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pdf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pdf(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物理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质点的运动(一、质点的运动(1 1)-直线运动直线运动1 1)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1.1.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V V 平平s/ts/t(定义式)(定义式)2.2.有用推有用推论论 Vt2-Vo2Vt2-Vo22as2as3.3.中间时刻速度中间时刻速度 Vt/2Vt/2V V 平平(Vt+Vo)/2(Vt+Vo)/2 4.4.末速度末速度 VtVtVo+atVo+at5.5.中间位置速度中间位置速度 Vs/2Vs/2(Vo2+Vt2)/21
2、/2(Vo2+Vt2)/21/2 6.6.位移位移 s sV V 平平 t tVot+at2/2Vot+at2/2Vt/2tVt/2t7.7.加速度加速度 a a(Vt-Vo)/t(Vt-Vo)/t 以以 VoVo 为正方向为正方向,a,a与与 VoVo 同向同向(加速加速)a0)a0;反向则;反向则 aF2)aF2)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 F(F12+F22+2F1F2cos)1/2(F12+F22+2F1F2cos)1/2(余弦定理)(余弦定理)F1F1F2F2 时时:F:F(F12+F22)1/2(F12+F22)1/23.3.合力大小范围:合力大小范围:|F1-
3、|F1-F2|F|F1+F2|F2|F|F1+F2|4.4.力的正交分力的正交分 FxFxFcos,FyFcos,FyFsinFsin(为合力与为合力与 x x 轴之间的夹角轴之间的夹角 tgtgFy/FxFy/Fx)注:注:(1)(1)力力(矢量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则;(2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反之也成立;(3)(3)除公式法外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此时要选择标度选择标度,严格作图严格作图;(4)F1(4)F
4、1 与与 F2F2 的值一定时的值一定时,F1,F1 与与 F2F2 的夹角的夹角(角角)越大越大,合力越小合力越小;(5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可沿直线取正方向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化简为代数运算.四、动力学(运动和力)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物体具有惯性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 F 合合mam
5、a 或或 a aF F 合合/ma/ma由合外力决定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 F-FF负号表示方向负号表示方向相反相反,F,F、FF各自作用在对方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4.共点力的平衡共点力的平衡 F F 合合0,0,推广推广 正交分解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法、三力汇交原理5.5.超重:超重:FNG,FNG,失重:失重:FNrFNr3.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 ff f 驱动力驱动力4.4.发生共振条件发生共振条件:
6、f:f 驱动力驱动力f f 固固,A,Amax,max,共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 P175P175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 P2P26.6.波速波速v vs/ts/tff/T/T波传播过程中波传播过程中,一个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决定 7.7.声波的波速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在空气中)0 0:332m/s332m/s;2 20 0:344m/s:344m/s;3030:349m/s:349m/s;(声波是纵波声波是纵波)8.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
7、碍物或孔继续(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或者相差不大相差不大9.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10.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反之,减小见第二册减小见第二册 P2P21 1注:注:(1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无
8、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 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 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 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二册 P22P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见第一册见第一册 P173P173.
9、六、六、冲量与动量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1.动量:动量:p pmvmv p:p:动量动量(kg/s),m:(kg/s),m:质量质量(k(kg),v:g),v:速度速度(m/s),(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3.冲量:冲量:I IFtFt I:I:冲量冲量(N?s),F:(N?s),F:恒力恒力(N),t:(N),t:力的作用时间力的作用时间(s),(s),方向由方向由 F F 决定决定4.4.动量定理:动量定理:I Ipp 或或 FtFtmvtmvtmvomvo p:p:动量变化动量变化 ppmvtmvt mvo,mvo,是矢
10、量式是矢量式 5.5.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p p 前总前总p p 后总或后总或 p ppp也可以是也可以是 m1v1+m2v2m1v1+m2v2m1v1+m2v2m1v1+m2v26.6.弹性碰撞:弹性碰撞:pp0 0;EkEk0 0 即系统的动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量和动能均守恒 7.7.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 pp0 0;0000(6)(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零,分子势能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7)r0 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
11、时,分子间的距分子间的距离;离;(8)(8)其它相关内容: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 见见第二册第二册 P41P4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见第二册二册 P47P47/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见第二册能见第二册 P47P47.九、气体的性质九、气体的性质1.1.气体的状态参量:气体的状态参量:温度:宏观上温度:宏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物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T Tt+273
12、t+273T:T: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K),t:(K),t:摄氏温度摄氏温度()体积体积 V V: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气体分子所能占据的空间,单位换单位换算:算:1m31m3103L103L106mL106mL压强压强 p p:单位面积上单位面积上,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器壁而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1at1atmm1.0131.013105Pa105Pa76cmHg(1Pa76cmHg(1Pa1N/m2)1N/m2)2.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分子间空隙大;除了碰撞的瞬间外了碰撞的瞬间
13、外,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相互作用力微弱;分子运动速率很大率很大3.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1V1/T1p1V1/T1p2V2/p2V2/T2T2 PV/TPV/T恒量恒量,T,T 为热力学温度为热力学温度(K)(K)注注:(1)(1)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理想气体的体积无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与温度和物质的量有关;(2)(2)公式公式 3 3 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成立条件均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使用公式时要注意温度的单位,t,t 为摄氏温度为摄氏温度(),),而而 T T 为热力学温度为热力学温度(
14、K).(K).十、电场十、电场1.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e1.601.6010-19C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数倍2.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F FkQ1Q2/r2kQ1Q2/r2(在真空中)(在真空中)F: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N),k:静电力常量静电力常量 k k9.09.010109N?m2/C2,Q19N?m2/C2,Q1、Q2:Q2:两点电荷的电量两点电荷的电量(C),r:(C),r:两点两点电荷间的距离电荷间的距离(m),(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方向
15、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引3.3.电场强度:电场强度:E EF/qF/q(定义式、(定义式、计算式计算式)E:E:电场强度电场强度(N/C),(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q:检验电荷的电量检验电荷的电量(C)(C)4.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 EkQ/r2kQ/r2r 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m),Q,Q:源电荷:源电荷的电量的电量5.5.匀强电场的场强匀强电场的场强 E EUAB/dUAB/d UAB:A
16、BUAB:AB两点间的电压两点间的电压(V),d:AB(V),d:AB 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m)6.6.电场力:电场力:F FqEqE F:F:电场力电场力(N),q:(N),q:受到电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C),E:电场强度电场强度(N/C)(N/C)7.7.电势与电势差:电势与电势差:UABUABAA-B,UABB,UABWWAB/qAB/q-EAB/qEAB/q8.8.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做功:WABWABqUABqUABEqdEqdWAWAB:B:带电体由带电体由A A到到B 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J),
17、q:带电带电量量(C),UAB:(C),UAB:电场中电场中 A A、B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两点间的电势差(V)(V)(电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E:匀强电场强度匀强电场强度,d:,d:两点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m)9.9.电势能:电势能:EAEAqAqA EA:EA:带电体在带电体在 A A 点点的电势能的电势能(J),q:(J),q:电量电量(C),A:A(C),A:A 点的电势点的电势(V)(V)10.10.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的变化 EABEABEB-EAEB-EA带电体带电体在电场中从在电场中从 A A 位置到位置到 B B 位置时电势能
18、的差值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11.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 EABEAB-WA-WAB B-qU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值)12.12.电容电容 C CQ/U(Q/U(定义式定义式,计算式计算式)C:C:电容电容(F),Q:(F),Q:电量电量(C),U:(C),U:电压电压(两极板电势差两极板电势差)(V)(V)13.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CS/4kdS/4kd(S:S:两极板正对面积两极板正对面积,d:,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介:介电常数)电常数)常见电容器见第二册常
19、见电容器见第二册 P111P11114.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o(Vo0)0):WWEKEK 或或 qUqUmVt2/2,VtmVt2/2,Vt(2qU/m)1/2(2qU/m)1/215.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 VoVo 进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类平类平 垂直电场方向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L LVotVot(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 EU/d)U/d)抛运动抛运动 平行电场方向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
20、匀加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速直线运动 d dat2/2,aat2/2,aF/mF/mqE/mqE/m注注:(1)(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电量分配规律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原带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2)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电场线不相交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电场线密处场强大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直;(3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21、分布要求熟记见)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见图图 第二册第二册 P98P98;(4)(4)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强度(矢量)与电势(标量)均由电场本身决定电场本身决定,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关;(5)(5)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表面是个等势面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面,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6)(
22、6)电容单位换算:电容单位换算:1F1F106F106F1012PF1012PF;(7(7)电子伏电子伏(eV)(eV)是能量的单位是能量的单位,1eV,1eV1.601.601 10-19J0-19J;(8)(8)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其它相关内容:静电屏蔽见第二册 P1P10101/示波管、示波管、示波器及其应用示波器及其应用 见第二册见第二册 P114P114等势面见第二册等势面见第二册 P105P105.十一、恒定电流十一、恒定电流1.1.电流强度:电流强度:I Iq/tq/tI:I:电流强度电流强度(A(A),q:,q:在在时间时间 t t 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内通过导体横
23、载面的电量(C(C),t:,t:时间时间(s(s)2.2.欧姆定律:欧姆定律:I IU/RU/R I:I:导体电流强度导体电流强度(A),(A),U:U:导体两端电压导体两端电压(V),R:(V),R:导体阻值导体阻值()()3.3.电阻、电阻、电阻定律:电阻定律:R RL/SL/S:电阻率电阻率(?(?m),L:m),L:导体的长度导体的长度(m),S:(m),S:导体横截面积导体横截面积(m2)(m2)4.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IE/(r+R)E/(r+R)或或 E EIr+IIr+IR R 也可以是也可以是 E EU U 内内+U+U 外外I:I:电路中的总电流电路
24、中的总电流(A),E:(A),E:电源电动势电源电动势(V),R:(V),R:外电路电阻外电路电阻(),r:(),r:电源内阻电源内阻()()5.5.电功与电功率:电功与电功率:WWUIt,PUIt,PUIUI W:W:电功电功(J),(J),U:U:电压电压(V),I:(V),I:电流电流(A),t:(A),t:时间时间(s),P:(s),P:电功率电功率(W)(W)6.6.焦耳定律:焦耳定律:Q QI2RtI2RtQ:Q:电热电热(J),I:(J),I:通过导通过导体的电流体的电流(A),R:(A),R:导体的电阻值导体的电阻值(),t:),t:通电时间通电时间(s)(s)7.7.纯电阻电
25、路中纯电阻电路中:由于由于I IU/R,WU/R,WQ,Q,因此因此WWQ QUItUItI2RtI2RtU2t/RU2t/R8.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 P 总总IE,PIE,P 出出IU,IU,P P 出出/P/P 总总I:I:电路总电流电路总电流(A),E:(A),E:电源电动势电源电动势(V),U:(V),U:路端电压路端电压(V),(V),:电源效:电源效率率9.9.电路的串电路的串/并联并联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P(P、U U 与与 R R 成正成正比比)并联电路并联电路(P(P、I I 与与 R R 成反比成反比)电阻关系电阻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知识点 总结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