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准备课准备课第一课时 数一数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具准备1、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课本第23 页学校开学图。2、小黑板一块,内容是课本第4 页 110 的各数实物图。3、1l0 各数的数字卡片 l 0 张。教学过程 3。饶一、引入谈话师:小朋友,你们已是一年级学生了。这一节,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师:数学课要学什么本领呢?它要学的知识可多呢!二、新授、教学“学校开学图”。出示放大图。(指着挂图向学生讲解)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里都画了些
2、什么?(1)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2)指明学生说一说。(3)问:图上有几座房子?有几面红旗?师:一座房子,一面红旗都是1 件东西。问:找一找还有什么的数量是 1的?(板书“l”,全班同学读两遍。)(4)问:有几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 个同学)有几个同学跳绳?(2 个同学)问:图里还有什么数量是 2?小结:2 个同学向老师行礼,2 个同学在跳绳,2 个同学进学校,它们的数量都是 2。(板书“2”,全班跟读两遍。)(5)问: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小朋友踢足球?问:图中还有哪些数量是 3 的?小结:3 个同学踢足球,3 朵红花,3 朵黄花,它们的数量都是 3。请注意“3”的样子。(板书“3”,全班读两遍)
3、(6)问:谁能说一说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垃圾桶有几个?(7)问:谁知道 4 数完以后该数几?(老师板书“5”)问:图上还有什么数量是 5 的?(8)问:谁能说出数 5以后是数几呢?(9)师:空中有 7 只飞鸟,就用 7 表示。(板书“7”,跟读两遍)(10)问:7 是在什么数的后面?(在 6 的后面)数完 7 以后数几呢?(板书“8”)(11)师:数完 8 后数什么数呢?(板书“9”,跟读两遍)请找出表示 9的物体来。(图上有 9 个女同学)(12)问: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男同学?(板书“10”,读两遍,齐读从 1 数到10。)小结:这幅图帮助我们认识了 110 的各个数。这幅图我们书上也有,就在
4、课本的第2、3 页上,(打开书)找一找课本的“2”,“3”在哪里?2、数一数、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实物的个数可以用我们刚才所学的 110来表示。3、10 个数字与图形搭配。(4)用同样的方法认识 7、8、9、10 及图形。(5)小结:这 10 个数,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记牢。(6)巩固认数看图找数交朋友游戏。三、课堂总结今天是小朋友们第一天上数学课,大家都很认真听讲,值得表扬。希望下节数学课的时候,大家勇敢一点,举起你们的小手,回答问题好吗?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比多少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
5、多少。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数学的意识。教具准备主题图、小白兔图、砖图、小猪图和木头图。学具准备三角形、圆片、小花等学具。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三只小猪二、新授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2、师:这一天,河里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咦,那边为什么这么热闹?原来是热心的小猪们正在帮小白兔盖房子。房子旁边的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这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子们用来招待小猪们的。3、教学“同样多”。(1)有几只小猪?几只小兔?小兔子们正在干什么?1 只小兔搬了几块砖?(出示兔子和砖一一对应图)那 4 只兔子共搬了几块砖?有多余的兔子吗?有多余的砖吗
6、?师:没有多余的兔子,也没有多余的砖,那我们就说兔子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2)找一找,图上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3)小组交流,指名反馈。4、教学“多”“少”。(1)找一找,图上有不一样多的两样东西吗?学生说,教师现场板书,并适机提问:谁多?谁少?5、刚才我们知道了“同样多”“多”“少”,那你们知道图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吗?课间活动三、动手摆一摆(1)教师摆橡皮图片和铅笔图片,学生模仿。(教师强调一个对着一个摆。)学生同桌互相说:橡皮和铅笔同样多(2)学生随意摆学具个数。数一数自己的学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谁多?谁少?在小组内比一比。四、练习完成练习一的第 3 题、第 4
7、 题。五、发散练习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体,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二单元第二单元位置位置第一课时认识上下和前后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初步理解上下、前后的方位,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感。教具准备教材第 9 页例题的挂图。教学过程一、新授1出示教科书 P9 的图,教师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引导学生观察:(1)图上有什么?(2)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图吗?学生自由发挥,各抒己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出:卡车在火车的上面,火车在卡车的下面。指出上面和下面是两种相对的位置关系。并让学生思考:卡车在轮船的(
8、)面。轮船在火车的()面。卡车的下面有什么?同桌互相说,再请个别同学上台说。(3)完成书本第 9页的“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自由操作,摆好后互相说一说什么在什么的上面,什么在什么的下面,懂得区分上下方位关系。2教师指出生活中除了上、下这两种方位以外还有其他的方位,出示教科书 P9 的图,请学生观察:(1)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上画了什么?(2)找一找图上有哪些位置关系?并回答:李林在王英的()面,王英在李林的()面。张宁在李林的()面,王英在张宁的()面。学生讨论并重点叙述王英的位置关系(对李林来说,王英在李林的后面;对张宁来说,王英在张宁的前面)。教师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
9、互关系的方位词,因此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3)完成练习二第1 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后,教师再进行讲评。二、巩固练习1找一找在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2看图想一想,填一填。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总课时数:第二课时认识左右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2联系生活实际,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简单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根据画面找出有关上下前后的关系的物体。同桌互相说一说。二、新授谈话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上下、前后位置关系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新的位置关系。1教师背对学生出示右手,问:“这是哪只手?”请
10、学生跟着举起自己的右手。然后,用同样方法教学左手。2观察自己的左右手,说一说我们的左右手有什么不同点,认清自己的左右手方位。3小游戏:同桌喊口令,按同桌的口令出示自己的左右手。再进行反口令训练,如:同桌口令为左手时游戏者出示右手。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左右手在生活中的作用。5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好朋友,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离不开它们。左右这两种位置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的。6练习,完成“做一做”。(1)摸摸你的左耳,摸模你的右耳。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抬抬你的左腿,抬抬你的右腿。(2)自己为中心,说说自己左右前后同学的名字,再说说自己从前往后、从左往右是第几人。7同桌面对面伸出右手,互相握一握。
11、然后,面对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左右边各有什么。8小结:我们的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当我们改变方向的时候,左右两边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我们应该根据方向的变化认清左右两边。三、巩固练习1写一写,把 4 写在 8 的左边,把 2 写在 8 的右边。2说一说你的相邻同学都有谁。3教科书练习二第4 题。先由教师指定一组学生进行示范练习,加强学生的综合方位感。然后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巩固练习。4教科书练习二第 5、6 题。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小结第三单元第三单元5 5 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 1 1第一课时 15 的认识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 15 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 15
12、 的数序,会正确读写 15 各数。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 15 的写法。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 15 的基数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5 个小圆片,5 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出示主题画: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的小圆片表示出来。板书课题:15 的认识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2、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 1 个圆片,再
13、摆 1 个是几?再摆 1 个呢?依次感知 3、4、5 的来源。(2)整体感知 15 的顺序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 5个排队。摆好后提问:5 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3)数一数:让学生从 1 数到 5,再从 5 数到 1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 15 这几个数?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 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一个数在 2 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3、写一写刚才我们认识了 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 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
14、展示。(4)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的12 题。4、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二课时 比多少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符号“”、“”和“”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2、能力目标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3、情感目标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 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有关图片学生准备 15 的数字卡片,5 个小圆片,5 根小棒。
15、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二、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34 3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3234 3等于 33 大于 23 小于 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2、出示第 17页下面做一做
16、:(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 谁会读?(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够吗?三、练一练第18页的第3题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四、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符号“”、“”和“”来表示。比较时可以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来比较。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三课时第几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
17、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难点:掌握区分几个和第几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挂图;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出示挂图第 20 页的图画。动物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师
18、:(1)小朋友排在第几?谁排第一?解放军阿姨呢?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2)从前面数背黄包的阿姨排在第几?从后面数呢?(3)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2、初步感知基数与序数(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 5 的是谁?(2)动画展示:穿蓝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问:有几个人在排队?这时谁排 4?小朋友排第几?解放叔叔呢?3、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先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数第 3 人是谁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他还可以排第几?(2)区别几个和第几第几表示确定的位置,几个表示数量的多少。4、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9、拿出 4 个圆片和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放在第二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摆?为什么会有两种摆法?引导学生体会第几是相对的。三、反馈练习:1、第 23 页的第1 题把左边的 4 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 只小鸟涂上颜色。2、完成第 20页的做一做四、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四课时分与合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 5 以内数的组成。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 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 5 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准
20、备:5 根小棒,5 个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数数从 15,从 512、比较大小34 42 51 233、看图回答一共有()从右边数,排第()。从左边起,第 5 个是()。二、探究新知1、学习 4 的分解与组成(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 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2)交流展示。(3)探讨分的方法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4 4 4 1 3 2 2 3 1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 可以分成 1 和 3,1 和 3 组成 4再自由读(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
21、以整理。(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 3 和 1 组成 4,就能想到什么?(6)练习 4 的组成。2、学习 5 的组成请同学们拿出5 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 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 的几种不同分法。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5 5 5 514233241怎样才能记住5 的组成呢?练习 5 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三、巩固运用完成 21、22 页的内容以及 23 页的3、4 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五课时加法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
22、解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和等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2、能力目标学会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得数是 5 以内的加法3、情感目标养成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对自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小棒、三角形和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在桌上依次摆出 2 根小棒,3 个三角形,5 个圆片。边摆边说一说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书空。2、将摆好的三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5 个圆片分成两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 和 5的组成。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23、再在全班交流。师引导说:把 3 个红气球和 1 个绿气球放在一块儿,左手和右手放到一起都是“合起来”的意思。(反复说几次)让学生体会到把两部分放在一起就是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从而引出要知道它们合起来有多少在数学上要用加法计算,2、学习加法算式在数学上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要把数字3 和 1 合起来,用符号“+”表示。板书:3 +1 4 :加号等号怎样写加法算式呢?教师演示在算术本上规范的写法。再次强调说明:把 3和 1 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 1呢 4又表示什么?学生读算式。3、结合第 24 页的气球图,进行动手操作加深体验加法的含义。4、发散联想,进
24、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并会口头列加法算式表示。三、巩固发展1、第 24 页做一做要求一边看一边说过程。2、练习五的第1题。先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说图意,然后在方框里填得数。四、总结延伸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记:第六课时 15 的加法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会正确计算 5以内的加法。2、能力目标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掌握对自
25、己合适、喜欢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 5 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教学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看图填数()()二、探究发现出示 25 页主题图仔细看,图中画了什么内容,说出图意,同座同学互说。根据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求一共有多少只小松鼠怎样列算式?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2 得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代表汇报。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师:刚才有一位小朋友是用我们学过的 3 和 2组成 5 来计算的,这个办法很好,你能用这种方法也来试着算一算吗?同桌互说。强调:加号前面的“3”表示什么?加号后面的“2”呢?“5”又表示什么?三、巩固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新人 小学 数学 一年级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