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共6页).doc





《护理心理学(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心理学(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护理心理学:护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护理人员、病人、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护理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 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3.研究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的理论和技术 4.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5.研究及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护理心理学是(交叉学科),既是护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临床护理的(应用学科)。护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
2、则) 2.(辨证的原则) 3.(伦理学的原则 )护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观察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与分析,研究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实验法:是经过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作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相关或因果关系的方法。调查法:是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的、直接的从某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类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个案法:是只对一个受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同时观察、访谈、测验、和实验等研究手段。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动力论”,由弗洛伊德创立。主要内容包括: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格学说、释梦学说、心理预
3、防机制理论等。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由华生创立。行为理论有: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人本主义理论,由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自我理论。认知理论,由埃利斯和贝克创立。包括埃利斯的ABC理论、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认知过程(知):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想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心理过程意志过程(意)自我意识系统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人格心理现象、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特性:1.感觉适应性(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4、其臭) 2.感觉对比 3.感觉后像 4.联觉 5.感觉补偿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错觉:是弯曲的知觉。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感觉和知觉的关系: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是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没有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就不能获得对事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不实感觉成分的简单相加,需要借助给人体的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形成更高阶段的认识。记忆按记忆时间分类: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
5、内的记忆)、长时记忆(超过1分钟以上直到多年)。记忆过程可分为:识记、保持、再现(再认或回忆)三个阶段。遗忘时间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特点。思维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心理定势(个体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在解决相似的新问题时具有心理活动倾向性,容易习惯性的运用和以前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 2.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容易看到某个物体的通常功能和用途,而难以看出此物体的其他新功能和用
6、途,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 3.迁移(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技术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影响) 4.动机强度 5.人格特征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情绪的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2.情绪通常是在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则是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所特有的。 3.情绪具有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塔往往随着情境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人对事稳定态度的反映。 4. 情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则是感情的内容,情感的表达会伴随情绪反映。情绪和情感的维度与两极性: 1.从性质上看,有肯定的和否定的情绪情感
7、 2.从动力性上看,情绪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3.从激动性上看,情绪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4.从强度上看。各类情绪情感的强弱不一 5.在紧张度上,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之别情绪状态:1.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2.激情:指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重大成功后的狂喜) 3.应激:指个人对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或环境刺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急中生智、目瞪口呆、手足无措)人格的特点:1.独特性与共同性 2.稳定性与可变性 3.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4.整体性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马斯洛的需要层
8、次理论分为5个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动机冲突分为:1.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前有狼,后有虎;前遇大河,后遇追兵) 3.趋避冲突(想吃鱼又怕刺) 4.多双重趋避冲突四种传统气质类型:1.胆汁质(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和主动性。代表人物:张飞、李逵) 2.多血质(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代表人物:韦小宝、王熙凤) 3.粘液质(反应性低,情绪不易激动,也不易流露感情。代表人物:林冲、薛宝钗) 4.抑郁质(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代表人物:林黛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性格与气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气质是性格形成的基础,并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在生活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心理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