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pdf(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我班共有28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二、教材分析(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并进行交流2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第五单元“分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
3、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三)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 3 个较大2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实践活动:
4、三、教学目标: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四、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会计算两位数乘两
5、位数的乘法。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感知平移、旋转、对称。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五、教学关键: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六、总课时3第一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高低贵.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
6、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教学关键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片课时:一元、角、分与小数4第一课时买文具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课本 P2P4日期:教学目标:1、用小数表示各个文具的价格,自然地引入小数。2、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3、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教学重点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会认、读、写简单小数。教学关键初步理解小数的
7、意义。教具投影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开学了我们一起去买学习用品。二、新授1、买文具(1)铅笔 0.50 元尺子 1.06 元水彩笔 16.85 元笔记本 3.50 元钢笔 8.00 元笔记本是元角,尺子是元角分,铅笔是元,水彩笔是元角分,钢笔是元。(2)像 3.50,1.06,16.8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3)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小数点2、试一试5 元 4 角 1 分5.41 元三、练一练写一写,读一读。四、小结五、作业:课后一题板书设计铅笔 0.50 元尺子 1.06 元水彩笔 16.85 元笔记本 3.50 元5钢笔 8.00 元笔记本是元角,尺子是元角分,铅笔是元,水彩笔是元角分
8、,钢笔是元。像 3.50,1.06,16.8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小数点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货比三家教学内容:课本 P5P7日期:教学目标:1、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购物经验,交流比较两个小数(价格)大小的多种方法。3、鼓励学生根据主题情境提出新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大家尝试解决。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教学关键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具小黑板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二、新授1、货比三家
9、奇奇文具店:铅笔盒 4.9 元 橡皮 2.63 元 尺子 2.5 元丁丁文具店:橡皮 2.36 元书包 8.2 元铅笔盒 5.1 元豆豆文具店:书包 8.5 元橡皮 2.65 元 水彩笔 3.05 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4.9 元5.1 元6答:去奇奇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2、试一试(1)10 元 5 角10 元 3 角(2)在里填上“”“”或“=”。2.45 元1.83 元2.68 元2.70 元7.09 元7.03 元三、练一练1、在里填上“”“”或“=”。1.25 元 O2.4 元0.48 元 O1.3 元0.05 元 O0.50 元2、3588134532103 3、到哪个商店买毛
10、巾便宜?小熊商店:毛巾 3.82 元 牙刷 2.50 元 牙膏 4.35 元小猫商店:毛巾 4.00 元 牙刷 2.62 元 牙膏 4.52 元小狗商店:毛巾 4.10 元 牙刷 2.55 元 牙膏 3.85 元你想买什么?到哪个商店去?4、实践活动到商店调查 3 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比一比同类商品的价格。四、小结五、作业:课后二题板书设计奇奇文具店:铅笔盒 4.9 元 橡皮 2.63 元 尺子 2.5 元丁丁文具店:橡皮 2.36 元书包 8.2 元铅笔盒 5.1 元豆豆文具店:书包 8.5 元橡皮 2.65 元 水彩笔 3.05 元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4.9 元5.1 元答
11、:去奇奇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买书教学内容:课本 P8P10日期: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景,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退位、进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7各自的过程。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教学难点:真正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竖式中的小数点为什么一定要对齐?教学关键: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小黑板教学流程:一、二、三、训练导入:出示练习题:1 元+2 角3 吨+1 克1 米+1 千克1 米+18 分米3 千克+500 克3 厘米8 毫米这些题在计算过程中,能否直接相减?为什么?今我
12、们继续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买书)探究新知:出示问题: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 3.2 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 11.5 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说给大家听。3.2 元=()元()角11.5 元=()元()角共有()元()角,或者等于()元。解决问题。汇报交流。方法一:3.2 元=32 角11.5 元=115 角32 角+115角=147 角=14.7 元方法二:3 元 2 角+11 元 5 角14 元 7 角方法三:元角3.211.5 14.7巩固训练第 6 页第 2 题。学生板演完成,集体订正。8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你还
13、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五、布置作业:课后 1、2 题板书设计:买书4.2+11.5=14.7(元)3.2 元=32 角3 元 2 角元角11.5 元=115角+11元 5 角3.232 角+115 角=147 角=14.714 元 7 角+11.514.7答:一共花了 14.7 元。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寄书教学内容:课本 P11P13日期:教学目标: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2、体验只需估算就能正确解决的那些问题的特征,培养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教学难
14、点: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教学关键: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播放课件:笑笑到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童话故事3.4 元,一本数学世界16.5 元。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师播放课件:笑笑到邮局寄书。其中童话故事需要邮费1.6 元,数学世界,需要邮9费 12.4 元。她一共需要多少元?(1)师:你能列出算式吗?生独立列出算式。师:你是怎样列的?生 1:1.6+12.4=生 2:12.4+1.6=(2)师:一共需要多少元邮费,你能估算一下吗?所需邮费一定不会多于多少元?也一定不
15、会少于多少元?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问题。汇报交流估算结果,解释估算过程,师小结。(3)师:你能试着自己解答1.6+12.4 吗?试试看。做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独立选择算法计算,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算法。(4)汇报交流结果。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那你比较一下计算与前面估算的差距,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比较,小组交流。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师小结:要注意小数点对齐,哪一位相加满十,即向前一位进一。2、师出示课件:这两本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算法。汇报计算结果,师小结: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3、揭示课题。师: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一个什么
16、共同点?生回答。师:你能给我们学习的内容起个名字吗?师揭示课题,板书: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森林医生。11.528.61010+2.7+2.73.213.21.67.82、用竖式计算。1.8+4.56.1-3.820-3.6四、评价小结,全面发展师: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师评。五、布置作业:课后 1、2 题板书设计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1.6+12.4=14(元)6 元=16 角(2)1 元+12 元=13 元(3)1.612.4 元=124 角6 角+4 角=1 元+12.416 角+124 角=140 角1.6 元+12.4 元=14
17、元14.0答:一共需要 14 元。反思森林旅游教学内容:课本 P14-P15日期:教学目标:通过“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让学生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生活的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关键: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你喜欢到森林去旅游吗?生:喜欢。师:你喜欢森林里的什么呢?11生:森林里有小草、大树、蝴蝶、蜜蜂,还有可爱的小白兔师: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到森林去旅游吧!二、合作活动,探究新知三、四、五、
18、课后反思一、(一)森林食品店。1、师播放课件:我们先到森林食品店来,看一看这里都有些什么?学生观察图,明确图意。师:下面我们以同桌为一组来做一个数学游戏。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人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好吗?师介绍游戏评分规则。(1)每人都有 5 分的基础分。(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 分。(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 1 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 1 分。(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自己失误的指控是错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 1 分,“顾客”扣 1 分。(5)在事先规定购
19、物10 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 分以上者,可荣获“优秀服务员”或“精明顾客”的荣誉称号。2、学生按规则进行游戏,师巡视。3、汇报游戏结果,师小结。(二)纪念品商店。3、汇报游戏结果,师小结。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评价小结,全面发展师: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布置作业:课后练习 1。单元检测填一填,只要细心,不会难倒你的。1、0.50 元是()角122、7.12 元是()元()角()分。3、9.60 读作()4、7 元 3 角是()元5、8 角 5 分是()元二、在里填上“”“”“”。5.14 元5.20 元4 元 5 角4.50 元9.419.415.
20、065.40三、动物诊所,正确的在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在横线上。6.712.23.91 7.3+1-8.3+3+1.46.820.54.23.13四、列竖式计算,要注意把小数点对齐。3.6+2.76.2-4.812.7+97-2.618.7-1.85.6+14.4五、购物,相信你能行!17.8 元3.6 元16.2 元9.9 元1、买一把伞和一个娃娃一共要花多少钱?2、买一个小泥人比一个圣诞老人便宜多少钱?3、带 20 元钱,买布娃娃和小泥人,钱够吗?4、带 30 元钱,可以买什么,还剩多少元?5、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解答方法:13六、奖励题:下面的方框里能填哪些数字?.53.
21、2620.9620.9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3、根据镜面对称的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对称图形;课时:对称、平移和旋转对称、平移和旋转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16
22、 页内容及第 17 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对称图形。日期:教学目标:1、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2、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4、渗透图形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判断对称图形,按要求画出对称图形。教学关键:能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剪刀、彩纸。2.学具:蝴蝶几
23、何图片、彩笔、剪刀和三张手工纸。教学流程一、情境、提出问题14出示一些对称图形,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这些图形好看吗?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二、探究、解决问题1、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活动一:用手中的蝴蝶图形动手试一试,同桌互相讨论。(对折,图形左右两边完全合在一起,也就是完全重合。)活动二:你能不能很快剪出一个图形,使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可以小组讨论,看一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剪的。(把纸对折起来,再剪。)2、认识对称图形板贴展示学生剪出的图形。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师: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课题)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问: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什么
24、是对称轴吗?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刚才剪的图形叫做什么图形?为什么?3、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三、练习(一)反馈练习:投影出示第 17 页“看一看、说一说”题: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为什么?生:蝴蝶、脸谱、天安门等是对称图形。花布图不是对称图形,因为无论怎样折,两侧都不能完全重合,因此它不是对称图形。(二)拓展练习: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和字母打交道,你们知道吗?在它们中有许多也是对称的,不信你找找看。1、你的学号是多少?哪个数字是对称的?2、你的名字中的哪个汉字是对称的?四、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想法吗?请同学们课下交流
25、一下。五、布置作业:课后 1、2 题板书(略)15反思:轴对称图形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教材第 18 页“试一试”第 1 至 4 题。日期:教学目标:1、加深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流程:一、二、三、2、了解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1、学会独立判断对称图形。2、能根据特点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能按照图上给出的对称轴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部分。钉子板、方格纸、手工纸。回忆导入什么是对称图形?有什么特点?你能举例说明吗?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对称图形?巩固练习1、指导完成书第 18 页“试一试”第 1 至 4 题。第 1 题:让学生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三年级 下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