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pdf(1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电子备课学科:数学教师:周课时:节所教班级:9 月 2 日教学目标周 一课题连加和连减第 1 课时1、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2、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难点:正确计算连减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1、笔算(指名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2845 73182、在两名学生板演的同时,其他学生口算下面的题,抽问其中一道连加、一道连减的口算过程,从而复习连加、连减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204030=104020=32
2、06=702040=805010=65520=订正板演,两名学生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大家检查计算是否正确,然后观察一下,两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第一个加法算式两个加数的和也就是第二个加法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如果把这两道加法题连在一起写,就是一道连加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出示课题“连加、连减”。二、探究两位数的连加和连减。1、出示例 1 主题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什么问题。2、引导: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列出算式,交流汇报,教师板书:1927264、提出要求: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
3、组内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5、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板书。192726=72(只)1 9 4 6 1 92 72 62 7 4 6 7 2 4 62 6 7 26、小结:说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7、教学“试一试”:902528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三、完成“想想做做”,巩固计算方法。1、第 1 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2、第 2 题。做在练习本上。3、第 3 题。先看图说说意思,再独立解决,集体订正。4、第 4 题。(1)独立解决第 1 个问题。(2)要解决第 2 个问题时,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四
4、、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小练 p2板书连加和连减192726=72(只)1 9 4 6 1 92 72 62 7 4 6 7 2 4 62 6 7 2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3 日教学目标周 二课题加减混合第 2 课时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822=5730=2130=2517=16510=12816=2、笔算:483615=902513=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二、
5、创设情景,探究新知。1、出示例2 主题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2、提问:要求还剩多少只?该怎样列式?板书:384233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3、提问: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4、组织学生交流,指名发言。学生发言时,教师相机板书:384233=47(只)3 8 8 0 3 8423 34 2 8 0 4 7 8 03 3 4 75、小结:说说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6、教学“试一试”:603840先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集体订正,交流算法。三、完成“想想做做”,提高计算能力。1、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
6、体订正。2、第 2 题。先说说题目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第 3 题。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4、第 4、5 题。先读题理解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小练 p2板书加减混合384233=47(只)3 8 8 0 3 8423 34 2 8 0 4 7 8 03 3 4 7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4 日教学目标周 三课题练习一第 3 课时通过练习,能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时,要注意什么。二、完成练习一。1、第 1 题。学生
7、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第 2 题。和同桌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集体订正。3、第 3 题。先说说这道题的意思,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第 4 题。先读题理解意思,再独立完成,指名口答。5、思考题。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学生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观察两车苹果,你有什么发现?怎样交换呢,把两个比较多的放在一个车上,它们能不能相等?组织全班交流不同的想法,明确答案。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小练 p3板书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5 日教学目标周 四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第 4 课时1、掌握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2、充分体会解
8、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不同方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例 3 主题图,说说知道了什么。二、动手操作,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1、引导:说说,谁穿的彩珠多,多几个。2、提出问题:要使他们穿的彩珠一样多,有什么办法。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让学生想一想,然后用圆片代替彩珠在桌子上摆一摆,找到办法后跟小组的同学交流。3、组织学生交流:你想到了哪些办法可以使他们穿的彩珠一样多。教师相机板书。(1)用圆片分别摆出小军和芳芳穿的个数,一个对着一个地摆,可以看到芳芳摆的比小军的多4 个,可以在小军的那一排再摆
9、4 个圆片,他们俩的就一样多了。(2)可以把芳芳摆的拿走4 个,这样他们俩就都是8 个,也一样多。(3)芳芳的比小军的多,就从芳芳的里面一个一个地给小军拿,拿出 2 个给小军后他们都是 10 个,也一样多了。4、肯定学生的方法,引导交流:想一想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5、引导:除了这三种方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三、完成“想想做做”。1、第 1 题。先动手摆一摆,再填空。2、第 2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3、第 3、4 题。学生读题理解意思,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作业小练 p4板书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小军芳芳小军再穿 4 个彩珠小军
10、芳芳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 4 个小军芳芳拿出芳芳穿的 2 个彩珠给小军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6 日教学目标周 五课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第 5 课时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发展思维。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数量关系,选择相应的算法。教学过程一、进一步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出示例 4 主题图,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提问: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选择性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3、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让学生先用圆片摆一摆,再想一想怎样解答。交流订正:113=14(朵)4、解决第二个问题: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摆
11、一摆,完成算式 113=8(朵)个别学生、全班说一说。二、练一练,进一步巩固。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学生按题目要求先画后列式解答,提醒学生画的时候要一一对应。2、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再列式解答。3、完成“想想做做”第3、4、5 题。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集体订正。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新的收获吗?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小练 p5板书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例 4:小英做了 11 朵花,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比小英少做 3 朵。(1)小华做了多少朵?113=14(朵)(2)小平做了多少朵?113=8(朵)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 月 9
12、日教学目标周 一课题练习二第 6 课时1、能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地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选择相应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单元小结,引入练习。1、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2、引入练习。二、计算练习。1、练习二第 1 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练习二第 2 题。指名说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解决问题。1、练习二第 3 题。(1)说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做了多少面红旗,多少面绿旗?指名分别说一说两个问题是谁和谁比,谁的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练
13、习二第 4 题。(1)学生读题,理解“最多”、“最少”的意思。(2)独立完成,指名口答。3、练习二第 5 题。(1)读题说说表格表示的意思。(2)完成第(1)小题。(3)根据这些信息,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学生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四、全课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小练 p6板书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9日月周课题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 第 1 课时步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
14、学过程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四边形、五边形等平面图形;2、在折、剪、拼、搭等活动中体会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一、情境导入:小朋友,老师今天要向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媒体出示小精灵),小朋友,今天我为你们带来了 2 个魔盒,魔盒中藏了许多的秘密,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就用上你们的手和脑,加油吧!二、活动尝试,师生探究1、认识四边形打开第一个魔盒,取两块磁砖,一块是正方形,另一块是长方形。提问:请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沿着它的周围摸一摸,数一数,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并交流谈话: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那么我们为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吧。(
15、引导学生说出四边形)提问:四边形除了长方形、正方形以外,还有其他的形状吗?(媒体出示试一试),学生口答。2、自主学习五边形、六边形(1)打开第二个魔盒,取出五边形、六边形,贴在黑板上。(媒体播放)小朋友,拿出信封中的这些图形,仔细地摸一摸,数一数,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分成两份。(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3)集体交流,相互讨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五边形、六边形,并将图形分类。(4)及时反馈出示图形(右图),学生判断几边形。(5)小结:想知道一个图形是几边形,只需数一下这个图形的边就行了。三、巩固反思1、“想想做做”1。(媒体出示画面)指名学生口答。2、“想想做做”2。学生操作,小组交流。3、“想
16、想做做”3。学生操作,集体交流。四、应用质疑1、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图形,找一找,想一想,说给好朋友听听。3、(媒体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任意折1 次,将会变成一个什么图形?作业小练 p7板书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图形的边决定了图形的形状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月日周教学目标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 2 课时1、通过拼三角形等活动,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围图形、画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
17、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在围图形、画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出示例 2 主题图,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四边形吗?(指图中描红线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看图,想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图形,交流。2、引入新课: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叫它平行四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二、认识平行四边形。1、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引导:平行四边形相对着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2、提出要求: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平行四边形吗?试一试。学生先独立操作,再请学生全班展示摆。3、出示“想想做做”1。学生独立完
18、成,集体订正。三、围一围,画一画,摆一摆,做一做,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点。1、请学生拿出钉子板,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想想做做”2)2、完成“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画,能找到几个就画几个,全班交流,个别学生展示。3、完成“想想做做”4。(1)学生动手摆一摆,全班展示。(2)追问:用 8 根同样长的小棒能摆出平行四边形吗?4、完成“想想做做”5。(1)指导学生用硬纸条和图钉制作长方形框。(2)抓住长方形框相对的两个角,拉一拉,看看有什么发现。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认识,你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作业小练 p8板书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师电子备课教
19、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练习三第 3 课时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认识平行四边形。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画一画、围一围、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前两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种图形?重点认识了哪种图形?这种图形有什么特点?2、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玩这些有趣的图形。二、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玩一玩。1、第 1 题。让学生边折边数,完成书上填空。2、第 2 题。先在书上画一画、分一分
20、,再集体订正。3、第 3 题。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想想有几种不同的方法。4、第 4 题。教师先出示题图,想想怎样能把它们改成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再指名口答。5、第 5 题。让学生先看懂题图,再剪一剪、拼一拼。6、第 6 题。先动手拼平行四边形,再想想能拼成其他图形吗?哪些图形是你认识的?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作业小练 p9板书教师电子备课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有趣的七巧板第课时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平面图形的有关特征,体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巩固对已学的有关平面图形的认识。2、鼓励有个性的思考,培养创新精神。3、感受图形的美,发展对数学活动的积极情感
21、与态度。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平面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今天这节课将是非常有趣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了,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七巧板。二、认识七巧板。1、拿出七巧板,说说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各有多少个?2、比一比,有几对三角形的大小完全一样?三、拼图游戏。1、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2、用两块试着拼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请学生看书上第 18 页。(1)仿照书上的图形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已认识的图形,并且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2)鼓励学生用三块图形拼成和书上不一样的图形,比一比,看谁拼得又快又好。4、引导学生用四块图形来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1
22、)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拼图。(2)学生独立拼图后,全班进行展示。5、用五块、六块图形照书上的样子进行拼图,再想想还能拼成哪些图形。6、看书上用七块图形拼成的图形,说说这些图形各像什么。照书上的样子拼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再试着自己拼一个图形出来。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用七巧板拼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板书有趣的七巧板七巧板由 5 个三角形、1 个正方形、1 个平行四边形组成。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教师电子备课月日教学目标周课题认识乘法认识乘法第课时1、让学生经历把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2、能正确
23、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计算乘法算式的积。3、在比较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球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学校去参观。(画面:大门上写着一些加法算式)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你喜欢做哪道题就选择哪道题。学生自由选择算式并计算。师: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谁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备注(设计或修改意图)生:(到黑板上
24、把算式卡片分成两类)我觉得“5+5+5,4+4+4+4,2+2+2+2+2”每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一样的。其他的是另一类。二、认识“几个几”师:(出示主题图)看,小动物们正在活动呢!兔子有几只?鸡呢?你是怎样数的?生 1:我数兔时是 2 只 2 只数的,因为它们是 2 只 2 只在一起的。生 2:我数鸡时是 3 只 3 只数的,它们都是 3 只 3 只在一起的。(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各是几个几,板书:2+2+2=6师: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第一个算式中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中加数都是3。师:请大家拿出圆片摆一摆。每堆摆2 个圆片,摆 4 堆。摆了几个 2?求一共摆了几个圆片,用加法怎样
25、列式?3+3+3+3=12)生:是 4 个 2,列式是 2+2+2+2=8。师:再请每堆摆4 个圆片,摆2 堆。看一看是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摆了多少个圆片?生:是 2 个 4,列式是 4+4=8。师:请大家任意摆出几个几,说给同桌听。师:(出示花片图)一共摆了多少个花片?你是怎样看图的?怎样列式?是几个几?(根据学生的回答显示并列式)生 1: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 5 个花片,列式 5+5+5=15,是 3 个 5。生 2:我是竖着看的,每排有3 个花片,列式 3+3+3+3+3=15,是 5 个 3。师: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得数相同吗?为什么?生:得数相同,因为还是这么多花片,没有拿来也没有拿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年级 上册 数学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