目标:通过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过程,掌握空间图形与截面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2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操作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
10、实物有限次的切截活动和用操作探索型课件进行的无限次的切截活动的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际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3 3、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
11、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的切截活动,体会截面和几何体的关系,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的难点: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的难点:从切截活动中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能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课程过程:课程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习面的分类和面面相交的结果集体回答或发表个人见
12、解为理解截面的边数作铺垫2、学生探索由实物引入截(切)面的意义用教具演示,将一个几何体切开得到截(切)面,让学生观察这两个面的特点了解到这两个截面完全一样的自然过渡到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问题的提出:“你注意到了吗?妈妈在将黄瓜切成一片片时,得到的截面是什么样的?,如果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得到的截面可又将是怎样的呢?分组讨论,比一比那一组的结论多”激发竞争意识实施“想做想”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先想一想,并把猜想的结果记录下来,的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组实践操作:“与同伴交流,看看别人截处的面是什么?他为什么得到与你不同的截面?他是怎样得到的?你还能截得什么样的截面?”比一比那一组讨论的结果与实
13、践一致的多表扬表现好的培养集体荣誉感分组通过实践操作证实小组的讨论的结果,发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于时间关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及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帮助学生完成由实际体验到空间想象的过渡,提高想象能力并总结各种截面是如何截出来的,它们有什么规律观察,想象,思考截面的边那些面相交的来新问题:“刚才切、截一个正方体就得多个不同的截面,那么如果截一个圆柱体呢?或是截一个其它棱柱体呢?你又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截面?”动手操作、探究、交流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四
14、、运用拓展练习、作业布置、解答课堂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课堂练习1.41.4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经历经历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思维,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思维,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己的思维过程2 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3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
15、图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重点:识别简单物体的三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难点: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设疑自探1、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引出课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哪位同学能说说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吗?这首诗隐含着一些数学知识它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 在此,我想先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2、观察实物、利用小实验,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
16、到不一样的结果水壶、杯子、乒乓球先用布盖好三名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回答分别看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三名学生看到的不一样?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1、观察几个简单几何体的组合,讨论得出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的结论拿出前两节课自制的模型(三棱柱)看三棱柱的侧面是什么图形?底面呢?是不是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结果一定不一样呢?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在几何中,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2、讨论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视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给定
17、一个几何体。说说你从正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什么图形?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其三视图可能不同假设从右下角往左上角的方向看是从正面看,则从左向看为从左看,站在观察主视图的位置从上往下看为从上面看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从这三个方向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1)(2)(3)图(图(1 1)是从左边看到的图,即左视图)是从左边看到的图,即左视图图(图(2 2)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即主视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即主视图图(图(3 3)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即俯视图)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即俯视图刚才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了实物、几何体,还学习了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为了巩固这些知识,下面我
18、们来做几道练习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章)复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一章)复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1、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回顾本章内容,梳理本章知识,反思所学,形、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回顾本章内容,梳理本章知识,反思所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2 2、结合本章复习题,进一步认识图形及其性质,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图形,几何体与其展开图和三、结合本章复习题,进一步认识图形及其性质,把握实物与相应的几何图形,几何体与其展开图和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关
19、系,丰富几何的活动经验和良好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丰富几何的活动经验和良好的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探1、梳理本章知识经过一章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我们就生活在一个丰富的图形世界中,现实物体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通过图片这个窗口认识了我们生存的现实空间下面我们乘坐一列“问题”快车一同来回顾本章的知识,反思所学(一)生活中有哪些你熟悉的图形?举例说明(二)你喜欢哪些几何体?举出一个生活中的物体,使它尽可能地包含不同的几何体(三)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棱柱的特征?(直棱柱)展示六棱柱模型,学生观察交流回答棱柱有以下特征:棱柱上有上下两个
20、底面,它们形状大小相同;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侧棱的长度都相等;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多边形边数相同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A、利用棱柱的特征我们可以解决哪些问题?B、能根据下列给出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指出正方体中相对的面吗?(可用相同的字母表示),发现了什么规律?给出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如图让学生先想,再动手折叠,填空,分组讨论寻找规律学生代表回答: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在其平面展开图中有两种位置关系两个正方形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且彼此相隔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既不在同一行也不在同一列,其中一开图内部沿如右图路径平移能与另一个正方形重合指出:事实上我们可以根据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在其平面展开图
21、中的位置关系判别哪些平面展开图可以折叠成正方体BABCAC个正方形在展(四)找出两种几何体,使得分别用一个平面去截它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截面以正方体为例:A、截下的几何体与剩余几何体分别是什么立体图形?B、每个几何体的顶点数(v),面数(f),棱数(e)分别有什么关系?(fv e2)(五)举出一种几何体,使得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一样,你能举出几种?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引导:三视图相同,立体物体的形状是否唯一确定?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画出如下三视图:反思:三视图可以尽可能将立体物体的位置展现完整,但有时仅有三视图也不以能完全确定立体物体的形状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
22、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四、运用拓展四、运用拓展1、学生编题-学生答题;教师编题-学生答题2、作业:1、将一个正三棱柱沿棱剪开,你可以得到哪些平面展开图?2、根据下列三视图建造的建筑物是什么样子?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立方体?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12.1 有理数(有理数(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使学生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并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初步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4在负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负数的意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一、设疑自
23、探1 1、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数学与数是分不开的,它是一门研究数的学问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小学里已经学过哪些类型的数?小学里学过的数可以分为三类:自然数(正整数)、分数和零(小数包括在分数之中),它们都是由于实际需要而产生的为了表示一个人、两只手、,我们用到整数1,2,4.87、为了表示“没有人”、“没有羊”、,我们要用到0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说的自然数,零或分数、小数表示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做负数?2 2、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负数概念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上5,最低温度是零下 5 要表示这两个温
24、度,如果只用小学学过的数,都记作 5,就不能把它们区别清楚它们是具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很多例如,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8 米,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 米,“高于”和“低于”其意义是相反的和“运出”,其意义是相反的同学们能举例子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怎样区别相反意义的量才好呢?待学生思考后,请学生回答、评议、补充只要在小学里学过的数前面加上“+”或“-”号,就把两个相反意义的量简明地表示出来了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高于海平面 8848 米,记作+8848 米;低于海平面 155 米,记作-155 米;什么叫做正数?什么叫
25、做负数?强调,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并指出,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性质相反的量,符号写在数字前面,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二解疑合探二解疑合探例例所有的正数组成正数集合,所有的负数组成负数集合把下列各数中的正数和负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集合和负数集合的圈里:此例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注意加上省略号,说明这是因为正(负)数集合中包含所有正(负)数,而我们这里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后,指出不仅可以用圈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号表示集合三质疑再探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初一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