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套).pdf(1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1 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找妈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 15 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 10 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三、课前准备三、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四、教学时间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
2、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2.(出示寻人启事)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二)了解蝌蚪说说小蝌蚪的样子。(学生试说: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三)自学课文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有什么变化?1(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1学习生字新词。(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3、(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3)教师重点指导:宽,kun,三拼音,10 笔。肚,d,左右结构,7 笔。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五)课堂练习认记生字新词。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七:授课日期:七:授课日期:八:作业设计八:作业设计九:板书设计九:板书设计十:课后反思:十:课后反思:2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 15 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 10 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
4、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三、课前准备三、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认读生字新词。2听写:两个哪里头顶肚皮孩子跳到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二)导学课文1.导读第 1、2 自然段(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小蝌蚪的呢?(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一群黑灰色(2)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快活地游来游去)(3)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5、,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长出了两条后腿。)(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3(4)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生读蝌蚪的话)(5)(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请学生当小蝌蚪来练习)(6)交换,学生念鲤鱼妈妈,教师念小蝌蚪。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7)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四条腿,宽嘴巴。)2.导读第 3 自然段(1)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
6、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小蝌蚪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是四条腿)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3.导读第 4 自然段。(1)指名朗读本段。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板书:四条腿(蹲)宽嘴巴大眼睛(鼓)绿衣裳(披)白肚皮(露)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4.齐读第 5、6 自然段。(1)小蝌蚪像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昵?(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小青蛙以后
7、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5.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 4050 只,多的达到 200 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 15000 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三)课堂练习1读写生字新词。2仿写句子。4地点有什么样子干什么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有一群鹅有一群小鸡有一只猴子五、课堂小结五、课堂小结六:授课日期:六:授课日期:七:作业设计七:作业设计八: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九:课后反思:九:课后反思:5第三课时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学会 15 个会认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8、。会写 10 个生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三、课前准备三、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幻灯片)、蝌蚪贴图、生字卡片、小黑板。四、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看拼音,写汉字。Qng w m ma yu s tio tu,kun kun de zu ba,g zhe d yn jing,p zhe b l de y shang,lu zh
9、e xu bi de d p。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大脑袋黑灰色长尾巴长两条后腿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二)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四)总结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6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
10、助。(五)课堂练习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2完成课后习题 3。五、课后小结五、课后小结六、作业设计六、作业设计七、板书设计七、板书设计八、授课日期八、授课日期九、课后反思九、课后反思72 2 我是什么我是什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会写 10 个生字,会认 15 个生字。2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四、课前准备四、课前准备暖水瓶、水杯、玻璃板及 CAI 课件。五、教学时间五、教学时间两
11、课时。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揭题。1(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科普短文。2老师范读课文,猜猜课文中的“我”是谁?(板:水)(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新词。1画出生字和新词(在黑板上列出)。标出自然段序号。2水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三)检查自读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2课文介绍水的特点是什么?哪一句作了概括?这一句在文章的什么地方?3读了课文,你还知道水能变些什么?(四)引导学习课文。1学习第 1 自然段。8(l)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我”第一次变,变成了什么?(板:汽)“我”是怎样变成“汽”的?抓住“太阳晒”理解水变汽需要热。可引导学生回忆晒太阳有什么感觉,湿衣服在阳光下
12、变成了干衣服,水跑到哪儿去了?(2)水变成汽演示实验:打开暖水瓶塞,指点学生观察“白雾”,这就是汽。想一想:汽往哪儿去?又会变成什么呢?(3)汽变成小水珠演示实验:用水杯装水(好比地面),水杯加热(好比被太阳晒)蒸发成汽;盖上玻璃板(好比是天空),汽到了天空,变成什么呢?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结果:水珠凝结在玻璃板上。(4)导读第 35 句,知道汽变成了云。(板:云)“白衣服”、“黑衣服”、“红袍”指的是什么?(5)讨论后小结:水由汽变成云。2学习第 2 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云在空中有哪些变化?(2)说说“冰雹”的样子,想一想“落”、“打”、“飘”这几个词能不能互相换一换?(五)小结。水遇热
13、变成汽,汽在空中凝聚成小水点连成云,遇到冷风,就会变成雨、冰雹、雪降下来。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八:授课日期:八:授课日期:九:作业设计九:作业设计十:板书设计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反思:十一:课后反思:9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会写 10 个生字,会认 15 个生字。2读懂课文,了解水的特征、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与人类,水与大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三、教学方法三、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四、课前准备四、课前准备暖水瓶、水杯、玻璃板及 CAI 课件。五、教学时间五、教学时
14、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一)复习。1认读生字新词。2水会变,变成什么?(二)继续指导学习课文。1学习第 3 自然段。(1)读一读,讨论:水平常是怎样的?(2)抓住水的流速理解“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等词的意思。(3)齐读这一自然段。2学习第 4 自然段。(l)自由读,说说读后了解到什么?(2)引读这一自然段。10(水也有脾气,有时候有时候温和时,我做过许多好事是人类的好朋友。暴躁时,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成了人们的敌人。因此,人们想出)列出的文字是老师导读的部分,省略了为学生接读的部分。(3)找出这一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4)利用 CAI 课件或图片展示水做好事,做坏
15、事的情景。观看后说一说有什么感受。并根据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用“温暖”、“帮助”说句子。3学习第 5 自然段。齐读。课文用这个问句结尾,是让同学们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吗?4总结全文。(1)根据板书说说水是怎样变化的?(2)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个例子说一说。(三)指导写生字。1认读生字。2说说这些字属于什么结构?按结构可分几类?3按字的结构类别进行指导示范。4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七、课堂小结七、课堂小结八:授课日期:八:授课日期:九:作业设计九:作业设计十:板书设计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反思:十一:课后反思:113 3 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教学目标一
16、、教学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四、教学时间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
17、办法。板书课题。(三)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四)感知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五)识字12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六)赏读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七)写字1.
18、出示会写的字:法、如、脚、它、娃。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七:授课日期:七:授课日期:八:作业设计八:作业设计九:板书设计九:板书设计十:课后反思:十:课后反思:13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三、教学准备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
19、关的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四、教学时间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二)诵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三)演读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2.学生自由练背。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四)讨论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142.“粗心的小朋友
20、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五)练习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六)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七)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她、毛、更、知、识。学生认读。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4.学生再练写。(八)种子传播的奥秘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
21、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六、课堂小结六、课堂小结七:授课日期:七:授课日期:八:作业设计八:作业设计九:板书设计九:板书设计十:课后反思:十:课后反思:15识字 1场景歌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滩、艘”等 12 个生字。会写“园、孔”10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22、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教学时数: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滩、艘”等 12 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板:(海边、乡村、公园
23、)三、随情境学文、识字16.学习第四小节: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预设学路: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
24、搭配)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滩、艘、军、舰、帆)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预设学路: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自主学习
25、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预设学路: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尽量17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二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全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