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全文(共3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全文(共3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全文(共37页).doc(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第一章 前言1.1 数控机床的发展概况数控机床是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一个国家数控机床的产量和技术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这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和竞争力。我国现在已基本掌握了从数控系统、伺服驱动、数控主机、专机及其配套件的基础技术,其中大部分技术已具备进行商品化开发的基础,部分技术已商品化、产业化。初步形成了数控产业基地。在攻关成果和部分技术商品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诸如华中数控、航天数控等具有批量生产能力的数控系统生产厂。兰州电机厂、华中数控等一批伺服系统和伺服电机生产厂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济南第一机床厂等若干数控主机生产厂。这些生产厂基本形成了我国的数控产
2、业基地。建立了一支数控研究、开发、管理人才的基本队伍。虽然在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端数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尤其是在产业化方面的技术水平现状与我国的现实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虽然从纵向看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横向比(与国外对比)不仅技术水平有差距,在某些方面发展速度也有差距,即一些高精尖的数控装备的技术水平差距有扩大趋势。1.2 数控机床的未来发展趋势1)高速化。随着汽车、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铝合金及其他新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对高速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强劲。2)高精度。机床的加工精度,以及其可重复性和可信赖度高,性能长期稳定,能够在不同运行条件下
3、“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3)工序集约化。在一台机床上尽可能加工完毕一个零件的所有工序,同时又保持机床的通用性,能够迅速适应加工对象的改变。4)机床的智能化。加工设备不仅提供“体力”,也有“头脑”,能够在线监测工况、独立自主地管理自己,并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通信。5)机床的微型化。随着各种产品的小型化以及微机电系统的迅速发展,对机床微型化提出了强烈的需求。1.3 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主传动系统是实现主运动的传动系统,它的转速高、传递的功率大,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之一。对它的精度、刚度、噪声、温升、热变形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运动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因此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电机主要使用交流
4、变频调速伺服电机和直流伺服调速电机。由于主运动采用了无级变速,为了确保低速时的扭矩,数控机床在交流和直流电机无级变速的基础上配以齿轮变速。数控机床采用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通过少数几对齿轮减速,扩大了输出扭矩,以满足主轴输出扭矩特性的要求,以获得强力切屑时所需要的扭矩。滑移齿轮的移位采用液压拨叉直接齿轮实现。第二章 主传动系统的运动设计2.1 主运动系统驱动电机的选择对于任何一种数控机械设备,它的各个运动中速度最高的,功率消耗最大的那个运动称为主运动。而驱动主运动的电机的选择主要考虑电机的功率,调速范围以及功率扭矩特性等。其中功率则应考虑有效功率、空载功率和随负载增加的摩擦损耗功率。数控机床的
5、主传动运动是通过主传动电机拖动的。目前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电机已经基本不再使用普通交流异步电机和传统的直流调速电机,他们逐步被新兴的交流变频调速伺服电机和直流伺服调速电机代替。由于直流和交流变速主轴电机的调速系统日趋完善,不仅能方便地实现宽范围的无级变速,而且减少了中间传递环节和提高了变速控制的可靠性,因此在数控机床的主传动系统中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数控机床的主运动要求有较大的调速范围,以保证加工时能选用合理的切屑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为了适应各种工件和各种工件材料的要求,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主运动的调速范围应进一步扩大。数控机床变速时是按照控制指令自动进行的,因此变速机
6、构必须适应自动操作的要求。主轴的最高转速nmax=3150r/min,最低转速nmin=16r/min,计算转速nj=78r/min,交流变频主轴电机其额定功率Pn=10kw,额定转速nd=1000r/min,最高转速nmax=2400r/min,最低转速nmin=62r/min主轴要求的恒功率调速范围: Rnp=电动机的恒功率调速范围:Rp=可见主轴要求的恒功率调速范围远大于电动机所能提供的恒功率调速范围,故必须配以分级变速箱。取变速箱的公比Fz = Rnp=2.4则由于无级变速时 Rnp=Fz-1Rp= 故变速箱的变速级数 Z=为了简化变速箱结构,取Z=4= 则2.2 拟定转速图和功率扭转
7、特性图图1为转速图。要从电机的恒转矩调速的最低转速310r/min降至主轴的最低转速30r/min其总降速比为i=30/310=1/10,用两个变速组的最小传动比来完成。图2为主轴上的功率扭转特性图。2.3拟定齿轮齿数确定传动系统图为了便于设计和制造,同一传动组内各齿轮的模数取相同值。两轴间的中心距一定,所以齿数和z相等,为了减小径向尺寸,齿数和应尽量取小些。但最小齿数和zmin又受到最小齿数Zmin和最小传动比的限制(一般Zmin1820,Umin1/4),为了实现变速二联滑移齿轮中,最大和最小齿轮的齿数差应大于4mm。同时还应考虑到小齿轮齿根圆与其键槽处的尺寸应大于两倍的模数,以防止根裂。
8、另外齿数和z的选取不要使两轴中心距过小,否则有可能导致两轴轴承过近或使前后变速组的齿顶圆与轴相撞。综合考虑以上的因素,根据金属切削机床设计及变数箱传动比查表得轴间齿数和z=124根据转速图确定各轴上齿轮的齿数轴:Z1=60 Z2=24轴:Z3=24 Z4=60 Z5=42 轴:Z6=24 Z7=42 绘制传动系统图如下:第三章 主传动系统的动力设计3.1主轴及其组件的选择数控机床变速时是按照控制指令自动进行的,因此变速机构必须适应自动操作的要求。由于直流和交流变速主轴电机的调速系统日趋完善,不仅能方便地实现宽范围的无级变速,而且减少了中间传递环节和提高了变速控制的可靠性,因此在数控机床的主传动
9、系统中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为了确保低速时的扭矩,有的数控机床在交流和直流电机无级变速的基础上配以齿轮变速。由于主运动采用了无级变速,在大型数控车床上测斜端面时就可实现恒速切屑控制,以便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表面质量。数控机床主传动主要有三种配置方式。1.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 这是大、种型数控机床采用较多的一种方式。通过少数几对齿轮减速,扩大了输出扭矩,以满足主轴对输出扭矩特性的要求。一部分小型数控机床业采用此种传动方式,以获得强力切屑时所需要的扭矩。滑移齿轮的移位大都采用液压拨叉或直接由液压油缸带动齿轮实现。2.通过皮带传动的主传动 这主要应用在小型数控机床上,可以避免齿轮传动是引起的振动与噪
10、声。但它只能使用与要求的扭矩特性的主轴。3.由调速电机直接驱动的主传动 这种主传动方式大大简化了主轴箱体与主轴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主轴部件的刚度。但主轴输出扭矩小,电机发热对主轴的精度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外出现一种数控机床内装式的电机主轴,即主轴与电机转子合为一体.优点是主轴部件结构紧凑、重量轻、惯量小,可提高启动、停止的响应特性,且利于控制振动和噪声。缺点是电机运转产生的振动和热量将直接影响到主轴,因此,主轴组件的平衡、温度控制和冷却是内装式电机主轴的关键问题。本设计选用的是带有变速齿轮的主传动,其优点是能够满足各种切削运动的转矩输出,且具有大范围的速度变化能力。但结构复杂,需增加润滑及温度
11、控制系统,制造维修要求较高。3.2 轴径的确定:3.2.1主轴轴径的确定:取前端直径D1=100mm,后端直径D2=(0.70.85)D1=80mm,C/3/82/后轴承C/3/82/16主轴传递扭矩:取主轴最大回转直径240mm,则主轴所受切削力,.所以(2)取主轴悬伸a=90mm, 悬伸比,则前轴承所受力后轴承所受力前轴承径向位移:m有5m预紧量时相对位移查图线,取B=0.9,则弹性位移m轴承外圈与箱体孔接触变形:,查图线K=0.18则外圈弹性变形:内圈弹性变形:所以轴承支承的综合刚度:(3)后轴承径向位移:m有5m预紧量时相对位移查图线,取B=0.9,则弹性位移m轴承外圈与箱体孔接触变形
12、:,查图线K=0.1则外圈弹性变形:内圈弹性变形:所以轴承支承的综合刚度:(4) 求最佳跨距: 假定主轴的当量外径D为例,后轴径平均值D=90cm,取主轴d=56mm,故惯性距查图线 则 与假设初值相差不多,故不再检验.3.2.2传动轴轴径的确定(1)I轴:取I轴为的花键轴(2)II轴:取II轴为的花键轴III轴: 取III轴为的花键轴(3)选择轴II检验弯曲刚度轴II上有三对齿轮,有四种传动情况:轴I II III之间的空间位置如下图1,受力情况的分析也如图1.X查图得K3.21-2.8021.38980.55591.09451.40080.120.50.120.5查图得3.213.210.
13、43430.55591.09451.4008-0.2272-0.10557-1.7074-1.4008Y-1.0585-1.4008-0.33075-1.40082.7791.11187.00492.80190.86861.11182.1892.80190.537850.781050.78821.40080.58380.78821.88051.981查表得挠度许用量倾角许用量中心处挠度支承处倾角3.2.3选择II轴上的轴承进行寿命校核II轴选308轴承,额定动载C=3200kg,动载荷系数所以轴承所受径向载荷轴承寿命=h轴承的寿命足够3.3设计带轮1)设计功率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50查得=
14、1.42)选定带型和节距根据和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12确定为H型节距mm3)小齿轮齿数Z根据带型H和小齿轮转速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51查得小齿轮最小齿数此处取4)小齿轮圆直径mm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56查得外径大齿轮齿数5)大带轮节圆直径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56查得外径6)带速V7)初定轴间距 取8)带长及其齿数 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47查得应选用带长代号为630的H型的同步带,其节线长节线上的齿数 =9)小带轮啮合齿数 =1310)基本额定功率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53查得11)所需带宽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52查得H型带, 由机械设计手册表22.148查得,应选带
15、宽代号300的H带其12)带轮的结构和尺寸传动选用的同步带为630H300小带轮,大带轮,3.4估算传动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模数3.4.1轴上的齿轮计算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1) 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 7级精度(GB10095-88)3) 选用材料 由机械设计表10-1得小齿轮材料为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为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二者材料硬度差为40HBS。4) 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60 i=2.5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计算公式(10-9a)进行计算d1t2.321) 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试选载荷系数kt
16、=1.3(2)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 (3)由机械设计表10-7选取齿宽系数d=1(4)由机械设计表10-6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5)由机械设计图10-21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Hlim1=600Mpa,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Hlim2=550Mpa(6)由式10-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N1=60n1jLh=605201(2830015)=2.246109N2=2.246109/2.5=8.99108(7)由机械设计图10-19查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 KHN2=0.95(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由式(10-
17、12)得H1= =0.9600=540Mpa H2 = =0.95550=522.5Mpa2)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t,代入中H较小的值(1) d1t 2.32=2.32=80.81mm(2)计算圆周速度VV=2.2m/s(3)计算齿宽bb=dd1t =180.81=80.81(4)计算齿宽与齿高之比b/h模数 mt=3.37mm齿高 h=2.25mt=2.253.37=7.58mmb/h=(5)计算载荷系数根据V=2.2m/s 7级精度,由机械设计图10-8查得动载荷系数KV=1.05直齿轮假设KAFt/b100N/由机械设计表10-3查得KH=KF=1.2由机械设计表10-2查得使用系数
18、KA=1由机械设计表10-4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KH=由b/h =10.66, KH=1.427查图10-13得KF=1.35故载荷系数K=KAKV KHKH=11.051.21.427=1.80(6)按实际的载荷系数校正所算得的分度圆直径d1=d1t=52.632=90.1mm(7)计算模数:m=3.753.按齿根弯曲强度设计由式(10-5)得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m1)确定公式内的各计算数值(1)由机械设计图10-20c查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FE1=500Mpa,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FE2=380Mpa(2)由机械设计图10-18查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
19、85 KFN2 =0.88(3)计算弯曲疲劳许用应力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 由式(10-12)得F1= =303.57MpaF2= =238.86Mpa(4)计算载荷系数KK=KAKV KFKF=11.051.21.35=1.70(5)查取齿形系数由机械设计表10-5查得 YFa1=2.65, YFa2 =2.28(6)查取应力校正系数由机械设计表10-5查得 YSa1=1.58, YSa2 =1.73(7)计算大、小齿轮的YFaYSa/F并加以比较= =大齿轮的数值大 2)设计计算m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由于齿轮模数的大小主要取决
20、于弯曲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而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所决定的承载能力,仅与齿轮的直径(即模数与齿数的乘积)有关。可取由弯曲疲劳强度算得的模数m=2.58并就近圆整为标准值m=4齿轮结构尺寸一览表齿轮齿数模数m()分度圆直径d=mz ()齿根圆直径df=(z-2.5)m(mm) 齿顶圆直径da=(z+2)m(mm)齿宽()Z1351.552.548.7555.515Z2771.5115.5111.75118.513Z3822.5205198.7521023Z4492.5122.5116.25127.525Z5222.55548.756025Z6422.510598.7511025Z7752.5187.
21、5181.25192.523Z81022.5255248.75260233.5主轴及传动轴轴承的选择数控机床主轴部件的精度、刚度和热变形对加工质量有直接影响。由于加工过程中不对数控机床进行人工调整,因此这些影响就更为严重。目前数控机床的主轴主要有三种型式。1.前后支撑采用不同轴承前支撑采用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60角接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组合,后支撑采用成对向心推力球轴承。此配置形式使主轴的综合刚度大幅度提高,可以满足强力切屑的要求,因此普遍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2.前轴承采用高精度双列向心推力球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高速时性能良好,主轴最高转速可达4000r/min。但是,它的承载能力小,因而适用于
22、高速、轻载和紧密的数控车床。3.双列和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这种轴承径向和轴向刚度高,能承受重载荷,尤其能承受较强的动载荷,安装与调整性能也好。但是,这种轴承限制了主轴的最高转速和精度,因此使用中等精度、低速与重载的数控机床。本设计中主轴的前端轴承选用的是D级精度的NN3020K型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一对背靠背安装的7020型角接触球轴承,用于承受纯径向力和向左向右的轴向力。这种轴承具有刚性好,精度高,尺寸小及承载能力大等优点。后端轴承采用的是E级精度的NN3016K型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用于承受径向力和一定轴向力。综合考虑,变速箱传动轴选用的是调心球轴承和深沟球轴承,装配方便,承载能力较大。第四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机床 传动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全文 3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