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
《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pdf(2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教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教时1学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是六年级的第一节课,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比较注重学生学习目 兴趣的培养和数学学习方法的体验。对于整数和整除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标 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特点出发,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设 程。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些辨析题起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计目 对学生状态分析标教学重点制定依据教 课件制作学准 其他准备备教学内容一、分类讨 这是小学生进入中学的第一节一、提出问题二、新课讲授三、总结归纳论课,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多媒体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二、学生交 积极性,养成积极探
2、索新知的流欲望,形成畅所欲言的学习气三、学生练 氛是这节课,也是今后数学课习教师要关注的重点。教学后第一节课非常顺利地上完,学生反应热烈,反馈效果良好。记教 案 设 计1.11.1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整数和整除的意义教学目标1、在“分类归纳”的过程中,理解自然数与整数的意义。2、在“实验猜想归纳“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3、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积极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物的能力,并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整除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建立整数和自然数的概念:1、口答:根据一定的依据把老师念出来的数分一分类,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小组讨
3、论、归纳、交流)归纳: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 1、2、3、4,叫做正整数。在正整数 1、2、3、4的前面添上“”号,得到的数-1、-2、-3、-4,叫做负整数。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2、把下列各数填在适当的圈内:12、-6、0、1.23、2005、-19.6、9正整数自然数整数二、建立整除的概念:1、你能在你的卡片上很快写出一个除法算式并贴上黑板吗?(学生写完后任意贴。)2、你能根据一定的依据把这些除法算式来分一分类吗?并说明理由。(小组讨论)我们小组的分类:(根据需要填写)1、_2、_3、_分类的理由:1、_2、_3、_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
4、上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和商或结果,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每一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归纳:整数 a 除以整数 b,如果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整除,或者说 b 能整除 a。2、判断下列哪一个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10348864(教师板演)3、互动游戏:一位同学说一个除法算式,同桌判断是不是整除?并说明谁能被谁?谁能整除谁?教师引导归纳;(1)除数、被除数都是整数。(2)被除数除以除数,商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练习:P 5 24、一展身手:(1)有 15 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老师准备把她们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有几种分法能?有可能把他们平均分成 4 个小组吗?
5、为什么?(2)一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糊纸盒,每组糊的个数同样多,小马虎统计时说:全班共糊纸盒 342 个,小马虎统计错了?为什么?三、课堂小结:1、今天我学会了什么?2、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什么方法?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课 1.2 因数和倍数教时1题教学目标设计因数和倍数是在整除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因此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是对整除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在教学设计中通过一些辨析题是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概念。在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学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理解和掌握
6、因数和倍数的意义目 对学生状态分析标教学重点制定依据教 课件制作学准 其他准备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学难点2、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多媒体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分类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习概念,巩固概念 理解概念,实际应用讨论二、学生交流三、学生练习在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更要关注对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归纳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不仅是会解题,同时要学会寻找具有共性的东西,在归纳中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 因数的寻找不够齐全,总有遗漏,倍数的寻找学生也喜欢随意讲,因此找到的答后 案反倒是数
7、字较大。记教 案 设 计1.21.2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会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2、知道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个,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个。4、渗透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交流、对话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概念1、问题情景:有 12 块边长是 1 个单位长度的的正方形可以拼成几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第一问先请学生
8、独立画出草图,然后小组交流。第二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共同完成。)2、12 与 1、2、3、4、6、12 有什么关系?看书 P6(概念)3、说说 12 与 1、2、3、4、6、12 有的关系。(同桌互相交流)判断:能不能说 12 是倍数,3 是因数?强调: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如果光说谁是倍数,或谁是因数是不完整的。4、火眼金睛:你认为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在哪儿?(1)426=7,所以 42 是 6 的倍数,6 是 42 的因数(2)426=7,所以 42 是倍数,6 是因数(3)429=46,所以 42 是 9 的倍数,9 是 42 的因数(4)4.20.6=7,所以 4.2 是 0.6
9、 的倍数,0.6 是 4.2 的因数(5)4.20.6=7,所以 4.2 是 0.6 的 7 倍。通过检测,你对倍数和因数有什么新的认识?二、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1例 1 18 的因数有哪几个?分析:18 的因数是指什么样的数?18 能被哪些数整除?试着求出 20、9 的因数。2、观察 18、20、9 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还发现了什么规律?归纳: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通常是成对出现的。2例 2 2 的倍数有哪些?分析:什么样的数是 3 的倍数?哪些数能被 3 整除?31=333=132=663=233=993=3提问: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可以
10、不写吗?试着求出 4、5 的倍数4、观察从上面几个例子,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归纳: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练习 P 7 4三、巩固练习判断(1)15 的倍数一定大于 15。(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的最小倍数相等。(3)36 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 36。(4)1 没有因数。(5)40 以内 6 的倍数有 12、18、24、30、36 这五个。(五、课堂小结1、因数和倍数有什么关系?2、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时,如何防止遗漏?3、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六、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课1.3 能被 2、5 整题除的数教学教时1目
11、1、掌握能被 2、5 整除的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定义;标2、渗透由特征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结论的探究过程。设计目对学生状标态分析制教学重点 对奇数、偶数的理解。定依教学难点 对能被 2、5 整除的整数特征的揭示。据教课件制作学准其他准备备教学内容对奇数、偶数之间运算结果的探究可让学生自己完成,老导、学生探究 类讨论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总结,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这二、归纳总 二、学类结论。本节课的设计试图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让结、得出规律 生交流学生感悟数学中的一些重要思想方法,并掌握相关的数学三、偶数与 三、学知识。奇数的概念生练习一、教师引 一、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2、教学后反馈的作业情况不是很好,但多数学生已经习惯及时订正了。记教 案 设 计1.3 能被 2、5 整除的数教学目标:1、掌握能被 2、5 整除的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定义;2、渗透由特征到一般的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结论的探究过程。教学重点:对奇数、偶数的理解。教学难点:对能被 2、5 整除的整数特征的揭示。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1、请学生回答上节课布置的思考作业2、让每位同学各写 10 个整数;3、你所写的整数中哪些能被 2 整除?哪些能被 5 整除?4、你能发现被 2 整除的整数的特征吗?能被 5 整除的整数的特征?二、归纳总结、得出规律1、能被 2 整除的整数,个位上数字为
13、0、2、4、6、8。能被 5 整除的整数,个位上数字为 0、5。2 根据这一特征你能随意写出能被 2 整除或能被 5 整除的整数吗?既能被 2整除又能被 5 整除的整数特征又是什么?三、偶数与奇数的概念1、定义:如果一个整数能被 2 整除,称该整数为偶数。如果一个整数不能被 2 整除,称该整数为奇数。2、整数的分类3、奇、偶数经过运算后的变化情况:奇奇=偶偶偶=偶奇偶=偶奇奇=奇偶偶=偶奇偶=偶注:相邻两个整数之和(之差)为奇数,之积为偶数。四、学生小结五、回家作业:完成练习册课 1.4(1)素数、合数与题 分解素因数教学 1、理解素数、合数、素因数、分解素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素因数的几种方目
14、 法,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标 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多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体设 现分类思想。计目 对学生状态分标 析制教学重点定依教学难点据教 课件制作学准 其他准备备教学内容一、素数、合数概 一、分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是整数部分学生学习的难念的引发类讨论 点,因为前面学过奇数、偶数,现在又学习素数、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素数与分数、合数与偶数概念的辨析分解素因数教时2二、素数、合数概 二、学 合数,学生很容易混淆,因此在本节内容的教学设念的形成生交流 计中,注重学生的感悟,注重对一些概念的辨析、三、对概念的认识 三、学 比较,体现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的理
15、念。四、课堂反馈和小 生练习结教学后内容简单,所以学生反映不错。记教 案 设 计1.4(1)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教学目标:1、理解素数、合数、素因数、分解素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素因数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多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体现分类思想。教学重点:分解素因数教学难点:素数与分数、合数与偶数概念的辨析教学过程:一、素数、合数概念的引发1、每位同学写两个整数,并写出它们的因数。2、提问:你写出的整数有几个因数?(教师在黑板上列一张表)因数个数确定吗?整 数因数个数由此可以发现,有些整数只有一个因数,有些有 2 个因数,即 1 和本
16、身,有些有 3 个、4 个二、素数、合数概念的形成1、概念:我们把只含有因数 1 和本身的整数叫做素数或质数,如果除了 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2、你能写出几个素数?几个合数?三、对概念的认识探讨一:1)1 是素数还是合数?2 是素数还是合数?2)除 1 外你能举出一个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的整数吗?3)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整数,既是素数,又是合数?4)按素数、合数对正整数分类,可分为几类?探讨二:1)合数与偶数、素数与奇数相同吗?若不同,你能讲出区别吗?(举例说明)2)整数 1 到底是什么“身份”?你能讲清楚吗?四、课堂反馈:课本 P12 练习五、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六、回家
17、作业:完成练习册课1.4(2)素数、合数教时2题与分解素因数教学1、理解素数、合数、素因数、分解素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素因数的几种方目法,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标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多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体设计目标制定依据教学准备其他准备课件制作教学难点素数与分数、合数与偶数概念的辨析对学生状态分析教学重点分解素因数现分类思想。教学内容一、素数、合数概念的引发第二课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分解素因数,首先让一、分 学生自己写出两个整数,再要求分别写成几个素数乘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素数、合数 类讨论 积的形式,这一过程实际上让学生初步建立了分解的概念的形成二
18、、学 过程,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只有合数才能分解成几个三、对概念的认 生交流 素数之积的形式,从而引出分解素因数的概念,很自识三、学 然地提出如何分解素因数的问题,通过教师的介绍三四、课堂反馈和 生练习 种常用的方法,特别强调用短除法进行分解,从中让小结、教学后由于这节课讲了什么叫素因数,就和前面的因数,素数概念混淆了。所以再次给学生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三个概念的差别之处。分解素因数的几种方法学生理解不错,但关键是学生容易粗心,没有把合数分到最后。学生体会到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及可选择性。记教 案 设 计1.4(2)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教学目标:1、理解素数、合数、素因数、分解素因数的概念,掌握分解素
19、因数的几种方法,熟练掌握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2、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理解整数的多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体现分类思想。教学重点:分解素因数教学难点:素数与分数、合数与偶数概念的辨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每位同学写出两个整数,然后再将它们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请几位同学板书)有没有哪位同学所写的整数不能写成几个素数的乘积?由此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素数相乘的形式)教师总结:引出素因数、分解素因数。如何将一个合数分解素因数?二、分解素因数的方法1)“树枝分解法”例:将 48、35、60 分解素因数(图省略)48=35=60=说明:先将该合数分解成两个因数之
20、积,再将其中的合数分解,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为止。短除法2)例 2:把 24、35、64 分解素因数说明: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的步骤如下:1,2,3。(见课本)特别强调这种方法的解题程序,并且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以达到熟练掌握。计算器分解法3)例:将 1334 分解素因数说明:首先用计算器将合数分成两个整数之积,再分别对两个整数进行分解,最终化为素数之积的形式。三、探讨;分解素因数与分解因数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四、学生练习:P14 练习 1、4(2)五、课堂总结:学生学习的感受。六、回家作业:练完成习册。课题 1.5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时1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
21、因数的意教学目标设计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方法。2经历对问题的分析,观察,找规律,讨论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意义的理解,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状态分析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目标 教学重点制定依据教学难点义,并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道互素和素数有什么区别。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并会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道互素和素数有什么区别。教学课件制作准备 其他准备教学内容
22、教师活动一、情景引入二、学习新课三、巩固练习四、找规律、教学后记1.5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方法。教 案 设 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分类讨论二、学生交流三、学生练习2经历对问题的分析,观察,找规律,讨论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意义的理解,体会选择适当方法解决问题的优化思想,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积极思考、积极参与讨论的活动中,自觉改进学习,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沟通、交流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素因数的意义,并会求两个
23、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知道互素和素数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练习:请大家拿出练习本,分别写出 6 的因数,8 的因数6 的因数:1、2、3、68 的因数:1、2、4、8教师:太好了,我们已经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那么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学生不难答出 6 和 8 的公有的因数是 1 和 2猜想:这样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猜想几个数的公因数的定义: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二、学习新课问题的提出:植树节这天,老师带领 24 名女生和 32 名男生到植物园种树,老师把这些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男生人数都相等,请问,这 56 名同学
24、最多分成几组?问题的分析:124 和 32 的因数是多少?224 和 32 的公因数是多少?324 和 32 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问题的答案:24 的因数有:1,2,3,4,6,8,12,2432 的因数有:1,2,4,8,16,3224 和 32 的公因数是 1,2,4,824 和 32 的最大公因数是 8问题的引伸:因此老师最多可以把这些学生分成 8 组,每组中分别有 3 名女生和 4 名男生例题 1求 8 和 9 的所有公因数,并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解:8 的因数有 1,2,4,89 的因数有 1,3,98 和 9 只有公因数 1,因此 8 和 9 的最大公因数是 1如果两个整数只有公因数
25、 1,那么称这两个数互素例题 1 中的 8 和 9 就是互素的例题 2 8 和 12 各有哪些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是多少?学生口答教师板书:8 的因数有 1,2,4,812 的因数有 1,2,3,4,6,128 和 12 公有的因数有 1,2,48 和 12 的最大的公有的因数有 4教师:下面用图表示(几何画板演示)教师:第二幅中阴影部分表示什么?(8 和 12 公有的因数,4 是最大的。)强调: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题 3 求 18 和 30 的最大公因数解法 1 18 的因数有 1,2,3,6,9,18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教版 六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